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传统金融领域的机构监管和分业监管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混业经营、跨行业经营不相适应,容易出现监管空白与不协调,而且传统金融监管重视合规性监管,对互联网金融则要加强风险监管。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典型的金融创新,因此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也要创新。我国未来的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要创新监管模式,实现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分业监管与联合监管相结合,并探索集中监管改革;要创新监管措施,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与数据监测,建立互联网金融的技术安全性标准;要创新监管的参与主体,除了加强政府监管外,还要完善行业自律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风险内控制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特殊性入手,有力的论证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障的必要性。在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金融消费者保护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立法实践、政府监管、争议处理机制、行业自律、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教育等角度综合探究出我国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障机制,以期更好地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但是传统的金融法律法规与现代互联网金融模式已不相适应,从而出现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的监管缺位以及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救济渠道不畅等问题,加强互联网金融的法律防范工作势在必行.然而做好互联网金融的法律风险防范工作,不仅应着力于完善现行金融法律法规之不足,还应借鉴欧美国家立法监管的实践经验,才能有效完善我国相关金融法律法规,切实保护好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开放背景下,金融企业的风险防范尤为重要,无论是来自政府的干预行为,或者是金融企业自身的不当操作,以及外来资金的操纵,都会酿成金融风险。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企业的重要任务,对于金融风险的防范,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管,银行、证券等企业要规范行为,完善制度。  相似文献   

5.
由于互联网本身所具有的虚拟社会性和身份匿名性特点,加上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不对称,蕴藏在互联网金融内的经济犯罪风险不可忽视。防范风险的对策主要有:在国家层面出台相应的行业监管细则,明确互联网金融监管主体;加强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并针对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建立惩罚机制;强化互联网金融风险前端管控,并有效提升执法部门间协作能力;进一步推动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组织建设,同时加强互联网金融投资者风险教育等。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已进入风险社会,现金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个业态,在带来消费贷款极大便利的同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各种风险不容小觑。现金贷对于互联网金融风险结构的创新在于创造了以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为中心的竞争型借贷市场,也让金融消费者和提供者在金融风险的吸收与分散中首当其冲。现金贷消费者保护对我国互联网金融消费贷款的风险暴露、风险承担、行业健康发展的新型风险治理范式的作用机制,折射出遵循法律规则的互联网金融消费贷款风险吸收能力是否符合借贷便利和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的理性,这已成为现金贷消费者保护的风险治理进路的逻辑起点,并有利于实现合理价格的现金贷目标。本文通过对现金贷相关概念的比较对现金贷的概念进行清晰的界定,分析了风险社会背景下现金贷的法律风险及刑事风险,提出实现现金贷消费者风险吸收能力与现金贷资产风险匹配的金融风险治理进路。  相似文献   

7.
金融活动已成为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核心。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金融创新日新月异 ,金融创新的层出不穷使金融市场在短期内发生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 ,在带来巨大利润的同时 ,也增加了金融风险 ,对法律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都在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 ,探索建立更有效的金融监管体制 ,以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8.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强监管是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保持金融稳定,是顺利推进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基础,是贯彻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必要条件,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保证”。而要有效防范金融风险,首先必须对金融风险的形成原因有清醒的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金融业的创新发展,提高了资金融通效率,但同时互联网金融带来的风险对社会稳定及经济发展危害巨大.本文通过对当前互联网金融业蕴含的监管风险、安全风险、市场风险、道德风险、认知风险及产生该五种风险的内外因进行分析,最后就如何强化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金融以其"普惠性"优势,拓宽了社会大众的投资渠道。但由于多数金融消费者专业金融知识匮乏,使之对金融风险的理性认识欠缺,缺乏抗风险能力,同时存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也使得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最容易受到侵害。刑事风险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侵犯金融消费者资金安全的刑事风险,包括来自于资金池的和庞氏骗局两个来源;二是侵犯金融消费者信息安全权益的刑事风险。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的金融业态。互联网金融在中间业务、信贷业务和加速金融脱媒等方面给商业银行带来挑战。通过以互联网思维引领金融创新,推进业务创新,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在合作中寻求共赢以及加强人才、文化和技术建设等措施,商业银行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大有可为。政府则要在法律法规、监管等方面创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2.
