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田小飞  ;王延庆 《传承》2010,(15):62-63
在介绍历代中央王朝和少数民族关系的基础及民族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唐太宗的大一统思想及民族观,指出唐太宗民族政策的实施是以大一统的思想为基础,同时是唐太宗个人开放的民族观相结合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历代中央王朝和少数民族关系的基础及民族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唐太宗的大一统思想及民族观,指出唐太宗民族政策的实施是以大一统的思想为基础,同时是唐太宗个人开放的民族观相结合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3.
耿慧娟 《传承》2012,(24):82-83
唐太宗的用人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阶级局限性,但其用人思想也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只要我们采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做到去粗存真,于今天仍然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唐朝“贞观之治”的空前盛世与唐太宗的用人思想是分不开的,那么唐太宗用人思想的高明之处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唐太宗非常重视用人,他把进用善人作为自己终身奉行不渝的三件大事之一。他说:“朕今勤行三事,……一则鉴前代成败事以为元龟;二则进用善人共成政道;三则自弃群小不听谗言。吾能守之,终不转也。”他认为只有依靠大批有才干的官吏,才能稳定、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也已明察到能否得才、用人乃李唐王朝的安危所系。因而,他反复强调:“为政之要,惟在得人,非用其人,必难致治”。唐太宗把“为官…  相似文献   

5.
《贞观政要》是唐朝吴竞编著的。其主要内容是记载唐太宗李世民与群臣论政的一些言论,比较系统地总结了“贞观之治”的政绩和经验。从中可以看出唐太宗独具远见的律身原则。所谓“律身”,就是作为皇帝的唐太宗,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处理各种关系上对自己严格要求。唐太宗的律身原则,体现了封建社会一代政治家、军事家非凡的器识、胸襟和气质,是我国古代领导思想和人才思想中的宝贵财富,对我们今天提高领导者的素质,加强和改善领导工作,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贞观之治,作为我国封建史上少有的“盛世”,历来备受称道。有关的研究文章也有许多。但笔者觉得,重新考察一下贞观之治的形成缘由,学学唐太宗君臣的居安思危的意识,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居安思危思想是形成贞观之治的直接动因居安思危思想根源于唐太宗君臣面对隋王朝廷迅速覆亡的前车之鉴,深怀戒惧,惟恐重蹈覆辙。这一思想一经提出,便在太宗君臣间达成了共识,并对整个贞观一朝的施政,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1、从谏如流。唐太宗在总结了“隋场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①的教训后,…  相似文献   

7.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少见的开明皇帝,在缔造“贞观之治”的宏伟大业中,善于以史为鉴,以喻明理,在反腐倡廉上的一些思想很值得今人借鉴。 据《贞观政要》记载: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侍臣们说:“人拥有明珠,没人不觉得贵重,如果用来打鸟雀,岂不是太可惜了吗?何况人的性命比明珠还要贵重,见到金银  相似文献   

8.
唐太宗在其统治期间,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治理国家朝政,安定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他的治国理政思想对我国后来的统治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得到世人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9.
执法须谨慎     
唐太宗贞观五年,张蕴古为大理丞。当时,有个相州人叫李好德的,向来有癫痫病,常常胡说八道,有时还讲得极其荒诞怪异,不避忌讳。唐太宗知道后十分生气,下令把李好德抓起来治问。张蕴古对唐太宗说:"李好德有癫痫病,按法律规定不应该坐罪。"唐太宗认为讲得有道理,就答应宽宥李好德。张蕴古知道皇帝这个意思后,就偷偷地告诉了李好德,并且同他在监狱里一起玩棋。这事被治书侍御史权万纪知道了,向唐太宗告发。唐太宗听了大发雷霆,下令把张蕴古绑赴长安的东市杀了。后来,唐太宗想起这件事就懊悔,对房玄龄说:  相似文献   

