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冷珊珊  任保轩 《求贤》2012,(7):46-47
本刊讯(记者冷珊珊通讯员任保轩)近日,在天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动会上,天津市人力社保局负责人于茂东说,对今年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进行部署是一项主要任务。天津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坚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完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贾建东  杨鹏举 《实践》2014,(9):40-40
<正>今年,在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10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我区出台了针对性更强、扶持力度更大的贯彻意见。就有关问题请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同志进行了解答。——编者问:面对"就业难",许多高校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在这方面,我区出台了哪些优惠政策?答:从今年起,我区将贯彻落实国家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实施"高校毕业生万人创业行动",每年  相似文献   

3.
肖秋芳 《世纪桥》2008,(1):106-107
就业问题是一个国家的民生之本,就业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历来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在经济体制改革、社会转轨的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成为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近些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问题日渐凸现,而从高等教育的实践角度看,大学毕业生中,多数人缺乏创业意识,无形中就缩小了自己的就业面。而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增加和高等教育逐步大众化的趋势,将使今后的大学生就业难度更大。而创业,将成为今后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所以,在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同时,必须重视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魏晔玲 《前线》2013,(6):49-51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上表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数最多的一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今年共有22.9万人,比去年增加约90013人。而截至今年5月1日,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签约率只有33.6%,就业形势空前严峻。  相似文献   

5.
自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每年有数百万大中专毕业生拥向社会寻求职业。进入2005年,全国又将有337多万毕业生走上社会,而167万的考研大军再创历史新高。国家公务员招考比例上升为37::1……数字表明,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难点问题。大学生是国家宝贵财富,是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发展的永久动力。做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不仅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全社会应当共同努力,千方百计地破解这道难题。  相似文献   

6.
杨慧丽 《山西青年》2022,(1):150-15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多,这为刚毕业的青年实施就业创业活动带来严峻的挑战.为了有效缓解此情况,国家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适时推出一系列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帮助青年毕业生及时找到未来发展方向.因此,本文在基于"双创"背景下,对青年就业创业现状进行分析,并剖析青年就业创业中尚存的问题后,提出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7.
周莲娣  江金桁  袁丽 《求贤》2014,(6):36-39
今年4月30日,在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特别就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等问题作出部署。针对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要求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力度,实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相似文献   

8.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高质量的就业。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这一系列的表述说明,扩大就业,尤其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实现国家未来可持续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创业带动就业将成为今后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对高校毕业生来说,如何通过进一步开展创业教育,使他们能成为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实践者,增强我国的创新能力、缓解就业压力。已成为摆在高等教育面前一道不得不正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连年扩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在逐年增加,而用人单位的需求量却增加无几,甚至表现为总量有所减少。毕业生就业人数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不平衡,已成为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作为大学生就业新途径,创业已逐步成为大学生毕业后选择的热点,于是,针对大学生创业所开展的创业教育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0.
在就业形势不断严峻的情况下,如何准确了解大学毕业生就业要求和创业意向,对于民族高校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经济社会形势背景下,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政府层面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学校层面应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生层面应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蔡吉臣 《求贤》2011,(3):42-43
一、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提供有力指导 高校毕业生作为我国重要的新生人才资源.要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应届高校毕业生掌握了某方面的专业知识,但是他们要走上社会.被社会认可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开展工作,还必须把主观能动性和客观环境的需要结合起来。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是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创业意识教育逐步引起广大高校的关注。中国加入WTO后,大学生就业途径、就业形式多元化的趋势会进一步加剧,国内外的人才竞争将会更趋激烈。在大学生就业体制不断深入改革的形势下,大学生创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种新模式、新趋势,它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观念、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一系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论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创业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业问题是一个国家的民生之本,就业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历来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在经济体制改革、社会转轨的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成为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近些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问题日渐凸现,而从高等教育的实践角度看,大学毕业生中,多数人缺乏创业意识,无形中就缩小了自已的就业面.而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增加和高等教育逐步大众化的趋势,将使今后的大学生就业难度更大.而创业,将成为今后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所以,在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同时,必须重视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孙彩虹  张红霖 《学习月刊》2009,(20):101-102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学校新的教育发展方向。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体制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基础教育和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大学毕业生创办“民营性质”的小企业,既是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又是发展经济、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的重要途径,其意义远远超过应试教育和就业教育。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和措施尚需完善,就业市场建设还有待于整合,自主创业缺少培育孵化平台。促进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一要完善配套政策和制度建设,二要进一步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的力度,三要继续柘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渠道,四要继续深化吉林省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6.
王瑾 《学习月刊》2009,(12):66-6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急速推进,近年来大学普遍扩招,进而导致大学毕业生迅速增加。而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滞后于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加,且很多用人单位希望招入几年工作经验的“熟手”,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今年,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从而影响社会就业。  相似文献   

17.
艾军  李鑫 《理论导报》2014,(1):50-50
正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加上往年没有就业的人数,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复杂,成为一个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具不完全统计,2013年景德镇市高校毕业生就有7000多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完备的产业体系,使景德镇正在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陶瓷文化创作和创业的聚集地。景德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2012年,全市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2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0%,其中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超过100亿元。一、模式选择景德镇市的创业模式主要以艺术类创业为主,主要体现  相似文献   

18.
去年以来,瓜州县充分激发调动全民创业的积极性,全民创业年活动凸显实效,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据介绍,该县制订完善了《瓜州县开展全民创业年活动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小额贷款扶持创业的功能,积极为有创业意愿、创业项目的各类人员提供小额贴息贷款。对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  相似文献   

19.
《奋斗》2012,(3):57-59
大学生就业,牵动着社会敏感神经。面对高校毕业生数量迅猛增加与社会有效需求短期内增幅有限的供需结构性矛盾,鸡西市委、市政府把促进就业作为民生之本,作出了“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的战略部署.鸡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率先在省内推出“政校联合”助推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新模式,将人力资源市场建到人才最密集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张桐  刘莎  孙丽娜 《世纪桥》2009,(19):99-100
在金融危机下,面对依然严峻的就业形式,许多高校不同程度地开展了面向毕业生的创业教育。毕业生创业已成为扭转高校就业困境局面的主要形式。本文从大学生如何在转变就业观念的情况下,发挥主动性,挖掘潜力,开辟以创业为主的就业新渠道的分析入手,认为大学生创业需要把握四个方面的内容:用思想决定行动、一桶水对一碗水、创业也要细规划、万事俱备欠东风。做好这些方面,对创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又可增加毕业生创业成功案例比例,促进毕业生创业成为就业形式的常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