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外来人员毒品犯罪已成为浙江省毒品犯罪的突出问题。犯罪比例逐年增高、犯罪区域相对集中、区域特征比较明显、主体组成形式多样、犯罪手段更加狡诈是外来人员毒品犯罪的主要特点。对此,要开展毒情调研,掌握外来人员毒品犯罪活动规律特点;要开展查缉工作,力争将毒品堵在入境途中;要加强教育防范,对重点地区的外来人员实行重点管理;要利用外来人员秘密力量,及时收集和掌握外来人员毒品犯罪情报信息;要加强区域协作,联手打击外来人员毒品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2.
犯罪学,传统上是研究人的犯罪行为因素和寻求改变人的犯罪倾向的方法。它对犯罪行为的解释往往基于社会学或心理学理论。到了七十年代,有关专家开始认识到要靠同时研究犯罪者、犯罪地点和环境情况来认识犯罪活动。因此,他们便把环境与犯罪的理论研究称为“环境犯罪学”,把环境犯罪学的应用方面称为“防犯环境规划”。在这方面的研究时间较早的是一个叫奧萨卡·纽曼的建筑和城市规划学家。他在1972年出版的《防卫空间:城市规划的防犯》一书中指出,犯罪上升的部分原因是目前人为造成许多无人所属或无人问津的区域,便于犯罪的产生。因此在城市的规划中,应该考虑到如何增强人们对其周围环境的占有  相似文献   

3.
犯罪主体的犯罪活动是在特殊的情景中进行的,其心理活动也具有相应的独特性,因而,犯罪主体注意的指向性、集中性、如何分配、转移等基本特性也就表现得与众不同.在整个犯罪过程中,犯罪主体的注意始终处于高度指向、集中状态,注意中心集中指向于与犯罪有关的内容.对犯罪注意特性和规律的研究有助我们认识和把握犯罪主体的犯罪活动轨迹,从而有助于侦查机关的侦查和讯问,对整个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丹东地区毒品犯罪活动的研究分析,总结出该地区毒品犯罪的特点,并基于各相关部门在打击丹东地区毒品犯罪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强针对毒品犯罪的情报工作、加强缉毒队伍软、硬件建设、加强专群工作的有机结合以及加强各相关部门配合协作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打击丹东地区毒品犯罪活动的对策,以期有效遏制该地区毒品犯罪,进一步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5.
犯罪时间问题,已有不少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广泛的论述。本文仅就此题探讨两个问题:一是推断犯罪时间的方法;二是对犯罪分子在犯罪时间问题上玩弄的花招加以归类概括。侦查活动中所讲的犯罪时间,是指犯罪分子实施犯罪活动的时间,是一个有起点有终点的时间区间。犯罪时间区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犯罪时间区间是指犯罪分子从侵入现场至逃离现场这一段时间;广义的犯罪时间区间则是指犯罪分子从起程点至实施完犯罪又回  相似文献   

6.
虚拟空间涉毒犯罪,就是以虚拟空间为载体实施的各类涉毒犯罪活动的总称.随着公安机关在现实空间打击涉毒犯罪力度的加大,涉毒犯罪分子将涉毒犯罪转移到虚拟空间进行,通过网络销售毒品和易制毒化学品、传授制毒方法和工艺等涉毒犯罪已经产生并有愈演愈烈之势.虚拟空间涉毒犯罪具有隐蔽性更强,智能化突出,行为人的低龄化态势明显,与电子商务、物流寄递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的特点.遏制虚拟空间涉毒犯罪应坚持打防并举方针,具体应加强对虚拟空间、电子商务平台和寄递物流业的监管,做好预防工作;加强虚拟空间涉毒阵地控制、运用信息化手段和控制下交付措施打击虚拟空间涉毒犯罪.  相似文献   

7.
流窜犯罪是刑事犯罪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打击流窜犯,始终是公安机关,特别是刑侦部门的重要任务。本文试从流窜犯罪的概念分析入手,搞清流窜犯罪活动的规律和特点,以提出打击流窜犯罪活动的对策。一、流窜犯罪的概念(一)流窜犯罪的构成流窜犯罪的构成要件是:1.犯罪主体必须离开居住地所属区域,跨市(区)、县实施犯罪,即“易地作案”。2.流窜犯罪所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国家、集体和个人的财物以及由此引起的人身伤害。3.主观方面是以犯罪为目的的故意犯罪,具有随时作案的犯罪意识。  相似文献   

8.
虚拟空间犯罪活动有基于网络空间的犯罪、基于移动通信空间的犯罪、基于地理位置服务的犯罪、其他衍生的犯罪等四类表现形式。犯罪盲区的产生是出于资源信息的高价值性、空间形态的易侵害性、虚拟空间作案的隐蔽性、侦查破案的滞后性、管理主体的孤立性与模糊性等五点原因。对虚拟空间犯罪盲区的综合防控和治理可以从净化虚拟空间环境,提高治理防控意识;加强虚拟空间内部与外部设防,推进技术进步;完善法律支撑,增强动态控制能力;加强沟通协作,多方位建筑防护体系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9.
利用互联网+物流寄递进行毒品犯罪具有隐蔽性、犯罪活动跨区域性、犯罪要素相互分离性、犯罪呈智能性和反侦查能力强等特点,给公安机关侦查、取证、全链条打击都带来困难,受暴利刺激形成的毒品犯罪供求关系影响,互联网+物流寄递涉毒犯罪将持续发展蔓延。有关部门应建立网络与物流寄递涉毒防控机制,建立互联网+物流寄递涉毒犯罪金融调查机制,结合网络涉毒情报信息进行侦查等方面予以遏制。  相似文献   

