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转型后的俄罗斯政治是否是民主政治,中国学者有不同的判断,但仍有某些基本共识,即俄罗斯正在建立一种新的政治体制,其宪政民主的体制框架已经基本奠定,政治上高度集权,俄罗斯民主还处于转型之中,具有不确定性。中国学者认为,俄罗斯现行的政治模式别具特色,其原因在于:由于传统苏联政治模式的严重弊端,绝大多数俄罗斯民众都不愿再回到苏联的政治模式去;俄罗斯悠久的专制主义政治传统;俄罗斯社会政治经济转型的需要,以及俄罗斯领导人个人的性格。对于俄罗斯民主转型的后果和前景,多数中国学者认为,其政治转型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奠定了繁荣和民主的基础,是俄罗斯通向现代化的正确道路,从长远看,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每个国家的政治进步,既离不开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也离不开学习借鉴其他国家政治文明的合理成分。每个国家的民主政治进步,既要遵循人类社会普遍的政治价值和政治规律,也要尊重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的改革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在此时期俄罗斯经历了许多震荡与磨难,现已成功解决了发展道路上的许多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俄罗斯的政治和政党制度的一切变化几乎都是激进的社会经济转型进程导致的。政治变化反映了建立国家经济潜力的复杂经济进程。俄罗斯的发展潜力是在改  相似文献   

3.
重新评估俄罗斯社会转型的特点与变化及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俄罗斯稳定发展,形势变得相当顺利。这是石油价格上涨所致,还是普京强化国家治理的政策所致,抑或是与前一时期的制度转型、社会结构、人口资源三个方面的变化具有相关性,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我们应从制度、社会结构、人口资源方面对俄罗斯社会转型的特点、变化和走向作出重新评估。  相似文献   

4.
权威主义政治是俄罗斯转型时期所确立的一种政治结构模式,它在俄罗斯的生成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文化与现实国情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具备合法性的俄罗斯权威主义政治发挥着其在转型社会中的有效性。但从长远看,向民主政治转型是其必然趋向。  相似文献   

5.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社会民主党及其发展的局限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罗斯社会民主党是俄罗斯民主社会主义运动的主要载体。伴随着俄罗斯政党政治的动荡与转型,俄罗斯社会民主党也经历了一个从分散到统一的过程。俄国社会民主党对俄国政治生活的影响不大,得到群众的支持率不高,出现“思潮与政党相脱离的奇异现象”。俄罗斯的社会条件、政党格局、政治文化以及俄罗斯社会民主党内部自身存在的缺陷等因素制约了俄罗斯社会民主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阿萨尔罕·奥利佐诺维奇·博罗诺耶夫(АсалханОльзоновичБороноев)是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本文是博罗诺耶夫院士应本刊之约特别撰写的论文。文章首先对政治文化的概念和特性进行了界定,然后重点剖析了影响政治文化水平的各种因素,特别是转型时期俄罗斯政治文化与公民社会的基本特征与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经济转型时期的社会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罗斯经济转型的同时也是国家重组的过程。原有的中央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国家”控制体系全面崩溃,自由主义所释放的能量在原苏联的地缘空间中骤然增长,继续破坏着原有社会控制体系的断壁残垣。在这种情形下,俄罗斯在经济转型中要求建立市民社会控制体系的呼声日高。但是,俄罗斯集权主义历史使内部市民社会长期遭受压制,从而导致俄罗斯市民社会成分功能的异化。历史文化的惯性和现实对稳定、法律、有效政府的渴望使俄罗斯最终重新选择了强政治控制,它不仅影响了俄罗斯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也影响了其经济转型的绩效。  相似文献   

