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梭戛生态博物馆再考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问题的提出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欧洲新博物馆运动浪潮,在20年后波及到了古老的中国。其具体的表现之一便是在1995年由中国和挪威两国共同合作在贵州六枝梭戛兴建了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此后又陆续建起了镇山、隆里、堂安等三座生态博物馆,从而在贵州建成了一个生态博物馆群。1988年10月31日,梭戛生态博物馆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2000年7月,我首次造访梭戛,并在此进行为期一周的田野考察,随后撰写了田野考察报告《矛盾的“文本”》。在这篇文章里,我首先描述了梭戛长角苗所创造并保存至今的丰富多彩的原生文化,我把这些文化称之为“罕见…  相似文献   

2.
正"我在世界各地做过很多考察,但我考察和研究最深入、最出彩的是在我的两个家乡——贵州和江西:一个是亚洲第一座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梭戛生态博物馆所在地贵州六枝特区,一个是江西景德镇。"方李莉研究员有很多身份,但有一个身份和贵州直接相关,祖籍是江西省的方李莉,出生地在贵州水城钢铁厂,并在那里的子弟小学读到五年级,才随父亲工作调动转学到江西。  相似文献   

3.
正贵州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灿烂的历史底蕴,而这些恰恰使贵州具备了发展生态博物馆的良好条件。1995年,贵州开始探索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合理途径。1997年至2005年间,中国与挪威合作,先后在贵州六枝梭戛(1998年)、花溪镇山(2002年)、锦屏隆里(2004年)、黎平堂安(2005年)四个古老的民族村寨建立了苗族、布依族、汉族、侗族四大生态博  相似文献   

4.
正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依托地方资源和浓郁的民族民间文化打造文化产业,文化惠民、文化富民成效初显,脱贫攻坚力度加强,群众小康步伐加快。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是三线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城市,夜郎文化神秘古朴、牂牁文化历史悠久、三线文化底蕴厚重、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近年来,六枝特区依托地方资源和浓郁的民族民间文化打造文化产业。目前,第四届六盘水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大会主会场牂牁江景区正在如火如荼加紧建设,全省"十三五"重大文化项目梭戛乡长角苗示范新区、着力打造的"六枝记忆·三线公  相似文献   

5.
<正>【话题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位无名记者从贵州带走一组少数民族村寨群采风图片,旋即在梭戛催生了"中国第一个原生态博物馆"。随后,郎德、西江、天龙屯堡、思南、石桥……像梭戛这样以摄影福荫旅游进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例子逐渐让人耳热起来。2009年9月,第二届"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使贵州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国内影响,再次大快朵颐于摄影的甜美滋味。如何以镜头创造、传递美丽,用影像传递感情、推介形象?贵州正在,且将继续用行动作一个生动的注脚。  相似文献   

6.
正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建设中的生态,发展中的经济,让六枝人收入大幅度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更加凸显。自2005年被中国气象学会认定为"中国凉都",六盘水通过不断努力,逐渐完成了从"煤都"到"凉都"的华丽转身。而今的六枝特区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理念的引导下,正在以自己的探索,为"凉都"品牌赋予更加充实的内涵。六枝特区,这个有着"画廊"之称的贵州西部山城,生态与产业的结合已经日益紧密。  相似文献   

7.
<正>六枝特区是古夜郎腹地,是三线建设时期的重要能源工矿区。六枝特区夜郎文化神秘古朴,三线文化底蕴厚重,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各具特色。近年来,六枝特区依托地方资源和浓郁的民间民族文化打造文化产业,使"文化+"多点开花,长足发展,助推了当地经济腾飞,文化惠民、文化富民初显。在首届多彩贵州文博会上,省委书记陈敏尔,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广智,市委副书记魏雄军到六枝馆参观,对六枝特区文化产业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8.
李万军 《当代贵州》2013,(18):50-51
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多次提出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要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深刻地融入到"两加一推"的主基调和重点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在此推动下,作为全省"5个100"工程之一的六枝特区路喜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加快建设步伐,园区建设如火如荼,蒸蒸日上。六枝引入"路鑫样本"循环经济产业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回望过去,千年牂牁,孕育历史与文明;迈步今朝,画廊六枝,"城乡一体"处处新,五大新发展理念正深深植根于六枝特区这片热土。在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发展中,六枝特区全力"转"、奋力"赶",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产业,实现发展速度和质量同步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增强,迈入全省经济强县行列。按照省委对六盘水市作出的建设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先行市的总体要求,六枝特区严守发展和生态两条  相似文献   

10.
正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彝族是六枝特区境内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多分布在箐口乡的社勒村、上下麻翁村、中寨乡的大小补王村等地。六枝特区原有七个彝族民族乡,2015年并乡后有落别、牛场、中寨、梭戛四个民族乡,现有彝族人口64692人,占全区少数民族人口的34%,占全区总人口数的10%。(一)客观条件制约  相似文献   

