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月13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乔晓阳、胡康生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工作及有关情况作了介绍,并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乔晓阳在记者招待会开始时,简要介绍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近20年的立法工作情况。他说,在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近20年间,全国人大从第五届到第八届,一共制定了328件法律和有关法律的决定,其中仅八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就制定了118件,在这届任期内已经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框架。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首先必须有法可依。目前,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的、基本的方面已经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2.
立法法是关于国家立法制度的重要法律。立法法在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程序作出详细规定的同时,对地方立法程序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如何正确理解立法法有关统一审议的规定,对保证地方立法在程序上、审议主体上符合法律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在学习立法法的时候,对该法所规定的统一审议问题作了一些研究和思考。一、为什么要坚持"统一审议""统一审议"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过去近二十年的立法实践中创立的立法程序和环节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实践中探索出了符合中国国情、有助于提高立法质量的程序和法案审议结构,  相似文献   

3.
各位代表: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我向大会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草案)》的说明。 立法法是关于国家立法制度的重要法律。根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精神,一九八二年宪法对我国立法体制进行了改革。宪法、全国人大组织法、地方组织法对立法权限的划分、立法程序、法律解释等问题作了基本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议事规则对法律的制定程序又进一步作了具体规定。实践  相似文献   

4.
千呼万唤始出来。一部管立法的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经九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立法法的诞生和实施,是我国立法乃至法制建设的一个重大成就,将对我国走向现代法治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关立法制度的法律规定逐步完善,到1998年8月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253件法律和106件有关法律问题的规定,国务院颁布现行有效  相似文献   

5.
根据宪法、立法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是: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制定法律。2.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此外,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又两次对国务院进行授权。第一次是1984年9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授权国务院在实施国营企业利改税和改革工商税制的过程中,拟定有关税收条例,以草案形式发布试行,再根据试行的经验加以修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第二次是  相似文献   

6.
欧修权 《人大研究》2006,(12):30-33
大量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使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两个问题,即如何保持法规的统一性和协调性。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不断加强立法工作,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400多件法律、法律解释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制定了900多件行政法规,地方各级有立法权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8000多件地方性法规。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根据宪法、立法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所有的…  相似文献   

7.
立法     
《人民政坛》2015,(2):4
立法法将进入修订程序严格规范地方政府权限据新华网报道,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2014年12月27日审议了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乔晓阳介绍,在草案一审中和之后征求意见过程中,有的常委会委员、地方和社会公众提出,目前一些涉及公  相似文献   

8.
5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立法法培训班开学典礼上强调,立法必须依法。李鹏指出,立法工作要遵循自身的规律,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李鹏说,改革开放以来,除了新宪法以外、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已制定了法律和有关法律的决定375件,国务院制定行政  相似文献   

9.
4月9日至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在广东省东莞市召开《立法法》起草工作研讨会、中央有关部门、部分地方人大和政府的法制部门、有关法律专家共80人参加了会议。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乔晓阳同志到会就制定《立法法》的必要性、《立法法(内部试拟稿)》的起草过程和主要考虑、会议所要讨论的重点问题等,作了讲话。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佀志广和东莞市委书记李近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贺畴出席了会议。1993年《立法法》列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并确定由法制工作委员会负责起  相似文献   

10.
张锋 《北京观察》2000,(6):48-4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到立法法通过为止,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关于法律问题的决定共计365件,国务院现行的行政法规800多件,仅省级以上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就达7000多件,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基本面应该说已做到有法可依。但同时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有些低层次的规章与高层次的法律、法规“顶牛”、“打架”;有些立法超越自身权限;还有的立法技术粗糙、规范不严、弹  相似文献   

11.
地方立法,特别是经济立法带后,其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点:一是对把各种经济活动纳入法制轨道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不足。不少人习惯于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模式;有的甚至认为法制是框框,是束缚,没有法律才能解放思想,才能发扬"敢闯、敢冒、敢试"的精神。二是有"怕、等、问"的思想。"怕",就是怕犯"相抵触"的错误。宪法规定,省、直辖市、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不得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什么叫"不相抵触"?宪法和有关法律并没有加以阐明,操作起来感到难度较大。"等",就是要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制定出经济方面的法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再来制定实施细则;有的主张全国人大及  相似文献   

