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当防卫浅谈高玉芝正当防卫作为一种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对于普法、执法、号召全民见义勇为,从而群起群力共同打击刑事犯罪有重大作用和影响。而新刑法对正当防卫修订补充较大,笔者借此机会试对正当防卫作浅略论述。一、正当防卫的一般理论新刑法第20条对正当防卫...  相似文献   

2.
警察执法行动中因抗法遏袭导致伤亡的事件不时发生,研究警察执法中正当防卫行使的有效性,意义重大。从法规条例、实战能力等两个方面对警察在执法中实施正当防卫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论述,指出:国家现有的法规条例为警察实施正当防卫提供了较为有力的法理依据,警察执法时实施正当防卫必须很好的贯通、遵循相关法规条例;同时,警察执法中实施正当防卫,还必须有良好的防范意识、过硬的武力手段、规范的法律行为以及健康的身心作为自身实战能力保障,才能提高正当防卫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谈新刑法对正当防卫限度的放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防卫的限度问题是正当防卫制度的核心问题,它是区别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新刑法对正当防卫制度作了突破性的立法改革,放宽了正当防卫的限度。我国刑法规定的正当防卫根据防卫范围和对防卫限度的要求不同,可以分为一般正当防卫和特殊正当防卫。一般正当防卫要受必要限度和合理限度的制约,防卫行为超过了当防卫允许的合理限度,即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则构成防卫过当。特殊正当防卫采取有限制的无限防卫原则,不存在防卫过当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当防卫制度是国家赋予公民同犯罪作斗争的法律武器。本文从正当防卫的概念、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以及《刑法》第20条的立法缺陷和完善等方面对我国刑法中的正当防卫制度进行了浅析,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完善我国的正当防卫制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阐述正当防卫条件在抢劫防卫中的适用的基础上就抢劫罪中的无限防卫作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以期对相关法律问题的正确界定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总则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正当防卫的本质是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保卫法益,这一点是处理与正当防卫相关问题必须把握的核心内容。虽然我国1997年刑法对正当防卫制度在立法上进行了完善,赋予了正当防卫崭新的内容,但实务中对正当防卫的认定,会因事件形态和情况的不同而体现  相似文献   

7.
吴骏 《法制与社会》2012,(20):114-115
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一般是指不法侵害已经开始且尚未结束。在对于不法侵害开始和结束时间的认定上,结合考虑不法侵害实际给被侵害人造成的客观危险状态和实施正当防卫行为人的主观认识,不仅可以有效确定实施正当防卫的时间范围,并且限制了正当防卫行为的扩大,有助于在司法实践中准确把握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达到刑法设立正当防卫行为的法律目的,及时保护被侵害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吴娟 《法制与社会》2011,(7):297-297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对于保护国家、公民的合法权益,威慑犯罪分子,制止犯罪与防止犯罪,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防卫限度是正当防卫中的核心问题。它是区分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分水岭。在司法实务中,每一个正当防卫的案件都要涉及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的判断。本文通过对正当防卫和正当防卫的防卫限度以及相关知识点的研究,力图提高公民维护自身安全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9.
正当防卫是刑法里重要的法律制度,是我国公民抗击违法犯罪行为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权利.正当防卫的定义是我国公民为了防止国家利益、本人财产、他人财产、本人人身、他人人身、公共利益遭受不法侵害,对侵害人可能造成损害或者造成损害的制止方法.由此可见正当防卫本质是为了制止正在发生的不法侵害,保护应有的权益.本文先是讲解了正当防卫里不法侵害的范围,然后讲解了正当防卫里不法侵害的特征,最后讲解了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的开始和结束.  相似文献   

10.
正当防卫制度是刑法中一个很重要的法律制度,是国家赋予公民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法律武器.本文就正当防卫的修改、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和认定以及防卫过当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认为其内容的饱满和逻辑的严密使正当防卫理论更加充实和深刻.  相似文献   

