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的学术特色和贡献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分析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揭示南北问题的根源和实质及阐释马克思主义主权观;站在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坚持和发展"三个世界"理论,坚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提出南北矛盾发展的"6C律";论证南北矛盾中形成的经济主权原则、公平互利原则和全球合作原则,充分反映了作者创建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的理念和追求。作者强烈的学术使命感、历史与现实结合的研究方法及学术成果"国际化"的不懈努力尤其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2.
曾华群 《法学研究》2004,26(2):135-135
国际经济法学作为发展中的新兴学科,其基本理论急需加强研究。其中,全球化趋势下的经济主权原则、公平互利原则等有关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理论是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的重要课题。与此同时,在国际经济法学的制度性研究方面,立足中国实际,需要特别关注和加强研究的大致可分为世界性国际经济体制、区域性国际经济体制、中外双边经济条约、国际经贸惯例和涉外经济立法五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国际经济法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权威学者对本学科的开拓和研究多有建树。其中的新鲜知识,值得学习。但是,其中的某些关键性学术观点,却弥漫着或残留着浓烈的殖民主义、扩张主义、霸权主义气息,流毒全球,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弱势群体的国际平权地位和合法权益。陈安教授立足于中国国情和第三世界国际弱势群体的共同立场,独立思考,长期致力于探索和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法学,投身国际争鸣,提出诸多开创性的新见解,为中国和国际社会弱势群体"依法仗义执言",提供维护其应有平等权益的法学理论武器,积30年之功,荟萃而成五卷本《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310万字)这部鸿篇力作。学界认为,这部力作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很高的学术水平,堪称"独树中华一帜,跻身国际前驱",可谓"一剑淬砺三十年"。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法学派的初步形成。本文対贯穿全书的陈安教授的基本学术思想、学术理念和学术追求,加以梳理、概括和评介。  相似文献   

4.
198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中力图阻挠或扭曲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NIEO)历史潮流的各种学说层出不穷,诸如"新自由主义经济秩序"论、"WTO宪政秩序"论、"经济民族主义扰乱全球化秩序"论等等。这类学说虽然激发了一些新的有益思考,却确实造成了一系列新的思想混乱。建立NIEO乃是1950年代以来全球弱势群体数十亿人口争取国际经济平权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当代中国人应当全面、完整、准确地加深理解邓小平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方针,将中国在建立NIEO历史进程中的战略坐标和基本角色,定位为旗帜鲜明、言行一致的积极推动者。中国理应进一步发扬传统的具有独特内涵的中华民族爱国主义,通过BRICSM类型的"南南联合"群体,成为建立NIEO的积极推手和中流砥柱之一。总之,中国人务必保持清醒,谨防落入上述各种"时髦"理论的陷阱。  相似文献   

5.
《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五卷本)是作者探索新兴边缘科学的鸿篇力作。本文概述该书的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阐明可以从其中揣摩和领悟到作者30年来孜孜不倦的治学之道:着重评介作者论证当代热点难点问题时一贯秉持的鲜明立场,勤于独立思考,是"独树中华一帜"的典范;力求查证第一手原始资料,养成严谨细致的治学习惯;紧密关注当代国际事件,善于从历史渊源、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和国际法的多维角度,广征博引,深入分析,由此得出的综合结论不仅令人信服,而且所提出的相应对策也有理有据,成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建之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 《法制与社会》2011,(3):126-126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致使国际经济秩序发生新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国际体系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问题。虽然如今全球各国的经济开始转暖,但是如何解决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国际经济失衡是世界各国政府和学者积极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当今国际经济秩序的现状出发,重点从国际经济秩序的完善,我国在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做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当代国际分工具有两重性,由此决定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也具有两面性,我们应该辨证地看待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正视经济全球化两方面的作用,找准自己在世界分工中的位置,一方面,我们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进一步加大经济开放的力度,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积极主动地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全球化中获得的经济利益是不平等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往往使一些发展中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受害。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要做到在参与经济全球化时趋利避害,必须采取正确的开放战略,正确处理保护和开放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对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宏观分析入手,论述了国际经济组织发展的时代特征,并提出了作为国际经济法学重要分支的国际经济组织法学的若干理论问题。关于国际经济组织法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作者重点论述了国际经济组织法的概念、特征和理论体系,尤其指出有必要将非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纳入研究的视野,并按照国际经济组织所发挥的作用决定其在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关于国际经济组织法学的意义和作用,作者指出,国际经济组织法学在加强国际经济协调、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推动经济全球化和法律统一化、协调化趋势的发展以及深化法学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最近,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中宣部、司法部联合发出了《关于在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通知》。认真贯彻这个通知,以法制的力量保障、推动治理整顿和改革的顺利进行,这不仅是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因此,在治理整顿中加强法制教育,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邵沙平 《法学家》2004,(6):153-160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断推动国际刑法的变革.国际刑法的一系列制度性的变革都是通过缔结国际刑法公约来实现的.由于国际刑法公约约束国家也约束个人的二元性特点,这些国际刑法公约的缔结、生效和实施不仅对国际刑法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对21世纪的全球法治产生深远影响.为了维护中国的根本利益和推进中国的和平发展,中国应在国际刑法领域进一步推动国际法治与中国法治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的战略要求。经济合同管理如何适应这一战略要求,充分发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所谓经济秩序,就是经济的运行规则。它是由经济体制的性质决定的。任何一种模式的经济体制,都需要有一种与之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2.
《国际刑法学-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犯罪的法律控制》介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颖军 《法学评论》2006,24(1):158-160
邵沙平教授的专著《国际刑法学—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犯罪的法律控制》历经几年准备和写作,日前终于由武汉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距邵沙平教授1993年第一本国际刑法学专著《现代国际刑法教程》的面世已经十年有余。在这十余年中,国际法和国际刑法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全球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迅猛发展使国际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推动了国际刑法的重大变革。因此,这时修订和推出国际刑法学专著非常必要并具有现实意义。全书主要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犯罪的法律控制着眼谋篇布局,在结构上分为三编,分别为总论、国际犯…  相似文献   