10.
正纵观中国封建社会数千年的历史,不难发现,凡有成就的统治者,都在用人上有其独到之处。唐太宗李世民君临天下二十三年,一举开创了"贞观之治"的昌盛局面,他的成功,更得益于"择善任能";在他的麾下,不仅聚集着一大批贤才志士,而且不论什么样的人才,都能用其所长,让他们有用武之地。唐太宗的用人思想和主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民本思想是封建社会中把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作为国家根本和社会基础的思想 ,是封建统治思想中具有开明性的一种。民本思想在唐太宗贞观年间发展到高峰 ,贞观民本思想是民本思想的集大成。贞观民本思想由三个系统组成 ,这就是人民群众在封建国家中的位置、以人民群众为基础的封建治国原则、皇帝和人民群众的关系。贞观民本思想关于人民群众的基本观点和治国方略对于我们今天的治国大业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贞观之治"以政治清明为其显著特点,而政治清明的一项重要保证则是当时开明先进的立法和执法,而这又源于唐太宗君臣特别是唐太宗本人明确的立法和执法思想。时至今日,回首1300余年之前的"贞观之治",可以发现唐太宗的立法和执法思想多有足可称道者。唐太宗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国家法律建设,说:"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权衡所以定轻重,准绳所以正曲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  相似文献   

13.
有一次唐太宗到大理寺监狱看犯人,400多死刑犯没有人喊冤,唐太宗当即决定释放他们回家.明年秋收后再回来报到。一年之后一个不少都回来了。这就是贞观时期很有名的象征,400死囚来归狱。  相似文献   

14.
《现代领导》2014,(12):46-47
史上最强帝王唐太宗曾经缔造了史上最强帝国,这与他知人善用有很大的关系。出身贫寒的马周,从一个四处碰壁的打工青年,一步步成长为大唐的宰相,与唐太宗的赏识完全分不开。当然为了感念知遇之恩,马周也亲手烧掉了自己的奏章。要给后人留一个没有过错的唐太宗。  相似文献   

15.
孟宪实 《现代领导》2014,(11):44-44
贞观之初的某一天,唐太宗很高兴,散朝之后请了门下省的副长官王珪等几个大臣喝酒。王珪是前太子李建成手下的大臣.玄武门事变后,他也跟魏征一样,接受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招安.成为贞观时代著名的大臣。  相似文献   

16.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改立太子 被称为“一代英主”的唐太宗李世民。虽然在治国安邦上很有作为。但是在自己的继承人问题上却和他父亲高祖李渊一样一筹莫展。  相似文献   

17.
闲言碎语     
大家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从年轻时就开始金戈铁马生涯。这位皇帝在马上百步之外,就能拉弓射箭毙敌于死命,由此司见唐太宗的臂力和对弓箭的熟悉程度。十分令人钦佩。唐太宗对弓非常喜爱,对弓的研究造诣也很深。通常一张弓拿在手上反复摆弄几下,就知其弓的好与坏。  相似文献   

18.
余风 《今日浙江》2008,(9):62-62
据《资治通鉴》记载:唐朝大臣魏征向以忠谏直言著称,他在唐太宗朝任谏议大夫期间,提了无数对朝政的意见。魏征死后,唐太宗痛哭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失一镜矣。”唐太宗作为封建帝王,  相似文献   

19.
灯下读史,每有所感。《资治通鉴·唐纪》中有一段关于唐太宗守法的记载,读后颇能给人以深思和启迪:濮州刺史庞相寿犯了贪污罪被解除官职,庞相寿心优未甘,想利用自己曾跟随李世民征战的历史获得唐太宗的垂怜,以官复原职。起初,唐太宗为感情所动,欲称其意,不料此事被魏征知通,魏征毫不留情直言劝谏:秦王身边的人,宫廷内外很多,如果今日不依法办事,以后人人都将依仗皇上的恩德和偏爱,犯下错误而无所顾忌。唐太宗接受了魏征的规劝,改变了初衷。然而,在封建社会里,象唐太宗知此开明的君王又有几人?许多封建帝王常以"真龙天子"自比,强调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制由君定,法随君  相似文献   

20.
袁浩 《政策瞭望》2009,(9):56-56
唐太宗李世民是马上皇帝。从年青时就开始的金戈铁马生活,使这位马上皇帝对在百步之外就能致敌于死地的强弓钟爱有加。因为喜欢,唐太宗养成了没事就研究弓的习惯,并自诩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