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国务院批准,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将于2000年10月在江苏省举办。中国艺术节是国家艺术节,自1987年开始,已成功地举办了五届。第六届艺术节是在世纪之交举办的艺术盛会,也是第一次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举办的国家艺术节,文化部对第六届艺术节的总体要求,本届艺术节的主题是:继往开来,繁荣创新;宗旨是: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在办节原则及思路上,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将坚持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与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弘扬民族文化与扩大国际文化交流相结合、专业艺术与群众文化相结合、艺术创作的展示性与竞争性。同时,本届艺术节…  相似文献   

2.
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记忆。这届奥运会不仅是体育的盛事,也是文化的盛事。奥运会召开前后,全国各地文化艺术精品汇集北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特色的“绝活”亮相奥运村,让世界各国运动员、记者、官员大开眼界,赞不绝口。这从一个侧面折射了30年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相似文献   

3.
许秋富 《黄埔》2009,(1):21-23
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记忆。这届奥运会不仅是体育的盛事,也是文化的盛事。奥运会召开前后,全国各地文化艺术精品汇集北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特色的“绝活”亮相奥运村,让世界各国运动员、记者、官员大开眼界,赞不绝口。这从一个侧面折射了30年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相似文献   

4.
2007年10月,在湖北省荆门市,大型彝族风情歌舞《太阳女》的演出引起轰动,登上第八届中国艺术节竞技台的《太阳女》,向世人展示了彝族艺术的魅力。《太阳女》是楚雄州近年来涌现出的众多文化精品之一,是楚雄州文化事业不断走向繁荣的一个缩影。从自治州建立到如今,彝州的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血脉相连,文化事业的繁荣,为50岁的彝州书写了无尽的辉煌。特别是近年来,一批批艺术精品不断登上国家乃至世界的舞台,彝州基层文化设施的不断完善等,无不诠释着全州文化事业发展的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5.
2012年I1月30日,第29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此次发布会将冰城特色景观以情景表演的形式呈现在舞台上,通过一个雪精灵的冰城体验.展示了哈尔滨独一无二的冰雪艺术、文化和冰天雪地里当地人的火热生活。  相似文献   

6.
西安“大唐芙蓉园”的经验值得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斌庆 《世纪行》2006,(5):14-15
我这次到西安,看到西安的文化产业出现了一个新亮点:大唐芙蓉园。大唐芙蓉园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占地一千亩,其中水面300亩。唐风建筑(包括紫云阁、仕女馆、御宴宫、芳林苑等)10万平方米,共分12个功能区,分别演义12个主题,内容涵盖了盛唐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艺术、军事、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集中了唐文化的精华。其中在风鸣九天剧院演出的大型诗乐舞剧《梦回大唐》,  相似文献   

7.
蒋晓梅 《长白学刊》2009,(3):159-159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主权国家的身份证明,但是,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我国的民族文化俨然成为远处视野中一个华丽的背影,一声无可奈何的叹息。与此同时,当文化产业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的时候,面对我国对外文化贸易连年逆差的不争事实,复兴民族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就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就在人们哀叹民族文化与我们渐行渐远的时候,就在专家学者们绞尽脑汁寻找文化产业发展捷径的时候,民间艺术家赵本山与他的团队在短短的几年内,不仅振兴了古老的东北二人转艺术,而且将其做成了一个产业。他以个人名义举办二人转艺术大赛;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探讨二人转艺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标出性是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在艺术理论中更为重要。文化的标出性有两种构成方式:命名式,功能式,二者互相补充;艺术的标出性也有两种相应的方式:形式标出,题材标出,两种分类法在艺术文本中兼而有之,因此艺术是一种“双标出”的文化活动。艺术可以是标出性的异项艺术,也可以是非标出的正项艺术。艺术的标出性在艺术发展中意义重大,并呈现出一种历史性的变化。在当代,艺术的标出性增加,以至于文化标出性本身,就“自带”了一定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晁珊珊  张进摄影 《小康》2013,(11):84-87
一路创办“醉美会”,搭建中国第一个葡萄酒文化体验平台,关兴国有着东北男人的豪迈和彪悍;而同时作为“C小调”艺术酒具的设计者之一,关兴国的朋友说,其实老关的身体里住着一个女人。  相似文献   

10.
城市之眼     
安梓 《文明大观》2003,(12):28-29
近来有关雕塑的展览愈发多起来了,雕塑公园也多起来了。广州最近建了雕塑公同,深圳有了公共艺术园区,何香凝美术馆的第三届雕塑年度展即将开始,青岛市用了两年时间建成了雕塑一条街,还成立了一个雕塑艺术馆。在我常年居住的福州,风景秀丽的南江滨公园也专门兴建了一个文化艺术长廊,它是福建省第一个综合性的雕塑营。同时,短短两三个月内竟然有两个国际级的雕塑盛事,国庆前开幕的福州国际城雕艺术展及两三个月前的首届中国福州(平潭)国际沙雕节。如此情景,不禁让平日里对城市雕塑、公共艺术之类所知甚少的我饕餮了一番视觉的盛宴。  相似文献   

