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世界经济的不景气,造成西方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有所抬头,而反倾销手段是常用的措施之一。中国一直是美国、欧共体等国反倾销法的重点调查对象之一。仅1991年,国外就向我国提起反倾销案21件,而且还有增多的趋势。在这样的情势下我国恢复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以下简称GATT)的缔约国地位,就必须加强对GATT反倾销守则及国外反倾销法的调查和研究,以维护国家出口企业的利益,保护国内的幼稚工业,不仅有理论上的意义,而且有深刻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2004年以来,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频繁向中国出口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中国出口产品之所以会频繁遭遇反补贴调查,一方面是由于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现行的补贴政策不符合WTO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下文简称《SCM协定》)和中国入世时对补贴问题的承诺。梳理调整现有的反补贴政策,使其规范化和建立起完善的反补贴应诉机制,是应对反补贴调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蔡奕 《律师世界》2000,(1):26-29
当前西方国家由于经济不景气,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诉讼一浪高过一浪,已经构成了对我国扩大出口,发展对外贸易的严重掣肘。在国际间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下,代理中国企业应诉的律师除具备勇于应诉,据理力争的胆识之外,还应对反倾销法制有充分的了解,掌握应诉技巧,运用手中的法律武器维护企业和国家的权益。一、应诉之前,应对国际反倾销制度的最新发展进行深入地研究。倾销(dumping)通常是指同一产品在国外市场出售的价格,低于其在国内市场或第三国市场出售的价格。现代意义上的反倾销制度,肇源于1948年1月1日…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下美国对华“双反”法律问题新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以前,其它WTO成员并没有针对中国产品提起反补贴调查,主要面对和处理的都是有关反倾销方面的问题。金融危机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反倾销反补贴并查案件不断增加。本文以美国对华双反的现状及特征为背景,通过对铜版纸案的具体分析,就政府和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双反调查提出具体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5.
涂丹 《法制与社会》2010,(20):103-103
目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实体和第二大出口国的中国,更是遭遇史无前例的"双反双保"浪潮。历史经验表明,世界经济低迷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催化剂。但贸易争端从来就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有时也会成为某些领导人将国内政治经济矛盾"国际贸易化"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对反倾销进行立法的国家,同时随着中国与加拿大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以及中国持续成为加拿大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加拿大针对中国出口产品启动的反倾销调查越来越多。目前,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加拿大反倾销调查的最大受害国,掌握加拿大对华反倾销调查之趋势和特点,进而从加拿大反倾销法律程序入手积极应对,对中国企业而言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经过关贸总协定的8轮谈判后,各缔约方的进口关税大幅下降、非关税壁垒不断拆除。反倾销作为WTO认可的贸易保护措施,便成为各国对付不公平贸易和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而中国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调查的数量更是高居全球之首。  相似文献   

8.
黄文俊 《中国律师》2005,(11):60-62
自1986年12月29日美国对我国发动第一起337调查案件以来,美国累计已对我国的出口产品启动了44起337调查案件,涉案总金额数百亿美元。337调查已经成为继反倾销措施之后,美国推行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实施非关税壁垒和阻击外国产品进口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感受到337调查对其产品向美出口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潜在威胁。事实上,337调查这一贸易救济措施的实施效果远比反倾销调查严厉得多。如果将反倾销制裁的效果比作美国用来打压我国出口产品的“常规武器”的话,那么337制裁的威力就将是“大规模杀伤性核武器”。337条款项下的贸…  相似文献   

9.
经过几年来对反倾销和反补贴基本法实施情况的调查与研究,欧盟委员会在2013年4月10日公布了"双反"基本法拟修改内容并对修改背景加以说明。虽然此次的拟修改内容有部分仅需要在执行时加以调整,但我们仍有必要对相关修改进行研读、分析,研判其对中国企业今后应诉可能产生的影响。经历了2007年的贸易救济绿皮书大讨论后,欧盟反倾销基本法在2009年进行了一次较大的修改。2012年,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及我国对外贸易在全球贸易中地位的提升,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及贸易规模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进一步加深。我国产品竞争力日益增强.对其他国家相关产业形成较大竞争压力,成为各国关注及采取措施牵制的焦点。我国已进入贸易摩擦多发期。我国的贸易夥伴频繁利用贸易或投资壁垒限制我产品或服务出口,以保护其国内产业和市场。传统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此消彼长,  相似文献   

