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声》2016,(8)
正1948年,我出生于台湾嘉义的一个小山村,因中国文学知道自己是个中国人。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最有名的话是:"在我死之前,让我做一个中国人。"在台湾,我是出了名的统派。每当朋友、学生和后辈知道我的成长背景,就会问:你怎么会成为一个统派?我觉得这就是现在台湾社会所面临的根本问题:大部分人都不了解台湾的过去,只用现在的观点来看过去,所以才会觉得我是一个"怪人"。我自己则认为,我会成为现在的我,再自  相似文献   

2.
一月二十日,杨女士随丈夫茅先生回到江苏省启东县东海乡,第一次走进婆家门.杨女士是台湾省人,茅先生是一九五○年去台湾的.杨女士的婆婆高喜兰有二子一女.小儿子和女儿都在高老太身边,成了家,安居乐业.高老太常对家人说:"我已经是八十岁了,不知道还能不能与大儿子、大儿媳见上一面?"杨女士和丈夫一进门见到老母亲病在床上,便双双跪在床前,杨女士泣不成声地说道:"妈妈!儿媳已经有三个孩子了,才来拜见您,没有尽到孝心,真是对不起您老人家……"杨女士把一支金戒子戴在婆婆手上,婆婆说:"我没有尽到做婆婆的责任,应该留给您自己戴."杨女士对婆婆亲热地说:"这是我的心意,作个纪念,请收下."高老太激动得和儿  相似文献   

3.
人生如玉     
从前有一位智者收了很多学生,其中有个学生向他请教:“老师,我有时感到前途茫然,不知道自己的价值,你能讲讲我的价值吗?”老师从他的口袋里拿出一块光溜溜的石头,对他说:“你先代我做件事情,我再告诉你人生的价值。你把这块石头拿到珠宝市场上去卖,但是无论别人出多少钱你都不能卖。”  相似文献   

4.
左岸 左岸     
走进左岸,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会突然想起台湾诗人余光中所说过的一句话:“当女友改名为玛丽时,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  相似文献   

5.
中产者的自我否定你见过我这样没房没车,不敢生病,老了也不靠谱的中产么?有房我也不是中产,我有压得喘不过气的房贷和永远都涨不上去的工资。有房有车我就中产么?我天天都在焦虑,我精神上严重不中产。  相似文献   

6.
严俊 《台声》2003,(9):38-39
玖玲:收到信好久,因为无事忙,今天才回复,莫要怪我。信上说你的朋友找了一位台湾老公,你也有点动心,想让我为你作参谋。你的信一下子把我十多年前还在大陆时的两段经历找了回来。理一下思绪,我会陆续把你要的和我认为你该知道的告诉你,再看看我能怎样帮你。不知什么时候悄然刮起一阵台湾“老兵热”,在大陆一个不算小的圈子中。台湾“解严”,少小离乡的最后那批被拉去台的壮丁,由于现实和自己的种种原因,仍孑然一身的老兵们,带着泪水和梦想第一次回到那片他出生的土地。一个新兴的行业应运而起,涉台婚姻炙手可热,婚介所四处林立。一时间,失婚…  相似文献   

7.
读了《公民导刊》第5期《当了母亲,你就会勇敢》一文,很有感触。作为一个八个月大孩子的母亲,很赞同作者所写的,母爱就是一种本能。作为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娇生惯养长大的我自然有着独断、霸道、任性等毛病,心态还停留在恋爱阶段,突然多了一个小家伙让我去照顾,让我非常不适应,尤其在她还未满月,一天到晚吵闹得不行的时候,简直有离家出走的冲动。那时的我,完全没有中国传统母亲的优秀品质:牺牲自我、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看着自己的妈妈和婆婆费尽心思地照顾我和女儿,我问自己,她们能够这样无怨无悔地付出,为什么我做不到?我开始修炼内功。只有把自己做  相似文献   

8.
我与电影     
清朝末年,我的祖父从晋江石狮塘边村迁到台湾新竹。我父亲出生于此,我们兄弟姐妹的籍贯也来源于此。小时候,我对于自己的籍贯不甚了了。读初中时,有一回与同学吵架,我的这位对手,姑且称之为“坏小子”,指着我骂:“你们家是台湾人,我打一支牌让你到!”(到,就是麻将中的和HU,闽南话,那意思大致相当于北京人所说的“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我不理解身为台湾人竟会成为被人恫吓的理由,于是告诉大人。大人默然。不久对我说,以后如果填什么,你就填你的籍贯是泉州。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我家的孩子们在籍贯上既有写台湾的,也有…  相似文献   

9.
正消耗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什么也不做,只是静静地对着舞台,最终徒添一份困惑,听上去同样乏善可陈,可这就是赤匹江湖《青春禁忌游戏》实验版:在生命漫漫长河里,你我相遇不只是一瞬,而是我送你一把通往镜子背后的钥匙。关闭这扇门或者打破那扇窗这是一场禁忌游戏,也是一场意念  相似文献   

