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简称《海商法》)调整对象的准确界定是该法修改成功的基础之一。《海商法》第1条关于"调整海上运输关系、船舶关系"的规定,被认为是《海商法》调整对象的规范表述,但该表述存在概念指称不清、外延过于宽泛或不确定、主体缺失与规定错位及调整对象与调整目标之间缺乏合理的对应关系等问题。关于《海商法》调整对象的学理解释观点纷呈,但均过于表面化,未能反思立法不当问题。通过对《海商法》调整对象界定依据的分析,指出应当依据实践诉求、空间要素、主体法律地位及体系性诉求,将《海商法》调整对象界定为平等主体间的法律地位及因船舶运输、船舶停泊、船舶归属与利用而产生的社会关系及与之有关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2.
民法上相邻关系的界定——兼论法律概念的制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邻关系这样的概念所要表达的应该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概括和抽象,只是这一表述高于实际生活,是经过法学思维加工的。在相邻关系的具体描述中,有相邻关系与相邻权两个不同的称谓。"相邻权"的提法,本身就需要进行严格的界定,要说明"权"是指权能还是权利。法律概念应该是在法律规则意义上的界定,法律规则的适用范围、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都是通过法律概念来表述的,通过法律概念将事实涵摄到规则的评价范围,进行法律作业。相邻关系,作为具有规范意义的法律规则,在进行定义时,除了要遵守逻辑学的要求,还应遵循法律规则的结构要求。相邻关系就是一种经验描述性的民俗法律概念,它来源于生动的生活现实,因此,在进行概念总结时需要梳理界定相邻关系的各种事实要素,以确定描述范围,即从对物的范围和对人的范围两个方面界定相邻关系这一法律概念的涵义范围。  相似文献   

3.
罗伟敏 《法制与社会》2010,(33):164-165,168
公共利益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本文通过考证公共利益的词源,回顾我国法律文本中对公共利益的表述,探索现阶段我们进行公共利益法律内涵界定的思想渊源;并引证法学家的观点,比较国内法学界对公共利益的相关表述,对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公共利益法律界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再立足于公共利益的基本属性和界定基本原则、标准,对公共利益法律界定中的几个核心问题予以了探讨,以期为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提供更为深刻和具体的分析路径。  相似文献   

4.
商业秘密作为法律问题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但对于其概念和范畴的界定以及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概念和特征各国仍不尽一致。本文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就上述问题作了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5.
冯磊  刘会娜 《中国公证》2004,(11):11-14
一、公证制度信用价值的界定 (一)关于"价值"、"信用"的概念阐述 关于法律价值的概念,众说纷纭,虽然具体内容表述可能不同,但都是从客体对主体有用性的基本涵义出发.  相似文献   

6.
1993年9月2日策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人12月1日起施行.笔者认为,该项法律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概念界定的科学性世界各国的竞争立法,不仅对不正当竞争概念的定义存在着差异,而且概念的界定模式也各不相同,大体表现为三种模式:一是定义式.即对不正当竞争的概念直接作出简明的解释,下一个抽象的定义.该模式虽简洁明确,其定义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完整性,但缺乏具体界定,可操作性较差.二是列举式.即对不正当竞争的概念不下完整的定义,而是列举出各种具体的不正当竞争…  相似文献   

