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叫周德贵,家住龙里县醒狮镇谷新村大山闹组.我之前一直在外面打工,省吃俭用,一年也存不到几个钱,经常入不敷出.我也想致富,苦于没有门路. 2014年,我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人的生活也迎来了转机.得知家乡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很多村民在家里发展起了产业,想着回家能更好地照顾家庭,我决定回到故乡.  相似文献   

2.
在潼川镇凤凰村,一提起"致富女状元"杨春凤,村民都赞不绝口. 1996年,23岁的杨春凤看到大多数青壮年外出打工,村里不少土地撂荒,许多有利条件都无法充分利用.在外打工虽然挣到了钱,但填了家里的穷窟窿后便所剩无几.杨春风想,与其这样白辛苦,还不如选准项目,发展规模养殖.  相似文献   

3.
6月23日,正值仲夏时节,火辣的阳光催熟着田野里的庄稼,也点燃了庆安县同乐镇同发村村民的热情——在村党建活动室里,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联欢会正在火热上演,而最受欢迎的是快板节目《家乡变化不一般》,声情并茂地道出了同发村这些年的巨变. 从缺乏优势到后起之秀,从贫穷落后到"领跑"全镇,同发村的每一个变化都离不开党建的引领.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党建兴村、经济强村、文化润村"的发展道路已然铺就,同发村的党员争当"头雁",村民共同奋斗,小村实现了华丽蝶变,村民乐享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4.
在渠县李渡乡狮牌村有个让村民啧啧称奇的"BE生物昆虫链式"养殖场,场主是乡里有名的养殖大户范叶其.现年30出头的范叶其曾在广东等地打工,去年,他放弃优厚待遇,毅然回到家乡创业.  相似文献   

5.
在长宁县官兴乡小坪村党支部院内,村民们都在谈论一个共同的话题:先进性教育以来,村民可以像"点菜"一样,点什么党员干部就解决什么."看我点的‘我们村头的排水沟何时再畅通无阻'有回音了."村民王光武高兴地在小坪村新一期"先进性教育回音壁"前指点着.  相似文献   

6.
德阳中江县白梨村村民吕长贵年过六旬,但在近期村里开展的低保评议中,他第一个退出."现在我把自家的两亩地流转给了村里的蔬菜专业合作社,自己又到合作社打工,能够自食其力,就不再拿低保了."吕长贵说.村民主动退保,白梨村支部书记吕长喜将其归功为"新村规民约实施后,人心好了".  相似文献   

7.
一次去农村调查,村党总支书记说起一件事儿:乡上给每户村民制作了一份"和谐簿".收工本费4元、年管理费5元.有村民拒交款,乡里就规定,没有"和谐薄"的,农合不给贷款,结婚民政不予登记,外出打工不给开相应的证明."唉.税费免了以后党群关系好容易好了点儿,一下子又整没了."支书说到最后直摇头.  相似文献   

8.
正走进余庆县白泥镇哨溪村河滨村民组,山连水、水绕山、青山倒映于湖面,宛如一幅山水画。每到夜晚,村庄彩灯亮起,村民们就会唱起当地特有的姊妹歌。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如今的哨溪村河滨村民组已成为"余庆坊·河滨旅居农家"乡村旅游示范点。寨子变景区,让在外打工的村民看到商机,纷纷回到家乡,用自家房屋经营起了民宿和餐馆。  相似文献   

9.
一望无际绿油油的麦苗,高大整齐的白杨树,清澈见底的河渠,农家小楼里传来清亮的黄梅调声。这是3月14日,记者在安徽省六安市寿县正阳镇北台村见到的场景。村民袁同国正在沼气灶上炒菜,他一边调着蓝色的沼气火一边乐呵呵地对我们说,我家的沼气灶可不比你们城里人煤气差呀!村党支部书记张传柱说,家家屋前屋后都种上了花草树木,家里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春节外出打工的村民回来了,都说家乡现在一天比一天美了!  相似文献   

10.
张贵生 《当代贵州》2011,(36):59-59
1993年,我从武警陕西总队退伍还乡。回乡后,看着家乡路、电不通,群众不富,我心里十分难受,内心对改变现状求发展的渴望前所未有的强烈。为了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我外出打工学习各种种植技术。经过几年的学习,掌握了西瓜、葡萄、西红柿及各种季节蔬菜的种植技术,并将这些技术带回家乡传授给村民。  相似文献   

