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故宫有着太多太多的故事和神秘,人们对它有着太多太多的向往和追求。故宫博物院可说是国人心中的"圣殿",神圣不可侵犯,敬畏有加,不得有失。北京青年报曾在头版头条以《游客有望漫步城墙赏故宫》通栏标题报道,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媒体通气会上"向全社会透露了一个新的想法——让参观者登上故宫金碧辉  相似文献   

2.
王丰 《台声》2005,(10):78-78
“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存沪文物点收清册”、“故宫博物院峨眉办事处文物复原集中重庆运输费收支清单”、“故宫文物运台路线”……150余件(套)与故宫有关的历史文物,今天出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兆祥所房内。在故宫建院之前,即进入故宫工作的那志良教授,一生的生活与事业均与故宫国宝息息相关。他充满传奇的经历与丰富经验,是后人研究故宫建院史的宝藏。在那志良教授家人的意愿表达、台湾艺术大学王庆台教授的常年整理研究以及沈春池文教基金会的从旁协助下,那教授一批关于文物播迁的珍贵史料正式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著有《典守故宫国宝七十年…  相似文献   

3.
台北“故宫”博物院时代去台湾之前,就听说台湾也有个“故宫博物院”,所以,我一到台北就向亲友们提出参观“故宫”的要求。因为我曾先后五次参观过北京的“故宫博物院”,这次来台北参观,对具有同样名称和内容的展览,完全是出于好奇的对比心态,想看一看这个被盗运来...  相似文献   

4.
历史的因缘际会,造成了两岸各有一个“故宫博物院”。对于大陆绝大多数民众来说,台北的故宫博物院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久闻其名,陌生是至今不能亲历。那么,现在就允许记者带您走一遭台北故宫。游台北故宫可以不用解说员 台北故宫位于台北市郊外双溪,占地1200亩,1962年动工兴建,1965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  相似文献   

5.
数日前,记者采访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谭斌。谭斌告诉记者说:“我曾经应邀访问台湾,到台北的故宫一看,两岸故宫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包括文物匣和画轴的带子与我们的一模一样,质地颜色制式,包括入库程序等,两岸故宫都一样。” “大家都很关心,到底两家故宫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各有什么特点。另外,包括台湾的朋友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5,(20)
<正>10月10日上午,故宫博物院90年暨万寿盛典学术研讨会在故宫举行。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故宫研究院院长郑欣淼出席研讨会并致辞。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李东东将应邀所作礼赞故宫精神故宫人的辞赋《故宫人颂》现场赠予故宫博物院。单霁翔说,今天,海峡两岸共同  相似文献   

7.
史海一勺     
《乡音》2006,(2)
北京故宫台北故宫谁收藏的“国宝”多一道海峡分割了两岸,无数“国宝”也因此被典藏在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两家“故宫博物院”内。那么,究竟谁收藏的“国宝”更多呢?北京故宫所藏文物,在总量上要远远超过台北。北京故宫博物院以前藏有明清珍贵档案800余万件,古籍善本50多万册,器物书画100万件,总计达960万件。1980年这些明清档案被划入了新成立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随后包括部分宋元版书在内的14万册宫廷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幅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0月10日《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双十节特别开放路线图》,它是故宫博物院为纪念民国成立25周年,于“国庆”期间特别开放故宫中路及内外东路供游客参观所印制的路线图,这可以说是抗战前故宫博物院成立十一年间,最后一次为纪念“双十节”国庆而举行特别开放活动,所留下的一个重要记载和见证. 该图为纸质,纵43厘米,横33厘米;线描,石印,正反两面,颜色已经发黄.图的正面为故宫中路东路及外东路参观路线图,背面为有关文字说明,包括参观指南、注意事项、参观人须知及附注说明等等.  相似文献   

9.
国宝作证     
李立  申红 《台声》2006,(9):33-37
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军开始入侵热河,窥伺华北,就在山海关陷落的第6天,故宫博物院召开的理事会,决定将故宫文物南迁,以策安全。自此,从1933年2月到1949年元月,故宫博物院文物先后经过南迁、西上、东归、北运、迁台,历时10余年的长征,其时间之长、数量之大、艰辛之巨,在世界文物史上堪称之最,极具传奇色彩。文物南迁10载艰辛路1933年2月7日凌晨,故宫午门口,荷枪实弹、戒备森严,数千箱神秘物品被依次运至车上,人们神情肃穆,动作谨慎而迅速,如同一场战役即将开始。这的确是故宫人的一场“战役”。历时16年,历经南迁、西上、东归、…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06,(10)
9月6日上午,紫禁城里金风送爽、秋蕾绽开,著名艺术家吴冠中先生和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先生邀请了苏立民、李政道、王文章、袁运甫等19位著名的艺术批评家、科学家、画家和来自清华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博士生及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学者共60余人在故宫博物院内隆重举办了“紫禁城里的东西方艺术对话”,老少三代,济济一堂,就“中国绘画从传统走向现代、故宫文物收藏的新起点”等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此次对话是故宫博物院继举行“吴冠中历年捐赠作品汇展暨传统与创新—收藏与弘扬国际学术研讨会”后的又一次重要的学术活动。…  相似文献   

