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茂霖 《实践》2004,(9):43-44
近年来,在我们内蒙古,一种独特的文化正悄然兴起,这就是昭君文化.   在历史学家眼里,她“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在社会学家看来,她“有着深厚的人文基础“;政治家称她“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企业家则称她“充满了无限的商机“……   是什么力量使她受到方方面面如此的关注,她对我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本文试就这方面的问题,作一些探索和研究.   ……  相似文献   

2.
她年少时即具诗才,却未能充分宣露她心中的浪漫遐想;她是文思泉涌的记者、作家,但有时写起文章来却要神经兮兮,东扯西拉;她是一位久经考验的革命者,却几十年忍辱负重背着“汉奸”黑锅……几位细心的记者,从她端庄秀丽的照片中,察觉到她嘴角上的丝丝苦笑,为我们拂开了她那段被尘封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胡勤娥书记今年虚岁60,但怎么看也不像60岁的农村老太太;她的左腿膝关节做了置换手术,可步履依然矫健;采访时,她不是很善言辞,但思路和对工作的定位却异常清晰……窗外,她的红色汽车停在村民活动广场的一角;广场之外,是倾注了她心血和汗水的几近城市化的美丽村庄;再远处,是她规划中的6000亩核桃山场……三王村已由过去的贫穷村、"水""泥"村,变为现在的富裕村、"花园村"。  相似文献   

4.
<正>读柴静《三个故事:让我走进央视》一文,很令人感动。其中第一个故事,尤其让人回味:"我在从拉萨回北京的飞机上认识了她。她是江苏人,30年前援藏,为了治病,第一次出藏……她被确诊为胃癌晚期。她指了一下床角的箱子,说:‘要是我回不去,你帮我留着。’那是她30年里背着相机,走遍西藏,跟官员、喇嘛、汉人……交谈的笔录  相似文献   

5.
画中有话     
▲残缺的美丽,是最震撼心灵的音符。她没有腿,只能依靠两个小板凳艰难行走;她是一名孤儿,又是130多名孤儿的"妈妈"……在湖南湘潭市  相似文献   

6.
1997年4月13日,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我党组织战线杰出的领导者帅孟奇同志,在走过了一个世纪的漫长道路之后,静静地走了。她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历经风霜雨雪;她为革命奋斗了一生,是令人崇敬和爱戴的革命先辈。人们敬她爱她在敌人面前从不屈服;人们敬她爱她心底无私,一心为公;人们敬她爱她为人刚正不阿,热情诚恳;人们敬她爱她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她是一个伟大的女性,更是共产党人的楷模。  相似文献   

7.
她是一位深受居民爱戴的“社区总理”,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她是下岗职工的“及时雨”,帮助众多社区居民脱贫致富;她是群众心目中的“双枪老太婆”,腰间的多部手机成为千家万户的求助热线……她就是沈阳市铁西区兴工九委社区党委书记黄凤珍,社区居民都亲切地称她为“黄大妈”。  相似文献   

8.
高杰 《党史纵横》2014,(3):37-38
正她是一位才情洋溢的作家、戏剧家和词作者,参与填词的《渔光曲》、《卖报歌》、《打回老家去》等至今仍传唱不衰;她是田汉相濡以沫的爱人,田汉曾说自己更加关注现实社会的思想转变与她紧密相连;她是一位睿智机敏的女特工,年仅24岁就在陈赓的直接领导下从事情报工作;她是一位勇敢坚毅的战地记者,抗日战争期间曾和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共赴战区采访……她就是安娥,一位在烽火岁月中成长起来的燕赵才女。在她繁复精彩的一生中,大连曾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相似文献   

9.
文娴 《广东党史》2014,(3):20-22
正民国时期,她以时尚俏女郎登过《良友》画报的封面;她是茅盾小说《虹》中所描写的新女性"梅女士"的原型人物;她坐过纳粹德国的监狱,写出了影响世界的《在德国女牢中》;她与苏联大文豪高尔基成为挚友,被斯大林钦定为高尔基的棺木执绋人;抗战时期,她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位女将军;这位四川美女与后来成为共和国元帅的陈毅还有一段"互等三年"的恋情……  相似文献   

10.
梦生 《廉政瞭望》2005,(7):29-31
10年来,她迈着小脚为艾 滋病奔走呼喊,以不可思议的 力量,揭开了艾滋病“血祸”这 块硬疤; 她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 救助艾滋病人和艾滋孤儿,付 出了一个老人的极限; 艾滋病人视她为“救命菩 萨”;艾滋孤儿亲切地叫她“奶 奶”;美国《时代周刊》赞她为 “亚洲英雄”;联合国秘书长安 南称她是“中国防艾女性活动 家”……  相似文献   

