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2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举措。作为县(区)组织部门,切实加强新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要引导党员干部把握三个关键。一是认清"我是谁"。每名党员干部都是人民公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认清的自我定位。要与人民同甘共苦。要走近群众、融入群众,同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深入了解百姓的生活条件、生存状态,感受群众的喜怒  相似文献   

2.
《求是》2014,(3)
<正>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走群众路线贵在真诚待民、重在实在为民、关键在领导干部转变作风。近年来,牡丹江深入开展以"求实、务实、落实、创新、创一流"为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让党员干部爱民;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让人民群众信党,不断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引领党员干部群众同心同向同行。"三实两创"得到全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广泛认同,为正在进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增添了一抹亮彩。  相似文献   

3.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就要回答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明确"为了谁"、搞清"依靠谁",归根到底还是要解决好"我是谁"。这个问题对于每一名党员干部来说都非常重要。在党的事业和工作中,党员干部只有弄清"我是谁",才能更好地认清自己、定位自己,才能更好地改造自己、提升自己,才能更自觉主动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4.
《福建理论学习》2014,(7):29-32
正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十八大提出"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南平市在创新农村工作机制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整合提升以往行之有效的做法,在全市推进"三级联动、重心下移"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这一机制贯彻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成为全市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一、"三级联动、重心下移"来源于丰富、生动的基层实践党的执政根基在基层,联系服务群众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党员干部把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固化为自己的常态行为,真正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真情实意为人民服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在践行。践行群众路线,关键在于为民、务实、清廉、反"四风"。一、为民——践行群众路线的核心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和坚持的群众观  相似文献   

6.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中国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一句名言,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基础和核心,是群众观点、群众立场和群众工作的集中体现,是写进《党章》之中的每个共产党员和党员干部都要遵循的准则,也是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的一面实实在在的"镜子"。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个体的人生轨迹上明确了每个党员和党员干部的"群众身份"我们每个党员和党员干部,不可能像封建时代的皇族成员那样,天生就是  相似文献   

7.
干部脚下沾有多少泥土,群众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有了深厚的百姓情怀,就有了为民利民的自觉自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党员干部始终与人民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真正弄清楚我们党为了谁、依靠谁。  相似文献   

8.
高瑞莉 《共产党人》2014,(11):19-20
正全区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石嘴山市把"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大讨论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掀起了大讨论的热潮,其目的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强化群众观点、凝聚群众力量、找准自我定位。党员领导干部要通过深入学习思考和下基层"三同"锻炼,进一  相似文献   

9.
正组织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更具活力、更有作为,才能不断提高科学化水平,让党和人民满意放心。一、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群众路线是中国政治形态中特有的、广泛运用的概念,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举。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一种认识论。党的正确认识主要不是来源于党员干部自身的"认识实践",而是来源于对"群众实践"的"认识"。党必须履行深入群众的实践,从理论上对群众实践集中化、系统化,以这种理论作为群  相似文献   

10.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每一名共产党员思想与行为的最高准则。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思考和践行"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进一步增进了同群众的感情、拉近了同群众的距离,进一步强化了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  相似文献   

11.
正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细胞。然而,在某些社区,存在居民碰到困难不知道找谁帮忙、遇到问题不知道向谁反映的情况;而一些党员干部进社区时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只是"点上看一看、家里坐一坐、随便聊一聊"……该如何搭建好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载体?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辽宁省委组织部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于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14,(9)
<正>土右旗推行的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四五六"工作法,明确了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核心内容、实施步骤和要求,较好地把形势任务需要、党员干部职责与基层群众期盼有机结合起来,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高度契合、程序环环相扣,是党的群众路线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在基层的具体化,为丰富教育实践活动、走实群众路线作出有益探索,也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实践。回应群众期盼,进一步在推动发展、惠及民生上求实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切身利益问题是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任务之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真正同人民结合起来。"百年来,我们党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带领全党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过程中,深刻回答了党的群众路线中蕴含的"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道理。"人民就是江山"正是对这一道理的鲜明表达,更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庄严宣示。  相似文献   

14.
雷莹 《湘潮》2015,(1):23
"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既是张家港人民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推进改革发展实践的生动结晶,又充分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所倡导的来自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的基本观点。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在贯彻群众路线中永葆张家港精神生命力,必须要回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切实增强宗旨意识,认真学习群众智慧,不断改进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15.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上海探索群众路线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文章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上海探索群众路线的基本情况梳理中,归纳、分析出三个特点,即群众路线思想是与我们党一起孕育、同时诞生的,1919年到1922年这一历史时期,是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的初步形成时期,"深入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思想,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上海最为重要的共识。论文提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上海探索群众路线的主要历史经验:思想重视是早期党的群众路线思想能够确立的关键、身体力行是党员和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楷模、组织建设为开展群众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证、建章立制是党的群众路线思想能够"落地生根"的基础和根本。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大连普湾新区(普兰店市)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着力构建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把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作为党的建设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推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使党在人民群众中的根基扎得更深。以"三走进"活动为载体,拓宽党员干部联系服务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3,(18):54-55
对党员干部来说,我们工作的对象是谁?是群众。工作的重心在哪里?在基层。那么,工作是领导围绕群众转,还是群众围绕领导转,答案不言自明。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换句话说,  相似文献   

18.
正建立经常性教育引导机制。制定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实施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述学、评学、考学"和学分管理制度,强化宁夏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在线学习管理,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解决问题、服务群众的能力,看清"我是谁",明确"为了谁",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建立常态化联系服务机制。县委及时下  相似文献   

19.
<正>"群众路线并不高深、也不遥远……需要掏出心窝子与群众交流,用真诚为群众解难事,用行动叩开群众的心扉。"这是乐山一位基层干部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全省468万余名党员干部普遍受到了一次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深刻教育和思想洗礼,宗旨意识不断增强,为民务实清廉成为党员干部共同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20.
汪洋 《党课》2014,(10):21-21
领导干部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党员干部走群众路线要在如何学说群众话、做群众工作、为群众做事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