7.
股指期货市场操纵的法律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法律上明确界定股指期货市场操纵行为,是实现有效监管的重要前提.股指期货市场操纵的法律界定应当包括概念的提炼以及一般构成要件的明确.虽然<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对期货市场操纵行为进行了初步界定,但这种界定对于股指期货市场操纵的认定而言,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必须在立法上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法律语言,俗称“法言法语”,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界定其内涵和外延。有人解释为“法律文件的遣词造句、文字用语、概念表述”;①有人叙述为“表述法律的工具”。②而我们则认为,法律语言的本身属性,应该是指民族共同语中的一部分语言材料适应法律工作的要求而发生的一种功能性的变体。它随着法律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法律的发展而发展,依着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证据,"鉴定"这个法律专业术语在我国清末变法运动中首次出现。它最初来源于法国,经由日本法律传入我国。在比较法意义上,"鉴定"作为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概念与英美法系国家的"专家证言"概念可以形成大致的对应关系,但由于诉讼结构上的差异,其区别在于"专家"的范围上,相对而言,英美法系中的"专家"更为宽泛。在比较法研究中,这两个概念在运用时需要界定,避免大而化之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
西方法律思想史中,各个流派或代表人物尽管主张各异,但他们的共同之处是都体现了以个人本位为立足点,强调个人价值与自由。中国根源于宗法家族主义的群体本位法律思想将"国家"、"集体"这一整体概念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个体的存在和价值是由社会群体派生的。主张对西方个人本位的法律思想采取扬弃的态度以利于中国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1.
方玉 《法制与社会》2010,(29):297-297
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对刑事侦查的具体内容的关注程度远多于对其概念的界定,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论是在法律规范还是学术界的理论研究中,存在着"侦查"与"刑事侦查"混用的现象。从长远的角度看,并不利于国家的法治建设。本文通过历史考察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刑事侦查的主体进行了分析,以期在刑事侦查概念的界定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2.
全球治理的重要特征是多元规制,这一特点对全球化时代的法律的概念和法律渊源问题提出了挑战,针对这种挑战的三种解决途径即由约束力的区别来确定硬法和软法、按照法律制度化的程度来区分各种法律渊源、依据世界民主公法来界定各层次的法律渊源都要求对全球治理的法律渊源提出某种规范性要求。相对于这种规范性要求的实质性方面,通过合法律性这个概念来表述这种规范性要求是更适当的,并且在此意义上,合法律性也呈现了全球治理法治化这种规范性主张的必要条件和相应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附随义务涵义和价值理念的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春普 《河北法学》2001,19(2):45-48
附随义务在目前仅是一个学理概念 ,且缺乏系统研究。作为一个法律术语 ,在国内、外的相关法典或判例中均没有明确的概念 ,但其具体内容在各国立法中均有所体现 ,并在合同法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 ,界定附随义务的涵义 ,理顺合同缔结、履行中的义务关系 ,以实现附随义务保证交易安全与快捷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4.
共犯的共犯是刑法理论和刑法立法上的"冷僻"地带。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理论纵然对其有些许论述,但依然难以称得上"系统"、"体系"。对于共犯的共犯之概念,国内外刑法学界都未给出明确界定,而仅有一些"轻描淡写"的解释性表述。至于共犯的共犯之分类、理论归属、认识错误以及刑事责任的把握,则是整个刑法学界未有深入探讨的问题。然共犯的共犯在现实生活中并非如幻影般仅存在于想象之中,其依然会出现在各式各样的共同犯罪之中,故对共犯的共犯诸问题的讨论对刑法理论的完善和司法实践中相关问题的解决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修正的事实说:诉讼视野中的证据概念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洪波 《法律科学》2010,28(2):88-100
证据的概念,是证据法和证据法学理论大厦的基石,然而,理论和立法表述都还存在着问题。就此而言,需要强调的是,诉讼意义上的证据概念,不仅应当反映出诉讼证明区别于其他认识或证明活动的特殊性原理,而且,应当能够承载特定法律对诉讼证明原理的独特要求。一个具有完整逻辑结构的一般性证据概念可以界定为:与待证事实(主张、判定)具有法律相关性、可直接观察认识的外在事实。由此观之,中国三大诉讼法的有关条文都需要修改。  相似文献   

16.
向忠诚 《行政与法》2009,(10):80-83
在加入WTO的《议定书》和《工作组报告书》中,我国承诺享有诉权的是"受到被复审的任何行政行为影响的个人或企业"。我国现行的合法权益标准下的法律利害关系标准虽然对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作了扩大性的解释,但与WTO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差距。将法律上的利益作为界定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标准,是我国切实履行WTO义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集体肖像权"的概念因"信禾公司侵犯三军仪仗队整体肖像利益"一案被提了出来,但对集体肖像权的存在、内涵和外延存在争议,"集体肖像权"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集体肖像权作为"特定意义的集体所享有的肖像权"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肖像权,仅是一种狭义上的概念。此特定意义的集体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对此有学者已做出界定,这种意义的集体是对传统肖像权主体理论的一种突破。"集体"本身不是一个严格的法律概念,也应承认不具有归属性的成员作为一个集体基于整体肖像利益共有一个肖像权,作为广义上的"集体肖像权"。承认集体肖像权并不绝对排斥个人肖像权,其有独特的冲突调和渠道,而且保护了各成员的个体肖像权。  相似文献   

18.
一、不正当竞争的法律界定不正当竞争的概念是19世纪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提出来的。与此概念相同或相近的还有不公平交易、不公平贸易、限制性商业作法、限制性商业行为、限制性商业惯例等。由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与商品经济的发育程度直接有关,并与其法律制度建设相联系,而各国的商品经济的发育程度总是参差不齐,水平不一,因而各国无论在法律上还是在政策上对不正当竞争的概括和表述也是互有差异的。一般对其定义有概括法和列举法两种方式。笔者认为,不正当竞争就是指在市场竞争活动中采取虚伪、欺骗、损人利已等手段牟取暴利、损害国家、损…  相似文献   

19.
法律行为在中国数十年的讨论产生了用词及概念界定混乱,这严重扭曲了法律行为的本意,造成了不应有的困惑。处在制定《民法典》前夜的我们,有必要对这一问题产生足够的重视。《民法通则》未定义的民事行为应当通过立法体系性解释对其概念进行界定。现已形成共识的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等词不应另赋新说而额外造成概念法律位阶的差异。对法律行为用词和概念界定的学术讨论必须以社会责任为本位,以期实现良好的社会效果。《民法典》总则部分设权性表意制度的用词应当实现回归,其概念的表述中应当突出意思表示和私法效果两个要件,而不规定合法性要件。  相似文献   

20.
再论行政执法的合理性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再论行政执法的合理性原则傅国云一、合理性原则的内涵界定合理性原则是行政法基本原则在行政执法中的直接体现,对此我国行政法学界已形成共识。但对合理性原则的内涵表述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有以下不同的界说:1.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和法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