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中国法治进程中突出的问题表现在法的社会效果的缺失或者说对"法的实质合法性"的质疑上,达成法的价值共识无疑是解决这一悖论的最好方式;制度法学的制度道德论破除了价值共识的神秘外衣,以交往、辩论的程式规范价值共识的方法值得借鉴;借用哈贝马斯的"程序主义范式"的理论作为实现法的价值共识的程序性要求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政治共识是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建立的基础。多党合作制度对共识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为坚持中共领导,基本目标一致,求同存异,共存共享。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多元发展,发展政治共识、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应重视在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巩固实质性共识,以政治协商制度为平台推进程序性共识,进一步发挥政党制度整合社会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广泛关注,如何使这一全社会的"最大价值公约数"发挥凝聚社会共识的功能,学术界对此作了大量研究。新时代凝聚社会共识,其本质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价值共识作为社会共识的价值内核,具有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刻的作用。学术界围绕社会共识的内涵、理论表达、本质要求、实现过程、当代意义等方面做了诸多探讨,对这些加以评述,可以分析总结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的理论逻辑,并进一步提出研究不足与拓展理论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4.
《刑事诉讼法》对程序性违法的规定,彰显了程序公正的重要价值,突出了公正审判的独特效用。程序性违法于再审理由中居重要位置,但在司法实践中以程序性违法为理由引发再审的案件数量很少。从再审程序作为特殊救济程序的功能定位出发,为避免该条款沦为"僵尸条款",需从解释论上对程序性违法进行激活,藉由理论周延和实践探索方式归纳程序性违法的解释适用规则。作为再审理由的程序性违法应当包括剥夺诉讼权利的程序性违法和违反法庭审理规则的程序性违法。程序性违法能否引发再审应当采取"基础性程序性违法+影响公正审判"的判断标准。影响当事人基本诉讼权利的行使或者违反法律规定的法庭审理规则导致对案件的事实认定或者证据采信产生严重影响的,即为影响了公正审判,应当启动再审程序。  相似文献   

5.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诉讼价值的冲突与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应确立一个多元化的程序价值体系 ,在具备程序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的同时 ,还应尽可能地保证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在不同诉讼价值之间发生冲突时 ,应不将实体真实作为刑事诉讼的唯一目标 ,也不再将“有罪必罚”作为刑事诉讼的最高目标 ,但同时应注意将排除规则对程序公正的追求和对当事人的权利的保护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内。  相似文献   

6.
统一战线政治共识就是统一战线主客体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有关政治意识、政治观念和政治价值判断等思想内容,以及由此所表现出来的政治信念、政治倾向、政治行为等。基于中国历史和现实政治的特殊性,它主要是对我国国体、政体、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其他方面的认识,是统一战线主体宏观引导和客体自觉认同的结合。统一战线政治共识包括"发展共识、改革共识、法治共识、反腐败共识和价值观共识"五大共识。特点体现在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多样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它是新时代统一战线的重要基础,是共同奋斗目标实现的必然要求,是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内在规定。新形势下统一战线政治共识可以从价值性和程序性两个层面发挥优势,深化影响,在社会各政治力量的理性沟通和合力作用下,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新的价值,促进社会繁荣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7.
罗尔斯与哈贝马斯倡导多元社会应当追求理性共识,墨菲对罗尔斯与哈贝马斯为代表的"共识"政治观、理性共识的基础、共识所服务的目的等进行了批判。这种批判的合理之处在于,正确地指出了理性共识可能存在隐形压制,由民主制度并不具有历史必然性和普世一统性,当代民主需包容多元与差异。但是墨菲的批判也有其局限性与偏颇之处,体现为:没有认识到共识政治观的合理性,也没有对理性的不同方面作出界分。从中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政治哲学领域有关理性共识观的论辩,并进一步思考在政治生活中追求理性共识本身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程序性辩护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序性辩护是一种有效的辩护方式。程序公正理论、诉权理论和程序性制裁理论是其理论基础。我国的程序性辩护与其他国家的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和撤销原判的规定不健全;缺少关于诉讼终止制度和诉讼行为无效制度的规定。与程序性辩护相关的配套制度,如司法审查制度,审判机关权威性和中立性问题,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律师权利保障制度,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都存在着不足,成为制约程序性辩护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迫切需要凝聚制度共识,塑造政治定力。历史上的国家兴衰启示我们,以厚植政治制度共识为重要方向的政治合法性建设,是提升社会凝聚力、进而形成强大国家能力与良好国家治理结构的基础性工程。避免政治制度共识缺失的"波将金陷阱",理应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和重点难点所系。厚植制度共识的重要性在于:促进制度理性化,"使制度能靠得住";提升制度执行力,"使制度能转起来";保障制度稳定性,"使制度能传下去"。厚植制度共识的可行途径包括:以关键少数为共识凝聚基要人群,以价值建设为共识凝聚基础工程,以求同存异为共识凝聚基本原则,以制度实践为共识凝聚内生动力,以制度叙事为共识凝聚外在补充,以法治方式为共识凝聚长远保障。  相似文献   

