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声》2010,(4)
<正> 在3月14日上午的两会新闻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指出,两岸同胞是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他还特别提到一幅分为两半并分别珍藏于两岸的古画,希望两岸如画早日合一。当日10时48分,台湾《联合报》记者提问:总理您好。想请教您有关商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问题。您两会之前和网民交流的时候提到说,在商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时候,考虑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9,(22)
<正>11月6日至9日,由福建省台联主办,三明市融媒体中心、三明市台联承办的"中国绿都最氧三明——两岸记者三明行"活动在三明市圆满结束。本次活动以"清新福建""理学之邦""文旅康养"等产业为抓手,开展两岸媒体记者联合采访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异彩纷呈。在4天时间里,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台湾《两岸好报》等14家新闻媒体的20多名两岸媒体记者,除采访了第十五届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外,还走访了由台湾青年参与打造的泰宁县台湾青年创业基地"耕读李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尤溪县朱子文化园、清流  相似文献   

3.
孟波 《统一论坛》2006,(2):42-45
3月,北京春寒料峭,一年一度的“两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台湾问题再次成为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关注的热点。中外媒体也纷纷聚焦目前的两岸形势,记者跟踪报道“两会”情况,并采访了部分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一)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在记者招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陈水扁在两岸同胞的强烈反对和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声中,强行决定终止“国统会”运作和“国统纲领”适用。他企图借终止“国统会”和“国统纲领”,加速推进“台独”活动,恶意挑衅台海和平,制造两岸关系紧张,关闭两岸协商大门,为一己之利把极少数人的“台独”噩梦强加给2300万台湾同…  相似文献   

4.
<正>9月1日至6日,由山西省台办主办的"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采访团)采访活动在山西举行,本次活动为期6天。来自台湾的《旺报》《联合报》、台南市记者协会、高雄新闻网、中天电视亚洲台、台湾TB新闻网、《南华报》《旅读中国》等10余家媒体,以及大陆的《山西日报》、华夏经纬网等两岸媒体共17名记者参加了本次采访活动。  相似文献   

5.
<正>一年一度的"两会"被喻为"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头等大事",是观察中国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政策的风向标。每年"两会",两岸议题也是聚焦议题之一,因而台湾媒体对"两会"报道都高度重视、积极热烈。  相似文献   

6.
水青山 《台声》2010,(1):70-75
<正> 在台湾媒体举办的评选中,"盼"当选为台湾2009年的"代表字"。2009年底赴台参加两岸两会领导人第四次会谈的陈云林说,这个字代表着期盼和希望,表达了我们共同的心声。面对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010年,我们共同期盼两岸经济发展、社会和谐、风调雨顾、家家平安。那么,说起陆客赴台游,两岸同胞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0,(11)
<正>由河南省台办主办、以"魅力中原、精彩河南"为主题的两岸记者联合采访活动,于9月23日开始至9月30日结束,历时8天,对郑州等7个城市及"河南台湾月"活动开幕式等重要活动进行了集中采访,参加此次两岸记者联合采访活动的媒体共有31家43人。采访期间,两岸记者共发稿近200篇,记者们所撰写的稿件被转载达数千次。采访活动开始时,河南省台办联合河南省委政研室、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为两岸媒体记者举办了情况说明会。此次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8,(22)
正11月14日,国台办举行例行发布会。新闻发言人马晓光主持,并就近期热点问题回答了两岸媒体记者的提问。台湾居民在大陆参加社保不会增加个人负担每次新闻发布会介绍"31条措施"最新落实情况已经成为国台办新闻发布会的"头条"新闻,也是最让两岸媒体记者关注的。据马晓光介绍,"31条措施"发布实施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全面落实,陆续推出具体措  相似文献   

9.
<正>9月25日上午,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就媒体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两岸经贸、科技交流活动亮点纷呈有记者问发言人,近期有哪些重要的两岸经贸、科技交流活动?马晓光回应,近期,两岸经贸交流活动亮点纷呈。9月16日至22日,2019浙江·台湾合作周在杭州等地举办,两岸企业家峰会双方理事长郭金龙和萧万长先生等1500多人与会,达成了32个合作项目,投  相似文献   

10.
蒋建春 《台声》2010,(4):50-51
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两会新闻记者会上,继续引用了古语名旬回应台湾记者提问。这种饱含深情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诗词名句隐喻两岸兄弟关系,一直以来为两岸人民所津津乐道、赞誉不绝。而本文的主人公——台湾著名乡土文学家钟理和的名旬“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则十分荣幸地被温总理于2004年两会新闻记者会上吟诵。  相似文献   

