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独立董事 (IndependentDirector)是指不在上市公司担任董事之外的其他职务 ,并与公司大股东之间不存在可能妨碍其独立做出客观判断的利害关系的董事。独立董事又称为外部董事 (OutsideDirector)、独立非执行董事 (Non—execu tiveDirector)。他既不代表股东 (投资者 ) ,又不代表公司管理层 ,与公司没有任何的相关联的物质利益。中国证监会于2 0 0 1年 8月颁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 ,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引进独立董事制度 ,用以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一、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实践情况及问题我国证监会于 199…  相似文献   

2.
张春玲  李瑭 《世纪桥》2013,(3):122-123
起源于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因其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而风行于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监管不力的局面,我国亦引入了这项制度。但是,由于国情和法律制度的冲突,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施行的过程中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其实施效果与引入该制度的初衷相去甚远。针对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本文试图对独立董事制度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研究,结合我国现行独立董事制度运行的实践,分析并总结该制度在我国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完善该制度的构想,从而有助于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3.
独立董事溯源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其信奉理念是:置身独立董事于公司利益冲突之外,才有"独立"可言。该理念渐为很多国家认同并有形化于各国引入独立董事的实际操作和立法之中,这一走向值得我国立法引入积极借鉴。文章先是分析了独立董事的缘起和作用机制,指出高位阶立法的引进势在必行;其次概括检视了美国独立董事的实际演进和立法努力,指出我国立法的借鉴所在;最后探讨了我国引入独立董事的具体立法举措。  相似文献   

4.
推行独立董事制度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独立董事制度可以有效弥补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独立董事亦称外部董事或非执行董事,是指具有完全独立意志、代表公司全体股东和公司整体利益的公司董事会成员。设立独立董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独立于大股东;二是独立于经营者;三是独立于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他们与公司没有利益联系,可以客观、公正、独立地作出有关公司决策的判断。加之,独立董事都是具有特殊专长的战略经营管理专家和执行特殊职能的董事会成员。独立董事作为外部董事的这种特殊地位和作用,在董事…  相似文献   

5.
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引入,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对公司董事、高管人员的监督,优化了公司的治理结构,但随之带来的是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在功能上的重叠和冲突,因此,有必要协调和划分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职能。根据我国的国情,独立董事的监督职能应以公司的关联交易、重大决策等行为的妥当性、科学性为主,而监事会的监督应以公司的财务检查,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行为的违法性为主。  相似文献   

6.
徐小钦  刘璇 《学习论坛》2009,25(3):41-42
独立董事制度作为一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控制和平衡执行董事和经理权力的有效措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盛行.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及改造后存在的"路径依赖"、"内部人控制"现象使得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有名无实.因此,在我国企业中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有利于解决所有者虚置引起的企业管理不善问题,有利于解决政企不分问题和更好地保障社会利益.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应注意不能脱离中国国情;独立董事应具备相应的资格和素质;明确独立董事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完善独立董事的利益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7.
蔡云 《唯实》2005,(3):26-29
一、江苏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实施情况截至2003年6月底,江苏75家上市公司中,除因连续亏损的C公司以外,其余74家公司均已建立了独立董事制度。1.独立董事的基本情况74家公司共有董事709人,其中独立董事226人。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主要由董事会提名,达到207人。此外,股东提名有18人,监事会提名有1人。  相似文献   

8.
独立董事的概念和制度来自英美法系国家.在美国,由于董事会集监督和决策于一身,造成缺乏监督力度的缺陷,因而提出独立董事制度,目的是为了改变股份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9.
王建敏 《理论学刊》2007,(11):96-99
本文对我国不当关联交易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法律保护从属公司及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问题。其中,公司法明确规定了关联方对公司的损害赔偿责任和关联董事表决回避制度,这对不当关联交易起着直接的规制作用;公司法确立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和独立董事制度,这对不当关联交易起着间接的调整与规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独立董事问题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莉华 《唯实》2001,(12):27-29
一、什么是独立董事目前 ,国内外无论理论界还是实业界对独立董事的内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如美国证券交易所最早认定独立董事的范围很宽 ,除公司高层经营者、职工和其他附属人员之外 ,其他都是独立董事。后来伦敦证券交易所移植了这种概括性定义法 ,认为独立于公司经营者对其行使独立判断 ,没有实质性影响的任何商业关系或其他关系即可视作独立董事。法国 1995年和 1999年《维也纳特报告》同样采用了概括性界定法。国内理论界对独立董事的引述中往往将独立董事与外部董事的概念一并使用 ,造成了理论上的混乱。 2 0 0 1年 5月 31日中国…  相似文献   

