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韩全林 《群众》2022,(24):42-4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江河湖库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江苏河湖众多、水网密布,城乡依水而兴,发展依水得势,文化依水扬名,是全国著名的水乡。加强河湖生态保护治理,是江苏呵护河湖生态环境、建设幸福河湖的关键环节和根本途径。我们需要聚焦江河湖库系统治理、生境修复和空间保护,为建设美丽江苏、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水利部提出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江苏省先后共两批九个省辖市列为试点,总结好宣传好江苏水治理的试点经验:三大工作亮点和三大示范效应,对深入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江苏水治理的实践经验,主要有"三大亮点":第一,以生态河湖行动统领江苏水治理,2017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  相似文献   

3.
<正>水是城市的命脉,城市文明的源泉。近年来,南京市高淳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紧紧围绕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抢抓全省首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契机,水环境修复、水污染治理、水源地保护、水景观塑造、水资源管理协调发力,探索具有高淳特点的"护一城净水、绘两湖画廊、显水韵灵秀"治水兴水之  相似文献   

4.
张亚东 《群众》2023,(23):65-66
<正>善治国者,必先治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如皋市下原镇坚持以利益共享推动河道自治共管为工作理念,以沿线群众全员参与以鱼养河、沿线群众全员包干河道管护为工作目标,以系统化思维、片区化治理为工作抓手,建立健全河道管护长效机制。通过实施水系连通、清淤疏浚以及岸坡整治等工程,  相似文献   

5.
<正>河道水环境是城市生态环境和公共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城市河道一旦受到污染,既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和城市生态,又影响城市整体形象。当前,河道综合整治主要有三方面问题。一是水系沟通不顺畅。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区规模逐步扩大,一些地方未能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用地紧张与水网保护、生态保护的关系,城市建设用地不断与水争地,不少末端河道被填埋或封堵,城市河网环境遭到破坏。二是控源截污不到位。  相似文献   

6.
袁帅 《小康》2024,(10):48-50
<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起生态文明时代新的水观念,采用更自然、更可持续的方法来管理和利用水资源。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续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相似文献   

7.
《群众》2020,(14)
正水是江苏人的天然福利,也是江苏文化的本底。水环境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与水环境也密切相关。省委书记娄勤俭近期在省水利厅调研时指出,"要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着力写好美丽江苏的水韵文章,让江苏大地全面展现‘水碧于天、河湖绕城、清波映村’的美丽景象"。近年来,江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河湖长制  相似文献   

8.
姜铁兵 《学习与实践》2009,(12):139-144
“水资源节约、水环境友好”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两型水务”,建设滨江滨湖生态城市,必须坚持可持续治水思路,围绕“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体系构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转变发展方式、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水管体制机制,以“水资源节约、水环境友好”服务“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9.
郑恒萍王科 《群众》2022,(17):67-68
南京市浦口区位于长江北岸,滨水而立、因水而兴,水系发达、水网密布,坐拥良好的河湖资源禀赋。近年来,全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坚持高点谋划、高标建设、高效管理、高位提升,扎实推进全域幸福河湖建设,地表水环境质量连续多年排名全省前列。2021年,全区成功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水利风景区等5项生态文明领域“国家级”招牌,河湖长制工作和幸福河湖建设获省政府激励奖励。  相似文献   

10.
《政策瞭望》2014,(3):55-55
最近,上海市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上海,提出实施意见。《意见》按照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把生态文明理念融人到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各方面和涉水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  相似文献   

11.
汉阳区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为打造水清岸绿、绿水绕城的良好生态环境,重点抓"四水共治",大力推进墨水湖、月湖、莲花湖生态修复,统筹实施龙阳湖综合治理整治和黑臭水体治理。笔者走访了相关部门,以龙阳湖清淤整治为例,对汉阳区湖泊治理的实践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陈蒙蒙 《群众》2014,(12):39-40
<正>江苏跨江滨海,水网密布,河湖众多,水是江苏的优势资源和宝贵财富,水环境安全关系江苏可持续发展全局。深入推进江苏"两个率先"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水安全的重要讲话精神,将水环境安全摆到更高的战略位置来抓,深刻认识江苏水环境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勇于改革,综合施策,全面深化各项治水措施,努力重现江河湖海碧波美景。"十二五"以来,江苏牢牢坚持环保优先方针,大力推进水环境治  相似文献   

13.
杭州是一个河口城市,依水而建,因水而兴。市区水系发达,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杭州市区河道水质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杭州市林业水利局及相关部门大力开展环境水利建设,总投资4.8亿元,花3年时间对市区河道进行了一次全面清淤,并依托钱塘江水资源对运河、西湖等主要河湖实施配水,同时强化保洁管理,杭州市区河道面貌和水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2002年上半年,杭州市林业水利局根据市委王国平书记指示,编制了《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专项规划》,同时进行了技  相似文献   

14.
黎梓元 《人民政坛》2008,(12):23-23
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笔者认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当从水污染综合整治和水环境保护工作入手。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的保护水环境意识。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环境保护法和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对全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环保法律知识教育和普及,提高全社会的治理水污染、保护水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建设是对我们城市发展管理思维的挑战,应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为指导思想,以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为平台,优化城市规划决策流程框架,制定北京市低碳生态城区建设标准,对目前传统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作出目标及方法上的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观念。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要根据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充分发挥对全国其他城市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示范作用,从而致力于推动低碳经济、建设世界城市。  相似文献   

16.
盛秋平 《政策瞭望》2013,(10):31-32
近年来,永嘉县把水环境治理作为倒逼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围绕"美丽浙南水乡"建设目标,坚持规划先行、源头控制、综合治理、全民参与,走出了一条水环境保护开发的新路子,我县楠溪江中上游水质常年保持国家Ⅰ、Ⅱ类标准以上,2012年创成省级生态县和省级森林城市,并获全省首个"中国长寿之乡"称号,今年被评为浙江省  相似文献   

17.
刘旭芳  王明安 《传承》2014,(8):84-85
工业文明必将被生态文明所取代,生态文明呼唤生态城市。生态文化引领城市永续发展,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动力。城市生态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其基本框架是"一条主线、二大内容、三个主体、三种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正豫政[2014]53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现将《河南省城市河流清洁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河南省城市河流清洁行动计划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美丽河南的意见》(豫发[2014]10号),加快城市河流综合整治,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建设环境良好、人水和谐的生态宜居城市,特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一)重要意义。城市河流是城市生  相似文献   

19.
水是生命之源泉、生产之要素、生态之基础。推进水环境整治是顺应群众呼声、改善社会民生的必然要求.是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迫切需要,也是倒逼经济转型、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台州市区地处温黄平原,水资源缺乏,水面率不高。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由于传统产业沿河沿岸分散布局的模式以及城乡管网覆盖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深圳市以打造生态城市为抓手,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践行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实施大气环境、水环境、绿化美化三大提升行动,出台生态城市建设的系列举措机制等,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具有重要示范和借鉴意义的发展转型之路、环境改善之路、生态治理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