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鼓动员》杂志1988年第8期报道:经互会国家1987年国民收入增长约3%,工业生产增长3.5%。这些指标低于五年计划第一年。经互会国家之间的相互贸易的增长速度也有所减慢。报道认为经济情况不崖的主要原因是:1.世界市场不景气;2.物质技术保障上的困难;3.计划组织和投资过程的缺点;4.个别国家生产下降。具体国家的国民收入增长情况是:保加利亚5.1%;匈牙利2~2.5  相似文献   

2.
近40年来,台湾经济获得迅速发展。从1952年至1991年,国民生产总值由16亿美元增至1886亿美元,40年间增长117倍;人均国民收入从136美元增至8815美元,增长64倍;进出口贸易总额由  相似文献   

3.
法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发达较早的国家,但到十九世纪下半叶和二十世纪初,它的工业和农业的发展速度大大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例如从1870年到1938年的60年中,德国实际国民收入增加三倍,英国增加二倍,而法国却增加不到一倍。在三十年代  相似文献   

4.
1984年9月9日是保加利亚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四十周年,苏联《经济报》1984年第37期刊登保加利亚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部长会议副主席、动力、原料资源部部长托多尔·博日诺夫撰写的《不断增加的四十年》一文。文章说,1983年和1944年相比,保加利亚社会总产品增加17倍以上,国民收入增加12倍,多年来保加利亚的国民  相似文献   

5.
1983年是东欧各国经济趋于好转的一年。经过几年的调整,各国正在逐步适应已变化的国内外条件,虽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但与前几年相比,连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和停滞的恶化局面基本控制,并出现不同程度回升的趋势。保加利亚目前,保加利亚是东欧唯一实现本五年计划指标的国家,也是近3年(1981~1983年)东欧各国中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过去3年里,保加利亚的国民收入平均年增长率为4.6%,工业总产值为5.1%,农业为3.1%。机械制造和电子工业每年增长9%,化学和橡胶工业增长9.1%,电的生产增长6.6%。  相似文献   

6.
概况整个80年代,香港经济高涨,这从以下几个经济指标可以得到说明:(1)本地生产总值:1980年为1372亿港元,1991年达2725亿港元(以1980年价值计算),增近一倍;(2)人均本地生产总值:1980年为27232元,1991年达47348亿港元,增逾六成;(3)人均本地国民收入:按当年  相似文献   

7.
苏共二十七大使每个共产党员和每个苏联人明确理解面临的任务。任务是极其重要而且规模宏大的:在质的方面根本更新的情况下,到2000年时打算增加国家的生产潜力,国民收入和工业品生产提高一倍,劳动生产率提高2.3~2.5倍。这保证苏联的经济走上新而更高的阶段。进一步巩固农工综合体和提高其效益,充分满足国家对其产品的需要,是社会经济进步  相似文献   

8.
近三十年来,苏联经济有了相当大的发展。苏联社会产品总产值从1956到1975年二十年间翻了两番,每年增长速度为7.5%。从1951到1980年这三十年间工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也较快,大大超过美国:工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长速度苏、美分别为8.7%和4.0%,国民收入分别为7.4%和3.3%。但是,在经济高速度发展的同时,还存在很多严重的问题,效率低下就是最为突出的一个。据统计,在1979年,苏联每一单位国民收入所耗费的基金投资比美国要多50%,消耗的  相似文献   

9.
最近,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向全球范围推介日本政策性信贷成功的国际典型经验,日本政策性信贷的成功雄辩地证明,只要一国政府拥有强而有力的行政能力,设计出合理的投资项目,并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和有效的监控,那么政策性信贷项目完全可以有效地增加投资并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日本的实践经验对那些断言凡政府引导信贷资金投向都不会成功的观点提出了有力的挑战,并从实证经济学的观点证明这种看法并没有太多的根据。 依据现代经济学投资乘数原理,在宏观经济中,投资与国民收入以及充分就业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增加投资,必然引起国民收入增长和失业范围缩小,减少投资,必然引起国民收入下降和失业范围扩大。不仅如此,尤为重要的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数量的投资额必然带来国民收入若干倍的增加。因为投资增加,必然对宏观经  相似文献   

