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话酒     
我是不喝酒的人,对酒却有一种近乎刻骨铭心的感受。这种感受主要源于三次比较强烈的震动。第一次是陪妻到某县某学校去讲三天课。据说她可能住宿的地方,是一幢空无一人的三层教学楼。当时我正在写一篇文章,想找一个安静的去处,于是便陪了妻去。到了那所学校,果然是在城郊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我妻在那县讲课的三天,每次用餐,都有学校领导陪同,每次起码五六个人。虽然我妻不会喝酒抽烟,但每次都有烟酒招待,有时多到四五瓶酒、两三包烟。烟酒自然不是我妻用的。第一天中午和最后一天下午,是接、送我妻,因盛情难却,我便接受了这两…  相似文献   

2.
儿子已经两岁了,我和他在一起的时间还不到三个月,难怪他学会喊叔叔、伯伯、阿姨,甚至会说飞机、火车后才勉强会叫爸爸。儿子最先会说的话是妈妈,其次便是树。在儿子即将出生的时候,我和妻在院子里种了一棵小松树,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像松树一样茁壮成长,像松树一样具有不屈不挠、蓬勃向上、高风亮节的品质,像松树一样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我不在家的时候,妻就地给它锄草、浇水、施肥,像对待儿子一样精心呵护着它。儿子还很小,妻就抱着他到院子里散步,每次散步都要带他去看看那棵小松树。我和妻是在我实习的时候认识的。妻在我实习的…  相似文献   

3.
售机启事     
刘波 《党建文汇》2000,(4):47-47
不大的院里,不经意间长起了几棵丝瓜,已有米把高了,生机勃勃的。那天,妻说,抽空找几根棍子搭个丝瓜架,将来准够吃。我刚从麻将场败兴而回,正烦着,便说,又不是种的,你就让它自生自灭好了。说罢一屁股坐到沙发上,随手翻起了一本旧杂志。妻欲言又止。  相似文献   

4.
受的味道     
每到夏天,我们家便飘散着绿豆汤的清香。妻用一个紫色的砂锅,文火慢熬,一粒粒绿色的小豆在汤中拥挤着摇摆身子,最后那一锅浓浓酽酽的汤也变成浅绿色的了。我们家住七楼,厨房在阳台边。整个大楼的人在夏天总能闻剑我家熬绿豆汤的香气,所以每当我汗淋淋地上楼回家,碰见邻居,他们总会笑着说:“哟,回家喝绿豆汤啊?”这一声问候连同楼道里吹过的凉风一起沁入我的肺腑。当我轻轻旋转钥匙推开门,桌上早已盛着一碗微温的绿豆汤,在妻的凝视下,那碗绿豆汤我一饮而下,顿时,温润的感觉一下涌向我全身四脉八方……  相似文献   

5.
爱心的力量     
还记得我家三口蜗居在不足10平方米危房的那段日子:有天傍晚下起暴雨,眨眼间满足的家什便浸泡在水里了。我和妻拼命往外舀水。直至翌日清晨,雨停半个小时后“抗洪才算结束,目睹我和妻脸色  相似文献   

6.
《唯实》1995,(10)
怕妻某君怕妻出名。妻指东,某君不敢向西,叫站不敢坐。一日,某君和朋友喝酒。酒至半酣,朋友议论起他怕妻的事。已大醉的他,大吼一声:“操,别嚷了!我是怕妻吗?我是怕岳父。”大家听后恍然大悟,想起某君的岳父是局长。“游戏”某对夫妻要离婚,邻居们听后去劝解。越劝,夫妻间的火药味越浓。两人都坚持要离婚,而且是非离不可。大家见状,就索性不劝。不劝后,两人火气自消,再不提离婚的事。  相似文献   

7.
今年春节,母亲因在城里住得久了,惦记着乡下,要回老家过年。于是我和妻决定陪母亲一道回趟老家。  相似文献   

8.
抽打陀螺     
儿子小学毕业,吵着要买电脑。我对他说,爸爸工作20年了,靠一支钢笔写文章,报上也没少发表。可儿子不听,说班上大多数同学家都买了电脑,为什么不能给他买。妻无奈地对我说:买就买吧,只当给孩子买一件玩具。 电脑买回来了,这可真的成了儿子的玩具,一有空儿他便泡在电脑上,打字、上网、游戏…… 自从有了电脑玩具,儿子的其他玩具便都“刀枪入库”。无意中清点这些“闲置资产”,不由大吃一惊。儿子的玩具可谓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如果计算其价值的话,足有数千元之多。妻说:“这么多高档的玩具,留着将来给孙子玩吧!”我反…  相似文献   

9.
岁月是一条无始无终的河流,在它日夜奔腾的涛声中,我的父母先后去了天堂,在我心灵深处留下了无尽的思念……母亲出身贫寒,天生丽质。年少时随外祖父做小本生意。她不识字,但却有着聪明的经商头脑,是外祖父的得力助手。十八岁嫁给我父为妻,在岁月更迭中度过了她的一生。母亲先后生下8个孩子,后来仅存我们姐弟5人。  相似文献   

10.
心中 《党员文摘》2008,(6):45-45
到日本出差,办完公事后,便去东京找我的大学同学老李。老李在日本打拼十多年.娶了个日本女子为妻。  相似文献   

