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浙江省杭州市、金华市1958~1993年,34年中尸体发掘检验资料72例(开棺56例)。通过检验能下结论的63例,占87.5%。此项检验需解决的问题集中,目的性明确,具有检验价值高的特点。其中损伤鉴定阳性率较高;白骨化尸体经骨髓硅藻检验阳性,对认定溺水有意义;疑为中毒的尸体,发掘前尤应对其可行性作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2.
马开军 《法医学杂志》2001,17(2):119-120
因诉讼或破案常需对已埋葬的尸体挖出进行法医学检验。随着殡葬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尸体火化率越来越高,尸体发掘(开棺验尸)检验已不多见,特别在南方经济发达的地区则更为少见。笔者就检案中所遇 1例开棺后认定为外伤后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他杀后伪造交通肇事逃逸案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 2002年4月6日22时许,在一乡村公路上发现一具男尸。交警支队以交通肇事逃逸案,将尸体送我中心,要求进行尸表检验,确定死因。经尸表检验发现头、双上肢部分损伤有疑,随后要求复查现场,对尸体进行解剖检验。  相似文献   

4.
公安法医检验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公安法医检验工作的好坏在较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侦察破案、案件的起诉和审理。本文作者现就公安法医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探讨。1 突出而普遍存在的问题1.1 现场勘查工作不细,该检的没检 法医现场勘查工作不细,该检的没检,已成为案件难以办结的重要原因。其主要表现集中反映如下。1.1.1 对水上尸体、腐败尸体、看似自杀或意外死亡尸体的检验,马虎应付,得过且过 有些法医对水上尸体、腐败尸体的检验,通常只作外表观察,不进行解剖检验,仅根据尸表没有损伤而作出溺死或病死的结论;对看似自杀死亡尸体  相似文献   

5.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年8月13日晚,某水道中发现1具赤裸女性浮尸,当日20:30首次尸表检查后冷藏于殡仪馆。次日10:30进行系统尸体检验和毒(药)物检验,并对发现尸体处水样、尸体检材进行硅藻检验。1.2尸体检验8月13日尸表检查:全身赤裸,尸长155.0 cm,手足皮肤发白皱缩,全身皮肤颜色正常,胸腹部、双侧大腿前侧、双上肢腐败静脉网出现。尸斑浅淡,  相似文献   

6.
广西南丹“7·17”特大事故遇难者尸体的法医学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1年 7月 17日凌晨 3时 30分 ,广西南丹县龙泉矿冶总厂拉甲坡龙山矿海拔 - 15 0m处 ,发生透水事故 ,当时在井下作业的矿工多人遇难。由于事故现场的特殊环境 ,使得遇难者的尸体变化情况 ,不同于其它类型的灾害事故。现将法医尸体检验的情况总结如下。1 事故现场状况事故现场位于拉甲坡矿海拔 - 15 0m水平以下的3号工作面、 8号工作面及 9号工作面。事故现场温度 4 4℃ ,氧气稀薄。尸体均浸在温水中 (水温约4 1℃ )。2 尸体的法医学检验2 1 尸体的体表检验大批的遇难者尸体从 2 0 0 1年 8月 10~ 2 1日起 ,从现场被运到法医工作地…  相似文献   

7.
<正>白骨化尸体的身源鉴定往往是法医学鉴定的难点之一。通常选用长骨、牙齿作为检材,然而对于水中浸泡的白骨化尸体则增加了DNA检验的难度,如何建立稳定、有效的检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就本实验室近年来对在水中浸泡后形成的50例白骨化尸体的DNA检验,总结经验,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各类案件发现的水中白骨化尸体50例,共取得股骨50根、牙齿50枚。  相似文献   

8.
<正> 对野外白骨化的尸体的死因、死亡时间等项鉴定,存在很大困难,检验工作也容易发生疏漏。本文作者报道2例野外白骨化尸体的法医学检验资料并就此中鉴定有关问题进行讨论。1案例资料 案例1 1997年8月27日,某住宅小区附近的荒地坑洼中发现一具尸体。现场坑洼深1.5m,水深30cm;坑洼底、壁及四周长有杂草及水生植物,近尸体处茂盛,尸骨躯干下方杂草萎黄;在距尸体18m的东面荒地杂草中有一长50cm、直径4cm的圆形木棒,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古代关于法医学尸体检验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年左右的春秋战国时期[1],受历史条件的影响,古代的尸体检验仅限于尸表检查,从事检验的人员一般是官吏而不是大夫,但这并不影响古代司法体制对于尸体检验的重视。宋慈在《洗冤集录》中写道"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可以概括出尸体检验的重要性。不仅如此,古人在尸体检验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典的方法,很多沿用至今。同时,尸体检验文书也很有特色,北宋以后,历  相似文献   

10.
<正>1案例检验1.1简要案情及尸体检验傅某,男,34岁。2013年6月某日被发现死亡,其衣着整齐,现场无打斗迹象,距尸体5m处发现内有半瓶液体的标有"阿维菌素"字样的药瓶1个。尸体轻度腐败,尸斑暗红色,指甲及嘴唇紫绀,双眼角膜中度混浊,瞳孔放大,其它未见异常。1.2毒物分析检验样本前处理提取死者心血、胃组织及标有"阿维菌素"字样药瓶中的液体。样本(组织样本匀浆  相似文献   

