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多年前中韩建交结束了冷战时期朝鲜半岛南北集团对峙的政治格局,中韩两国政治经济文化合作关系迅速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中韩关系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四个发展阶段,但注入的"正资产"是主流,产出的"正能量"在不断深化中韩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关系的战略定位不断被赋予新内涵。中韩关系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两国政治与安全领域协商沟通交往密切,但两国政治互信度有限;中韩经济贸易合作广泛,互利共赢,成为助推两国关系的"合动力";中韩关系的拓展深化得益于民相亲、地缘邻近、文化相通等得天独厚的优势。"信任外交"是朴槿惠新政府的外交政策基调,中韩两国能否在信任的基础上构建新型战略伙伴关系,韩朝建立南北信任关系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2.
吴高贤  康强 《学理论》2013,(24):251-252
随着中韩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流日益加深,社会对韩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很多的高校纷纷开设了韩语专业。但是,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当前我国的韩国语教育仍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重理论轻实践,单一强调语言学习等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主要是针对目前我国韩语教学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希望找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增强韩国语教育的社会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3,(36)
中韩建交以来,两国政府积极开展公共外交,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近些年来两国关系由"暖"变"冷",与两国公共外交的初衷背道而驰。所以,正视问题的存在,理性分析问题的形成原因,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中韩两国公共外交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张毅 《瞭望》1992,(36)
8月24日,中韩两国建交。9月上旬,浦项综合制铁株式会社董事长朴泰俊将率领韩国钢铁工业投资考察团对中国进行为期一周的考察和访问,成为中韩正式建交后第一位来华访问的韩国重要的大企业家。 早在中韩两国正式外交关系尚未建立,一些韩国大企业对在中国大规模投资尚在迟疑徘徊之时,韩国最大的钢铁制造厂家,也是全世界第三大钢铁公司——浦项综合制铁株式会社,毅然决定投资上亿美元,在中国九十年代对外开放的热点——上海浦东  相似文献   

5.
中韩关系20多年的磨合为两国关系的深化奠定了基础条件,深化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面临着难得机遇。中韩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深化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绝非易事。外部因素干扰、军事安全合作滞后、民族主义情绪浓厚、贸易摩擦、共有文化解读与历史认识的分歧等成为我们面临的挑战。为深化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两国应提升中韩关系的战略高度,将之打造为东北亚稳定和发展的核心支柱,为此要积极推进中韩FTA建设,共同构建东北亚发展新模式;强化中韩安全合作,以此为基础寻求建立中国与美韩同盟的沟通机制;加强对日协调,推动中日韩三方合作;密切并扩大两国间多层次的人文交流,加强两国智库间的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10)
中韩FTA已于2014年11月完成了实质性的谈判,两国在投资、金融等领域达成数十个协议。如何将中韩FTA在朝鲜半岛的作用发挥最大化,实现朝鲜半岛的稳定是战略设计考量的重点方向。为此需要分析中韩两国各自在中韩FTA中的战略基点设定,彼此协调,寻求共识,以促进中韩FTA的良性发展,稳定东北亚地区的政治局势。通过结合中韩资料,本文基于中韩视角分别分析了两国意图通过FTA实现的战略目标,结合了东北亚地区整体局势,提出了中韩FTA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8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钱其琛和大韩民国政府代表李相玉在北京签署了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韩两国的关系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中韩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两国间曾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8.
建交14年来,中韩两国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真诚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开展经贸合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效。  相似文献   

9.
中韩两国有着深厚的历史友谊和革命友谊。两国建交20年来,在国家关系取得了长足进步的同时,民间对立却不断激化。问题导向型、意识形态型和工具型是民间对立的主要类型;但它们通常相互交织。民间对立主要是由于民族主义的膨胀、媒体的不当宣传、经济发展导致的心态失衡以及两国外交政策的冲突四个原因综合引起的。化解策略是:超民族主义的视角处理历史文化问题,加强文化交流,媒体承担好社会责任正面引导民众,科学认识两国的经济发展和妥善处理经济纠纷,增进政治互信,加强两国在地区和全球性事务的合作等等。民间对立直接影响国家的友好关系,中韩两国政府、企业、媒体、民间社团和民众都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共同努力改善两国民间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京韩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将跨文化适应划分为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两个方面,通过对在京韩国留学生的开放式问卷调查以及个人访谈,证明虽然韩国留学生也会经历由不适到适应的曲折阶段。但几乎所有时间段的学生都不能适应和认同中国现有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服务模式。生活时间1至2年的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尤其是心理适应程度最低,抑郁症状相对较重。而在京生活4年以上的韩国留学生基本上都能适应中国的社会生活,且都把中国看作是自己的第二故乡。本文分析了影响韩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中韩两国社会文化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差异,探讨了中韩两国的不同意识结构。  相似文献   