8.
钟帅  张春颖 《工会博览》2009,(1):100-101
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带来了整个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重大转变,也必然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特点及变化原因的探析,揭示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问题,并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启动经济转轨之后,由制度变迁所导致的利益分配关系调整对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为不同社会集团力量均衡结果的利益结构与经济转轨的历程密切相关,在相当程度上,利益结构的变化反映着经济社会转型的绩效.本文从利益分配的角度,运用制度主义的相关理论工具,对俄经济转轨的运行机理和绩效特征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俄罗斯经济利益关系的协调是促进其经济社会转型,积极、稳妥地推进国内经济、政治改革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在俄罗斯社会转型过程中,俄罗斯政党政治的根本变化就是从"一党制”转向"多党制”,多党并存的基本形式成为当代俄罗斯政党政治的显著特点.到目前为止,这种多党并存的政治状态仍在发展变化之中.其中,各派政治力量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各个政党组织之间的分化组合,甚至一些政党组织内部的分裂、重组也仍然还在继续进行之中.这些都对俄罗斯正在形成的政党制度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政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土地改革的困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俄罗斯的土地改革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征.俄罗斯的土地改革并未达到预期的目的,从而出现了严重的正当性危机,危机的根源多半是它独特的政治文化.政治文化的变迁是缓慢的,从这一意义上讲,俄罗斯的土地改革及社会转型将是长期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独特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共同构筑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基础依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其形成提供了基础构件,中国的中小资产阶级成为其阶级基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政治结构、社会结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和特殊性是其思想政治基础;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精神的价值取向以及由此造成的民族性格、社会心理等都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起着根深蒂固的影响。所以说,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在中国独特的经济、政治、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依据马克思主义政党而建立的,是把具体的中国国情与普遍的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莫斯科大学学报——政治学分册》杂志编委会在2005年组织了题为“后社会主义空间的社会政治转型经验”的笔谈,邀请约30位学者就中东欧国家的社会政治转型经验、特点,转型对国家政治结构、经济生活和社会心理的影响,加入北约和欧盟在转型现阶段所起的作用,以及波兰入盟后与俄罗斯的关系变化等方面的问题展开研讨。有关材料刊载于该杂志2005年第2期。这里仅将几位学者的观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我国的社会转型,农村社会支持结构也发生着急剧变化。在社会转型视野下阐释农村社会支持结构的历史演进过程、机制及阶段性特征,以及这种转型和特征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联程度、方式,进而提出农村社会支持结构从非正式支持为主向正式支持为主的转型方向和趋势,对推动农村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转型期的俄罗斯外交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后的俄罗斯社会处于改革和转型过程中,其对外战略也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由最初的全面倒向西方,逐步演变为全方位、多极化和实用主义的外交取向,最终目标是恢复俄罗斯的大国地位.与西方的关系由热变冷,逐步拉开距离;与东方的关系则由冷变热,逐步修复传统友好关系.普京上台后,俄罗斯的外交战略更加清晰,实用主义色彩更加浓厚,基本确定了未来俄罗斯外交的总体走向.  相似文献   

16.
近来,乌克兰的政治风波再次引起了人们对苏联解体后独立的国家的强烈关注。在苏联解体后十多年的时间里,后苏联国家的社会转型究竟取得了怎样的进展,存在着哪些困难?这些国家的制度安排是否取得了促进政治民主和社会进步的成效?权力重组是否催生了新的政治文化,促进了社会公正?经济改革是否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世界大势与自身国情的发展模式?这些国家的"国家身份"是否已经确定,对外战略选择是否已经明确?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所副所长、《俄罗斯外交决策机制》一书的作者冯玉军博士。下面是他与本刊记者的谈话。  相似文献   

17.
丁学良 《南风窗》2011,(16):92-92
蒙古国在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这四个层面的转型,都有其成功之处,但几乎被社会转型研究所忽略,实在可惜。  相似文献   

18.
面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需要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出发,重新定位、诠释和发展儒学,进而理顺其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之间的关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学参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需要接受现代政治价值的规训。儒学在当代中国政治转型和发展中的作用,依其性质而言,可以划分为建设性功能和批判性功能。依据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建构、推动社会组织发展并努力实现理论转型,是儒学助力中国政治发展的有效路径选择。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要立足社会政治实践,积极拥抱现代政治观念,杜绝不假思索地回归传统的激进理念和狭隘意义上的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19.
民粹主义是一种具有历史复发性的社会政治现象,常常出现于重大社会转型时期,以"崇尚人民"为概念内核,持反体制性、权威主义和本土主义等价值取向。全球化堪称历史性的世界大转型,正以一种极其深刻的方式重构人们的生活,民粹主义在其中潜伏已久并最终爆发,其根源可以从民粹主义的需求侧和供应侧考察。就前者而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引领的全球化带来了严重的贫富差距和巨大的文化与价值变迁,中下层民众产生了强烈的经济不安感和被剥夺感,产生了身份认知上的焦虑感和对后物质主义价值的叛逆情绪,进而需要一种民粹主义的表达。就后者而言,对于深陷选举竞争的政党来说,民粹主义与其说是一种真诚的对人民的信仰,不如说是一种有效的政治策略或政治风格,右翼或极右翼政治力量提供、助长、利用了民粹主义的表达。全球化时代"大众的反叛"或许始料未及,但如果不深刻反思,这个时代或许就无法继续向前。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与当代中国公民的政治认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转型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现代化和世俗化的过程。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主要指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的过程。社会转型对当代中国公民的政治认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对政治认同客体提出了政治现代化的严峻挑战;另一方面,社会转型认同主体发生了从臣民向公民身份的转化,使公民的政治功效感降低,公民的相对剥夺感变得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