现代金融有效监管的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前提、风险特性、价值依据是现代金融有效监管的主要框架内容。以市场为主、政府为辅的双重制度安排 ,建筑在金融风险生成机理及金融整体特性基础之上。通过市场竞争、适度干预和法制化实现金融有效监管 ,提高整个金融业的效率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金融"如今已是人们熟知的新名词。它给人们带来了投资的新的方式、内容和用户体验。但在互联网金融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风险也不容忽视,诸如微信支付存隐患、P2P网贷平台倒闭潮、余额宝等"宝宝"类基金产品亟待监管等一系列问题。解决互联网金融领域问题的关键和核心在于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因此,以消费者消费过程为角度,进行"事前控制—事中规范—事后弥补"的过程分析,对互联网金融领域存在的问题做出法律制度上的回应,是解决当前金融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货币金融风险是一种短缺资源,其资源化的过程就是风险被金融产品捆绑、打包、分拆的过程。合理的金融结构是货币金融风险进行有效配置的基础,也是提高我国金融调控和监管效果的重要前提。本文从货币金融风险的特点、来源的分析入手,并结合我国金融调控和监管现状,提出建立以完善金融结构为主要内容的货币金融风险配置体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金融风险和风险管理都是金融的天然属性,金融体系一方面在管控风险,另一方面又在制造风险,在微观方面表现为金融风险的必然性,在宏观方面表现为金融风险的周期性;熨平金融周期、缓和金融震荡、保持稳态发展,就必须想方设法使金融体系在业务扩张、产品创新过程中制造的金融风险与其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承受能力相匹配,具体为金融机构的风险监测、风险评估、风险管理能力与其自身风险匹配,和政府提升监管能力、采取有效措施使金融体系发展速度与其风险控制能力相匹配;集中到一点上就是要提升金融风险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金融业的繁荣伴生交易结构呈现复杂化趋势,加剧了信息不对称、风险错配以及监管套利现象,随着民法理念与社会观念的转变,金融领域交易双方实然不平等的法律地位引起关注,而我国对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与监管却存在上下位法冲突、行业之间分裂割据的问题。结合域外立法例及现实国情,对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的重构应当从监管规则、监管主体、监管手段与监管路径四个层面进行补足,以专门立法完善顶层设计,将穿透式思维贯彻金融监管与司法,秉持回应型法理念进行金融风险的预先防范和软法治理,并完善“内部投诉-非诉-诉讼”的多元化、多层次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7.
创新互联网融资法律制度是我国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防范金融风险、保护投资者权益和完善我国金融法律体系的应然需求。现有互联网融资法律规范体系,存在网络借贷中介机构法律定位偏差、股权众筹发展缺乏制度依据、互联网融资监管模式不完善以及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应当创新互联网融资法律制度,重新界定网络借贷中介机构的法律定位,破解股权众筹发展中的制度障碍,重塑互联网融资的监管逻辑,构建互联网融资的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大报告在全面部署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时指出:“依法加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包括证券市场的监管,规范和维护金融秩序,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企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金融行业进行渗透和重塑所形成的新型金融业态,其核心理念在于共享和普惠。共享经济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型经济发展形式,是互联网金融向垂直和纵深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已初步形成京东、淘宝和追梦网三足鼎立的局面,但仍存在法律体系不健全、监管机制不完善以及企业进入与退出机制不成熟等诸多问题。立足国家宏观监管与内部微观管理,加快互联网金融法律建设,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建立企业内部风控机制,施行政府线下审核双保险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稳定的金融秩序是改革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我国目前经济的三项重点工作之一,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已成为当务之急。会计监管作为金融监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