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实现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是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的中心内容,为什么呢?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背景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它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国有企业的改革已十几年时间了,按以前分法,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放权让利阶段,主要借鉴了农村改革的一些经验,一方面给企业权利,扩大其自主权,另一方面给企业利润留成,其中包括奖励基金和公益基金,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搞活企业。但后来发现效果不太明显,并且暴露出一些弊端,最大的弊端就是企业的短期行为非常严重,另外,企业和国家之间的讨价还…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仍需加大力度”──访全国人大代表、湖北荆门石油化工总厂厂长马金魁本刊记者陈凤翔3月18日,记者在驻地采访了出席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代表、湖北省荆门石油化工总厂厂长马金魁。改革用人机制,是搞活企业的重要环节一见面,身材魁梧、精力...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大报告在肯定股份制改革的同时,还提出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配原则,从国有企业的占有方式和分配方式两个侧面进行突破,把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一、股份制改革是国有企业占有方式的重大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但国有企业的改革却一直很不理想。十余年来所进行的改革,主要是在经营管理体制方面开刀,却没有触动占有体制和分配体制。然而,国有企业之所以需要改革,是因为原有的生产关系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而要改革国有企业的生产关系,首先需要改革它的占有方式。一…  相似文献   

4.
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发展,是当前和今后党的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尤其是在国有企业转轨、改制的阶段,这一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和紧迫。最近,我们“课题组”围绕这个问题,深入我区14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企业改革的现状和党建工作做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调查,掌握了一些实际材料。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作一些初步的分析和探讨。一、转轨、改制阶段国有企业的现状和特点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从1982年起步,至今已经历了15个年头…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讲一个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国有企业改革思路质的飞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其目的是寻求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目前全国各地一些试点企业已陆续由准备阶段转入实施阶段。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暴露,各种矛盾冲突十分激烈。一、主要矛盾和问题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在对传统企业制度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我们认为,现阶 段我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有一个清晰的改革思路,尤其是要解决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目标、重点及条件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采取更加有效的改革举措,使我国国有企业尽快摆脱困境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 一、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目标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1979—1984年)、承包经营(1985—1993年)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4年以后)几个阶段。这些改革举措的目的是为了搞活国有企业,使国有企业成为…  相似文献   

7.
搞活国有企业的关键在于产权改革申喜连我国十多年来的国有企业改革,从放权让利、利改税发展到承包制、租赁制,改革的思路始终局限在传统体制的框架内,没有解决传统国有企业的根本问题即产权问题,而不解决国有企业的产权问题,则国有企业是难有活力的。一国有企业面临...  相似文献   

8.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各种矛盾和问题相对集中。表现在职工思想心态方面,主要是: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前景丧失信心;对干部贪污腐败、社会分配不公怨声载道;对调整所有制结构、“抓大放小”忧心忡忡;对社会保障和再就业心中无底。出现这种情况,不仅不...  相似文献   

9.
在国有企业改革进人攻坚战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将召开十五届四中全会讨论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问题。江泽民总书记很重视这个问题,已经在西南、中南、华东、西北。华北等地召开了若干次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座谈会。他反复强调:“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党和全国人民,要“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开拓前进,打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攻坚战”。下边,笔者就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问题,谈点学习体会。一、国有企业在改革中的发展壮大和巨大贡献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原…  相似文献   

10.
浅论国有企业“转机建制”的难点、思路与对策王运斌一、难点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据此,在认真转换企业机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适...  相似文献   

