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若纪 《廉政瞭望》2010,(6):64-64
阿坝州若尔盖县班佑村,是红军长征过草地第一村,是若尔盖县纪委监察局的帮扶村。2009年,四川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藏族聚居区民生工程实施的重大决策部署,在藏区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为深入推进“牵牧民手、贴牧民心、助牧民富”牧民定居行动帮村联户工作,若尔盖县纪委监察局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相似文献   

2.
今年8月,本刊在第八期上推出深度报道——民生安康,全面展示了甘孜州三大民生工程所取得的辉煌成果。这仅仅是我省民族地区快速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十一五"期间,随着藏区富民安康工程、牧民定居行动计划、"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卫生事业发展计划以及凉山州"三房"改造等一系列民生工程的加速推进和实施,甘孜、阿坝藏区的数十万牧民过上了定居和帐篷新生活,凉山州63万彝区群众告别了"三房",民族地区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居住环境极大改善,医疗卫生以及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呈现出一派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的景象。现在,让我们将目光再次投向这片神奇的土地吧。  相似文献   

3.
红原县瓦切镇色永村卓穹西路005.号,两层高的小楼,几间宽敞的平房,开满鲜花的阳光棚。2003年以前,班玛俄热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住上这样的好房子。2009年以来,以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9+3”免费教育计划和卫生事业发展计划为主要内容的藏区“三大民生工程”在阿坝州这片土地上播撒希望,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相似文献   

4.
速览·四川     
要闻8万多藏区牧民群众喜迁定居房为加快我省民族地区发展,改善藏区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我省从今年起实施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8个多月以来,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优质高效地推进,取得显著成效。截至10月底,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木里县共256个定居点中,已有93个完成建设。  相似文献   

5.
“家家有固定房、户户有新帐篷、村村有活动中心”,随着牧民定居计划的深入推进,广袤草原上的牧民们越来越多地享受到现代生活所带来的方便与幸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下,特别是随着牧民定居等民生工程的大力实施,四川藏族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当2013年藏历新年到来之际,雪域高原的一个个新型牧民定居点锣鼓喧闹,歌舞翩跹,大红灯笼高高悬挂,无数彩旗迎风飘扬,广大藏族群众纷纷开展传统民俗活动,欢欢喜喜迎接藏历水蛇新年。  相似文献   

7.
“要千方百计惠民生,不断提高藏区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要大力实施藏区三大民生工程,以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为重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以实施‘9+3’免费教育计划为重点,提高藏区教育事业发展水平;以实施卫生事业发展计划为重点,提高藏区医疗卫生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8.
7月15日,阳光照耀下的若尔盖县花湖景区。32岁的多机泽旦正跟朋友一起将藏家乐的招牌粘贴在帐篷外,“看,‘花湖人家’这是我取的名字!”多机笑着告诉记者。他身后的草原上盛开着鲜花。 多机是在今年的4月份领到县上发放的新帐篷及生活设施用品的,这是省委、省政府决定以实施牧民定居计划为重点,深入推进富民安康工程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新疆博州牧区牧民定居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 《实事求是》2010,(2):68-70
实现游牧向定居的生活方式变革是牧业民族现代化进程的必然取向。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97%的牧民实现了定居,但定居类型基本为半定居状态,其生产方式仍以依赖天然草场的传统畜牧生产方式为主。要提升牧民定居水平,必须实现牧民生产方式的转型。只有牧民生产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牧民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定居。  相似文献   

10.
杜浩  刘凯 《党的建设》2011,(11):36-37
9月,碌曲草原云淡花香,或远或近的牦牛、羊群星星点点,沐浴着初秋的暖阳。在碌曲县玛艾镇城南牧民新村,71岁的藏族阿妈尕老玛坐在院子中央,午后斜阳洒在她满面笑容的脸上。自甘南藏族自治州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以来,尕老玛夫妇告别了往日“逐水草而居”的漂泊日子,于城郊牧民定居点安了家,在方便孙子卜学的同时,也过起了“城里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李艳  袁卫民 《实事求是》2012,(3):101-103
游牧民定居是推进新疆"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民生工程,新疆和布克塞尔县实施游牧民定居项目以来,积极创新牧民定居模式,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建设牧民住房、配套暖圈、与定居工程配套的饲草料基地,使定居牧民享受城镇居民的公共服务。但也存在着原有牧民定居点呈现空心化、草原民族文化失传等问题。和布克塞尔县牧民定居工程要制定系统政策完善牧民定居工程的发展、统筹草原牧区与定居区牧民均衡发展等。  相似文献   

12.
阿纪 《廉政瞭望》2010,(4):60-60
2009年,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围绕灾后重建、扩大内需、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等中心工作,采取一系列举措,强化监督检查,确保科学重建、阳光重建、廉洁重建。  相似文献   

13.
牧民定居也是关系到以牧为主的少数民族的兴旺发展和边疆巩固、社会安定的大事.牧民定居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对维护边疆稳定、民族和谐、社会进步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要提升牧民定居水平,必须实现牧民生产方式的转型.只有牧民生产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牧民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定居.要针对吉木萨尔县牧民定居现状出现的定居水平低、草原退化、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80年代起,新疆启动了以牧民定居为主的生态移民工程。随着"游牧—定居—城镇化"生活的变化,生态移民社会发生着巨大变迁。论文从生态移民社会变迁的视角,研究分析了生态移民对新环境嵌入的难易程度、存在的风险,以及加快移民嵌入的思路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丘地村位于阿坝州理县古尔沟镇,地处米亚罗红叶风景区腹地.曾经的丘地村,59户老旧的民房散落在山顶和山脚.2005年,因狮子坪电站建设需要和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实施,全村整体搬迁到现在所处的移民新村.全村共有59户,总人口264人,其中党员23名.  相似文献   

16.
实施贫困山区牧民搬迁定居工程是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一项重点工程。新疆和布克赛尔县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对实施北部牧民搬迁定居工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7.
新疆最大的牧民定居点——齐巴尔吉迭社区,率先突破行政区域界线,对定居牧民履行社区化治理,完成了牧民由游牧到定居的生存模式转变。在布局过程中,塔城市委、市政府以人为本,做到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与牧区、牧民、牧业实践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各级政府的鼎力支持下,累计投资2.2亿元,完善基础、改善生态环境,使定居牧民真正享受到现代文明生活,为牧民跨越发展奔小康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央召开的新疆工作座谈会中,重点强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畜牧业是我区的主导产业,中央和自治区出台优惠政策后,牧民定居步入要务之列,怎样提高定居牧民的收入也成为热点问题。本文章重点阐述牧民定居工作所取得成绩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定居牧民创业之路等。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东北振兴发展取得新突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启动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计划。辽阳将如何统筹落实,为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力量?本刊特约记者就此采访了辽阳市委书记霍步刚。记者: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辽阳有哪些总体安排和考虑?霍步刚: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我回到辽阳后,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新疆第一个牧民定居社区化管理模式——塔城市齐巴尔吉迭社区的调研,总结查找了该社区近年来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取得的经验、成效和面临的问题,并对如何做好牧民定居工作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