11.
正常与反常     
我和妻曾临时在北京一处筒子楼住过。妻常给我这样的提醒:“求求你把男厕所的自来水管关了。”原来,有些人在厕所方便后柠开自来水开关就忘了关闭,以致水哗哗地流。妻子说:“那水都浪费了,多可惜。” 我时常说妻子反常,精神有毛病。公家的自来水哗哗流,关你什么事。妻说:不关我什么事,我看到水白白流掉就心疼。我不想与她深计较,因为我知道惹火了她没有好果子吃。不久,妻收拾行装,回东北老家了。 留下我一个人,不免在屋里胡思乱想,我渐渐觉悟到,我说妻子反常那是错的。公家水哗哗地白流,你上前把它关了,只是举手之劳。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也是一个人应有的觉悟,可我却拿着不是当理说,竟然误解妻子的纯朴善良之心。一种愧疚之情涌上心头。 何为正常,何为反常?时下社会上某些“标准”让人  相似文献   

12.
肖四清 《党课》2006,(12):87-87
假日,我携妻带女回老家。望着满头银盥的母亲因过度操劳而日渐消瘦和憔悴的面容,阵阵愧疚袭上我的心头。  相似文献   

13.
姐妹情仇     
姐妹情仇雷雨西安市南郊某研究所A向该所纪检处告发了一桩经济案。被告是A妻的妹夫B。A和妻子已分手一年多了,周围群众还蒙在鼓里,不晓得他们为啥离异,再说A妻和B妻经常吵闹,姐妹俩相互怨恨,有些蹊跷。直到一桩经济案被破才把姐妹两家秘闻大白于天下。原来,B...  相似文献   

14.
冬日滑雪去     
白雪  晓琳 《奋斗》2008,(1):63-63
又到了雪花纷飞的时节。每当电视屏幕上出现滑雪的场景,我和妻总是忍不住一阵阵惊叹,头顶蓝天,脚踏白雪,自高山飞驰而下,那会是怎样一种豪迈的感觉啊!我们的心儿早已飞到了那令人向往已久的梦里雪乡。  相似文献   

15.
磨刀人     
“磨剪子(口来)——抢菜刀!”听到吆喝声,我拎了两把菜刀走出来,妻尾随于后。“磨一把菜刀多少钱?”我问。“一元。”“磨这两把刀一块钱吧!”妻抢了话茬打价。“无所谓,多少都行。”磨刀入神态自然地接过了我手中的刀,随即认真地磨了起来。我站在一旁,两眼盯着这位年近古稀  相似文献   

16.
叶剑 《党建文汇》2002,(14):47-47
去年初夏,有一个专业学术会议在一个美丽而著名海滨城市召开,本人有幸前往,自有一番窃喜不提。临行前,妻对我说,路途遥远,人生地不熟,多带些银两以备不时之需。我笑她迂腐,这都什么年代了,还要亲自带钞票。一卡在手,走遍神州,我有银行信用卡,出门怕什么?就是卡上钱用完了。还可遗支呢!于是,我怀揣信用卡轻松上路。  相似文献   

17.
"在病妻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必须得在她身边服侍,这不是沽名钓誉,也不是做给别人看。不离不弃,尽力把病妻照顾得更好,让她在我身边开心地活着,就是我作为一个男人和丈夫的最大心愿!""新宾有位好男儿,坚守十年如一日。呵护病妻特专一,坚定不离也不弃。天天嚼食把她喂,拉屎艰难手去抠。全县上下都夸赞,光哲道德胜神医。"一首小诗广泛传颂着人们对新宾满族自治县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赵光哲精心  相似文献   

18.
妻子梳妆完毕,转过身来时,你感觉她很美丽,想赞美一句。可是你怕显得肉麻,怕妻子不领情,于是你用诸如“老夫老妻了,不必再来这个”、“我就是不说,她也不会不高兴”等等“逻辑”把你的喉咙堵上,你终于没说。  相似文献   

19.
《党建》1999,(3)
《党建》杂志编辑部同志: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每期《党建》刊登的文章,我都一一阅读。贵刊1998年第7期刊登的“欲下廉者先立身”一文,说山东省委书记之妻由江西省调往济南市,在一区级环保部门工作一事有误,事实上,这位书记的妻子从未调往济南,一直在江西南昌...  相似文献   

20.
妻贵之后     
在我们这一国度,夫贵了,必定带来妻荣,确乎已成为亘古不变的法则。 然而在下不敏,身为丈夫,年过不惑,仍为一介寒儒,教书为生,无贵可言。偏偏是妻子近年来,青云直上,现已是一局之长。妻贵了,是否也象夫贵后带来妻荣一样,给我带来夫荣呢? 妻子掌一局之务,直属系统也有几千号人,不仅在班上忙得清闲不得,即使回到家后,来请示工作的,请求办事的,甚或老上级或老同事来闲叙的,每天总是宾客盈门。人家来当然是冲着妻子来的,但作为家庭成员,我总不好闭门谢客,即使有时“躲进小楼成一统”,人家在寒喧中也首先问“陆老师呢”?这时,妻子就装着我还不知道有客来的样子,高声叫道:“老陆,有客来了”。此时我只得“理顺”情绪,从房间出来,笑脸相迎。妻和客早已坐下谈话,这倒茶的重任自然就历史性地落在我的肩上。别看这倒茶之务不重,可我家一个月起码消耗两斤茶叶,今年春节期间,一个月就消耗了三斤多茶叶,创下家庭用茶纪录。每当及此,看到妻和客人谈得津津有味,自己倒好茶后就成了多余的人,心中总不是个滋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