11.
根据市委、市政府近期的工作部署和省社科联下达的课题任务,围绕“如何使国有企业尽快走出困境”这个既是难点、又是热点的问题,我们对十堰市城区部分国有企业进行了专题调查。通过调查,我们认为:狠抓企业外部环境的改善和内部机制的强化是一条“吹糠见米”的企业解困之路。一、国有企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总体上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的市场经济意识不断增强,但不可否认,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种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的长期积淀,加之体制转轨时期法制尚不健全,各项配套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国企改革与发…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由浅入深,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有企业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国有企业的改革在广度、深度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国有企业的实际绩效不理想,特别是80年代末以来,国有企业的效益明显下降。如何尽快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国有企业存在的诸多问题中,负债率高是一个普遍、突出的问题。究其原因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本文主要从国有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国有企业的高负债,试图为解决国有企业的债务困境提供更广阔的对策思路。一、国有企业负债的现状及特征近年来我国…  相似文献   

13.
保证国有企业发挥主导作用三题郭才一、国有企业搞私有化没有出路一段时间以来流行一种看法,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产权制度的改革。现在国有企业产权不清,原因在于企业资产笼统地归属“国有”或“全民所有”,结果谁也不会对国有资产负责,无责任,也就不会好好...  相似文献   

14.
谢续元 《湖湘论坛》2001,14(5):80-8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县级国有企业经历了放权 让利、利改税、承包责任制、转换经营机制、制度创新等五 个阶段。应当肯定地说,每经过一个阶段的改革,都取得不 同程度的成效,并向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前进了一步。但 由于每次改革中只改变些经营方式,没有改变企业产权和 企业制度,因而县级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问题没有得到解 决。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 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强调:一要调整国有经济所有制结 构,二要实现公有制形式多样化,三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现 代企业制度。在贯彻落实十五大和十五届四…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改革己进入攻坚阶段,国有企业中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应当紧扣国有企业改革的主题,立足新的实际,开创新的局面,在改善中得到加强。国有企业改革说到底,是要探索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的途径。四中全会《决定》用了“有效结合”这个概念,意在说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决不是一种形式上的“拼盘”,就像有些企业那样,把这种结合搞成了诸如“新三会”+“老三会”、上市公司+旧的运行机制那种所谓的结合。这种结合不仅不能给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反而增加了内耗,削弱了凝聚力,使国有企业坐失改革和发展的良机。针…  相似文献   

16.
致力于国有企业总体脱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的改革已进入了关键阶段,但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仍面临着困境,国企的“脱困”于是成了一个热门话题。 不能仅仅着眼于盈利与否判断国有企业脱困 “脱困”是“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的简略说法。  相似文献   

17.
评关于国企改革的几种错误论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企论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当前的重要工作,事关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在国有企业改革问题上,有一些错误论点,干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危害甚大,我这里试作简要评析。一、评“产权虚置论”持这种论调的人认为,全民所有制的国有企业是“名义上人人所有,实际上人人所无”,因而是“产权虚置”、“产权不明晰”、“所有者主体缺位”的“空有制”,必须通过产权改革,把国有资产量化到个人。我们知道,国有企业——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本质特点在于,它是全国人民这个群体,对企业生产资料这个整体的共同占有。全国人民通…  相似文献   

18.
八十年代初,国有企业被确定为中国经济改革的重点和中心。国企改革经历了拨改贷、和改税、承包制,以及后来的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学邯钢抓管理、破产兼并等阶段做了大量的改革尝试,付出了与结果不相称的沉重代价,但却未能阻止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陷入困境。国企改革路在何方?这已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成都发动机集团(又称420厂卜一家航空母舰级的国有大型企业,面对困境,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改革之路。折翅的“双燕”成都人应该还记得,在87、88年要买一台“双燕”牌电冰箱是多么的不容易,托人情、走后门,拿到手的冰箱票还必须在…  相似文献   

19.
世纪之交的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如何抓住机遇,通过战略性调整,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的环境,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课题。随着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的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红塔集团在"三改一加强"精神指导下,闯出了一条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实现了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红塔集团的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原则可以形象地概括为"七搞八不搞",并提出了克服"多元化"盲区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20.
关于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几个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王东京国有企业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应该说是明确了的。但从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实践来看,目前仍还有大量的现实问题需要研究,并且这些问题如果不弄清楚,国有企业的下一步改革也是难以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