11.
《侨园》2016,(1)
正由韩国驻沈阳总领事馆主办的"2015东北亚共同体论坛"于2015年12月4日在沈阳召开。韩国驻沈阳总领事馆刘福根副总领事代表申凤燮总领事致欢迎词,东北大学副校长王建华致辞。来自中韩两国学术研究机构及各大学院校200多人参加了论坛。来自中韩两国近20位专家学者就构筑东北亚和平共同体方案、构筑东北亚经济共同体方案两个议题,围绕东北亚共同体的建构与中韩合作课题、推动建设东北亚安全体的模式与构想、韩半岛统——东北亚的和平与发展、一带一路与韩半岛的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资本",社会资本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占有量的差距会恶化社会分裂和排斥问题。要实现整个社会的发展,我们就必要扩大社会资本的共享程度。社会资本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产生,人际关系的信任结构决定社会资本的共享或垄断。因此,为了增进社会资本,必须得扩大普遍信任关系,以增进对于一般人的信任与系统信任。目前,中国与韩国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分裂和排斥问题,这些问题与两国的信任结构有很重要的联系。因为,中国和与韩国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以上的现代化发展路程,然而,中韩两国都仍无法摆脱封闭的以关系为中心的信赖构造。通过公民社会和公益NGO的活动,中韩两国都能够增进普遍信任。因为公民社会可以当作普遍信任形成而成长的平台,特别是作为一种接触方式,公益NGO的活动直接扩大人们的普遍信任并且增进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中韩合作新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国家主席胡锦涛的邀请,韩国总统卢武铉将于7月7日至10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卢武铉今年2月就任韩国总统后首次访华,也是中韩两国新一代领导人的首次会晤。  相似文献   

14.
杨龙 《学理论》2012,(27):29-30
中韩苏岩礁(离於岛)之争不是两国领土纠纷问题,而是中韩丽国因海洋专属经济区重叠后划分面引发的界限争端问题.中韩双方都需从战略的高度与长远的角度、从中韩关系的长远健康发展出发,依照相关国际法的规定以及现实状况公平合理和平地解决.这就需要中韩双方共同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改革政府已成为现代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中韩两国政府机构改革既有着某些相同的方面,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从改革的目标来看,两国走的路比较相近;但在分流人员的安置上,两国的做法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6.
日本首相小泉在通过了历史教科书和参拜了靖国神社之后,现在宣称,要在外交上作出努力,争取与亚洲邻国、特别是与中韩两国“修补”被其损害了的国家关系。但日本的“说教”遭到中韩政府的严正拒绝。舆论指出,“中韩让小泉吃了闭门羹”。 乍看起来,这好像是中韩“闭”  相似文献   

17.
应韩国总统金泳三的邀请,李鹏总理将于10月31日至11月4日对韩国进行为期5天的正式访问。这是自中韩1992年建交以来,韩国前总统卢泰愚和现任总统金泳三相继访华之后,我国家领导人首次访问韩国。 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平相处,并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他们发展友好关系。冷战后,国际交往中意识形态的因素淡化,经济合作的分量加重,中韩关系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建立和发展的。 韩国是中国一海之隔的邻邦,发展中韩双边关系完全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李鹏总理此行的主要目的旨在扩大两国最高领导层的交流、促进和加强两国建交以后发展起来的睦邻友好关系、扩大两国在经济、贸易、工业技术交流等各个领域里的合作和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8.
潘燕 《瞭望》2001,(27)
正在持续的中日贸易摩擦,很容易 让人们想起去年6-8月间中韩 的“大蒜”之战。 同是起因于中国农产品的价廉物美,同是由邻国率先发难,而日韩两国除发展程度不同外,其它自然和经济条件皆十分相似,由此不能不让人们思考这两次贸易战的背景及缘由。  相似文献   

19.
金灿灿 《青年研究》2006,13(2):20-25
本文分析两国男女大学生择偶的异同,发现大学生总体择偶特点为注重精神因素,看轻物质因素,倾向于自身和对方资源互补;男女择偶模式仍然呈现传统的“男高女低”的趋势;韩国学生比中国学生更在意家庭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齐伟 《学理论》2011,(34):51-52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成为各国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中韩作为邻国,尤其重视两国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上的合作,针对两国在非传统安全合作领域合作中的制约因素,寻求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