11.
朱辉军 《当代思潮》2012,(12):90-95
艺术的“大道”是什么?在这样一个社会文化大转型时期,从事艺术的人,热爱艺术的人,或者真心关注艺术的人,请扪心自问一下吧!由这么一个具体又基本的问题,就可测出:我们中的一些人,多少年来在这样一个基本点上,已经迷失了多少,并且走得有多远!  相似文献   

12.
杨清 《求索》2014,(3):186-190
我国后现代文化的产生发展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环境,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与改造力,也使我国的后现代艺术摆脱了西方艺术的某些负面色彩。本文旨在从艺术社会学的视角来审视我国后现代艺术的发展,力图全面厘清后现代文化的本来面目,为我国当代艺术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也为后现代艺术的健康发展创设一个客观、积极的学术环境。  相似文献   

13.
在今年的金秋时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江苏省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将在南京隆重开幕,国家艺术节在我省举办,给我省文化事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机遇。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有长远意义的、值得我们格外珍惜的,是大力开展普及艺术工作的机遇。之所以说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在我省举办是一个普及艺术的良机,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本届艺术节演  相似文献   

14.
以“艺术创意,点亮生活”为主题的第15届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于2012年8月16日至20日在中国国际贸易中心隆重举行。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90多家画廊及艺术机构展示了不同文化和流派的艺术作品,涵盖了中西绘画、雕塑艺术及多媒体在内的展品,给专业人士及观众带来了一次视觉盛宴。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青年文化的渗透A.美学从各个角度影响着整个人类生活,后现代主义既是一种文化批判,又呈一种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它被中国青年接受了,进入了青年人生。艺术成了商品的情人。后现代主义是一个文化上的概念,它作为现代主义之后的一种社会氛围和艺术精神将渗入21世纪的青年人生。人们睁大了眼睛,不解地望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唐朝时发生过一只猫喂老鼠的事,而且猫和老鼠和睦相处,直到老鼠“长大成人”。看来,“猫和老鼠亲蜜蜜”(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插曲)是有案可查的。“猫和老鼠亲蜜蜜”象征着后现代主义将文化的界限淡化了,并削弱了艺术的对立。艺术已失去了它往昔的典雅和“大一统”,通俗艺术、专业艺术、精英艺术都流入了它的河道并泛起时代的粼粼波光。各种文学几乎是“同一边长”,由走出“象牙塔”到取消“金字塔”,纯文学的尊严几乎都寿终正寝了,并且正走向商业化。美国学者杰姆逊曾这样概括了“后现代主义”的特征:第一,商品不再是一个纯经济的概念,它已成为一个文化概念,含有文化的内容。第二,后现代主义中的美学意义的产品是和商品生产密切地融合在一起的。商品社会中商品化的无孔不入,使“商品带上了泛文化的性质”,艺术受商品化的影响,使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龙的国度,华夏儿女管是龙的传人。2000年恰逢龙年,龙年春节又是澳门回归祖国后的第一个春节,也是进入新千年的第一个春节。为了庆祝澳门回归和新世纪的到来,进一步发展晋澳文化交流,山西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澳门教科文中心于2000年春节期间,在澳门举办了以龙文化为主题的山西剪纸展览。2月2日下午六时,“百龙迎卡槽”山西剪纸艺术作品展在澳门教科文中心揭幕,展出40张由山西剪纸艺术家段改芳特别为这次展览而创作的作品。这组作品以龙、澳门。和荷花为题材,手工精细,匠心独运,富有艺术特色,深受各界观众欢迎。全国政协副…  相似文献   

17.
李丽 《群众》2011,(10):94-94
安徽是沿江近海的内陆省份,经济水平一般,文化发展基础也一般。就是这样一个经济条件、文化条件并不突出的省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却出人意料地异军突起,成为全国的典型。在全国第一个完成全省所有院团的转企改制任务,在广电系统第一个设立产业基金;拥有全国第一个设立保税区的文化企业,第一家以IPO方式整体首发上市的发行企业、第一家组建时就实现整体转制的出版企业;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文学艺术公共话语的角度,论述了在艺术精神中体现出的人格内涵,并阐述了人格建构过程中所遭遇的文化困境。社会意识形态文化、知识精英文化、民间大众文化在不同层面上形成了冲突与交叉,建构现代人格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9.
只有在“艺术一人一文化”的视界观照中,艺术文化学研究实践才能进一步强化其“属人的”学科特质。以“艺术一人一文化”为逻辑构架,艺术文化学的研究范式可分为客位艺术文化学、主位艺术文化学与主客位辩证艺术文化学。主客位辩证艺术文化学范式是自我反思、自我批评的范式,它的实践品格、解放旨趣、开放精神和批判特征带来了艺术文化学研究范式的转换,正是这种研究范式的转换导致了人、文化、艺术整体观念的变革,它促使文化、艺术研究更加具有反思精神、实践意识,更加注重与现实的联系,更多地关注艺术文化主体的存在状态、艺术文化主体的种种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20.
裂隙与缝合90年代中国文化与文艺景观多元文化时代的多元艺术特约主持人/王德胜策划、编辑/扬长征王德胜(中华美学学会副秘书长)这是一个新的文化时代,一个多元分化、多元发展的文化时代。在这一多元文化时代,我们不仅有了主流文化、知识分子文化、大众文化这样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