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10月,是中共满洲省委成立70周年。中共满洲省委从1927年10月成立到1936年1月撤销,在8年多的战斗岁月里,领导东北各族人民进行了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斗争和伟大的抗日游击战争,为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斗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东北地区是一块美丽富饶的地方。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东北各族人民勤劳勇敢,爱国爱乡,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从19世纪末开始,英国、沙俄、日本相继侵入,东北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东北人民为改变自己苦难命运曾进行过长期英勇顽强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但是,这些斗争一次又一次地都失败了。当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2.
姜义军 《世纪桥》2012,(4):33-35
中共满洲省委,成立于1927年10月,至1936年6月正式撤消。在这8年零8个月的时间里,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中共满洲省委带领东北地区的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洪流中,尤其在“九一八”事变后最早掀起抗日怒潮,组建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相似文献   

3.
今年10月,是中共满洲省委成立70周年纪念.中共满洲省委,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隐蔽的核心力量.从1927年至1934年,中共满洲省委历经种种坎坷与磨难,为推动东北党组织和革命力量的发展,特别是推动东北抗日斗争的如火如荼的展开和持久坚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中共满洲省委的斗争异常曲折、艰苦、复杂,7年多的时间,遭受过大的破坏就有4次,省委先后更换过14位领导人.在纪念之时,为理清满委更迭沿革,展示苦斗历程,现由黎清同志参考有关文献、资料,整理出本篇概述,希望能够满足一般读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在鸦片故争以后就开始了。不过,在五四运动以前,其领导者是资产阶级,虽然他们中的不少先进人物怀着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但对现代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缺乏科学认识,提不出真正革命的政治纲领,又没有深人发动群众、团结全国人民共同斗争的决心和力量,因此,多次革命斗争,不是完全失败也是收效甚微。只是在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  相似文献   

5.
<正>中共满洲省委是1927年至1936年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设立的最高领导机关,负责东北三省的党务工作。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东北的革命形势同全国一样处于低潮。为了加强对东北地区工作的统一领导,中共中央决定在东北成立中共满洲省委。1927年10月,东北地区党员活动分子会议召开。会议组建了中共满洲省临时委员会,将机关设在奉天(沈阳),任命陈为人为书记。作为当时党在东北地区的最高领导机构,中共满洲省委从此肩负起领导东北人民进行反帝反军阀斗争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6.
喜读《五卅运动在四川》张廷益翻四川近现代革命史,四川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无一不与全国反帝反封建运动相联系。因此,四川人民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史,是全国人民反帝反封建运动史的组成部分。特别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的历史重大斗争,四川人民都作出了自己的贡...  相似文献   

7.
张磊 《世纪风采》2020,(6):30-34
中共满洲省委是1927年10月至1936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设立的最高领导机构。在领导东北各界群众开展组织建设和反帝反军阀斗争的过程中,满洲省委培养和锻炼了陈为人、刘少奇等一大批意志坚定、党性坚强的优秀领导干部。曾任满洲省委秘书长的廖如愿也是他们中的杰出一员。廖如愿,原名明洲,曾用名黄云腾,湖南省安化县人。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历任中共湘区安化特支书记、湘西地委书记、中共湖南省委农委书记。  相似文献   

8.
刘少奇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期间,将宣传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努力建设党的舆论阵地,组织领导出版了十余种报刊,使其成为鼓舞东北人民英勇斗争的利器。这些报刊真实记录了满洲省委革命工作取得的光辉业绩,生动再现了刘少奇在满洲省委8个多月的革命历程。  相似文献   

9.
中共满洲省委是东北地区的第一个党的领导机关。她建立于1927年10月。中共满洲省委筹建过程中及其存续期间,中共中央先后派陈为人、刘少奇、陈潭秋、罗登贤等人担任书记。他们在白色恐怖中,尤其是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发扬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前赴后继,领导东北人民艰苦抗战,谱写了可歌可泣、感天动地的不朽篇章。在纪念中共满洲省委成立8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编发了这样几篇纪念文章。  相似文献   