10.
在俄罗斯和几乎所有的中欧、东欧国家,都存着十分活跃的地下经济,又称“影子经济”,其规模之大、产值之高,令人注目。 据美国财政部专家的一份报告说,俄国人的收入有一半来自影子经济,即实际国民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比俄罗斯官方统计高一倍。  相似文献   

11.
1984年经互会各国生产的国民收入(根据各国统计机构的预测,下同。)和1983年相比,保加利亚增加4.6%,匈牙利——3%,民主德国——5.5%,波兰——5%,罗马尼亚——7.7%,苏联——2.6%(用于消费和积累的国民收入),捷克斯洛伐克——3.2%。  相似文献   

12.
1983年全苏社会劳动生产率和1982年相比计划增加3%以上。国民收入增长额的95%,工业产品增长额的91%以及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基本建设的全部增长额靠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达到。用于消费和积累的国民收入和1982年相比计划增加3.3%,即增加150亿卢布,达4,750亿卢布。工业总产值计划增加3.2%,达7,450亿卢布(按1982年1月1日价格)。其中乙类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日本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及其国民收入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发现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国民收入是日本社会保障支出的重要决定因素,国民收入的增长会相应的带来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而且增长幅度要远远大于前者;通过格兰杰非因果检验得到二者之间呈双向因果关系,即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与国民收入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过去数十年的发展中,南斯拉夫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000美元,已开始从一个中等发展水平的工农业国家向发达国家靠近。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伊始 ,韩国在《2 0 10韩国经济报告书》① 中提出到 2 0 10年圆世界第七大富国之梦的经济发展整体战略。 1999年韩国人均国民收入为85 95美元 ,同期与OECD前 16国的平均值 2 770 0美元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为了在 2 0 10年人均国民收入要超过OECD前 16国的预期平均值 310 0 0美元 ,进入前 10位富国成员的中上等水平 ,韩国计划在 2 1世纪前 10年创造 30 0万个就业岗位 ,国民经济要保持年均 6 1%的增长 ,企业营业利润至少要提高 6~ 8个百分点 ,同时还喊出了要做知识强国、企业强国、富民强国、网络强国、政治强国的口号 ,采取经济…  相似文献   

16.
经互会于1949年1月成立以来,经历了三十四个年头,目前在世界经济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互会成员国的人口约为全世界的10%,它的经济发展情况可用以下数字扼要地予以概括:国民收入占世界总量的25%,工业产品——33%,农业产品——20%;在经互会中集中了世界发明总数的20%左右。经互会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在1976~1980年间增加了18%,社会保证、医疗和文化福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并且建成了1490万套住宅,使6000多万人改善了居住条件。  相似文献   

17.
试析社会转型时期的韩国公民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60年代前的韩国的是一个十分贫穷落后的国家,人均GNP仅80余美元,属世界上最贫穷国家之列,但自1962年起,韩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汉江奇迹”;经济快速起飞,人均国民收入至1991年增至5253美元,90年代后半期以来,更达一万美元以上,在短短30多年里增加了一百多倍,一跃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其国民生产总值在1995年已居世界第11位。韩国作为一个后发型的东方国家,其经济现代化的成功,被国际学术界誉为“韩国模式”。这一模式自80~90年代以来随着韩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转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及  相似文献   

18.
亚太信息库     
菲今年国家预算:3084亿比索 国民收入:2789亿比索菲律宾1992年国家预算为3084亿比索,比上年增长3.2%。这—预算的近1/3将用来偿还内外债务。因此,国家只对一些极重要的工程项目进行拨款。国民收入将从去年的2308亿比索增至今年的2789亿。这主要是靠国家税收体系的再筹资、改善税收体系的功能、实行征收奢侈品税等办法来达到增收的。而预算赤字将从去年的600亿比索降至295亿。科拉松·阿基诺夫人号召继续进行经济结构改革,放宽投资政  相似文献   

19.
在所有国民经济指标中,国民收入具有特殊的地位,它对于完成经济和社会政策,对于满足社会和个人的需要,都有决定性的意义。由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是保证和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手段,所以国民收入的迅速增长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20.
最近十多年民主德国的科技潜力有了很大增长。1982年用于科研设计工作的经费占国民收入的4.1%,这个数值与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用于科学和技术的经费水平相当。从事科技工作的人数从1970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