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政府与公民在公共事务治理中地位和作用的强弱之别,政府与公民关系也主要体现为强政府—弱公民的精英治理、弱政府—强公民的公民自治和强政府—强公民的平等合作这三种演进模式。哲学王思想是精英治理理论的逻辑起点,强政府—弱公民的特点通过精英治理的几个关键环节体现了出来。市民社会促使了公民自治作为社会治理需求的产生,弱政府—强公民的关系通过公民自治的主要特点体现了出来。法团主义使政府与公民的合作成为一种可能,而且强政府—强公民的平等合作有其内在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张杨波 《青年研究》2002,(11):20-26
社会转型引发的社会分层导致农民阶层在经济、社会资源上都很缺乏。本文通过对十七个农村贫困大学生的个案分析 ,指出经济、社会资源的匮乏将直接影响农村贫困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平等。文章还提出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是社会不平等的体现。如何消除这种不平等将成为政府、高校和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白云方 《学理论》2012,(11):46-47
培养合格公民,建设公民社会在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修养问题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问题之一,站在儒家"性善论"这个最基本的、平等的人性论基础上,从儒家的"小人"观念着手,并结合朱熹对古典的不同阶段教育目的进行分析,了解儒家的修养问题,进而面对当前社会,由传统社会中古典的"君子———小人"的人格形态推进演化为当代民主化社会模式下的现代的人格类型———"公民"提供思想之借鉴。  相似文献   

4.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当前,我国存在着城乡、地区、阶层方面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关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作为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教育平等具有促进社会平等的功能。但是,近年来,在我国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由于政府公共政策的不同取向或偏差,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现实中的教育差距,教育公平问题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在我国逐步实现教育公平,政府责无旁贷。加大教育投入,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仍然是今后一段时期内促进教育公平的两大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平等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指向与要求,是衡量社会行为主体价值的一种尺度.公平是一种特殊的平等.和谐社会首先应是一个基于平等价值的公平社会,平等与公平的价值是和谐社会的底蕴与前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应当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平等与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和谐为标准,以自由与平等完全实现的共产主义社会为归宿.社会主义的原则与本质内在地要求我国执政党和政府应遵循平等原则,在公民基本政治、经济权利方面,应当无差别地"按需分配",而在非基本的政治、经济权利方面,则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行"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就是要求人们在公共理性的支配下,逐步由不尽平等走向平等,在科学发展中实现公平与和谐.  相似文献   

7.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文化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社会个体都有权并平等地享有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履行文化职能和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本质要求。县域作为保证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层级,承担着为公民提供基本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重要职责。通过个案研究,发现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还存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结构性失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区域间失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需非对称性失衡等问题。解决之道在于树立以"文化民生"为核心的公民文化权利理念、均衡配置县域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建立健全基层公共文化管理机制和推进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公民意识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内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怎样更好地贯彻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报刊上关于“呼唤公民意识”的报告和讨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认识视角。 1 公民意识是社会成员精神和物质生活共同的思想基础,是社会成员思想、道德发展的基本依据。社会成员由于从事的职业、所处的工作岗位、担负的社会责任不同,对他们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工作状况应有不同的要求;但就其作为国家公民一面来说,又有着共同的基本要求——这就是宪法和法律关于公民社会地位、权利、义务的基本规定。这  相似文献   

9.
在对部分省份高校学生家庭所处社会阶层调查的基础上,从高校类型角度入手,文章探讨了各阶层子女在高等教育机会方面的差异,认为公立高职院校可以为不同阶层子女提供较为平等的入学机会。国家应发挥政策在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方面的宏观指令性作用,积极为社会低经济收入群体服务。应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现高教机会均等。  相似文献   

10.
《求知》2013,(11):64-64
夏志军在《行政论坛》013年第4期撰文指出,从本质内容上看。实现社会公正与维护人民尊严之间相互渗透、相得益彰。社会公正内含着人人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由和权利,并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上能够享受做人的尊严,心情舒畅,畅所欲言。人民尊严内含着每个人在社会规则或制度面前具有无例外的权利和机会,在权力的阳光运行下,社会的个体都享有平等的地位、自由的生活、体面的工作。实现社会公正的过程,也就是人人都能实现平等人格和有序地参与政治的过程.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逐渐实现的过程。而人民的尊严只有在权利平等、机会均等、规则公正、分配公平的社会中才能实现.亦在公平正义的社会中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1.
效率与平等这两个词,都有着很高的使用频率和广泛的含义。如果仅从经济学角度来理解,所谓效率,一般是指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所谓平等,是指经济活动过程中行为主体之间平等的利益关系的体现。本文就是从经济意义上来讨论效率、平等与政府宏观调控之间的关系。从国内和国际的经验来看,处理好效率与平等的关系,国家的经济就能持续增  相似文献   