10.
中共对国民党与张作霖、段祺瑞的合作持反对态度,并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国共合作后,中共继续揭露军阀的本质,反对国民党与军阀周旋,批评其北伐政策,呼吁依靠民众力量。对于1924年孙中山北上,中国共产党也不赞同。这些做法,体现出中共彻底、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并且,中共妥善地处理了在统一战线中与国民党的关系,在复杂的形势下,推动了革命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邢浩 《北京党史》2009,(3):28-34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件具有非凡意义的大事.在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一般意义上称之为中国人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但关于它的相关内容并不是毫无争议的.本文拟将五四运动研究中涉及的有关争论梳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形成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及其价值观,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百年奋进史的深沉记忆和炽热情感,是中国人民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和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程中形成的爱国、奋斗、担当和献身等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3.
<正>湖南是毛泽东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1928年以前,毛泽东在湖南曾有两次担任“省委书记”的经历:一次是1921年10月至1923年4月任中共湖南支部、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湖南人民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开展了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革命斗争,使湖南成为中国大革命运动中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另一次是1927年6月至8月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这一次时间较短,却是在大革命失败后,党在最困难的关键时刻,直接促成了秋收起义爆发。  相似文献   

14.
1947年是中国历史上发生重大转变的一年,是人民大革命进入新的高潮的一年。1947年2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由毛泽东提出的《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的指示。会上毛泽东并预言:“中国新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大革命高潮到来的时间也许就在今年、明年、后年c”①预见是神话还是科学,要由实践检验,‘”迎接中国革命新高潮”提出之后,据胡乔木叙述当时情况:不仅党内一般干部难以理解和接受,即使在党的高级干部中也存有疑虑,有专电中央问‘“高潮“’是什么意思?③然而革命高潮终于在1947年到来101947年12月的中共会议上,毛泽东宣布…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人》2006,(8):53-54
自从中国的大门被帝国主义的洋枪洋炮敲开后,中华民族的苦难便随着帝国主义入侵而逐步加深。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和持续发展的人民群众反帝爱国斗争,促进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觉醒,他们积极投入到全国范围内的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爱国斗争的革命洪流之中,又掀起了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主解放运动的新高潮。回族开明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丁竹园,就是这一历史时期涌现出来的优秀代表。丁竹园(1870-1935年),字子良,名国瑞,竹园是他的号,北京德胜门外马甸人。兄弟四人皆有才华,竹园排行居长,他“幼学诗书,聪颖过人。受其叔父影响,青年时代便…  相似文献   

16.
二军团十年来斗争之历史概略关向应洪湖──苏维埃运动数大巨流之一一九二五──一九二七年反帝反封建势力的大革命运动,因为资产阶级叛变革命,投降帝国主义投降封建势力而失败了!只有共产党领导着中国无产阶级和农民,在反帝反封建势力的土地革命斗争中,继承并展开了...  相似文献   

17.
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就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中共早期领导人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没有认识到农民的重要地位.没能团结无产阶级的最忠实可靠的同盟军。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国情出发.高度重视农民问题和工农联盟,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党继续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开辟了广阔前景。新时期重温毛泽东的农民革命思想.我们可以获得许多宝贵启示。  相似文献   

18.
《先锋队》2012,(34):53-54
党的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会址位于上海兴业路76-78号,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党的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会址位于上海老成都北路7弄30号。1922年,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革命  相似文献   

19.
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国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阵营中不可缺少的一块阵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涉足于这块阵地,建立地方组织,开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1922年1月,香港海员为改善生活待遇,反对英帝国主义的压迫,举行了海员大罢工,罢工一开始,就得到中国  相似文献   

20.
谭植棠(1893—1952),广东省高明市明城镇人。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他与同乡谭平山、谭天度被誉为革命的“三谭”,为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谭植棠是一位革命的先驱,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致力于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革命骨干,是中国共产党广东组织的创建者之一。国民革命时期,在国共合作,实行革命统一战线,开展反帝反封建军阀的革命运动中,着力开展工农运动,成为中央农民运动委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