11.
赵辉 《两岸关系》2011,(7):73-F0003
6月24日,由海南省台办举办的“第三届两岸媒体海南行”在海南省三亚市国家级著名旅游胜地南山寺举行,来自台湾日报、新新闻报、联合报、全民新闻报、警大时报等台湾媒体以及多家大陆媒体的记者参与了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12.
李昕 《台声》2019,(15)
正7月30日,由贵州省台办主办,多彩贵州网承办的"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逐梦乡村"主题采风活动在贵阳启动。来自台湾东森电视台、台湾《台湾导报》、台湾《联合报》、台湾台中广播公司、两岸网红,以及华夏经纬网、海峡卫视等两岸多家媒体,从贵阳出发,开展为期4天的采风交流活动。活动期间,两岸媒体先后赴遵义市花茂村、正安吉他小镇、湄潭茶园、凯里云谷田园、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5,(3)
<正>1月14日上午,国台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马晓光步入国台办新闻发布厅,对两岸18家媒体记者提出的26个问题给予了解答。发布会用时40余分钟,发言人应询就两岸经贸交流、东南沿海新航线启动、国民党补选党主席以及两岸人员往来等话题进行了重点说明,还就台湾媒体引进大陆综艺节目、马云与  相似文献   

14.
易靖茗 《台声》2013,(4):56-56
2013年全国“两会”虽已渐渐离我们远去,但有一则故事却仍在我们记者圈内流传着,尤其是在涉台的两岸记者圈内广受好评,那就是前来参加全国人大台湾省代表团媒体“开放日”活动的两岸记者,首次可以坐着听会。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6,(12)
正5月27日,由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台湾两岸华文出版品与物流协会联合主办,台北出版商业同业公会、台湾电子书协会、台湾独立书店文化协会协办的"阅读经济与两岸实体书店转型发展研讨会"在台北开幕。两岸出版业界相关机构负责人、专家、媒体记者等100余人出席会议开幕式。研讨会围绕两岸实体书店经营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9,(23)
<正>12月3日,第五届"两岸网络媒体走进海南"活动在海口市启动,借两岸媒体人视角讲好海南故事。来自海峡两岸及香港的媒体记者40余人参访海南的联合采访活动,开展为期5天的交流。其中包括来自台湾的成功广播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大成报》、台湾成功电台、台北广播电台、台湾《农民时报》、东森电视台、台湾波新闻、台湾蹦新闻,以及高雄市广播教育协会在内的20余名台湾媒体人一起走进海南。据介绍,这些台湾媒体人大多数是第一次来到大陆的"首来族"。参加活动的台湾记者表示,希望通过此行了解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并对此进行报道,让台湾同胞在海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8,(21)
正10月18日至23日,由江西省台办主办的"两岸青年VR产业看江西"活动在江西省南昌、婺源等地举办。来自台湾东森电视台、TVBS、台湾导报、台湾新生报和大陆国际在线、中新社、台声杂志社、梨视频、江西日报等两岸媒体的记者,以及台湾自媒体达人一行17人参加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18.
正8月22日,由全国台联主办的为期8天的两岸记者内蒙古联合参访团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启动,8月29日在阿尔山完美落幕,来自大陆、台湾、香港的21家媒体的30位记者参加本次联合参访活动。今年恰逢大陆改革开放40周年,此次参访团意在让台湾民众感受到祖国大陆40年来的飞速发展,促进两岸媒体、人文交流。  相似文献   

19.
初春的北京,当两岸同胞翘首企盼海协与海基会第四次事务性商谈能在两会负责人北京会谈共识基础上达成协议、取得成果的时候,台湾海峡彼岸却吹来“推翻、修正部分焦唐会谈共识”的料峭春寒.人们在惊愕、失望之余,不能不对台湾有关方面的所作所为表示遗憾.汪辜会谈后,台湾有关方面不断在两会事务性商谈中塞进“司法管辖权” 等政治敏感问题,严重干扰了去年举行的历次商谈,影响了两岸交往交流中具体问题的解决和《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的落实.为此,海协提出,在目前两岸政治上存在重大分歧的情况下,双方应在两会商谈中回避政治敏感问题,不把一方的政治诉求通过协议强加给双方;为有利于解决两岸交往交流中的具体问题,两会应就事论事,  相似文献   

20.
洪彬 《两岸关系》2001,(10):25-26
台湾只有2300万人,却有200多个广播电台,60多个有线电视台,5个无线电视台,6641种杂志,445种报纸。台湾《劲报》总编辑吴戈卿评论说:美国只有一个CNN,台湾却有10多个24小时的新闻与财经频道,堪称世界奇迹。僧多粥少,各媒体的竞争意识十分强烈。各路媒体记者为了本媒体的生存,更为了自己的饭碗,记者个个使出浑身解数。台湾记者“抢”新闻世界有名。台湾地小人少,新闻资源毕竟有限,于是有些媒体记者便坐在家里“炮制”“惊天大新闻”。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