11.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一外籍轮船运输铁矿石前往某港,途经境外某海域时,嫌疑人杀2人、重伤1人后跳海失踪。半月后,嫌疑人尸体在该海域被渔民发现,掩埋于海边。为进一步处理该案,经多国(多地区)协商,嫌疑人尸体被挖出后经防腐处理运至宁波进行检验。1.2尸体检验尸表检查:死者衣物被脱下打包放于尸袋内。尸体高度腐败并皂化,已予以石灰防腐处理(图1)。  相似文献   

12.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某日在某水库内发现1具成年男性尸体,经调查确认,死者现年28岁,已婚,生前与某女护士有婚外恋情。曾先后2次进行尸体检验,各器官淤血,未检见明显机械性损伤。常规毒物分析检验为阴性。肺组织硅藻检验见少量与现场水样相同的杆状羽纹目硅藻,肝、肾组织未检见硅藻。因案件审理需要要求法医再次进行鉴定。1.2尸体检验解剖检验于发现尸体18d后进行。尸体呈中度  相似文献   

13.
<正>1案例资料简要案情方某,男,38岁。某日因聚众斗殴被人用三棱刮刀刺伤胸部及左大腿,救治无效死亡。尸体检验死后4h尸体检验。衣着检验:上外穿皮夹克,左胸部、左外衣兜、左袖各有1处破口,分别长1.5cm、0.5cm、2.5cm,右外侧衣兜有2处破口,  相似文献   

14.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2015年某日,在珠江某河段发现一具无名女尸,经尸体检验发现机械性窒息征象,但不能确定死者入水后是否仍有生命活动,故提取死者肺、肝、肾及现场水样进行硅藻检验。1.2尸体检验尸表检查:女性尸体,头面部青紫、肿胀;左眼睑结膜见出血点,右眼睑结膜充血。颈部右侧见散在斑点状皮下出血。双肘部见对称性皮下出血,左侧肩背部见片状皮下出血。  相似文献   

15.
迄今,在我国除少数地区外,由于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法医学尸体检验大多仍限于体表检验或局部解剖,这既不利于死因确定、推断死亡时间、判断死亡方式、以及案件的顺利解决,亦不利于法医病理学水平的提高。常易人为地造成部分死亡案例的死因不明或诊断错误。有学者曾统计185例单纯尸表检验的尸体,诊断的错误率达29%[1]。此系法医病理学尸体检验中一严峻问题。为引起同行重视,作者将近年来我系法医病理学尸体检验工作中遇到的部分案例整理报告如下。案例资料案例1.某公路旁发现一无名男尸,当地法医作体表检验见右骼前上嵴、右髋关…  相似文献   

16.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女,18岁,某日上午7:00许,家人发现其死亡,家属对死因有疑问,要求尸体检验明确死因。1.2尸体检验尸表检查:尸长162 cm,营养发育中等,尸体仰卧位,尸斑呈暗红色,位于颈背、肩胛、腰背等未受压部位;尸僵强度中等。颜面部发绀,睑、球结膜未见明显出血点;口唇发绀,口唇黏膜未见明显损伤,牙列整  相似文献   

17.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某男,51岁,某日在与他人争执和撕扯中突然倒地,"120"急救人员到场后发现其已死亡。1.2尸体检验死后第3天进行尸体检验。尸表检查:成年男性解冻尸体,尸长171 cm,发育正常,营养一般。左侧鼻翼见0.3 cm×0.3 cm皮肤擦伤,左下颌见一长1 cm皮肤擦伤,右下颌见5.5 cm×0.5 cm皮肤擦伤;颈部4.0 cm×3.0 cm范围内见点状皮  相似文献   

18.
498例水中尸体硅藻检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准确、有效地对水中尸体进行生前或死后入水鉴定,组织器官中硅藻的定性和定量检验被认为是较好的一种实验室检验方法[1]。为进一步证明硅藻检验在水中尸体鉴定中的实用价值及其实践意义,本文作者对10年间(1994~2003)498例水中尸体硅藻检验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1.1一般资料统计10年间(1994~2003)法医室受理的498例水中尸体的硅藻检验案例,根据尸体检验和调查访问,明确为生前入水者124例(24.9%),死后入水者44例(8.8%);不能明确生前或死后入水者330例(66.3%)。男性尸体293例(58.8%),女性205例(41.2%);年龄最小为出生1天,…  相似文献   

19.
正1案例1.1案例1某日,本辖区一辆平头货车左前侧撞击一女性行人,并致其当场死亡。经调查及尸体检验后证实,该平头货车从行人身后撞击。尸体检验:双侧裤管背侧等高位置各有一条状灰色加层痕迹,右侧腹股沟处有一伸展创(图1)。1.2案例2某日,某辖区一辆长头商务车左前侧撞击一女性行人,致其当场死亡。经调查及尸体检验后证实,该长头类商务车从行人右侧撞击。尸体检验:死者右侧胸  相似文献   

20.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及尸体检验某女报警称与其姐于1年前失去联系,疑已遇害。3d后,在某出租房附近花园内挖出女性尸体1具。尸体装于一白色半透明塑料储物箱内,外用黄色封箱胶带缠扎。尸体高度腐败,颈部、胸腹部、会阴部和四肢的皮肤及软组织呈灰褐色蜡样改变。提取该尸体股骨及报警人父母血样送检,要求进行亲缘鉴定。1.2 DNA检验采用硅胶膜法提取股骨骨密质DNA。去除股骨上附着的腐败肌肉,蒸馏水洗净、晾干,70%乙醇消毒;锉取骨密质0.8g,置于15mL试管内,加入8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