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北地区经济的振兴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有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联动关系,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着我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所能达到的程度。因此辽宁应抓住与东北亚合作的机遇,利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东北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拓展东北经济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迅速发展的势头,云南充分发挥了独特区位优势,依托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积极拓展与南亚国家的合作关系,有选择、有重点,由近及远、先易后难,积极参与了区域经济合作。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不断推进,周边国家和地区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云南多层次、宽领域的区域经济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就。本文总结了云南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及取得的成效。探讨了深化区域经济合作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在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客观地明确贵州的角色定位,理性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是东亚国家与地区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浪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的有益尝试。尽管地处东亚,但长期以来由于政治因素的干扰,中国台湾经济有被边缘化的趋势。只有通过与祖国大陆建立更紧密的经济合作,台湾才能准确定位自身、参与到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来。  相似文献   

5.
陈青 《奋斗》2004,(11):11-12
加强与辽、吉两省区域合作,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潮流的客观需要。当前,国内区域经济合作已呈现蓬勃发展的强劲态势,特别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各省市区域经济合作日益加深。一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合作圈。目前,珠江三角洲经济合作圈已由粤港澳合作,拓展到9+2格局,即由广东省倡导,形成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本质是市场一体化 ,无边界的共同市场及有效竞争规则是市场一体化的核心内容。由于中国经济转轨期缺乏区域经济合作的体制基础 ,成员政府行政权威力量的干预取代了市场机制作用下的有效竞争 ,使得“地方保护”以另一种形式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继续着 ,破坏了利益共享原则 ,不利于产业分工的深化及区域资源融合。从改革的角度看 ,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发展是制度变迁的过程,构建起满足区域经济合作的利益协调机制 ,是有效减弱成员政府过强的市场功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国际和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在不断加深和扩大,江西利用其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参与不同类型的区域经济合作.参加区域经济合作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最好载体,如何处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合作关系,是江西在区域合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江西需在遵循区域经济合作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空间扩展,形成全方位的区域合作局面.  相似文献   

8.
目前,实现东北亚区域的整体经济合作尚需时日,应选择区域内符合各国共同利益的领域先行推进,并由中日韩形成东北亚经济圈的发展"核",组建自由贸易区,带动区域经济的合作与发展。同时,鉴于东北三省实际,可优先选择辽宁作为我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重点区域,再由此扩大影响面。  相似文献   

9.
全球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趋势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全球区域经济合作也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动机、地域分布及组织形式出现了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与格局,给民族国家带来新的机遇,也提出新的挑战。我国加入WTO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积极应对全球性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潮流,将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的一项重要任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全球区域经济合作现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合作始于二战以后。20世纪60—70年代,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在加快与国际社会接轨,尽快融入全球化世界的同时,如何加强国内各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中国政府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十一五规划"、"十七大"精神的指导下,基于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从政府行为在市场经济中的规范角度,研究其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规范政府行为,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是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如何加强区域政府合作,是区域政府间面临的共同问题。东北三省政府间合作面临着产业同构、地方之间的经济差距与不平衡发展、地方政府合作不可预期性以及契约精神在政府层面的缺失等问题。因此,应以建立区域合作协商机制、区域合作规则机制、区域政府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等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来推进东北三省区域政府合作。  相似文献   

12.
祝辉 《实事求是》2010,(4):51-54
非经济因素是指经济因素以外的其他各种因素。在了解和研究中亚区域经济合作问题时,必须重视非经济因素的作用。这些因素包括社会政治因素、地区文化因素、区域安全因素等方面,它们程度不等地制约着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推进"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燕萍 《求实》2006,(5):45-47
区域旅游合作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目前还存在机制不健全、合作中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分配不协调、企业缺位等问题,需要通过建立政府主导的管理协调机制,合作打造区域标志性旅游品牌,整合区域旅游企业,营造良好的“泛珠三角”旅游服务环境等措施,加快推进“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东亚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影响因素及其途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东亚的区域经济合作却相对滞后。本文认为,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正在向自由贸易区方向发展;东亚地区的经济因素有利于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东亚地区的非经济因素是约束东亚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关键;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有两种途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中地方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进一步完善,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拓展,已成为提高区域及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较之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地方管理方式改革明显滞后,已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约因素.如何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作用,已成为区域合作顺利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北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的共同实施,为中俄毗邻地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机遇与挑战,这不仅带来两国地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而且提升了东北亚国家区域经济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东北振兴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有重要的积极影响,而加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也为东北振兴提供了重要机遇,这种互动关系应该为各界人士所重视和利用。  相似文献   

18.
课题组 《探索》2007,(3):148-153
渝川间政府合作的途径,就是依靠对区域整体利益所达成的共识,将合作方式由民间推进到官方,运用组织和制度资源去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区域经济联合体,从而塑造区域整体优势。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直接取决于能否建构川渝政府合作机制的思路,克服区域经济协作体制障碍,打破现有的行政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取决于川渝地方政府在各自的范围内进行有效的制度创新,为川渝经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一个一体化的制度平台。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为代表,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先发地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进程迅速,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并推动区域一体化不断向前发展,基本形成了区域互动的良性循环。相对于长三角和珠三角而言,京津冀经济圈虽然提出概念的时间较早,但发展进程十分缓慢,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如何确定京津冀经济圈重点合作领域,如何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动京津冀经济圈区域经济合作,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 京津冀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合作领域北京经济实力雄厚,科技、智力资源丰富;天津工业基…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度日盐加深,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和共同繁荣是大势所趋,并且已经成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从全国来看,泛珠区域国土面积占1/5,人口占1/3多地区生产总值占近40%,是我国最大的经济合作体。它的合作与发展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因而泛珠合作不仅是“9+2”的大事,也是全国的大事。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涵盖了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既有不同区域的经济特征卫有“一国两制”的体制特点,是我国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新尝试。进一步加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对于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