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至孝周恩来     
周恩来父亲名叫周贻能,字懋臣,在周恩来出生前两三年时更名为劭纲。周劭纲一生颠沛流离,走南闯北,四处谋生。虽然生活清苦,话语不多,但他十分有主见,对儿子周恩来投身革命“从不阻拦,在内心里他是支持的”。1931年,他曾到上海,冒着极大的危险帮助周恩来做过通信联络工作。后来因斗争形势严峻,父子又分别了。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4):I0001-I0001
1947年3月底,周恩来与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一起,在陕甘宁边区领导全国的解放战争,邓颖超随中央工委赴华北,参加河北省平山县三交镇双塔村附近农村的土地改革复查工作。  相似文献   

3.
1966年5月,“文革”开始,大批老干部被打倒,邓小平就是其中之一。1973年春,中共中央恢复了邓小平的工作和职务。1975年1月,邓小平又任党的副主席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第四届全国人大召开后,由于周恩来有病住院,邓小平受毛泽东的委托,主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开始大刀阔斧地对各方面工作进行了全面整顿。一、整顿的指导思想在邓小平主持下,国务院从1975年2月到10月,先后召开了解决全国铁路问题的工业书记会议等一系列会议,会上邓小平多次讲话。在这些讲话中,他提出了全面整顿的思想。邓小平关于整顿的思想有以下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4.
近现代革命经历最全面在1946年朱德60寿辰时,中共中央致他的祝词说:“你是中国人民六十年伟大奋斗的化身”;周恩来的祝词说:“你的革命历史,己成为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1961年,周总理出访归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机场迎接他。第二天,周总理看到一张报纸上刊载他回京的消息上有“周恩来总理神采奕奕地走下飞机”时,不由得紧皱眉头。指着报纸对值班秘书说:“你打个电话,问一下这条新闻是谁写的,叫他马上到我这儿来一下。”那位记者很快赶到西花厅。周总理放下手中工作,又拿起那张报纸说:“我们现在国家遭难,人民受苦,我周恩来凭什么还‘神采奕奕’?”那位记者知道错了,只好向总理检讨。同时也汇报说,他当时写这则新闻时只考虑了国际方面的情况,没有考虑国内方面的因素,因此出了差错。周恩来略一…  相似文献   

6.
1972年 ,周恩来指示《人民日报》撰写国庆社论 ,重点讲国际形势和斗争任务 ,阐明我国的原则立场和战略方针。社论起草后送中央审阅。周恩来当时正忙于准备接待田中访华、谈判中日建交的大事 ,还是于9月23日亲自召集政治局会议进行讨论 ,并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报社同志反复修改 ,改出了一个稿子。9月29日周恩来又提出修改意见 ,因为下午要陪同田中去上海访问 ,因此指示报社同志要在当天下午把稿子修改出来 ,于当晚送到上海让他审阅 ,他还亲自为报社同志安排当晚去上海的专机。这一天 ,周恩来忙到晚上12点多才告一个段落。他一…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选集》,(下卷),已由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这本选集,收入了周恩来同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重要著作;记录了他在党、政府和军队的领导工作中,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解决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各种复杂问题的珍贵成果,完整地反映了他在建国后的全部工作历程。 《周恩来选集》 (下卷)收入的《一份应予保护的干部名单》,反映了“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中,周恩来为保护党内外干部、特别是为保护一大批党外朋友所作的不朽贡献。本文记述了周恩来围绕这张名单所进行的活动,从中可以看出,这张凝聚着周恩来心血与智慧的名单所包含的感人至深的内容。 本刊发表这篇文章,是对《周恩来选集》 (下卷)出版的庆祝,也是对周恩来同志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在遵义会议前后的历史地位与卓越贡献陈国权这里所说“遵义会议前后”的确切时间系指从黎平会议(1934年12月18日)到毛尔盖会议(1935年8月20日)整整八个月的时间。本文旨在从史实出发,阐明在这段时间里周恩来在党和红军中的历史地位和卓越贡献是...  相似文献   

9.
范硕 《瞭望》1995,(23)
山城智斗──记叶剑英在抗战中一幕范硕1939年6月9日,叶剑英来到中国西南山城重庆。这时的重庆.是中国抗战的陪都,国民党政府所在地,也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派出的代表机关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所在地。叶剑英到来之后,担任南方局常委兼军事部长,在南方局书周恩来的直...  相似文献   

10.
王一 《党政论坛》2014,(2):22-22
反对享乐主义——周恩来严格执行“十条家规”:邓小平游泳不准清场周恩来抵制享乐主义,严格执行不成文的十条家规:一是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去看望他,只能出差顺路去看看;二是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三是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  相似文献   