11.
高煦照 《学习论坛》2004,20(4):34-35
深化企业改革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很有必要。应从建立和完善独立董事的选择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三方面入手 ,推进我国企业独立董事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2.
独立董事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枫 《新视野》2004,(6):23-24
独立董事制度是公司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独立性是它的核心和灵魂,恰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确保独立董事独立性的重要因素。同时,为吸引更多优秀的符合条件的专业人士担任独立董事工作,并且对已经担任独立董事的人来说,如何使他们勤勉工作也需要不断完善独立董事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做到责、权、利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优先是基金业监管的重要目标。中国已经通过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包括督察长制度、外部董事制度、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制度。然而,所有这些制度都存在外部人治理的问题,即与基金份额不存在利益关系或利益关系不密切的主体来进行治理;对基金经理行为的约束也主要是外部约束,没有建立起内在激励机制,导致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优先原则得不到有效保障。要切实维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不仅要建立起既独立于基金管理公司又独立于基金份额持有人的第三方任命和支付薪酬的独立董事、外部董事制度,建立起定期的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制度,更应该探索基金管理公司高管、基金经理等与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相容的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4.
起源于英美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独立董事制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 ,使董事会的监督更加具有独立性 ,缓解了内部人控制问题。然后 ,信息不对称、激励与约束手段的匮乏、独立性的界定困难都是独立董事制度实行时不可忽视的弊端。由于中国在制度基础、公司治理结构中机构的设置与西方国家不同 ,法制环境建设和企业家市场培育又不如西方国家那样完善 ,因此目前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条件并不具备。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正在加快建立,但很不规范.有些学者对这一制度的实效表示怀疑,称之为"装饰革命".本文从世界一般、中国特色两个视角揭示了由监督者弱势和所有者不能决定的现实必然性,由独立董事职责和功能决定的运行机制,解析了中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缺陷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独立董事制度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不够、独立董事与监事会职能重叠、具备担当独立董事素质的人才匮乏等问题,这就需要确保独立董事的真正独立性,明确独立董事的功能定位,全面提高独立董事的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7.
罗光宇 《理论学刊》2005,(11):87-88
一、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1997年12月1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章程指引》。该指引规定,以下人员不得担任独立董事:公司股东或股东单位的任职人员,公司的人员(如公司的经理或公司雇员),与公司关联人或公司管理层有利益关系的人员。1999年3月29日,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境外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和深化改革的意见》,要求董事会成员中至少有一半应是独立董事,且独立董事至少要有两名。2000年8月23日,中国证监会《公司二板上市规则》(草案)要求,公司中董事会成员至少2/3为独立董事,独立董事不得为以下人员:公司股东,公…  相似文献   

18.
苏平  邓蔚霞 《探索》2004,(2):88-91
上市公司治理是世界各国探讨的热门话题 ,而这一问题对于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革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选择借鉴各国已有模式 ,如何对其进行本土化改造是我国法学界、经济学界理应从理论上解决的问题。自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以来 ,我国理论界对独立董事制度的争论从未停止。笔者在本文中试图对其从一个新的角度展开论述 ,以探求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推行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关于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遇到的是一个特殊的制度环境,要想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完善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还需要突破许多制度障碍。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独立董事所面对的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特殊的股权结构问题、独立董事的独立性问题以及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职能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20.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是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文章就如何有效地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提出了建立行之有效的选聘机制、激励机制、绩效考核体系、责任保险制度及成立独立董事协会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