10.
实战部门打击现行犯罪一般说来是针对扒窃犯罪活动的,因此“打现行”常常成了“反扒”的同义词。其实,打击现行犯罪活动的内容相当广泛,并非限于打击扒窃活动。本文所说的“犯罪识别”,是指对现行犯罪的侦察,这是笔者对打击现行犯罪的理论概括。 一、研究犯罪识别的意义 犯罪识别问题,在实战部门颇受重视。无论派出所、刑警队、治安队,还是乘警队和特警队,都把打击现行犯罪作为一项职责和职能,并将犯罪识别技能作为一项基本的业务技能加以训练、考核和评比。几  相似文献   

11.
张秀玲 《前沿》2003,(8):99-100
加入"WTO"意味着将给我国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另一方面也给跨国犯罪活动舞台提供了便利.我国"入世"后跨国犯罪表现为国内犯罪和国际犯罪两类,跨国犯罪的主要原因是利用了"WTO"所创造出的市场开放的机遇.如何预防我国"入世"后的跨国犯罪是一个需要从多方面考虑的问题,其中,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并行使我国的刑事管辖权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保安》2001,(7):52
犯罪现场是指犯罪分子进行犯罪的地点和留有犯罪痕迹物证的有关场所。犯罪分子进行犯罪的地点也叫作案地点,如人被害地点、财物被盗地点。犯罪活动的结果,必然引起现场上客观事物的变化,这是犯罪现场的基本条件。因此,可以说与犯罪活动有关的时间、空间、人、物、事的总和就是犯罪现场。一、保安员保护现场的任务现场保护是做好现场勘查工作的必要前提。因为犯罪现场是识别犯罪、获取罪证和研究犯罪活动过程最直接最实际的场所。《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犯罪现场,并且立即通知公安机关派员勘验…  相似文献   

13.
恐怖组织犯罪我国为数不多;土生土长的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有逐步蔓延并与境外勾结之势。这两种犯罪组织目前在境内尚处于萌芽、发展阶段,但对社会治安的威胁极大,群众极为深恶痛绝。为了稳准狠地惩处这两种犯罪活动,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仅就两种犯罪的异同作一点粗浅探讨。 恐怖活动组织是指以杀人、伤害、爆炸、绑架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和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利用计算机进行金融犯罪和其他犯罪活动的现象日趋严重,危害性也越来越大。由于计算机犯罪具有隐蔽性强、涉及金额大以及不易被发现等特点,因而打击计算机犯罪活动已成为世界各国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下面介绍一些国外在防范计算机犯罪方面的部分最新科研成果,以飨读者。英国利物浦DB公司新近发明了一种用于记录计算机所有工作信息的“黑匣子”。这种“黑匣子”采用了先进的数据压缩技术,因而能存储大量的信息,可有效地防止不法之徒利用计算机进行金融犯罪。…  相似文献   

15.
在网络犯罪场中,网络犯罪场的背景条件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并起作用的。代表了犯罪场系统要素的一个层次,具体包括网络时间因素、网络空间因素、网络被害人因素、网络社会控制疏漏因素等。网络犯罪场调控是网络犯罪控制的最有效途径。要通过对网络犯罪场诸要素的调控建构起一个动态的调控体系。以最终达到对网络犯罪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在日益增多的各类刑事犯罪活动中,有组织犯罪和犯罪团伙黑社会化表现极为突出,其中不乏带有某种政治意图和以反社会为特征的犯罪活动,威胁和危害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在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过程中,对带有不同犯罪目的的有组织犯罪加以分析研究,极为重要。这不仅便于采取不同的侦察措施和对策,更重要的是及时、有效地打击那些表现突出、威胁严重、危害最大的犯罪活动。本文就带有政治意图的有组织犯罪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们对广州未成年人(十八岁以下)的犯罪活动情况进行了调查,从中发现了一些应当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新问题。 l、末成年人犯罪逐年上只‘,犯罪年龄相对提前。近几年来,我市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海上犯罪的主要特点:1.走私犯罪是最常见的犯罪类型,其次有妨害国(边)境管理的犯罪,海上抢劫和海盗犯罪、海上盗窃;2.犯罪具有群体性;3.犯罪的主体以青壮年男性为主;4.犯罪活动地域广阔,流动性、预谋性和环节性强;5.多为跨国跨境犯罪。海上治安防控体系构建原则:海陆一体化,快速反应,法制原则,警企民共同参与。海上治安防控体系构成要素:精良的海上治安管理队伍,高效的专门工作,群众参与配合,法制建设保障,横向协作配合,国际合作互助。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各种犯罪活动猖獗。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虽连年下降,大案要案仍时有发生;卖淫嫖娼犯罪屡禁不止;赌博之风蔓延城乡;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利用迷信进行犯罪活动回潮;淫秽物品犯罪泛滥;毒品犯罪死灰复燃,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20.
犯罪是严重破坏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在当今社会转型期,犯罪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犯罪分子之所以实施犯罪,根源在于各种利益的驱使。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犯罪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犯罪分子在进行犯罪活动之前,必然会对将要进行的犯罪活动从成本到收益进行全面的衡量,以确定是否选择实施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