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立  满杰 《学理论》2010,(22):F0003-F0003
近年来,哈尔滨市农业综合开发办紧紧围绕全市“强县”发展战略,深入落实“项目建设年”工作部署,提出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大项目牵动”举措,集中资金,突出重点,合力建设规模大,标准高精品示范工程,努力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建设成粮食生产的核心区,现代农业的先行区,新农村建设的展示区,财源建设的蓄能区,助推“强县”战略落实和实施。  相似文献   

2.
“铁拐李”扔掉了拐杖──来自重工业大省辽宁的农业生产报告杨雍哲编者按:在新的一年里,本刊准备就我国农业问题发若干组专题,一是报道各地的探索和创造,二是报道对农业问题的一些思索。本期专题奉献给读者的是辽宁省发展农业生产走出的新路、浙江农村的适度规模营和...  相似文献   

3.
李戈 《求知》2006,(7):32-3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指针。  相似文献   

4.
认清当前形势,充分正视农村党员“双带工程”跨世纪发展所面临的趋势和挑战。1、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及农民的现实愿望给农村党员“双带工程”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对跨世纪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作出了战略性部署,制定了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的总目标,这就是: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体系为支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具体讲,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在提高、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促进农村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发展多种形式的联营与合作和各类专业服务组织;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立农产品市场体系,搞活流通体制;等等。与此同时,当前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致力于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不断高涨。群众从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要致富,靠支部”;“富得快。靠双带”。他们热切期盼致富,迫切需要组织起来,扩大生产经营领域,拓宽增收门路。所有这些,既为“双带工程”的跨世纪发展提供了方向和动力.也给“双带工程”的跨世纪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求我们:在深化“双带工程”建设中.必须以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从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把握“双带工程”的发展方向,从满足群众的意愿之中激发动力源泉;必须深刻地把握农村改革发展的大趋势,找准深化“双带工程”的工作着力点。  相似文献   

5.
滨海新区地处渤海之滨.作为天津开发开放的前沿地带,其农业的地位、功能和发展方向具有导向性意义。近年来,天津滨海新区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发展方向,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和观光农业.加快了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6.
赵来珍 《学理论》2009,(18):99-100
农业法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使农业法学自成一体并能更好的指导并规范农业实践,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进一步界定其研究对象。我国对农业法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对农业法学研究对象的定位至今也未达成共识。农业法学理论界将其研究对象归结为“农事关系”或“特定农业或农村经济关系”,关于其的内涵外延问题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7.
在沈阳提起“河畔花园”、“夏宫”,无人不知;同样在成都提起锦锈花园、西南日月城,在重庆提起锦绣山庄、长江水天城,在锦州提起华新国际商城,在苏州提起未来农林大世界,也都是妇孺皆知。它们都是华新国际企业所建设的高级房产或现代文化旅游康乐项目。在中国的华新国际企业体系包括以下五个以房产开发为主的合资公司、三个以文化旅游设施开发为主的合资公司和一个办事机构:沈阳华新国际实业有限公司、辽宁华新国际发展有限公司、锦州华新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成都华新国  相似文献   

8.
《党政论坛》2011,(18):34-35
1936年5月,日本关东军制定了所谓的“满洲农业移民百万户移住计划。”大批日本农业贫民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东北,成为“日本开拓团”。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领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在理论上应当深化农业改革发展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在更高水平、更广领域重新认识农业的战略地位,加深对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领会,明确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发展劳动价值论科学地界定农产品价值以实施“价值回归”工程。  相似文献   

10.
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川东北山区具有发展绿色农业的有利条件,要强化农业资源“资本”理念,立足生态绿色、特色优势,咬定发展方向,狠抓产业、做强品牌、夯实基础、大兴科技、搞好流通、抓好投入,快速剥离传统低效农业,推进地区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绿色农业——现代农业的主导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柏园 《学理论》2008,(2):42-45
面对我国农业资源少、农业环境污染严重、粮食供求不平衡等压力,要坚持科学、安全、高效、和谐的绿色农业发展理念,实现绿色农业全程一体化管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以人为本”的农业发展模式,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检测系统,促进食品安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深圳啤酒有限公司是香港粤海集团与深圳菜英达集团公司合资兴办的大型现代化企业。占地10万平方米,总投资12亿人民币,全套啤酒生产设备从德国引进,具有九十年代世界先进水平。公司由著名啤酒酿造专家主持生产,是当代最先进的啤酒生产厂家之一,年产啤惯酒20万吨。目前主要生产“金威’和“好顺”两种品牌啤的酒。自1990年8月公司竣工投江以来,公司在取得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金威”啤酒被评为“中国当代名牌产品”;在全国产品品牌知名度调查中,荣获“全国知名品牌”;在全国食品行业评比中,被评为“全国…  相似文献   