11.
我是从骨子里热爱党的……乍听之下,一定会觉得,这定是哪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在发誓。然而,接着听下一句:……我身上还有好多好的品质。忽然又觉得,这是在辩白什么。是的,这的确既是发誓,又是辩白。说这句话的是广东中山市原市长李启红;场合呢,是在法庭。那时,她刚听到法官对她的宣判——因犯内幕交易、泄露内幕  相似文献   

12.
<正>从2004年到2014年10年的时间里,乳腺癌的阴影分分秒秒都伴随着她,像炸弹一样随时都可能爆炸,而她分分秒秒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党工作着,就像一台永不知疲倦的发动机一样不停地转动着,按她的说法就是:既然我来到了这个世上,活一天就要发一天光,增一片热……她是谁呢?她就是八师一四七团民政科科长汪莉。汪莉在民政岗位工作的7年时间  相似文献   

13.
作为屡获大奖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她常常为获取一组数据而激动不已;作为全军优秀科技拔尖人才培养对象,她常常为编写一个程序而彻夜不眠;作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导弹专家,她常常为一次小小的失利而懊恼不已……她就是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某研究所总工程师李贤玉。她23年如一日致力于军队信息化建设,单薄的身躯,始终奔波在试验场和发射阵地之间;明亮的双眸,始终紧盯世界新军事变革前沿;智慧的头脑,始终装着“能打仗、打胜仗”的大业。她是博学多才的理学硕士,求知未名湖畔,建功火热军营  相似文献   

14.
细品幸福     
正记录在旖旎岁月长河之中的温暖与感动,便是生活留给我们的幸福痕迹。——题记"等待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是幸福;在阳光下和喜欢的人一起筑梦,是幸福;守着一段冷暖交织的光阴慢慢变老,亦是幸福。"林徽因是幸福的,一个淡淡的女子,用她的风华绝代,让他们或爱她一生,或相伴一生,或等她一生……人生只如初见——只因初见,使得梁思成用七年的时间等待她的回眸。婚前,林徽因一句  相似文献   

15.
<正>"她连晃动在太阳地里的人影子都是忙碌的,真是太忙了……"师文联的同志这样对我感叹。能不忙吗?于君是2014年2月到第十师援疆的,担任北屯市文化局的局长助理,图书馆、博物馆的馆长,短短8个月,就将图书馆、博物馆从荒芜筹建到金碧辉煌。这还不是她的全部!因为四五十篇宣传文化思想、风土人情的文章,在北屯文坛刮起了强劲的"于君风暴"……而她是个快乐的人!高挑的身材、靓丽的面容、爽朗的  相似文献   

16.
《新长征》2013,(7):20-22
<正>她没有豪言壮语,却有着为百姓做事的执着信念;她没有雄心壮志,却把百姓的大事小情儿都铭记心间;她没有健步如飞,但踏实的脚印记录着她一次次的奔波走访、一次次的默默奉献……她,就是辽源市龙山区康宁社区党政综合部部长兼机关党支部书记张亚珍。  相似文献   

17.
孟盛 《廉政瞭望》2006,(6):50-52
她的一生,用残缺之身唤醒热泪与热血,用女性蘸满温柔的坚强抒写励志的传奇故事——穷山贫门,举家行乞,10岁残疾,历尽悲苦……她以残疾之身嫁入一个几乎丧失劳动力的家庭,以孱弱之肩挑起生存之担;她创业几落几起,以独脚之残闯出强者之路;她坐拥千万资产,以敌国之富义助弱势之群,更以一纸财产之约留给3个年轻的子女……  相似文献   

18.
<正>她一头利索的短发,第一眼看上去感觉很是严肃,笑起来却和蔼可亲,走路时精神抖擞,练拳舞剑时英姿飒爽……她便是一师七团友谊路社区退休党员朱静霞。朱静霞是喝着黄浦江水长大的上海佳人,1963年7月怀揣着建设边疆的美好心愿来到了塔里木河畔,她好强、上进,工作刻苦、努力,一本本大红的获奖证书印证了她的  相似文献   

19.
<正>“志愿者”是她的光荣称号,“红马甲”是她的最美衣裳。行走于美丽的江城,她将文明之光带到千家万户;冲锋在疫情防控最前线,她和下沉干部共同筑起居民健康的“防火墙”;站上宣讲讲台,她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将党的政策种入居民群众的心田……从事志愿服务十余载,她始终相信:萤烛末光,增辉日月;尘埃之微,补益山海。  相似文献   

20.
今年69岁的陈路茵,是四师六十四团七连一名退休老党员,在连队,只要一提起她,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说她是个热心肠. 从1993年退休后,陈路茵一直没闲着,农忙时,她帮左右邻居烧水做饭,谁家小孩没人带,她当义务保姆.她还在连里义务巡逻,谁家院门没关好,她帮着关上;发现连里有形迹可疑的人,她上去问个究竟……在她的组织下,目前七连已成立了河东、河西两支三老巡逻队,一年四季维护着连队的的稳定和平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