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狱情分析制度是监管工作的一项核心制度。加强狱情分析,对于制定和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监管安全,以及提高监狱民警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当前狱内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加强和改进狱情分析工作已势在必行。必须在强化民警居安思危意识、提高狱情侦查掌控能力、畅通狱情信息收集渠道、激发民警工作创新动力等方面花气力、下工夫,从而使有效的狱情分析成为监狱制定和落实管控措施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狱情排查是强化监狱民警危机思维的重要举措,是确保监狱持续安全稳定、提高改造质量的“金钥匙工程”。当前监狱排查工作中存在的狱情排查力度不“深”、排查方式不“细”、狱情报告不“实”、狱情掌控不“准”、收集渠道不“多”的弊端,应引起各级领导和监狱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狱情排查和防控的科学体现,应该是科学地认识狱情的来源;科学地排查狱情;科学地搜集狱情,建立科学的防控机制,这也是狱情排查与防控科学化的基本前提、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狱情——罪犯现实和可能发生的思想行为表现的总和。对狱情的收集、知晓、分析和掌控是确保监狱安全稳定,对罪犯有效实施监管教育改造的基础和前提。监狱体制改革的深化,监狱职能纯化,罪犯教育改造质量要求的提高,狱情分析工作任重而道远。回顾历史沿革,丰富新内涵,探索新模式,跨入新境界,更彰显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相似文献   

4.
全面掌控狱情,是做好监狱安全稳定工作的起点和基础。当前,影响监狱安全稳定的因素逐渐增多,狱情动态呈现出多变性、复杂性特点。监狱安全防范工作应当对狱情变化作出及时有效的反应,以实现监狱的持续安全稳定。本文以安徽为例,探讨在应对狱情变化中完善和创新安全防范模式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狱情(指消极一面)主要来源于犯人自身的危险性以及我们工作的偏差和民警认知水平的欠缺。我们只有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狱情,主动进攻排查狱情,科学地认识罪犯、对待罪犯,提高民警的认知水平,才能准确掌控狱情、彻底消除险情。各项监管改造工作都围绕狱情做文章,方可有的放矢。而任何游离于狱情之外、忽视狱情的工作,都是不可能收到实效的,也是危险的。  相似文献   

6.
强化监狱内部督察是推行狱务公开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强化监狱内部督察是推行狱务公开的有效方法。、建立督察机构是狱务督察的组织保证,实行多种监督形式是狱务督察的有效手段,建立狱情信息库是狱务督察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三自机制”是金华监狱对当前犯情、狱情进行充分排摸分析,基于进一步规范民警执法行为.遏制罪犯改造的不良倾向,破解当前制约监狱改造工作的难点、疑点问题,营造更为公正、公平的改造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对狱务公开的进一步深化和监狱工作“三化”的具体落实。“三自机制”的推行对抑制不良倾向,解决当前“改造与反改造”的矛盾,树立改造正气,净化改造环境,规范民警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促使民警的执法观念和罪犯的改造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赵晓风  毕成 《法制与社会》2011,(13):199-200
狱外关怀主要是指监狱外的家庭、社会对罪犯以及监狱的关心和支持。通过罪犯问卷调查得出,狱外关怀,尤其是家庭接纳态度和社会支持程度对罪犯改造和刑释人员适应社会有很大的影响。罪犯问卷调查的启示是,狱外关怀是狱内改造的精神动力,因为狱外关怀是罪犯改造的动力源泉,是监狱干警工作的调节阀,是弥补监禁化缺陷的有效补剂,是促进监狱工作社会化的心理保障。狱外关怀利用通信通讯、入监探望、离监探亲、监狱开放日和社会帮教的方式表达。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外接连发生暴狱事件。随着形势的变化,罪犯袭警、劫持人质、暴力冲监等成为我国监狱目前面临的主要安全隐患。国外监狱接连发生的暴狱骚乱事件对我国监狱安全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今后我国监狱发生罪犯暴狱事件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鲁西监狱党委重视狱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真正让广大干警职工知狱情、议狱事,参与管理和监督,激发起全员发奋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了群体智慧和团队合力,推动了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一、内容和形式切入点的准确定位,是狱务公开取得实效的关键狱务公开,关键在于“真实”,在于对公开内容的准确选定。在确定公开内容上,我们注意突出反映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焦点、热点问题,赋予干警职工以及罪犯应享有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一是在涉及监狱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上,将监狱的总体发展思路、远景发展规划、改革实…  相似文献   

