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8 毫秒
1.
《中国残疾人》2010,(9):4-4
为了方便盲人乘客出行,济南市公交部门在市主干道上安装了30多个盲文站牌,盲文站牌上标NT车站名和线路名。可出人意料的是,这些专为盲人安装上的站牌,并没有给盲人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2.
《中国残疾人》2009,(10):22-23
我们需要一个契机 “只有社会效益而缺乏经济效益的产品,没有厂家愿意做。”盲文学习机的发明人之一刘海霞这样对记者说。刘海霞是一位盲人姑娘,曾经,她所在的河北省景县的6000多盲人中,只有她一个人懂盲文。刘海霞与另一位发明人共同研制的盲文学习机,让盲人不出家门就可以自学掌握。这样一个花费数年时间,耗费近百万,淘汰了无数台原型样机的盲文学习机,  相似文献   

3.
冯实 《中国残疾人》2009,(10):42-45
有一首歌叫《宁夏》,歌中唱道:在我心里面,宁静的夏天,让我摸到你那温暖的脸……恰巧就在2009年宁静的夏天,宁夏回族自治区残联和盲人协会组织了一次500台中国现行盲文学习机的受赠活动,捐赠方是中国现行盲文学习机发明机构——河北光明盲人文化研究会、河北阜成复明电子有限公司。从此,宁夏6.9万盲人足不出户,在家也能上盲校、学盲文,这个宁静的夏天,笑容绽放在盲人朋友温暖的脸上。  相似文献   

4.
祝贺《今日中国》英文盲文版创刊今年7月,《今日中国》又出英文盲文版了。全世界有2400万盲人(其中中国870多万),他们渴望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现在,由我社和中国盲文书社联合出版《今日中国》英文盲文版,为说英语的盲人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下面,我...  相似文献   

5.
为盲人送去光明中国盲文书社社长宋建民盲人是残疾人中残疾程度最重的一类,因而成为整个人类社会生活最困难者。中国现有盲人877万,占世界盲人总数的三分之一。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后,盲人生活有了一定保障,流落街头卖唱、算命、乞讨已不再是盲人特有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6.
“扫盲”一词是贯穿20世纪中国社会教育与公民建设的强大隐喻。然而,作为实存的盲人与视障群体,其识字问题却被排除在面向大众的主流启蒙叙事之外。盲文在华的传播也被简单地划入特殊教育史研究的范畴,从而忽视了其拓展下层社会教育对象与塑造现代公民身份的重要历史意义。本文聚焦中国盲文在社会教育活动中的身体与性别面向,分析中国盲文体系如何在本土化的过程中逐渐脱离基督教针对病残身体的救赎观,并参与到国家针对下层社会中盲人职业群体(以女性盲艺人群体为主)的救助与整合中。本文首先探讨清末民初的改革派精英与社会教育家如何吸取教会学校对视障群体的教育经验,对以性别划分的下层盲人职业群体的技能进行重塑,进而推动了国民政府在福利国家的框架下实践将盲文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然后探讨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在改革盲文的同时,强调盲人女性通过参与文艺活动与生产劳动实现身体的解放,成为“残而不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来的盲人教育开始走出社会教育的福利模式,寻求突破性别与阶级的双重边缘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残疾人》2011,(11):15-15
10月15日,是第28届“国际盲人节”,为了丰富和活跃盲人的生活,体现国家和社会对盲人的关怀,内蒙古通辽市残联举办了通辽市第一届盲文大赛,经过旗县市区残联的推荐和选拔,来自各旗县市区、通辽爱心按摩学校、通辽特教学校的30余名盲人参加了此次比赛。  相似文献   

8.
广大盲人朋友期盼已久的中国盲文图书馆新馆(中国视障文化资讯服务中心)6月28日建成开馆。新建成的中国盲文图书馆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内设文献典藏区、盲人阅览区、展览展示区、教育培训区,科技研发及文化研究区、全国盲人邮寄借阅服务区和办公区。  相似文献   

9.
《中国残疾人》2012,(1):7-7
吃药对于正常人来说很容易,可对于盲人的难度却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盲人吃药,只能通过触摸药品的大小、形状来分辨,而一旦触觉发生错误,很容易发生危险。正是因为药盒上没有盲文,让不少盲人朋友在吃药时犯了难。  相似文献   

