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起私人侦探,人们会联想到福尔摩斯与波洛等传奇式的人物。在今天的西方国家,私人侦探已成为一种如律师或医生的普通职业,他们利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和特殊技能向社会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近年来,私人侦探在我国也开始出现,由于其活动具有特殊性,私人侦探的存在是否合法,曾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根据十个国家有关"私人侦探"的法律文本,发现各国涉及私人侦探的法律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其立法内容各国不一,都大致规定了私人侦探的行为;证照的申请、颁发、延期、撤销;管理私人侦探的机构;违法犯罪的处罚等。我国从事私人侦探的人数在逐年增加,应将私人侦探纳入司法体制改革中,通过立法使其合法化,使其成为侦查主体的辅助力量,并对其行为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3.
从私人侦探业的两元价值看对其立法的必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私人侦探业作为一种服务行业已渐入人们的视野,它为纠纷当事人提供各类有偿的调查服务.一方面,缓解了众多当事人"举证难"的尴尬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家司法机关减轻了负担;另一方面,由于在调查中未经许可,擅自运用大量违法调查手段,对调查对象的隐私权等一系列基本权利构成严重威胁.解决私人侦探业这一社会问题的关键不是讨论其是否应该存在,而是应当怎样解决它的合法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私人侦探业的社会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对于私人侦探业的存在可能处于一个矛盾的心理状态之中,一方面担心私人侦探的存在会影响自身的生活,特别是关于“针孔探头”的报道尤使人们警惕;:另一方面,当人们在诉诸公权力无法解决相关问题时,又渴望现实生活中有真正侠义的“福尔摩斯”为自己收集相关证据和材料。从而伸张正义。理论界关于私人侦探的讨论,也大多局限于私人侦探是否  相似文献   

5.
我国应发展私人侦探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私人侦探业因公力救济的缺陷在法理上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发展私人侦探业对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意义表现在 :及时全面地保护参加诉讼个体的利益 ;保障交易安全 ,促进社会诚信原则的普遍建立 ;揭露腐败 ,促进政务透明公开。  相似文献   

6.
试论私人侦探在我国的可行性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多元化与细化,私人侦探已经开始出现并日益为人们所关注。但同时,我国的法律、行政法规对于私人侦探的问题又缺乏明确的规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也来建立,关于私人侦探业在我国的可行性问题备受社会各界长期关注与争论。目前,私人侦探在我国有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通过相关立法,依法加强管理,严格规范,正确引导,私人侦探的积极作用便能得到充分地发挥,使其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我不仅主张我国应该有“私人侦探所”性质的民间机构,更希望能够早日出现具有真正刑事侦查意义上的私人侦探所、私人侦探。当形形色色的“社会调查所”、“商务调查所”“民事调查所”等等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活跃在社会生活之中的时候,我们难道不感到一个部门下发一个通知就想禁止这种新兴事物的存在是多么地简单、幼稚。在现代社会,需要就是市场。与时俱进,私人侦探机构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事实正是如此,从1993年公安部下发《关于禁止开设“私人侦探所”性质的民间机构的通知》起,十年时间过去了,具有私人侦探所性质的民间…  相似文献   

8.
论私人侦探的价值评判及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目前私人侦探发展的现状,宜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确立私人侦探的法律地位,规定私人侦探的业务范围、调查手段、权利义务、法律责任,同时要完善隐私权、证据运用等相关立法,完善私人侦探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规避其可能带来的负作用,充分发挥其良好的社会作用,使私人侦探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作为国家公权力的有效补充,私人侦探的出现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公众对情报信息的需求.私人侦探可以在法律规制内行使调查权而非刑事侦查权.我国应当对私人侦探的设立和管理建立完善的制度,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晨耕 《中国保安》2004,(17):26-29
提起私人侦探,人们脑海中不禁会浮现出国外那个身披风衣,眼带墨镜,叼着烟斗的“福尔摩斯”形象,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福尔摩斯”正悄悄地走进人们的生活。2002年8月,根据世界商标知识产权专业组织尼斯联盟的要求,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将“侦探公司”列入了新的《商品和服务商标注册区分表》中,允许注册“侦探公司”商标。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调查类企业组织或机构近2.3万家,从业人员更是将近20万人。就在私人侦探业蓬勃发展,队伍繁荣壮大的同时,社会对于私人侦探这种职业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也提出了质疑,针对私人侦探是否应…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司法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私人侦探在中国的发展虽然尚缺乏适法性和可操作性,但是其却有在中国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只有根据中国自身国情,确立其合法地位,在改革中层层推进。保证私人侦探健康有序的发展,成为完善我国司法制度,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12.
私人侦探的概念与历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研究“私人侦探”问题时 ,应注意区分文学作品中的私人侦探与现实中的私人侦探 ;国外私人侦探与中国当前的私人侦探 ;私人保安与私人侦探。私人侦探的定义应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 :广义定义指世界范围内的私人侦探 ;狭义定义指我国现阶段的私人侦探。可以说 ,现代的私人侦探渊源于欧洲的自我警务传统。至今为止美国的私人保安业—广义上的私人侦探业是世界上发展较完备的、力量和规模较大的 ,影响力也较大。私人侦探在中国古代有着辉煌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江静 《中国保安》2014,(4):70-72
私人侦探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并不陌生,尤其在西方国家中,私人侦探如同律师和医生一样,已经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同,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种自由职业。私人侦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应该说,每个国家由于其国情和法律规定不同,私人侦探业的发展程度和地位也是不尽相同的。  相似文献   