11.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日军向关内紧逼,故宫博物院所藏“国宝”随之岌岌可危。1932年8月,北平政务委员会开会商讨保护故宫“国宝”事宜,会议不仅不对“保护”事宜拟出对策,反而作出“呈请中央拍卖故宫文物,购飞机五百架”的荒谬决议。万般无奈,以易培基院长为首的博物院领导成员奔走呼吁,电告南京并请时任北平绥靖主任的张学良及党政要人蒋伯诚、张岳军设法阻止。在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反对下,拍卖“国宝”的风波方得以平息。为了故宫文物的安全,各界社会名流几经争议,于1932年12月决定将故宫文物精品南迁。 …  相似文献   

12.
《时代潮》2001,(18)
在席卷全国的改革大潮面前,故宫博物院是不是也需要改革呢?故宫人的回答是:故宫也要改革。位处北京中轴、占地72万平方米、金碧辉煌的故宫博物院,是我国馆藏文物最丰富的综合性国家级博物馆。明清两朝二  相似文献   

13.
活着的故宫     
《小康》2015,(21)
<正>夕阳的余晖照射在红墙黄瓦上,在深秋的雾霾中,故宫依然散发出明亮和温暖。故宫活着。作为皇权的中枢,故宫彪悍地屹立了500多年。103年前,溥仪逊位,故宫成了皇权时代蜕下的躯壳。不死不生,从那时起,一个新的生命在这躯壳里孕育、分娩,它以故宫博物院的名号,承担展示、诠释、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风雨90年《。小康》杂志《故宫之变》专辑,为90岁的故宫博物院留下一张传神写照,引导读者窥视故宫生动的生命内涵。一百个中国人有一百个角度,一百个角度有一百个故宫,这正是故宫仍然内涵  相似文献   

14.
外贼石柏魁的惊天一盗,开启了故宫一连串的丑闻之门,故宫博物院瞒报曾发生的多起毁坏珍贵文物事件、故宫文物鉴定人员私下走穴捞外快、宋代哥窑在测试时碎裂、工作人员私分门票款,近日又有爆料称清宫的屏风遭浸泡。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贵文物,据统计总共达100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15,(19)
<正>单霁翔希望在2020年,也就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之际,故宫博物院能跻身世界一流博物馆。从故宫到故宫博物院,几字之差,却需要单霁翔带领古老故宫实现跨越式转型六十一岁的单霁翔走路极快,旁人常要一路小跑才能跟上他,秘书周高亮是个大个子,但同样也不例外。自2012年初接掌故宫博物院至今,每个工作日,单霁翔都要对故宫进行例行巡检——他和周高亮从位于神武门西边的院长办公室出门向西,沿红墙逆时针行走一圈,大约4公里,用时1小时。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20,(19)
正今年是故宫建成600周年暨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故宫博物院举办了"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览。故宫博物院与其中的珍藏是中华民族所有儿女共同的历史财富与文化瑰宝,是凝结在艺术珍品之上,难以割舍的文化血脉。  相似文献   

17.
《创造》2008,(9):21-21
2008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超越时空的紫禁城”正式启动。这一合作项目旨在创建一个在线的虚拟复制的紫禁城,将运用全球领先的观众互动体验系统和实时高科技手段,把故宫本身及其散布于各处的文物集中展示在一个三维的网上“紫禁城”里。据悉,“超越时空的紫禁城”是中国第一个在互联网上展示重要历史文化景点的数字化项目。  相似文献   

18.
沐泽 《台声》2009,(3):34-35
人们常说中国只有一个故宫,可是故宫博物院却有两个,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宝岛台湾。故宫里珍藏的国宝,却分别收藏在北京和台北,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65万件传世珍宝,13亿大陆同胞60年来无缘相见。  相似文献   

19.
<正>为体现公安部党委对广大女干部职工的关心关怀,激励广大女干部职工忠诚履职、建功立业,2019年3月5日,公安部直属机关党委、妇工委组织开展了"走进故宫·品味文化""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主题纪念活动,来自34个部属单位的320余名女干部职工参加了活动。活动中,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作了题为"匠者仁心——让故宫文化遗产‘活起来’"的讲座,如数家珍地分享了故宫博物院在  相似文献   

20.
李蒙 《民主与法制》2007,(2X):39-41
本刊去年连载《拍案说故宫》后,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一定反响.编辑也接到了一些读者的信件,对故宫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为了回答读者提出的许多问题,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