10.
为推动残疾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努力提升盲人的整体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促进盲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中国盲人协会和中国盲文图书馆联合成立了中国盲人阅读推广委员会,于4月20日在山东省泰安市成功召开了全国盲人阅读推广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泰安盲人读书沙龙活动现场会。  相似文献   

11.
一、中国盲文的发展 100多年前,法国盲人路易·布莱尔发明了以凸点为基本结构的盲文符号体系,为全世界盲人带来了福音。此后这套符号逐步被世界各国所采用,迄今为止已广泛用于表述各门类科学知识,作用不可估量,被誉为“盲人心灵的眼睛”。  相似文献   

12.
铭记历史 缅怀先辈 新中国成立之初,不幸失明的黄乃先生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心下,前往苏联治疗眼疾,异国求医虽然没让他重见光明,却坚定了他为中国盲人同胞设计创制一套统一的盲文文字的决心.回到北京以后,他立刻开始了盲文的调查研究,他先是了解了当时曾在国内部分地区使用过的旧盲文,又下功夫收集各国的盲文字母表,他从俄国带回了俄语和英语的盲文字母表,找到了世界语、日语等各国盲文,用世界语盲文跟外国的盲友通信,通过国际邮件,邮递给世界各地的盲文组织.由于工作繁重,心急的时候诱发了他精神的不稳定,于是他一边跟病魔做斗争,一边研究学习旧盲文,研究新盲文.经过一年多坚持不懈地努力,1951年10月,确定了“新盲文”的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中国残疾人》2011,(3):5-5
崭新的牌匾上既有汉字也有盲文,日前,北京首家民间盲人图书馆“心目图书馆”挂牌成立。盲人可在此收听各类图书,也可将发声书借回家。“心目图书馆”急需志愿者为盲人录制更多有声图书。  相似文献   

14.
中国盲文出版社从1953年建立到现在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从一个盲文出版组开始逐步扩大发展到出版社,经历了几个部门来管理。几十年来,中国的盲文读物、盲校教材都是盲文出版社出版的,在为中国盲人服务方面,在盲文事业的发展方面,中国盲文出版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邓朴方  相似文献   

15.
7月6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残联名誉主席邓朴方视察了刚刚迁入新址的中国盲文图书馆(中国视障文化资讯服务中心),亲切看望盲人读者,对盲人文化事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王新宪,  相似文献   

16.
《中国残疾人》2009,(9):20-20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展示我国盲人文学创作成果,表彰文学爱好者为我国盲人文化宣传事业做出的贡献,提高广大盲人朋友的写作水平,8月7习至8月9日,中国盲人协会、中国残疾人杂志社和中国盲文出版社在山东烟台盲人文学嘉年华活动。8月6日举行了开幕晚宴,中国残疾人杂志社社长倪林主持。中国盲人协会主席李志军,  相似文献   

17.
<正>3月9日晚,福建代表团驻地。记者敲开王永澄代表的房门时,他正在一边摸索着点字笔和点字板,在盲文纸上奋力疾“点”做笔记。来北京参会这几天,他每晚反复修改发言,常常忙碌到深夜。近3000名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王永澄是唯一的盲人。他在接受《中国人大》杂志专访时表示:“作为一名盲人全国人大代表,我必须把盲人兄弟姐妹的声音带到全国人代会上。我们看不见,就让更多人看见我们!”  相似文献   

18.
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2月2日来到中国盲文出版社,看望慰问出版社全体员工,并向广大盲人朋友致以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他强调,要加快发展盲人文化事业,努力提高盲人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更好地满足盲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全社会关爱的阳光照亮广大盲人朋友的心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一同调研看望。  相似文献   

19.
盲文是盲人之间进行交际、记载思想活动的一种工具。盲文检验应是文字检验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检验鉴定盲文书稿、信件的书写人,确有应用价值。目前,盲文检验还没有人进行过系统研究,盲文检验理论仍然是一项空白。我们选择了盲文检验原理和方法这一课题,对盲文检验理论及其检验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从手写盲文的一般特征和个别特征进行归类分析,从中探究了不同书写人之间的差异,为盲文检验找出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2014年6月7日,全盲高考第一人、首位使用盲文考卷的46岁河南盲人李金生在结束第一科语文考试时,面对记者,坦然的说出自己交的是白卷。此消息一出,激起千层浪,态度不端正、浪费公共资源、炒作、盲人没有必要参加高考……种种负面言论甚嚣尘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