13.
关于建立国际民商新秩序的法律思考——国际私法基本功能的深层考察李双元郑远民吕国民对我们来说,在这个矛盾和动荡的世界上,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秩序和国际经济秩序,以发展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及合作,保证目前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在和平与正义中稳步地加速经济和社会发...  相似文献   

14.
赵秀文  谢菁菁  续俊旗 《法学家》2006,19(1):114-117
一、国际经济法学研究概况 本年度中国国际经济法学学术研究立足于理论联系实践,着眼于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经济法学理论的深入研究通过举办一系列有关国际经济法的研讨会和学者们在各种法学期刊杂志上撰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回到中国——转轨经济法的存在及其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经济法抛弃了早期的计划经济法范式,转向西方寻求资源,形成了市场经济法范式,认为经济法是弥补市场缺陷之法,而当下中国还处在计划权力经济向市场法治社会转轨过程中,中国的问题不是市场高度发达到出现了自身无法解决的缺陷,而是市场发育不全,经济发展处处受到权力因素的掣肘。市场经济法范式与转轨现实脱节,存在严重的正当性危机。如果要问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经济法学的回答是:回到中国,回到转轨现实。中国经济法学需要也正在进行第二次范式转换,转换到转轨经济法范式,推动权力经济向法治经济转轨。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是对今天国际体系的写照,以全球生产体系、贸易体系和金融体系为依托的经济全球化将世界紧紧的联系为一个整体。本文的思维将集中于全球化时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应对战略,以对社会思维形成共鸣。  相似文献   

17.
目次上篇:从蓬勃兴起到初步发展一、部门经济法地位之确立二、早期经济法诸学说之理论争鸣三、初步发展时期经济法诸学说之统合下篇:从走向成熟到理性繁荣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法学之重构与反思二、新时期经济法代表性学说之考辨三、经济法基础理论共识之析出作为法学领域里的一个新兴学科,经济法学因应国家改革开放而迅速崛起,并在与经济立法、经济执法以及经济司法的互动中不断实现理论突破和创新,30多年来的诸多经济法理论命题和制度建构,契合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了中国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促进了中国法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历史分期是历史研究中常用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中国经济法基础理论的变革与创新进行研究,科学确定经济法学发展的分期依据至为关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体系的变革有诸多经验和教训,如发展中国家的自身定位,有利于中国获得国际社会绝大多数国家的支持;中国的立场和主张应以本国海洋权益的维护为依归,而不能单纯基于意识形态的考量;中国应注意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平衡,避免全球海洋治理体系的一些规则成为中国和平发展和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桎梏。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变革中应当秉持“全球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中国可以通过倡议发起成立“世界海洋组织”,进一步增强中国在有关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国际条约规则制定过程中的议题设置、约文起草和缔约谈判能力等方式,以推动当代全球海洋治理体系的变革和增强中国在未来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变革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6  
陈美章 《知识产权》2004,14(1):6-1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随着世界性的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将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借鉴、吸取有益的先进经验,如何正确地制定和运用知识产权战略,发展本国经济,参与世界竞争,推动社会发展,已经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规模的市场经济,其正常运行是靠国际规则来维持的,因此,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必须及时调整政策、加快改革,以适应通行的国际规则的要求。中国作为全球化运动中的一员,也要适应这种要求,制定恰当的对外开放战略和社会发展战略,特别是要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对外开放的法制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