11.
对美国针对中国进口产品提起的反补贴调查的程序和适用进行分析.根据1986年乔治城钢铁案确定的原则,美国对于非市场经济国家将不采取反补贴调查.然而美国近年针对中国产品开展的两反调查--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中,在反倾销调查中坚持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而采取第三国价格定价,但同时在反补贴调查中则否认中国属于非市场经济国家.从美国国内法和国内判例的角度分析美国反补贴调查的适用规则,并结合案例提出我国企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张琳 《法治研究》2009,(7):85-91
面临二战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衰退,世界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卷土重来,中国国际贸易领域形势严峻。本文着重探讨中国反倾销涉案企业在应诉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与现象,就市场经济待遇的争取、对关联企业业务的处理、实地核查所应关注的问题、司法救济的可行性以及公共利益为切入点的救济,结合案例与实务,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欧盟反倾销规则非市场经济国家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倾销本是WTO允许合法实施的贸易保护手段之一。但是,由于WTO反倾销法律文本的不完善,致使反倾销法成为一些国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工具。其中被利用得最为充分的莫过于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认定,原因在于对什么是非市场经济国家WTO协议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界定范围,而欧盟恰恰利用了这一漏洞,欧盟在对华贸易中面临巨大的进口影响和内部压力时,借助针对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制度下特殊的反倾销措施这一合法的贸易保护手段,对中国出口企业进行制裁。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形势下,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进出口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新的贸易保护主义策略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随着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中国出口行业如何应对来自其他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挑战,如何将挑战转化为未来发展的机遇,如何通过鞭辟入里的分析,找到更为有效的法律应对策略,是摆在业界和学界面前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应对南非反倾销的法律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非是中国在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随着中国对南非的出口贸易迅速增长,中国企业在南非市场的恶性竞争日益严重,中国成为南非反倾销的主要目标国家。为此,我国应系统研究南非反倾销法律体系以及反倾销调查当局所发布的各种指令及具体调查程序,提高产品等级,避免低价竞争,并与南非企业建立合资公司,规避反倾销壁垒。尤为重要的是,我国可以通过与南非签署自由贸易区协定,来避免当前遭遇不断反倾销的窘境。  相似文献   

16.
王丹 《法制与社会》2014,(10):102-103,106
近年来,反补贴—作为世界贸易三大救济措施之一,被其它国家频繁地用来对中国出口企业进行贸易制裁,使得我国政府以及企业不得不面对着异常严峻的反补贴形势。本文对现阶段我国在应对国外对华反补贴调查案件中所存在的政府有关部门对反补贴认识不足、我国反补贴政策缺乏规范、政府和企业对于反补贴案件应对不积极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反倾销调查系行政调查,反倾销措施属于行政措施。中国政府受理反倾销申诉的部门是中国主管对外经济贸易的部门,即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以下简称外经贸部)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相似文献   

18.
反倾销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中运用最多的非关税壁垒,已成为当今国际贸易中的焦点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面临的反倾销形势日益严峻,根据WTO秘书处公布的反倾销统计报告,我国已经连续12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和"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这种严峻的形势对我国企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因此,对我国出口商品被反倾销原因的深入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对此局面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和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壮大,其与各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在日益加剧,面临的反倾销形势也十分严峻。文章从反倾销的一般特征出发,结合世界经济的总体态势和中国经济具体运行情况,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近年来不断遭遇反倾销的现状、原因,进一步提出了中国政府和企业在应对反倾销指控中应当采取的一些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邢洪涛 《河北法学》2000,(6):150-152
国际反倾销法的公平性质体现在它是基于现代经济理论而建立,它是自由贸易条件下公平竞争的规则和法律保护,但是在国际反倾销法的实践中出现的倾销扩大化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倾销措施的片面性、有限性使其公平性质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