13.
继中国农村实行了以家庭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而今,一股将此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之风正悄悄兴起。一、“农业庄园”。以家庭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于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是卓有成效的,但也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难以进行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对此,拥有经济学博士头衔的梁广海提出“公司融农民”、发展庄园农业的理论。这一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统筹兼顾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庄园内劳动者各司其职,按劳取酬;土地规模生产、集约经营;资本投入集中使用;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有种及种植…  相似文献   

14.
问答     
《学理论》2008,(15):63-64
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主要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走农业现代化道路,是由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第一、继续坚持工业反哺农业道路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工业反哺农业”是相对于过去的“农业哺育工业”而言的,它不是简单的资金回流,也不是仅仅对农业进行直接补贴,更不是对农户的“恩赐”,而是指按市场经济要求和国家农业政策要求,通过直接和间接投资,将农业改造成盈利部门的政策。它是指非农产业和城市对农业和农村的反哺,  相似文献   

16.
一 何为农业产业化?当前学术界仍有颇多的争论。由于观察 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农业产业化的认识存在差别,有的从农村 经济发展的全局来观察农业和农工商的关系,认为产业化经营, 实行农工商一体化,是个体的联合或结合,而不是质的归一;有 的从工业化、社会化角度来观察农业产业化,主要强调农业方面 的事情是要“按产业来组织和发展农业”,要把农业“化”到工业 方面去,或者是“化”成象工业那样;有的从农业角度来观察农业 产业化,认为农业不仅包括农林牧渔业,而且还包括工业和商 业,甚至文教、卫生和服务行业,即:“产前、产…  相似文献   

17.
辽宁侨讯     
《侨园》2001,(3)
辽宁森氏集团少年男篮获全国“篮球城市”篮球比赛冠军日前,全国首届篮球城市青少年男篮比赛在阜新市举办,代表阜新市出战的辽宁森氏集团少年男篮七战七胜获得了冠军。期间,还举办了“阿森乳业杯”国家女篮同辽宁森氏集团少年男篮友谊赛。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前往采访。作为侨属私营企业,辽宁森氏华侨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是辽宁省百强私营企业,注册资金5871.9万元,总资产12953万元,年产值3570万元,年利税156万元;拥有一个母公司和三个子公司,分别为阜新市中兴牧业有限公司、中兴房屋开发公司、中兴乳业有限公司、中兴煤矿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玉森多次被评为省市劳动模范、省光彩事业先进个人,是省政协委员、省工商联常委、省私企协会副会长、市工商联副会长。  相似文献   

18.
《瞭望》1998,(1)
创造合资企业的中国管理特色来自中阿化肥有限公司生产经营情况的调查●王增力被誉为“南南合作之花”的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1991年投产后,企业由外方负责经营管理。由于生产水平低下,产量达不到效益规模,两年内就亏损2.5亿元。在公司濒于清盘的困境下,...  相似文献   

19.
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目标,是百年来农业现代化探索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理论内涵以中国式现代化特征为根本指引,具体表现为“三强”,即满足规模巨大人口的农业保障与供给要强,带动农业变革与升级的科技创新要强,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体系要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以高质量发展为行动导向,以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中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历史性跨越,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从稳根基、补弱项、重持续三方面推进,全面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提升高水平农业科技创新的自立自强,系统构建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20.
马义 《瞭望》1994,(27)
在我国这个农业大国中,辽宁以工业比重大、城市人口多而独具特色。多年来,全省为实现用“小农业”支撑大工业的目标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进入90年代,辽宁迈向这一目标的步伐明显加快,到去年年底,这一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小农业”是指在辽宁经济结构中,城市比重大,农村比重小,经济布局不协调,毛主席曾形象地称之为“铁拐李”。到80年代中期,辽宁农村社会总产值不足全省社会总产值的20%,主要农副产品达不到自给水平,如粮食、肉类的自给率仅为80%左右,人均占有量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和15%。 进入90年代,辽宁的经济格局开始出现两个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