11.
今年36岁的李德远,是仪陇县大仪镇双河村的獭兔养殖户.1994年他从西南财经大学财会专业毕业后,到广东打工10年.2004年,他回到家乡,从养殖20多只獭兔起家,现已建成全镇第一家獭兔规模养殖场,年收入达到5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已有46户农民养起了獭兔.李德远在养兔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实用可行的科学饲养管理方法,并在他办的"微型农学院"里向獭兔养殖户广泛传授,使养殖户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他的科学养兔"经"介绍给广大农民朋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8月27日星期一多云我们村有一个小伙子,村民们叫他"二孩"。今天,二孩家迎来一件大喜事。二孩大名叫范恩武,今年30岁,身强力壮,能外出打工挣钱。二孩小时候,父亲因喝大酒去世并欠下不少外债,母亲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二孩从此便成了孤儿。留给二孩的二垧多地也流转给了别人,二十多年都收不回来。  相似文献   

13.
怀揣着辛苦打工挣来的2万块钱,1998年我从广东回到家乡李都镇三河村,希望用这笔钱干出点"名堂"来.可是怎么干呢?如果项目选得不好,8年的辛苦就会打"水漂".  相似文献   

14.
我的家乡在清水县土门乡西坡村。改革开放特别是本世纪初这五年,原本闭塞、落后、贫穷的家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日子一年比一年红火。细心人用“致富观念转变了,路宽了,房新了”来总结家乡的变化,回乡后我也有同感。说出来给大家听听。“一变”是家乡人树立了新的致富观念。随着城市生活的冲击和打工潮的影响,家乡人与时俱进的观念也逐步形成。劳动之余,他们总喜欢听听广播、看看电视,了解党的政策,明白了要致富就不能光守着土地,而要将富裕劳动力腾出来,去外地打工挣钱。于是,一个又一个青壮年劳动力走出家门去远方的城市,搞家政服务,当…  相似文献   

15.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哪家遇到了难事,都去找她帮忙……"宣汉县厂溪镇转角村村民编了一首歌谣,表达对村里农家书屋管理员李会芳的感激之情. 2015年初,转角村农家书屋从原来租借的狭窄的村小学房屋搬到了新建的村党员群众活动中心,并新添了图书,还安装了互联网.念过初中,被公认为"文化人"的李会芳被村里聘请为农家书屋管理员,经常到书屋看书的村民亲切地称她为"小芳".担任管理员的小芳一有空闲就和几个姐妹在农家书屋利用网络视频学习各种广场舞的跳法.在她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转角村广场舞蹈队,舞蹈队现在已经发展到25人了,每天清晨和傍晚,活动中心的广场上便响起了欢快的音乐.舞蹈队里有位40多岁的大姐,丈夫在外打工有了不少积蓄,自家3亩多土地也流转给了别人种梨树,闲下来的她原来整天就和村里其他人一起打麻将.自从加入舞蹈队后,她再也不打麻将了,经常和一帮姐妹在农家书屋琢磨各种新式广场舞的跳法.  相似文献   

16.
正道真自治县围绕市场调结构、紧盯脱贫抓产业,引导贫困群众发展商品蔬菜,多措并举打通绿色健康农产品从田地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2月19日,在道真自治县忠信镇水石脚村蔬菜基地,菜农们忙着整地覆膜、采摘花菜,一辆辆三轮车在田间来来往往。村民胡加兵原本一直在外打工,2016年,他回到家乡流转103亩土地种植蔬菜,年纯收入16万元。  相似文献   

17.
走出去海阔天空──湖南农民外出劳务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寻求致富之路,大量农民外出打工、经商,他们离土离乡,走南闯北,跳出农村,走进城市,赚钱后,又寄回或带回家乡,成为家乡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在家乡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形成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点的“劳务经济”,成为当前一个不可忽视的经济现象。多年来,湖南农民外出打工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南下打工一直较为火热。外出劳务成为农村劳动力战略转移的有效途径。一、现状与特征1.外出劳务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据调查,2000年全省农村外出劳务者达842.32万人,占全省乡村劳动力资源数的21.94%,约占全省乡村…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老党员,曾担任过村、乡部门的党支部书记.后因体制改革离岗,一直带领乡亲在外地打工,偶尔回村时也参加组织生活,一直交纳党费.  相似文献   

19.
正种了大半辈子苞谷地,如今被连片开发成蓝莓基地,63岁的村民罗应雄有点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罗应雄的家在都匀市平浪镇共和村。儿子在外地打工,家里的田土由于没有劳动力被摞荒,罗应雄过去几年也到了儿子打工的地方生活。今年初回家上坟,罗应雄看见村里的一片山坡已经种  相似文献   

20.
今年5月29日,在广东东莞、中山、花都和广州市等地打工的12名蓬溪县的党员干部在广州金苑酒店参加了一次组织生活会.这次以座谈会的形式召开的组织生活会是由蓬溪县广州片区打工党员临时支部组织召开的.异乡相聚,党员们既激动又高兴,畅谈了自己一个多月来的所见、所闻、所感,道出了打工的酸甜苦辣,大家表示要认真学习沿海发达地区先进的经营理念、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成功的管理模式和良好的工作作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长才干,向县委、县政府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