12.
陈斯喜简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国家法室主任,兼香港、澳门基本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1984年从北京大学法学院毕业后,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从事立法工作至今,参加了立法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劳动法等一系列法律的起草工作。在中国比较有影响的法学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有关宪法与行政法方面的论文。记者:立法法规定立法听证制度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史上第一次举行立法听证会,非常惹人关注,尤其这个“第一次”,似乎比法律草案本身更让人眼前一亮。我看到许多记者往这儿赶,渴望采访更多的内容。一位普通公民谈…  相似文献   

13.
我国将制定立法法消除法律法规“打架”现象 1979年以来,截止1999年8月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153件法律和106件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国务院颁布现行有效行政法规800多件,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或批准了7000多件地方性法规。1999年11月,全国人?..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在总则中明确规定:"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自1979年赋予地方立法权以来,我国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地方性  相似文献   

15.
各位代表: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我向大会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草案)》的说明。立法法是关于国家立法制度的重要法律。根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精神,一九八二年宪法对我国立法体制进行了改革。宪法、全国人大组织法、地方组织法对立法权限的划分、立法程序、法律解释等问题作了基本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议事规则对法律的制定程序又进一步作了具体规定。实践表明,这些规定是正确的、可行的。1979年以来,我国的立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有些法规、规章规定的内容超越了权限;有些法规、规章的规定同法律相抵触或者法规之间、规章之间、法规与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交召开的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一项重要议程是审议《立法法(草案)》。立法法,是一部基本法律,它的制定备受人们关注。立法史上的里程碑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权;赋予国务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规,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力等。由此标志着我国立法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初步形成了"一元(国家法制统一)、两级(中央与地方)、两类(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与行政机关的立  相似文献   

17.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开创性的伟大事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平稳过渡,在世界上还没有先例;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同样没有现成的模式。这些都要靠我们去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达200多个。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至今,已通过法律13件,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11件,今后将有一批重要法律陆续出台。这些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了引导、规范、保障和约束的作用。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需要制定的法律很多,我们一定要搞好立法规划。就目前的情况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抓紧制订关于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相似文献   

18.
<正>针对一些法律规定比较原则、需要制定的配套法规和规章过多等问题,强调要科学严密设计法律规范,能具体就尽量具体,能明确就尽量明确,努力使制定和修改的法律立得住、行得通、切实管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中,立法法的修改被列在第一位。而立法法的修改立法权限的划分又是重点[1]。立法权的划分涉及多个方面、多个层次。纵向上是中央与地方立法权限的划分,这其中包括全国人大与地方人大,国务院与地方政府间的立法权限的划分。横向上是人大与政府的权限划分,这既包括全国人大与国务院权限的划分,也包括地方人大与地方政府的权限划分。内向上,存在着人大与人大常委会之间的权限划分。本文仅就地方人大与常委会立法权限的划分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加强立法工作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责和首要任务,十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成立伊始,就把立法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在第一次常委会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就指出:本届人大立法工作的思路,就是要实现一个目标,突出一个重点。一个目标是,争取在本届人大任期内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一个重点是,提高立法质量。过去的一年,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十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工作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共审议了12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草案,通过了10件,其中制定法律7部,修改法律2部,作出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1件。多部法律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好评,可谓亮点频出。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把立法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开始了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进程。14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进行了大量的立法工作,取得了大量的立法成果。但在总结统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成果时,存在着统计标准上的这样或那样的模糊问题,主要是将一些修改、补充法律的决定统计为法律,将关于法律问题的决定一揽子统计为立法成果。这样就难以正确估价我国的立法成果,从而也就难以正确评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设状况。本文试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到底制定了多少法律及哪些关于法律问题的决定应当统计为立法成果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