11.
政治文明包括意识文明、制度文明、机构文明和行为文明等要素。监狱工作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可以确定为:加强思想素质建设,创造监狱行刑思想文明;促进工作规范化建设,实现监狱刑罚制度文明;深化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实现监狱行刑机构文明;促进依法科学文明管理,实现监狱执法行为文明。建设监狱工作政治文明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实施“法德结合,文明改造”方略,推进监狱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应树立政治文明意识,提高警察队伍素质;保障罪犯合法权益,实行人性化管理;推进监狱工作法制化建设,不断提高依法治监水平;深化狱务公开,促进行政透明化,确保执法公正。  相似文献   

12.
情证折狱是中国古代诉讼中事实认定的理想模式。这一模式有两个特征,一是主张情证兼用,二是情证折狱的对象主要集中在民事案件、当事人有特殊身份的案件及案件的受理与复审阶段。情证折狱对我国古代司法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现今的诉讼实践亦有较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狱务公开在促进执法公正,稳定监狱秩序,提高改造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狱务公开工作作为一个新生事物,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以促进狱务公开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续晓梅 《河北法学》2011,29(2):25-32
"狱"字是中国法制史研究中常用到的一个字,在现代汉语中,"狱"字的含义常常被界定为监狱,从而使古文献中的"狱"字被误读。作者通过分析古文字"狱"的结构,"狱"字的历史演变,中国早期监狱的名称,并结合古代文献的记载,最后得出结论:"狱"字本义为诉讼而非监狱。在探究"狱"字本义的同时,作者通过研究中国早期的监狱制度,认为教育为本是我国监狱设置的早期理念。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飞速发展,犯罪结构出现新情况、新特点,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改变狱内侦查工作被动局面,迫切需要运用科学可靠的方法开展排查工作,将安全隐患及时消除,实现"预防为主"的狱侦工作方针,也是监狱安全的首要任务,所以监狱应充分利用现有软件条件与硬件,对罪犯实施心理排查,为确保狱内的安全稳定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将从开展心理学的必要性、内容以及心理排查与狱侦工作的关系等三方面阐述如何开展心理排查工作,从而达到深化细化狱侦工作,确保监狱稳定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监狱史上有“皋陶造狱”之传说,“狱”作何解,与今天的“狱”字有何联系,是中国监狱史上一直探讨的问题,也是涉及中国古代法律语言中关于“狱”字的正确解释的问题。实际上,从多方推定,“皋陶造狱”与典无据;“皋陶造狱”是汉代人的推断;“狱”的本义与引申义存在着源与流的演变关系,这种流变关系,吻合了“皋陶造狱”说法,从而为汉代人“皋陶造狱”之说找到了注脚和基石。  相似文献   

17.
论狱务公开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青 《法学杂志》2002,(6):14-16
狱务公开制度是我国监狱法制建设和行刑文明进步的体现 ,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狱务公开有自己的内容、形式和途径。它对推动狱务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制度、组织、意识、行为等政治文明要素决定了监狱制度须与法律观念先导、公众意识跟进形成良性互动。目前,通过理顺监狱体制,争取国家财政金额保障,实现收支两条线;借狱务公开之势,完善科学文明管理制度;突破监狱“场域”概念,尝试行刑社会化,应视为推动监狱文明进程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制定狱务公开工作规定是监狱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狱务公开工作出现的新情况,亟待制定规范的狱务公开工作规定。制定狱务公开工作规定不仅具有理论依据,而且是有实践依据。狱务公开工作规定应包括总则、公开内容、公开程序、公开结果的执行与复议、责任追究与补救措施、附则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当前监狱狱内侦查工作存在工作理念故步自封,运行机制传统陈旧,基础建设投入不足,狱情搜集渠道不畅等问题,而这些需要通过以建立狱内侦查工作制度为起点,以构建狱情防范预警机制为基础,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