11.
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周恩来同志堪称典范。特别是他那高超的批评艺术,对我们今天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极富启发意义,是值得永远珍惜的一份宝贵遗产。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周恩来批评同志的不当言行时,常常用行动表示自己的态度,从而达到批评教育同志的目的。有一次,一位跟随周思来多年的老同志,托人给他悄来一些果品。周恩来考虑到果品退回会坏,就嘱咐工作人员以双倍价钱付给这位同志。工作人员不解,周恩来说,为难他正是为了教育他,让他知道不该送礼。批评下属,主动承担责任。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当中国代表团举行首次…  相似文献   

12.
李抒望 《党政论坛》2003,(12):12-14
半个多世纪前,一代伟人毛 泽东,在他走出中共中央在 农村的最后一个战略指挥所——西柏坡村口时,以东方式的政治智慧和独特话语,把共产党在全中国的上台执政定位为“进京赶考”,真是一语中的,入木三分。“赶考”路漫漫54年前,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  相似文献   

13.
在蒋介石主政台湾时期,祖国大陆方面对张学良过于直白的关怀和赞誉有时会刺痛蒋氏专制政治最敏感的神经,从而使张学良的处境更加难堪。因此,周恩来曾多次嘱告有关部属,所有涉及张学良的宣传、报导都要严格掌握分寸,一定要顾及张学良的人身安全。但周恩来对张学良的怀念和关怀却从来没有中止过。他总是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关系暗中了解张学良的状况。他曾不止一次托请来自台湾的朋友设法保护张学良,并对他们说:“如果张学良将军的生命有个一差二错,我们就不好见面了,不好说话了。”1958年12月,定居美国的宋子文来到香港小住。…  相似文献   

14.
新政府创造的奇迹———周恩来在开国之初●钟言实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多次说过:人民政府工作的重点,就是组织和保障经济建设。经他提名,中央人民政府任命陈云为政务院副总理兼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在财政经济工作方面,周恩来坚决地信任、依靠并支持陈云。建国初期的...  相似文献   

15.
郭沫若在1958年12月公开宣布入党以前,一直以“无党派民主人士”的身份出现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其实,早在1927年8月,他就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但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所迫,曾长期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以致有人怀疑他已“自动脱党”,所以才在建国后“重新入党”。1978年6月,郭沫若逝世后,经中共中央调查取证,才搞清楚历史真相。原来,郭沫若一直是一位“无党无派”的中共秘密党员。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周恩来同志是我党我军的缔造者之一,也是我党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创立者之一,他在思想政治工作战线上的光辉建树和贡献,成为我党我军历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3月5日是敬爱的周恩来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我们刊发此文,以寄托对他老人家的深切怀念之情。周恩来同志是我党我军的缔造者之一,在纪念他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回忆他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学习他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论述,我们心潮激荡,更加难抑无限怀念、崇敬之情。(一)“要进行革命的政治工作,获得政治工作的完满效果,必须建立严格的政治工…  相似文献   

17.
许睢宁 《民主》2008,(9):39-40
1948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取得辽沈、淮海两大战役的胜利后,又开始了解放战争中最后一个决定性的战役—平津战役。为了迎接全国的解放,召开有各民主党派、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参加的新政治协商会议,为筹建新中国做准备,中共中央开始有计划有安排地邀请一些民主党派人士,到当时党中央所在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交换意见,共商国是。雷洁琼就是在这时有幸见到了毛泽东并亲聆他的教导。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四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积极推动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周恩来同志在世时,曾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出过一套构想,并为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关于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构想,是伴随新中国即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而更加明确并且逐步完善起来的。 1956年1月30日,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在政协二届二次会议上正式宣布对台方针和政策。他强调:“凡是愿意回到大陆省亲会友的都可以回到大陆上来,凡是愿意到大陆参观学习的也都可以到大陆上来,凡是愿意走和平道路的不管任  相似文献   

19.
1976年4月15日,邓颖超同志在人民大会堂江苏厅会见杨振宁博士及其家人。邓颖超说,恩来同志患心脏病已经十年了。不过,使他致命的不是心脏病,而是癌。她告诉杨振宁:1973年恩来同志见你时,他自己已经知道得了癌症。杨振宁说,既然已经知道得了病,为什么不让他休息,还让他继续工作?邓颖超说,谁也没有强迫他,是他自己乐意的。一位美国记者报道说,周恩来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不要睡眠而能生活的人。这是夸张的说法。没有人能够不要睡眠而能生活。不过比起一般人来,他的睡眠时间确实少得多。也有人说,周恩来工作起来不知疲倦,这种说法…  相似文献   

20.
正众所周知,1949年3月23日,在中共中央离开河北西柏坡奔赴北平(北京)之时,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进京赶考”的话题。他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笑着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能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绝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