10.
严俊 《台声》2003,(12):25-27
朋子:没有在台湾生活过的人,不会体察到这个社会真正的真实,它还总是在变化着。台湾有它的活力,而且永远不缺话题。在你面前,我一直在当乌鸦,给你种种唱衰两岸婚姻的印象。其实负面现象的重复延伸,也不是我想要的,有时它让我自己都把生活看成多么不值的东西,就像参加完一个葬礼回来,好久都抽离不出来一样。上次提到的公共电视台,制作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大戏《人间四月天》、《橘子红了》、《孽子》,也是每年电视“金钟奖”的最大赢家。在有一百多个电视频道,政治Callin秀闹翻天的台湾,它是最具水准、最有质感、以人文为本、不插播广告的“非…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6,(11)
正"请问蔡英文乡亲,你究竟要把台湾带到哪里去?"在"5·20"讲话中,蔡英文不表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还借口所谓"主流民意"。什么才是"主流民意""普遍民意"呢?投她的689万票,也只占岛内1800万选民的三分之一数目,而且多数选民只是想"换人做做看"。我相信,多数的台湾乡亲,不会支持"台独";我相信,多数台湾乡亲,都将认同两岸同属一中的历史和现实,与大陆同胞一道,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未来。  相似文献   

12.
“呀,采访就直接到我家里来嘛,这样你还可以尝尝我做的台湾菜。”这句网络留言,让我在采访前,就体会到陈香陵的直爽好客。 从台湾到北京 梳着娃娃头的香陵一边像迎接老朋友一样自然地招呼我进门,一边为我送上了一杯香醇的咖啡。“尝尝看,这是我妈妈自己种的咖啡,我家乡的特产,是用中药培育的绿色食品喔!”  相似文献   

13.
在全国“两会”上,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几位全国人大代表、掰着手指头,数出了食品安全管理的近10个“婆婆”:农业、质监、卫生、工商、商业、药监、城管、出入境检验检疫……“婆婆”虽多,近年因食品安全引起的触目惊心案件却仍接二连三。十个“婆婆”为何管不好百姓一顿饭?笔者认为,问题在于权力部门存在“两化”,即利益部门化、权力利益化。一是利益部门化,就是权力部门只要有利可图,就积极去做,在食品安全管理上,十个“婆婆”你管你的,我管我的。利益被分割了,就如一块面包被硬生生地扯成十来片。至于无利可图…  相似文献   

14.
《传承》1997,(1)
……你知道,我不想迂腐地使用做父亲的权威。如果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我也可以向自己的孩子认错……。你这封信给我很多快慰。你的良好愿望、你的勤奋努力,以及你想做一些扎扎实实的事情的坚定志向,我丝毫也不怀疑。而现在又使我感到高兴的是,刚刚开始的学习使你感到满意,也不费劲,并且你对你的专业也产生了兴趣。……我希望你能成为我若是出生在你这么好的条件下可能成为的人。你可能会实现我的最美好的愿望,你也可能会摧毁它。也许,把自己最美好的愿望寄托于一人身上从而使自己得到安宁是不对的、同时也是不明智的。但是,连一些…  相似文献   

15.
园丁梦     
几乎每一个孩子都被问过这样的问题:"你长大了想做什么?你的理想是什么?你的梦想是什么?"我自然也不例外,遇到过几次这样的提问。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第一次听见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我想了许久。其实在那个年龄,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想要做什么。转眼就到了小学三年级,新来的班主任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我又想了许久。那时候班主任年轻英俊又和蔼可亲,课也上  相似文献   

16.
<正>同学们求学数年后,相信最后从事纯粹学问研究的还是少数,大多数同学会走进社会,学以致用。那么你们学的学问到底有什么用呢?我说的用处不是说国发院的学历能帮助你获得一个理想的工作;也不是说比如你学过会计学,就能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真实成本。我说的"学以致用",最重要的用处:第一是了解自己,第二是认识社会。了解自己只能了解自己认识的局限并寻求超越;认识社会是:对于今天社会的复杂性既不过度高估,因为所有发生的正在发生的事情都已经发生,太阳底下无新事;也不过度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5,(9)
<正>《小康》:什么事件触动你回乡创业?家人怎么看?邱大梁:创业肯定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从养尊处优的体制内官员、证券高管,到回乡养殖土鸡,一开始父母和亲友十分难以接受。我是一个农家子弟,家乡人认可的成功,至少绝对不是回乡搞农业,这件事我们祖祖辈辈已经干了几千年。当然,我跟他们谈了自己的理想,谈了自己要做一个生态高端的土鸡品牌,并且会运用互联网将产品卖到全国各大城市的餐桌上去,家人对这件事有了很大的改观,后来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因  相似文献   

18.
1992年我在湖南长沙市做律师时,就和台北万国法律事务所主持律师、现台北律师公会理事长范光群先生有业务联系。我去年准备去台湾时,范律师来函说:“如果来台务必通知我。”到台湾后我受到了范律师的热情接待和宴请。席间范光群律师  相似文献   

19.
张玉波 《人事管理》2001,(12):10-11
你对自己了解吗?你能做什么,又不能做什么?这些问题直指人的内心深处——我到底是准?在这个不进则退的职业社会里.如果你对自己都认识模糊的话.叉何谈认识社会,认识别人及施展自我才华呢?人耍有自知之明,得掂量出自己的半斤八两来——明确自己的能力大小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发、利用个人能力素质。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我采访了姜昆,话题自然是离不开台湾的。“今年两件事,事事关台湾” “说台湾之前,先要告诉你,我今年要做的两件事情。当然,这两件事儿都是由我们鲲鹏公司出面和有关部门合办的。第一件事儿,是我要搞一个大型的‘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