11.
正当防卫制度的争论由来已久,其中不法侵害、正当防卫的限度及无过当防卫等是研究的前沿问题,而1997刑法对正当防卫制度的改革将争论推向了新的阶段.本文从其含义入手,分析我国正当防卫制度的现状,明确刑法对正当防卫的改进及不足,并就正当防卫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当防卫制度是我国法律规范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为保护国家、公共及公民的合法权益,同犯罪行为做斗争提供了法律保障。本文从正当防卫的概念、构成要件、目的和意义等几个方面去分析。就正当防卫制度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对正当防卫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提出相关的建议,在立法或司法解释方面不断完善,正当防卫制度一定会更好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比较了我国新旧刑法典关于正当防卫制度的规定,对正当防卫制度修改之处进行了评析,提出了修改的成功与与不足之处。经过修改,正当防卫的概念更趋规范、科学;放宽了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有利于人民群众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确立了无限防卫权,强化了公民的正当防卫权,同时也埋下了公民防卫权滥用的隐患。  相似文献   

14.
刑法颁布以来,我国法学界对正当防卫问题进行了广泛地讨论。在这一讨论中,对职务上的正当防卫虽然有一些论述,但总的看还不够深入、具体和全面。当前在暴力犯罪增长的情况下,进一步探讨此问题,对于制止严重的反社会行为,保卫四化建设,维护社会治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理论与实践、现实与发展的结合上,对此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张新 《河北法学》2001,19(2):151-154
正当防卫制度古来有之 ,但与现代刑法的规定相比 ,防卫的对象、条件和对于正当防卫的限制均不相同。我国新刑法对于正当防卫的规定 ,可以说是基本上建立了一种“无限防卫权”制度 ,这对于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和财产权利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其中关于对“行凶”者可以进行正当防卫的规定是否科学 ,值得商榷。所以 ,有必要对新刑法规定的正当防卫制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付兆玉 《法制与社会》2010,(20):296-296
正当防卫是世界各国刑法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是法律赋予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一种重要权利和手段,其目的是鼓励公民与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作斗争,从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及公民的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本文首先通过对正当防卫的概念及构成要件进行了评析,其次阐述了大陆法系一些国家的正当防卫立法,分析了比较我国与大陆法系国家在正当防卫的出发点及目的方面的不同,对我国与大陆法系国家正当防卫的比较研究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7.
正当防卫是刑法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它对于鼓励公民保护自己权利、见义勇为等,具有重要意义。为防止防卫权被滥用,需正确界定正当防卫的防卫限度。构建和完善正当防卫的防卫限度评判体系,不仅仅是个重要的刑法理论问题,更将对司法实践本身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从一般正当防卫的限度及特殊正当防卫行使的限制等方面对正当防卫的防卫限度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当防卫是一种法定的制度,其根本目的在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遏制违法犯罪、维护防卫人合法权益。但是,由于社会各种内容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导致正当防卫在实践中遇到了一定得困难,在许多案件中无法有效地区分正当防卫、防卫过当甚至故意犯罪。正因如此,对于正当防卫制度成立条件进行研究不仅是一种法学理论研究活动,而且对于司法实践中正确认定、运用正当防卫制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于正当防卫在实践中的成立条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以期使得当事人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能够被准确的认定,并且发挥出应有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刑法第20条规定了正当防卫.它把正当防卫分为一般的正当防卫和特殊的正当防卫.特殊的正当防卫也称无过当防卫.规定无过当防卫,对于保证正当防卫立法的科学性,鼓励广大公民同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作斗争,具有重大意义.一、规定无过当防卫的必要性1.1979年刑法对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规定得过于宠统,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和一般的不法侵害行为没有进行划分,立法上缺乏科学性.1979年刑法第17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  相似文献   

20.
正当防卫行为针对的不法侵害的含义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正当防卫行为针对的不法侵害的含义及特征正当防卫行为针对的不法侵害的含义和特征的命题,实质上是要解决正当防卫对象这个长期未被明确的问题。正当防卫行为针对的不法侵害既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