10.
程序性制裁的实现,有赖于程序性裁判的实施;而程序性裁判的实施,又有赖于相关程序及证明规则的完善。在我国,按照司法裁判的规律,建立和完善程序性裁判的实施规则,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它既是落实我国已有的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的当务之急,也是建构我国程序性制裁制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公司自治的法律边界是规范公司治理行为的重要内容。公司自治的法律边界可以从其实体法、公司章程和法律救济等三个方面进行划定。实体法介入的主要改革思路是减少实体性规定,增加程序性强制规范的适用范围。公司章程约束的主要完善对策除了要增加章程的类型,提高章程的灵活性外,更重要的是要合理分配股东会与董事会的职权范围,固化股东权利。法律救济的完善则应着眼于商事审判理念的确立、经营判断规则的引入和专任商事陪审员制度的建立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诉讼法与实体法关系之考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 ,由于受到实体法和诉讼法关系“主从论”的影响 ,诉讼法一直被看作是实现实体法的形式和手段 ,因而诉讼法的工具价值被看作其根本价值 ,而忽视了诉讼法的内在价值。随着对诉讼法理论研究的深入 ,诉讼法的内在价值 ,即独立价值越来越为学者们所关注。在探讨诉讼法和实体法的关系时 ,应抛弃固有的孰主孰从 ,孰上孰下的思维模式 ,立足于揭示它们之间客观的内在的联系 ,提高人们对诉讼法和实体法之间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法律解释的悖论与法律论证——一个终结还是开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解释学展开的思维基点主要有两种一是难题思维;二是整体或类型思维,也可以称为大全思维.但因为其共同具有的主体性思维特点,产生了法律解释的难题.法律论证理论正是通过主体间性思维取代主体性思维,进一步发展了法律解释学.  相似文献   

14.
任何价值活动都要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在价值活动运行轨迹中,价值活动的任何结果都是价值活动逻辑始点的一种规律性的延伸。探求价值生成的逻辑始点对认识价值运动规律以及促进价值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既是基于价值合理性上的科学活动,又是基于价值合目的性上的意义活动。从价值生成的源泉上讲,把价值合理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作为价值活动的逻辑起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本质表征的核心缘由。  相似文献   

15.
非法证据的证据能力历来是困扰各国刑事诉讼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难题。美国和德国分别是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典型代表。通过对两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比较,我们发现美德对非法证据进行了不同的定位,其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呈现出各自的特色。而这正是不同诉讼理念和价值取向支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我国刑事再审程序未设计严格程序规则、实体规则与证据规则,刑事司法实践中刑事再审程序启动随意,加之未对“有利被追诉者再审”与“不利被追诉者再审”进行区分,刑事再审程序对被追诉人权利构成极大威胁。应区分实体法中的犯罪事实与程序法中的犯罪事实,以公诉事实的指向与裁判事实的效力为逻辑起点,以刑事诉讼法中之犯罪事实单一性、同一性为理论工具,对我国刑事再审“事实”与已裁决“事实”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刑事再审程序启动的实体限制规则。  相似文献   

17.
侦查模式是侦查结构和侦查运行程序的表现形式,是对侦查系统特征和侦查运行程序特点的提炼和抽象.侦查模式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分为多种类型.侦查目的是国家所追求的通过侦查制度的确定和侦查活动的运行所要实现的法律价值目标.侦查目的主要有公诉准备说、侦查独立说和审判准备说三种基本类型.我国的侦查目的具有混合型特点.  相似文献   

18.
试论犯罪经济学的原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犯罪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犯罪经济学所阐述的各种具体理论、观点的出发点,是统帅犯罪经济学各种具体理论、观点全局的基本理论。其核心是探讨如何解决和处理由资源的稀缺性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这对矛盾引起的犯罪等非法活动问题。其构成要素主要有效用最大化、具有不同效率和协调作用的市场及市场主体稳定的偏好。犯罪经济学主要应用的理论有理性选择理论、成本和收益理论、惩罚成本和惩罚机率理论、边际效用理论等。犯罪经济学的理论价值在于:它的产生推动了犯罪学的深入发展,表明了经济学家也可以涉足犯罪研究领域,人类在同犯罪作斗争时也应讲求经济效益,等等。  相似文献   

19.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之所以能凝聚共识,必有其内在的动力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影响机理。个体或群体有着不同的价值实现的需求,推动着社会实践不断发展,形成了无数个单个实践"意志"所汇合而成的历史"合力",为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提供强大的驱动力。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可信度和推广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体结构和内在联系形成正相关效应。弘扬价值共识,需要对利益格局进行调整,实现发展成果共享,满足社会大众共同的本质追求,化解社会精神危机,整合社会资源,调控和统摄非主流价值,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共同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初步确立了我国的心证公开制度,心证公开的程序价值表现为两个方面:一、心证公开是自由心证的客观化机制;二、心证公开是辩论主义的补充并与阐明制度、判决理由的论证制度相连接。《证据规定》规定的判决理由的论证制度,在内容上还存在不完善、不科学之处;《证据规定》确立的阐明制度尚不彻底。要实现心证公开制度的制度功能,必须进一步完善《证据规定》中判决理由的论证制度和阐明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