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我的责任可不一般,全家的希望,全部的重担,都由我一人承担。我会撑起一把大大的伞,为爸爸挡风,为妈妈遮雨,照顾哥哥到永远永远……”这是9岁女孩刘梦怡写的歌词。这段歌词,唱出的是一段真实而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个子不高的盖丽丽,有着一双经过修饰的凹眼睛和浓密的长睫毛,一头棕红色的短发,着一条纯白色的细带连衣裙,轻松、活泼,如同这个烈日盛夏的一缕晚风,岁月留在她脸上的痕迹似乎不大明显(当然已被化妆品悄然掩饰),就像今夏流行的百变时尚。这位青岛姑娘15岁在北京舞蹈学校毕业以后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当初,过于机敏的她对于老师讲的东西觉得“一听就会”,三年大学没耐烦念完,就借拍电影的机会来到了北京。自她在第一部戏《翰海潮》中饰演一个女学生,到她在《爱你没商量》里被人们熟悉为止,其间,盖丽丽已演了十几部影视剧,诸…  相似文献   

3.
走在路上——读女作家蒋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也许瘦弱的人生命力更强,否则,你无法解释蒋韵的那个二百余万字。读着她的五部长篇:《栎树的囚徒》、《红殇》、《谁在屋檐下歌唱》、《闪烁在你的枝头》、《我的内陆》;三部中篇:《上世纪的爱情》、《鲜艳的季节》、《完美的旅行》;两部小说集:《完美的旅行》、《现场逃逸》;一部散文随笔集:《春天看罗丹》。想着她曾获过的“上海文学奖”、“山西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和日前获得的“小说选刊优秀小说提名”(《完美的旅行》),“2000年中国优秀小说排行榜短篇小说第五位”(《一点红》)排列情况,你不由地感叹,不肯…  相似文献   

4.
于靖园 《小康》2010,(7):76-77
蒋方舟一直是人们眼中的特殊孩子:7岁写作,9岁出书,到考大学以前,已有7部作品,百万字。她“感觉自己是从魏晋穿越而来”,她人生的终极目标是“当大师”。她已有的“成就”既不一般,现在的“感觉”和“目标”也是非凡。  相似文献   

5.
“校长是个女的特能说能把你说哭了,善于做思想工作.副校长是个男的,特厉害。两个校长是一个红脸、一个白脸。”“我的父母根本摸不透我但我对他们那些心眼非常熟悉。”“大人的书无非是夸张、假话和套话。”1951年塞林格曾经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中创造了一个叛逆的、满嘴脏话的16岁的中学生形象一下子便引起了同龄孩子们的共鸣和极需了解儿女心态的家长们的兴趣。时隔49年在中国一部名为《别以为我们什么都不懂》的书同样在少年与家长中广为流传。本文开端所引用的就是《别》中一位13岁的少年所说的话他的成熟与老练令他骄傲不已但…  相似文献   

6.
一部《亮剑》,让军人硬汉“李云龙”的扮演者李幼斌一举成名。今年年初《闯关东》又让他再度火爆大江南北,成为时下娱乐圈最炙手可热的明星。可是说起他的新婚妻子史兰芽,很多人就不太了解了,其实这位出身名门的才女,同样是实力派演员,她出演的《铁道游击队》中的“芳林嫂”,《红日》里国民党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的红颜知己“王玉龄”等角色,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圈内人都知道,李幼斌的成功,她功不可没。尤其是今年3月的“偷拍门”事件发生后,李幼斌被卷入舆论的漩涡中,正当无数人为他的前途暗中捏把汗时,没想到她手中一张红彤彤的《结婚证》。却使局面一下变得“云开日出”。  相似文献   

7.
廖辉英现年39岁,著名台湾新生代女作家。台湾大学毕业后,即投身于五光七色的现代商场,在企业界和广告圈浸淫十多年,博得“广告界女强人”之称。她为倾吐胸中“块垒”,表达一些“观念”,坚持业余写作。1981年创作的《油蔴菜籽》,获台湾《中国时报》短篇小说首奖;1983年以《不归路》获台湾.《联合报》中篇小说特别推荐奖;1985年推出第一个长篇小说《盲点》,标志她的创作进入高峰期;1986年初又发表新作《焚烧的蝶》,被誉为另一部《不归路》。中篇小说《今夜微雨》发表于1985年,颇能反映她的创作风貌,值得加以评析。  相似文献   

8.
她是人到中年的父母辛苦求来的独生女儿,却最终忍受父亲出走,母亲威迫;她是十项全能的卫理女中高材生,却最终从大学退学;她是李敖“千分之一千”的爱人,却最终对簿公堂、劳燕分飞;她的美貌与智慧带来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却最终成为一个单亲妈妈;她的执著与真诚开启了53年的寻道之旅,却最终不属于任何教派……她到底是谁?她是胡因梦。胡因梦,曾经的当红明星,如今却大隐于市,她拥有万千宠爱,却甘愿单身。20岁时,胡因梦第一次出镜,主演《云深不知处》,35岁息影。演出过《梅花》、《海滩上的一天》、《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等40余部电影。在台湾红…  相似文献   

9.
关于《一个人的战争》及其争论艾晓明如果你有一个十八岁的女儿,你让不让她看这本书?问题是这样提出来的:《中华读书报》1995年12月20日发表了一篇署名“丁来先”的文章,题为《女性文学及其他》。作者在文中说,前些日子,他在北大听了一次名为《九十年代女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马小娟沉迷于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造像”。一部《红楼梦》绘图令她声名鹊起。虽然在马小娟之前,已有不少丹青名家画过《红楼梦》,但是,马小娟还是以她独特的画风为这部不朽名著增添了别一番风采,赢得圈内外一片喝彩之声。  相似文献   