12.
一、实现相对的机会均等社会主义平等实质上是普遍的机会均等,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存在着多方面的不平等,普遍的机会均等不可能全面实现,它只能在一个历史过程中逐步实现,这是对普遍的机会均等原则作动态分析所应得出的基本结论。说社会主义平等实质上是普遍的机会均等,实际上是把普遍的机会均等当作一个理想的理论模式。任何价值观念,都表现为某种的理论模式,普遍的机会均等也不例外,它作为一个理想的理论模式,是在纯粹的,排除了各种偶然因素影响的条件下得出的。它展示了平等在理想条件下所具有的各种逻辑关系,及其内在的本质联系。但  相似文献   

13.
善治就是要实现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使两者都达到最佳状态.对弱势群体进行社会救助,使他们的基本生活得以保证,基本权益得以维护,是善治理念的内在要求.社会救助中政府责任的回归则是善治道路的必然选择,也是考验政府善治能力的标尺.  相似文献   

14.
《求知》2008,(9):46-46
魏杰、叶榕在最新出版的《理论前沿》撰文指出,有三大因素影响和决定社会公平度:1.机会均等。如果破坏机会均等,则容易造成社会不平等。社会成员若没有得到相同的发展机会.如教育机会.必然会造成成员间学历水平不同,获得个人收入的能力不同,进而造成贫富分化.形成社会不平等。2.责权利的对称性。每个社会成员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数量不同,  相似文献   

15.
杜威 《学理论》2013,(21):28-29
在阐述公民人格内涵及市民社会背景下公民人格价值的基础上,试图寻求公民人格生成的指向与途径,通过公民人格的生成强化公民精神对公民共同体精神的培育,通过公民与市民社会内在机制的协调互动追寻市民社会中的自由与秩序,希冀以此推进市民社会的平等、民主、自由、人性、法治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鄢烈山在2006年7月17日《21世纪经济报道》撰文指出,对于“收入差距过大”的成因,人们最不满的,除了公民(农民尤甚)权利的不平等,就是权力的可变现,即公权力寻租、无孔不入的权力腐败。公务员在很多地方成为了最有吸引力的行当,这是公权力没有得到有效制约的结果,岂是就分配论分配能解决的?本来是服务性的公权力被滥用于“创收”,源于行政权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主导、对微观经济的过多干预。刘小玄认为,“收入不平等的根源在于政府控制过多资源”。他的话可谓一针见血。被行政权力控制的资源绝不止石油、煤炭、电力等有形的物质的自然资…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一党独大条件下,新加坡"好政府"模式强调政府的强势地位,并长期保持着对社会领域的支配。通过政府主导的合作架构,公众的社会政治参与被控制在现有体制内。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及公民社会自主性的增强,这一模式的社会基础正面临变化,扩大民主日益提到议程上。新加坡政府对于公民社会的诉求持包容态度,随着良好治理的展开,政府与社会在更为平等基础上建  相似文献   

18.
于小艳  鄢圣利  宁镭 《学理论》2010,(10):246-247
大学生公民意识表现为独立自主意识、民主平等意识、主动参与意识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存在人格依附强烈、民主平等意识肤浅、法律意识淡薄、参与意识缺乏等特点,这与现代性、传统文化及高校教育特点相关,需加大高校改革、重视德育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提高现代大学生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9.
雷瑛 《学理论》2014,(6):162-163
学校公民教育就是学校通过设置基本的课程和举办相关的活动,使受教育者形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强烈的法律意识的一种教育。在我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校公民教育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还是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上都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这些给学校公民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给它带来了发展和完善的机遇。因此,我们必须深入我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各个方面,探索其存在的问题,并且找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受教育者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和回馈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  相似文献   

20.
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关于取消城乡代表权差异化配置的条款,反映了我国选举制度向实现公民的平等权迈出了一大步。它在公民投票权平等的基础上,实现了公民代表权的平等,也就是实现了同票同权。这一修改对应的是人大代表的代表性问题,按照代议理论委托论的要求,人大代表的构成应该尽量与社会吻合,从而提高自身的代表性;而按照独立论,过高的官员比例也同样是可能具有高代表性的。但实际上,最最重要的问题应该是代表是如何产生的,这与选举权中的自由向度紧密相连。如果不能保证公民在选举中充分的自由权利,那么平等也只能成为摆设。选举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应该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公民的自由选举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