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它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其中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论,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探索和认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史说明,只有正确地认识本国国情,制定正确的路线政策,社会主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个科学理论,都有其回答的基本问题和围绕基本问题展开的一系列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三大基本问题,形成了思想路线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科学发展论、改革开放论、市场经济论、民主法制论、文化发展论、社会建设论、文明建设论、社会和谐论、"一国两制"论、群众论、党的建设论等基本观点,这些基本问题和基本观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国家都将走向社会主义,由于各国国情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不同国家将走一条不同的发展道路,不同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乃至社会主义制度都将带有本国的特色。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来看,无论是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论,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论,改革开放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祖国统一论,外交、军事、国防建设理论,执政党建设的理论,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都极具民族特色。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表达方式来看,如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等思想都是通过中国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予以表达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跨越理论是马克思的一个重要理论,旨在探讨落后国家在什么条件下跨越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而直接走向社会主义。列宁的一国胜利论是对马克思跨越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列宁明确提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也有可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斯大林对落后国家如何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通过什么途径走向社会主义有独到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一词是未来美好社会的象征。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视为同义语,并提出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论。列宁把社会主义理论建立在现实之上,赋予社会主义以蓬勃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社会主义概念和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构建了社会主义的新语义,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和发展。这一重大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四个基础性理论创新之上的,这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论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论。深刻把握这四个基础性理论创新,对于自觉坚持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突破性贡献集中在三大方面,即:提出社会主义可以而且应该搞市场经济。具体又包括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容论、计划与市场都是配置资源手段论、市场经济不具有社会制度属性论、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论;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具体又包括发展市场经济的生产力标准论、发展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论、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论、通往富裕和繁荣之路论;论证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自己的特色,具体又包括公有制经济占主体论、分配制度上的共同富裕论、更有力有效的宏观调控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保证论。除此之外,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成果还包括形成了新的所有制结构理论、初步形成了新的分配理论、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理论、初步形成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等等。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和解决,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探索过程。毛泽东创立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动力论,这个问题才在认识方面有了历史性突破,在实践方面有了根本性解决。毛泽东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和两类矛盾学说,从而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动力论和直接动力论。在此基础上,毛泽东探索以体制改革作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和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可贵的教训。  相似文献   

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相继提出社会主义改革的一系列观点、已形成系统的改革理论,其基本内容有改革依据论、改革内容论、改革对象论、改革方法论、改革模式论、改革标准论、改革环境论、改革作用论、改革目的论等。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其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因此,在社会实践中要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坚定信念,把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贯彻到底。  相似文献   

10.
《摆脱贫困》是习近平扶贫论述的源泉,也是精准扶贫"宁德模式"的灵魂。习近平扶贫论述内容丰富,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本质论和人民中心论、重点扶贫论和精准扶贫论、扶贫扶志论和扶贫攻坚论、体制机制论和社会合力论、内生动力论和核心作用论等"十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理论的新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的显著特点。 社会主义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上,都有其不同的显著特点。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空想社会主义阶段、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阶段、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为社会实践的阶段。空想社会主义是以“乌托邦”为其思想理论特点的,它从理性、人性出发,来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构想理想社会的方案。社会主义从空想成为科学,把徘徊在乌托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辩证地把握了社会历史进步的客观尺度和主体尺度,形成了新的社会辩证法思想,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它犹如一根红线贯穿于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始终,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论、社会主义外部条件论、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论和祖国统一论等方面,对于深刻认识和理解邓小平理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理想社会,其思想和理论源远流长、内容深遂而广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支撑来源于社会发展形态论、社会主义矛盾论、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以及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之间存在的过渡时期都具有一定的特征和特定的历史任务。而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过渡时期”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准备文明条件的历史阶段,它的一般特征和特定的历史任务和“过渡时期”有相同点也有很大不同点,是不可逾越的社会主义历史发展阶段。资本主义发展起来的跨国公司、网络经济等经济全球化文明是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只有发展到了那个时候,才能携手进入标准社会主义社会。广义的共产主义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标准社会主义社会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阶段。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小康社会与新的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个光辉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小康社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经的社会发展阶段。小康社会思想的提出,解决了落后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实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怎样区分为若干发展阶段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一、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为了使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更加明确,邓小平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设计了“三步走”的宏伟蓝图。“三步走”战略和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是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核…  相似文献   

16.
市场社会主义已经从一种关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运行可行性的理论观点发展演变为一种倡导社会全方位改革、谋求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新形态的社会思潮。这一社会思潮的主题始终是对市场与社会主义究竟能不能结合以及如何结合的理论论证。依据不同历史条件下对这一主题的论证方式,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思潮的逻辑进程经历了通过"计划模拟市场"解决社会主义的资源配置问题来论证,通过揭露计划经济的弊端强调发挥真实市场的作用来论证,通过把社会主义的目的和手段区分开来、强调市场"中性机制论"、重构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来论证以及通过探寻改造资本主义市场的具体途径、从微观经济运行层面来论证等阶段。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理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决定论的观点 ,承认生产力是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 ,同时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及实践 ,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和“改革动力论”形成了社会发展的系统动力论 ,使得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更加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依据不同的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研究不同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运动的特殊问题,由此形成不同阶段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也是实践中的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依据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矛盾和欧洲工人运动的特点趋势,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的社会发展规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地总结、研究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经验、新规律,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新的发展阶段———列宁主义阶段。毛…  相似文献   

19.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其中,邓小平理论,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是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第二次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和全党智慧的结晶,是适合中国国情、顺应当代世界历史潮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而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则是这一理论的最重要的部分,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是由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形成的,一是科学技术发展动力论,二是科学技术社会价值论。其中科学技术发展动力论”是邓小平思考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的逻辑结论。这一理论对实施科教兴国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