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沅春 《求实》2006,(Z3):24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心是发展农村生产力,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而农业综合开发就是加强农业基础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因此,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息息相关。近年来,江西省樟树市紫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始终把农业综合开发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来抓,发挥农业综合开发的作用,以“五为”促进“五化”,取得明显成效,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党的建设》2010,(4):26-26
上情下达财政部:将继续实施农作物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日前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指出,2010年,财政部门将在提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扩大补贴范围的基础上,继续实施农作物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一是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政府公共投资等要向农业农村倾斜,提高支农资金使用的规模效益。二是促进增加农民收入。增加涉农补贴规模,完善补贴政策。落实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农作物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制度。支持提高主要粮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6,(8)
正近日,2016年呼和浩特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主任会议在清水河县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传达自治区农发办贯彻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的意见,讨论了2016年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要点,以及资金整合下一步要做的工作,关于开展2016年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综合检查、2015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绩效自评、开展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创新试点、开展对2015年项  相似文献   

4.
工业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两大产业,处理好这两大关系,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业反哺农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一是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二是不断完善农业生产补贴体系;三是建立有利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税收制度;四是把农业综合开发工作长期坚持下去;五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5.
钱从哪里来?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把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大事来抓,老百姓对此也非常欢迎,可是建设小城镇的资金从哪里来呢?来凤县委党校郭晖来稿谈了他的想法。他说:资金不足是小城镇建设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要本着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原则,用足用活小城镇建设的各项政策,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资体制,来拓宽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渠道。一是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小城镇财政投入。二是确保建设费用返还,有关部门从小城镇收取的市场管理费用,应严格按规定的比例返还,不得克扣。三是开展捐款募资活动,对一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发动社会各界赞助、集资。四是实行滚动开发的办法,房地产开发做到建设一片,投入运营,积累资金,再开发一片。五是推行基础设施有偿使用、有偿服务,实行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六是加大招  相似文献   

6.
《奋斗》2017,(2)
<正>黑龙江省是全国农业综合开发的起始省份和重点省份。自1988年在三江平原掘起第一铲泥土,我省农业综合开发走过了28年辉煌历程,一直保持"使用中央财政资金总额、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三个全国第一。我省农业综合开发虽然取得丰硕成果,但也存在短板,特别是国务院批准黑龙江实施两大平原改革试验以来,以涉农资金整合为重要任务,使农业综合开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无论国家是将我省全部还是部分纳入政策共享、统一规划的西部之中,从地缘上看我省与西部相连,在农业产业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比较优势,在农产品生产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所以置于西部大开发这一宏观大背景之下,西部农业乃至整个西部经济的发展都将会给我省农业发展带来较大的促进,应抓住机遇,深入研究,借势加大我省农业的发展力度。一、全面分析和认识国家西部大开发决策对我省农业发展的影响目前,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路初步形成,开发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五大内容。围绕着西部开发的总任务,国家必将在政策、资金、金融信贷、技术引进等方面对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8.
《奋斗》2017,(14)
正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综合产能,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提出的战略举措,也是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责任和根本任务。2013年实施松嫩三江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后,我省把农业综合开发作为涉农资金整合的重要一环,资金安排向高标准农田聚焦、项目布局向粮食主产区聚焦,快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人》2007,(7):I0002-I0002
平罗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成立于1989年,主要负责全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的管理工作。18年来,平罗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的指导下,各有关部门相互协作,各乡镇  相似文献   

10.
正呼和浩特市农业综合开发办按照"资源整合、资金捆绑"精准扶贫的要求,坚持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和精准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出台"五项措施"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全力推进土地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产业化经营项目。针对贫困县清水河和武川的具体情况,采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三产发展+土地治理+产业化经营补助项目扶持"的模式,以农发资金为引领,通过项目实施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扶贫开发为贫困村经济发展奠  相似文献   

11.
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改善农业资源利用状况、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积极拓展农业综合开发领域,不断创新农业综合开发制度,将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的根本目的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农业综合开发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一、农业综合开发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已逐步成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了农…  相似文献   

12.
《求实》1988,(11)
打一场农业开发总体战,是振兴我省经济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但作为农村金融体系主体的农业银行,目前很难为此提供大量的资金。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肖文发来稿认为,除了农业银行大力组织资金、调整信贷结构、尽可能多地增加投入外,一条比较切实可行的路子是:建立我省农业开发股份银行。  相似文献   

13.
张海莹 《实践》2014,(5):47-48
<正>农业综合开发是中央政府为保护支持农业发展,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设立专项资金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活动。乌拉特中旗农业综合开发办成立以来,抢抓机遇,艰苦努力,顽强拼搏,农业开发项目建设效益明显,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节约了农业生产用水,实现了耕地面积、农业产量、农民收入、植被、科技含量五个增加,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4.
为强力打造我省粮食核心产区,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05年起集中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连续三年重点投入24个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两年来,这24个县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大力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我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增添了新亮点。  相似文献   

15.
杨慧琴 《实践》2014,(8):33-33
<正>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以来,达拉特旗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把惠民、利民、富民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大力开发沿黄灌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20多年来,共改造土地56.1万亩,1.1万户、3.9万农民受益,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体现农民主体地位增强农业综合开发后劲一是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20多年来,  相似文献   

16.
《奋斗》2016,(2)
正《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推进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这为新常态下黑龙江省推进现代农业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为调整农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明晰了路径。站在黑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15,(9)
<正>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是一个农牧业结合的边境少数民族聚居旗。2008—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投入资金23390万元,改造中低产田27.8万亩。2014年,农业综合开发将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转变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全年实施项目6.4万亩,总投资6041万元。旗农业综合开发办将原有八项措施修订完善为十项措施,切实加大农业开发项目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18.
《奋斗》2017,(8)
<正>绥化是农业大市,地处寒地黑土核心区,素有"黑土明珠"美誉和"北国粮仓"之称。近年来,我市以两大平原改革试验为契机,不断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推进力度,努力打造现代农业先行区、示范区。五年来,共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434个,累计投入资金21.9亿元,项目区覆盖全市10个县(市、区)、126个乡(镇、办事处),年均新增粮食3.6亿公斤、肉类1974万公斤、鲜奶5553万公斤、蔬菜1.8亿公斤,新增产值  相似文献   

19.
(一)择优选项是搞好农业综合开发的先决条件。开发项目的选择关系到农业综合开发的成败得失。项目选得准、选得好,就能给项目区带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从事农业综合开发,一定要注意开发项目的选定,把项目选定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关键环节来抓。要优先考虑具有高起点、引导型和示范性的项目,并以此带动项目区的整体开发;要优先考虑有利于综合配套、联合或合作,容易形成规模、基础和产业的项目,以此吸纳各方资金的投入,解决开发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提高农业开发的综合效益;要优先考虑有利于完成中低产田改造和高产稳产田建…  相似文献   

20.
正农业综合开发自诞生以来,一直以"综合"为突出优势,保持蓬勃发展活力,走过了辉煌历程。"综合"不仅是措施,更是职能和优势,也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我省是全国农业综合开发的起始省份和重点省份,通过充分发挥"综合"优势,取得了丰硕成果。围绕综合投入做文章,不仅集中投入农发资金,而且引带各方面增加投入,构筑多元投入格局,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在整合资金、做大农发投入"蛋糕"上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