11.
贵州文坛,有两位颇有成就的作家都叫刘毅,两人都是区、县文联的主席,而且两人都是两本文学杂志的主编。一人身居开阳,主编《茉莉文学》,一人身居六枝特区,主编《六枝文艺》。开阳刘毅操持散文诗,已在省内外刊物发表了近千首作品,并出版了《刘毅散文诗选》,在开阳召开了近十次散文诗会,培养了本地的数百位散文诗作者,开阳还被中国散文诗研究会命名为“中国散文诗乡”。六枝刘毅操持散文和报告文学,身手十分了得,  相似文献   

12.
李万军 《当代贵州》2016,(45):56-57
正回眸过去,六枝发展中的很多精彩令人目不暇接。接下来怎么走?六枝特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给出了答案:围绕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综合经济实力跻身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境内黔中水利枢纽建成蓄水,堪称贵州水利建设史上的经典之笔;随着"六六""六镇"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对外开放的大门已被打开;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背街小巷提级改造,山体公园景色宜人;  相似文献   

13.
《当代贵州》2011,(27):33-33
9月22日,2011中国·六枝“发现——原始烊舸江”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在贵阳召开。由六枝特区区委、区政府主办的“发现——原始群舸江”系列活动从即日起正式启,  相似文献   

14.
正这里风光旖旎——夜郎故地牂牁江、贵州屋脊韭菜坪、雄奇壮美北盘江大峡谷……行走六盘水,就是行走在灵山秀水间;这里气候独特,凉爽舒适、滋润清新,"中国凉都"誉满天下;这里文化多姿,盘县大洞古文化万年流淌,梭戛长脚苗风情绰约,长征文化薪火相承,"三线"文化历久弥新。  相似文献   

15.
<正>有人说:"牂牁是中国的。"也有人说:"夜郎是世界的。""中国牂牁,世界夜郎。"亦可以说是六枝的。在很多人眼里,农业才是六枝的发展优势,旅游历来都是六枝的"短板",其实不然。从南向北,一路喀斯特自然风貌、古文化遗址、民族风情和民间文化,犹如颗颗明珠镶嵌在乌蒙大地,让六枝特区旅游熠熠生辉、光彩夺目。加之夏季平均14.5℃的独特气候条件,使六枝成为天然的避暑胜地。先从南部的牂牁江看下去。"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曾对夜郎国作这样的记载;彝文《水经注》说:"县  相似文献   

16.
贵州文坛,有两位颇有成就的作家都叫刘毅,两人都是区、县文联的主席,而且两人都是两本文学杂志的主编。一人身居开阳,主编《茉莉文学》,一人身居六枝特区,主编《六枝文艺》。开阳刘毅操持散文诗,已在省内外刊物发表了近千首作品,并出版了《刘毅散文诗选》,在开阳召开了近十次散  相似文献   

17.
<正>六枝特区以同步小康为奋斗目标,加快"一产转型、二产升级、三产优化"发展步伐,同时着力改善民生,全面提升群众"小康指数"、"幸福指数"、"安全指数"、"满意指数",全力打造"幸福六枝"升级版。以园区为载体推进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建设2015年1月,随着生态高效茶叶示范园区(区级)、新华高山生态茶叶经济示范园区(区级)、牂牁江农业观光示范园区(市级)晋升为省级一般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六枝特区现有省级现代高效农业园区7个,囊括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马自树表示,自改革开放后,由于暴利驱使,加之出入境管理难度增大,中国大陆形成了新的一波文物盗卖、走私高潮。古墓、海底沉船、博物馆,这三处被盗最为频繁。涉足文物界多年的资深记者吴树说:捞海底沉船最安全,碰上海上缉私船的几率几乎为零;最难的是博物馆,但东西保证质量,条件是要长期蹲点和培养内线。盗墓贼的数目无从统计,只能从其战果窥豹一斑。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六枝特区始终围绕产业抓好顶层设计,下大力气进行招商引资,各方合力共建良好使项目建设环境,仅2014年全年,引进项目204个,总投资821.0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57.37亿元;2015年第一季度,获得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9.49亿元。廻溪温泉度假区一期工程建设完毕,进入试运营阶段;华润六枝煤电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园已完成发电机组的安装及厂房的修建;岩脚小城镇建设初见雏形,商住及地下管网的铺设工作正快速推进……在六枝特区,一个个项目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大开发、大开放、大建设、大发展的六枝大地上,六枝人干事创业的热情高涨,决战贫困的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2,(5):123-124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 1976年7月开馆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是史密森氏学会创建的众多博物馆之一,也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有关飞行的专题博物馆。该馆坐落在首都华盛顿,开馆第一年参观人数就超过了1000万人次,创美国各博物馆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