14.
私人侦探进行调查取证是其众多业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其调查取证的范围应当限制于民事行政诉讼案件、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和刑事自诉案件,而不能”染指”刑事公诉案件。私人侦探调查取证的具体方式复杂多样,因而对其调查取证的证据效力应当区别不同情形确定。  相似文献   

15.
私人侦探最早出现在西方国家,在我国,虽然官方明令禁止开设私人侦探所性质的民间机构,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有民间调查类企业组织或机构近2.5万家,从业人员近20万。然而从整体上看。我国目前的私人侦探业极度混乱,存在着许多问题,黄立荣被害案就是一个缩影。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的私人侦探业缺乏明确的立法规范和有效的行政管理。为了使这一新兴行业走上良性发展道路,也为了不再有更多的“黄立荣”悲剧发生,尽快为私人侦探立法才是正视现实、从实际出发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6.
私人侦探在国外已司空见惯,在我国却一直走在法律的边缘。目前国内从事私人侦探的机构,其营业执照上绝对看不到“私人侦探”字样,只是打着“信息咨询”或“民间调查”的旗号。这些不能见光的私家侦探,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近日,记者以一个“不幸女子”的身份,暗访了一家打着信息调查旗号的“私家侦探所”。  相似文献   

17.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我们的周围确确实实生存着这样一群人,专门负责替人讨债、商务调查、追踪花心丈夫、从事诉前取证调查以及寻人寻物等,人们在私下里称其为“私人侦探”。之所以私下里称之,是因为早在1993年公安部就下发过一个通知(即“91号通知”),明确宣布“私人侦探”实属非法。为了探讨方便,本文依从大众习惯,同时也为了与国际接轨,仍然称其为“私人侦探”。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包二奶”等丑恶现象层出不穷,一些受害人为了抓住配偶出轨的把柄,不惜代价聘请地下私人侦探,可以说,社会的需要为私人侦探提供了市场。私人侦探公司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老百姓搜集证据在诉讼中提供了一条新路。尽管国家商标局放开了“侦探类”的商标注册,但是只要公安部91号令一天没撤,私人侦探就一天不合法,国家工商管理机关就不会批准“私人侦探”的注册申请。也就是说,即使如“邦德”公司也只能是抢注商标成功,并未获得“私人侦探”业务的执业资格。而且,侦查权属于国家刑事侦查主体,那些所谓的“私人侦探公司”都…  相似文献   

19.
三木 《中国保安》2004,(20):17-19
2004年8月9日,《华西都市报》独家报道称,“从申请、初审、实质审查到最后的公告,在经历了两年的等待后,重庆市首家私人侦探公司获得了由国家商标局颁发的该公司商标和标徽的‘商标注册证’,成为全国第一个‘吃螃蟹’的私人侦探公司。” “又是私人侦探!”记者心头一动,一股想探其究竟的冲动油然而生。记者放下手中的稿子,和编辑部同仁商议后,于8月下旬,开始了对私人侦探公司的探访。 寻找,犹抱琵琶半遮面 “报纸上有关私人调查的广告很多”、“街上四处都是这类小广告”,在记者探访之初,从朋友嘴里得到的还是这样的信息。于是,用最直接的方…  相似文献   

20.
有些事就像6月天一样时阴时晴变幻莫测,比如说“私人侦探”的种种动向——动向一:据6月4日《新民晚报》报道,6月3日,首届上海“私人侦探”峰会新闻发布会在市工人文化宫举行。“据主办方说,这是30余家上海私人调查行业召开的首次行业峰会,会议决定成立民间调查行业联席会,确立联席会的章程、组织结构等事宜。”动向二:据6月5日《新快报》报道,首次公开使用“私人侦探”称谓的首届“中国私人侦探论坛”当日在沈阳召开预备会,并筹划(7日)成立首个中国私人侦探协会。记者从组委会了解到,已有中外200多名“私人侦探”和一批法学专家确定前来出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