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浩 《理论导刊》2000,(4):18-20
利率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有效调控的关键,而我国长期以来以直接控制信贷规模为手段,对利率实行严格管理的货币政策已不适应金融改革的发展。当前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还有很多困难,但是,由直接控制到间接控制,由浮动利率管理到完全市场化利率体制改革是货币政策转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信贷传导机制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目前,我国市场经济模式下的货币政策体系已经逐步建立起来,需要间接调控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之相配合。但是从信贷传导机制来看,信贷规模对宏观经济的最终目标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而以货币供给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对信贷规模的影响并不显著。这说明,政府直接干预信贷规模仍是我国信贷传导机制的基本特征。正是由于这一基本特征,直接导致了多种效率损失问题。为此,要防范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的市场化经营,加快推动信贷规模从货币政策工具向中介目标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1993年9月17日,中国政府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不再举办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以加强信贷资金的集中管理和综合平衡,更好地为宏观经济决策服务。”同时“成立工商信贷银行,承担原来由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这样,中国人民银行就开始向中央银行转化。即逐步把力量集中于研究、拟订、贯彻金融方针、政策、法令和基本制度;掌握货币发行,调节市场货币流通;统一管理人民币汇率和存、贷款利率;编制国家信贷计划,管理国家信贷资金的来源和运用;管理国家外汇、金银储备;进行金融监管和金融市场管理等。…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然而,在我国中小企业经济实力,发展速度以及为社会做贡献不断增长的同时,金融为中小企业提供的服务远远跟不上要求,由于中小企业的特殊性,对贷款的需求表现为贷款要得急、频率大、数量少、风险大、管理成本高,出现了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现象。有资料表明,中小企业的贷款频率是大中型企业的5倍左右,中小企业的户均贷款数量中大中型企业的千分之五左右,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平均为大中型企业的5倍左右。笔者认为,加强银企合作,扩大信贷支持力度,是促…  相似文献   

5.
1996年是我国国民经济成功地实现“软着陆”调控目标,经济保存持稳定、持续、较快增长的年份。1997年将是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开始的年份。如何全面、正确地把握新一轮周期的经济走势,认清大的方向、趋势,十分重要。一、怎样理解今年财政金融适度从紧对于1997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中央决定继续采取适度从紧的财政金融政策。然而,从目前各地方、各部门的决策者和实际经济工作者的认识来看,许多人并没有深刻把握中央适度从紧的政策含义。一些人把“适度从紧”视为“适度放松”,认为两次调低利率,1996年增加了1000多亿贷款等就是适度放松…  相似文献   

6.
宏观调控评说:一次空前的成功之作本刊记者高庆林王晓光“过热———治理——再过热——再治理”……长期以来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屡屡出现的“大起大落”现象,曾被人们称之为新中国经济发展史上难以根治的一大顽症。然而,自1996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出“高增长与低...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迈进的时期,市场诸要素发生了激剧变化,现行的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在某些方面和环节出现了不适巨,从而诱发了贷款工作中的种种风险。(一)中央银方对信贷宏观调控中存在的风险。规模和资金的双向控制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向市场体系转化的需求,仍以信贷分配为主的直接控制的旧模式与市场经济按经济规律办事的客观要求相违背。1按行政区划纵向分配的资金供给与地区间横向流动的企业资金需求相矛盾。各银行信贷资金此余彼缺受规模限制而不能相互调剂,无法满足企业对资金横向流动的需求,从而出现了某些银…  相似文献   

8.
第一,针对政府职能缺位、不到位的问题,强化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及涉外管理部门。在投入与编制方面予以倾斜。相对于宏观经济管理、市场监管部门,我国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在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人员编制上都比较薄弱,出现了“缺位”或“不到位”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颜廷峰  张杰 《学理论》2014,(6):94-95
在创新驱动经济增长进程中,商业银行信贷资源出现了分配不均衡的现象。从搜集到的数据分析说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存在信贷资源集中的现象,然后进一步分析出信贷集中的形成原因以及信贷集中带来不利影响。进而提出缓解建议,防止我国的商业银行发生过于集中风险,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0.
《瞭望》1998,(11)
我国金融调控朝向市场迈开大步本刊记者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启动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取消贷款规模控制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去年初以来,从北京复兴门那座元宝式的中国人民银行大楼里不时传出有关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消息,戴相龙行长等中央银行领导人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我国市场经济尚不完善、政府机构改革正在不断深入、政府宏观经济调控职能在一定时期内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大作用的大背景,指出政府绩效实际上可以表现为体现宏观调控功能的“调控绩效”与体现内部管理规范性和效率性的“行政绩效”两个不同的层次,并通过比较政府绩效评价与企业绩效评价的异同,提出了基于战略管理框架的政府绩效评估机理,试图为加快我国政府机构改革步伐、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建设银行与一汽集团公司采取汽车消费贷款联合启动市场,经过两个多月运行初见成效,并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不但解决了代理商和终极用户的资金紧张问题,启动了企业生产,而且提高了银行的信贷质量。目前,这一办法正在逐步完善,部分金融专家和企业家建议加速推进,尽快探索出一条市场经济转轨期银企合作的新路子。 (一) 这个办法始于今年5月,当时,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向全国分支机构下达一份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为一汽—大众生产的捷达轿车提供规模为8.15亿元的“按揭贷款”。按揭贷款是抵押贷款的一种,我国的  相似文献   

