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匡国珍 《理论月刊》2006,(8):167-17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十一五”期间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崭新的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必须确立新的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中心,在城市化、工业化的大战略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实现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侯国庆 《协商论坛》2006,(10):28-28
近日,就有关新农村建设问题,我们到有关市地作了专门调研。根据所见所闻,所学所思,提几点看法供参考:正确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3.
陈锡文 《思想工作》2006,(10):I0002-I00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要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十六届五中全会后,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都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了全面的论述。根据中央的这一战略部署,2005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着重研究了继续加强“三农”工作、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的问题。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建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做出了部署。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建设新农村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统筹城乡发展,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新农村、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城乡关系等,这是破解“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对整个“三农”问题的深化。我国作为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旗(县)域涵盖“三农”,联结城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阵地。作为旗县工作的同志,必须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理解和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重大意义,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统领旗(县)域“…  相似文献   

6.
一、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一问题已经成为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瓶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践行温家宝总理提出“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诺言的行动体现,更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包客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要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尔后,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都从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高度,对新农村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作了辩证而深刻的论述,为我们以科学发展为统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握好农村的统筹全面发展,坚持整体推进。在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原则指导下,一要把新农村建设放在城…  相似文献   

8.
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困难、农村发展滞后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突出问题,寻求破解这一难题的策略,成为当前“三农”工作的核心。本文围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路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结合江西实际,就城乡统筹的发展策略、发展模式、新农村建设的主攻重点等问题进行探讨,试图寻求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科学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繁荣稳定就没有国家的繁荣稳定,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国家的全面小康。“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各级政府的重大问题之一。中央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总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和钥匙,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0.
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反过来说,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必先解决好“三农”问题,解决了“三农”问题,就攻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最坚固的关隘,也解开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难解之结。“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是如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重大举措,是加快城镇化、现代化的现实途径,是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一直关注解决“三农”问题,关注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十届全国人大以来,常委会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监督工作的一个重点。2003年至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开…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战略举措。农民党员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骨干力量,是农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他们在农村改革和发展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在我国,开展新农村建设条件已经具备,时机也已经成熟。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重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放弃国家以往的“三农”政策另起炉灶,而是赋予其新内容使之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我们要着重从“新”和“建”两个方面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六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明确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  相似文献   

14.
韩东娥 《前进》2007,(1):36-3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省第九次党代会确立的今后加快山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山西的战略举措之一。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两区”开发步伐,是构建和谐山西的主要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十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为完成这了一任务,十六届五中全会、今年中央的一号文件又作了进一步强调。今年2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战略。紧接着,中央党校对全国5000多名区县长进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专题培训。这些举措表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起步实施,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许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研究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解决的是必须处理好“十大关系”。  相似文献   

16.
黄利剑 《传承》2007,(6):58-5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含义,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些方法,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视野中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四个层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鄢烈翔 《新东方》2006,(4):13-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继续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惠及亿万农民的伟大工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相似文献   

18.
宋土生 《协商论坛》2006,(11):23-23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也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其关键是要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观念,尽快摆脱就“三农”抓“三农”的传统定势,通过工业化、城镇化推动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乡镇人大作为最基层的国家权力机关,直接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镇人大要立足本职,找准位置,联系实际,发挥优势,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升华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