11.
十五、十六世纪之际,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里写过一部非常著名的著作《君主论》,以此作为“最宝贵和最柯价值”的礼物献给国土殿下。马克思给予达部不朽的著作以很高的评价。书中,马基雅维里谈到一个“诊断”与“治疗”的辩证法,用“诊断”和“治疗”的炎系形象地比喻了一个社会问题的状况。他说,“正如医生们就消耗热病患者所说的情况一样,在患病初期,  相似文献   

12.
王燕 《今日广西》2007,(1):33-36
陈好,因主演影片《那山那人那狗》而一炮走红,轻喜剧《粉红女郎》则令陈好名声大震,从此她饰演的“万人迷”成为无数男性观众心目中的偶像。陈好主演的另一部轻喜剧《双响炮》也在全国浙入佳境。与日本流行音乐教父小室哲哉合作打造踏入歌坛的第一张个人专辑,与宝岛台湾的影迷共进“爱的早餐”……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敢秀、敢做、敢表现的新版“万人迷”。  相似文献   

13.
苗振亚 《今日广西》2007,(15):63-64
谈到读书,我最佩服20世纪上半叶那—代文化名人。他们读书多,更读得精,动不动一部大厚书就能背下来,真是了不得的功夫。 从《八十忆双亲》里,知道钱穆9岁就能背诵《三国演义》。此事值得一录:那是一个晚上,父亲去镇上的烟馆议事,钱穆跟随同往。进了烟馆,一客忽然问钱穆:“听说你能背《三国演义》,是真的吗?”钱穆点头。又一客问:“今晚可以试试吗?”钱穆又一点头。于是,按照客人要求,他开始背诵“诸葛亮舌战群儒”。一面背诵,—面表演,把诸葛亮与张昭等人的语气动态,表演得淋漓尽致。大人称奇,小钱穆当然免不了有些飘飘然。  相似文献   

14.
从20多岁到50岁,万方写了不少东西,长篇小说有《明明白白》、《幸福派》,中篇小说有《和天使一起飞翔》、《空镜子》,她还将其父曹禺先生的话剧《日出》、《原野》改编成电影、歌剧。她得过不少奖,也获过很多荣誉。这些日子,在北京电视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空镜子》再次照亮了万方。万方说,一句话会点燃一个灵感,一个灵感会成长为一部小说,一部小说能回答自己的疑问。万方是曹禺先生的女儿,因此她比别人更早就接触到舞台,接触到书本。曹禺先生曾说:在他的女儿当中,万方是比较像他的一个。所以万方成了一个写东西的人。  相似文献   

15.
幽默四则     
手绢 在一辆非常拥挤的公交车上,一个小男孩不停地叭着鼻涕,吸得站在他对面的一个时髦女人实在受不了,她好心的问道 你有手绢吗,孩子? “有又怎么样?”小男孩生气地冲她喊道,“我不借给你!” 检阅 放学回家路上,英子骑自行车大撒把。交警发现后向她大声喊道“手掌好! ”英子回头嫣然一笑,手一挥 “同志们好!” 配套推销 推销员 :“太太,我向您推荐一本书《丈夫晚归100种借口》,你一定要买!” 太太: “笑话!我为什么一定买?” 推销员“我刚卖了一本给您先生!” 回部队去 车厢里, 一个军官忽然看见自己身上落了一只跳…  相似文献   

16.
一本名为《女共产党员》的书,记叙了她真实的故事;一部名为《帅大姐》的电视剧,讲述了她传奇的经历;她为革命牺牲了自己的家庭,却成为千千万万革命者的“大姐”;敌人杀害了她唯一的女儿,而无数革命青年都亲切地叫她“妈妈”。她,就是今年已是百岁的革命老人帅孟奇。  相似文献   

17.
战火纷飞,兵荒马乱,乡村小女孩偷偷读书学文化,并迷上了看小说。一部巴金的小说《家》令她如痴如醉,被国民党兵撕碎时,她咬牙切齿:“你撕了,我写!”从此她便迷上了文学创作。退休后,她边做厨娘边写作,已发表文学作品127万字——  相似文献   

18.
在不经意之中写了《何智丽:我想有个家》一文,在第9期《新民周刊》发表之后,完全出乎意料,引起了强烈反响。有人赞扬、同情何智丽,有人透露爱意,也有人冷嘲热讽何智丽,更有不少“愤青”恶骂何智丽,“叛徒”、“卖国贼”、“汉奸”之类的帽子又戴到了她的头上。  相似文献   

19.
汤雅洪 《人事管理》2001,(12):20-20
与胡瓜联袂主持台湾金牌娱乐节目《非常男女》的高怡平,深受海峡两岸观众的喜爱。前不久,这位“非常红娘”回到故乡江苏,与南京演艺界人士联谊,采访了她。  相似文献   

20.
刘中永 《中国保安》2012,(15):54-54
空闲的时候我喜欢看杂志,特别喜欢看《读者》,经常被其中的美文所感动。 打开第一页,便被卷首语《无需太多》一文深深吸引了。文中讲述了主人公很想要花店橱窗里的一朵黄玫瑰,当她得到爱人送的一大束花后,仍觉得还是她看到的那一朵美丽。于是,她问爱人“你真的爱我吗?”他滔滔不绝地说出了许多理由,她反而心不在焉了,因为她要的只是一个“爱”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