13.
93年以来,我国运用货币政策对投资过度膨胀和经济过热的调控十分有效,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但近年来面对有效需求不足,央行从96年5月1日到98年12月7日,六次降息,一年期存款利率从10.98%降至3.78%,贷款利率从12.06%降至6.3...  相似文献   

14.
银行逾期贷款增加、呆滞贷款和呆帐贷款增加,致使不良资产比例不断增长,造成信贷资产质量下降的问题,近年来一直是困扰国有商业银行的一大难题。 如何有效防范信贷资产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备受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5.
通货紧缩是与市场经济相伴随的经济现象。我国的通货紧缩从持续的物价指数下降、货币供应增长减慢、经济增长趋缓三方面表现出惯性效应;这种惯性效应来自于世界经济发展周期的传递,来自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不足,来自于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失效;通货紧缩的惯性效应可以运用宏观经济政策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6.
经济稳定增长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目标,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从我国目前经济运行态势和国际环境看,要使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就必须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实践证明,我国近年来制定并实施的宏观经济政策是符合实际的、有效的。1996年我国经济实现“软着陆”。社会供求关系开始逆转,有效需求不足替代通货膨胀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滑。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更使我国经济雪上加霜,如何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艰巨任务。面对这种情况,我国政府审时度势,正确应对,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克服了国内需求不振、世界经济低迷、国际贸易保  相似文献   

17.
价格调控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其主要任务是由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是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矛盾。因此,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当时价格调控的主要任务是必要的,实践证明也是正确的。但是,近两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已变为经济增长与通货紧缩的矛盾,价格调控的主要任务已经转移到治理通货紧缩上来。这个变化告诉我们,在宏观调控中必须全面、准确地规定价格调控的任务,即既要抑制通货膨胀,又要克服通货紧缩。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是…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急切地盼望实现现代化,试图把“文革”造成的巨大损失及浪费的时间尽快夺回来,因而奉行了一条经济“赶超”战备.为了加快经济发展速度,自然要扩大投资,扩大基本建设规模.为了支撑庞大的基本建设规模,国家连年出现财政赤字.在“拨改贷”改革之后,银行的信贷规模也急剧扩大,再加上价格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商品的价格由市场调节,开始大幅度上涨,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的通货膨胀率以惊人的两位数居高不下,远远高于经济发展中适当通货膨胀率3%的要求,给人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压力,严重地阻碍了我国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银行商业化的推进以及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逐步展开,信贷风险已成为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根据资料统计,1996年底,全国逾期、呆滞贷款占贷款总额的20%以上;银行信贷资产中能够周转使用的资金已不到全部信贷资产的30%。特别是一些企业对银行贷款“敢借敢用敢不还”的现象普遍存在,使不良信贷资产的比重还在逐年上升。因此,客观分析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研究规避信贷风险的方法,对于促进国家银行商业化运作机制的规范和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秀丽 《理论导刊》2000,(10):27-28
一、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应坚持物价基本稳定政策199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政府实行了以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宏观调控,到1996年初步达到预期目标,以1997年经济的“软着陆”为标志,中国经济已进入了一个持续“高增长低通胀”,物价总水平相对稳定的时期。物价总水平从1994年的两位数峰值回落,从宏观上看,归结于坚持不懈地实行“适度从紧”的政策,而且随着缺短经济在大多数领域的结束、过剩经济时期的到来,减轻了通胀压力,为物价回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在宏观“软着陆”成功后,我国通货紧缩的压力却不断增大。通货紧缩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