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不仅有助于扩大沿线地区能源开发利用、维护能源大通道的稳定与安全,而且有助于完善区域能源合作机制,促进能源共同安全和可持续安全。中国作为世界性能源大国和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必须顺应周边国家对深化能源合作和确保能源安全的期待,为区域能源合作发挥建设性和引领性作用贡献更多中国智慧,提供更多国际公共产品。构建"一带一路"能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伟大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林业大国,生物质能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的良好条件。特别是在我国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资源十分短缺的情况下,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对于维护我国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农村和农业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钱娟 《世纪桥》2011,(3):85-86
中亚由于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缘政治优势,对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大意义。在此背景下,中国在中亚地区积极展开能源外交,实施一系列的能源安全战略,以确保本国的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4.
钱娟 《世纪桥》2011,(17):86-87
由于中亚地区能源的有限性与中美两国能源需求量上的刚性增长的矛盾难以化解,中美在中亚地区的能源安全博弈经过无限次博弈后最终可能趋向零和博弈。结构现实主义也从学理上作出了强有力的支撑。但从现实层面考察,中美在中亚地区能源安全博弈趋向零和博弈的可能性并不大。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壮大,能源供应与能源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能源安全已经在一些大国外交议程中处于显著地位,围绕着控制能源产地和运输通道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这种竞争又进一步推动了石油等战略资源价格的暴涨。中欧亚地区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同时也是地缘政治争夺最为激烈的地区之一。新世纪以来,中欧亚地区问题逐渐成为国际关系中的焦点之一。中欧亚国家指的是南高加索地区和中亚地区的八个国家,前者由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三个国家组成,后者由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  相似文献   

6.
刘云 《世纪桥》2005,(9):60-63
“能源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角色”。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不仅西方发达国家向石油输出国投资,石油输出国也向西方和发展中国家投资,而且中国、印度等石油需求大国与石油输出国的经贸往来也越来越多。无论是在能源业界的上游还是下游,也无论是石油输出国还是石油需求国,都已形成相互交融、相互依存的局面。虽然世界能源地缘政治竞争仍然非常激烈,但参与竞争的各方都不得不更多地考虑到其他参与者的利益。世界能源地缘政治图景也必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进一步演变。——编者  相似文献   

7.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为中国"和平崛起"创造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和平崛起"国家战略的确立,使中国经济保持了自改革开放以来平稳、快速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能源安全是中国和平崛起的保障,中国的和平崛起对能源安全又具有稳定作用。构建中国和平崛起的能源安全战略要采取以下措施:立足国内,节能优先;实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优化能源结构,加快技术进步;建立地区性能源机制;完善石油储备制度。  相似文献   

8.
<正>能源安全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基石,油气安全在国家能源安全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石油供需矛盾愈发凸显,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敏锐洞悉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可能带来的重大挑战,对石油战线作出重要批示,赋予了国有能源企业新的重要使命,寄予企业殷切期望。  相似文献   

9.
于民 《探索》2007,(4):89-92
当今非洲产油国石油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是一种依附性发展,西方大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石油的生产权和销售权,这就加剧了中国非洲石油市场开拓的难度.因此,中国在非洲开拓石油市场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致力于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在非洲石油开发中实现与产油国平等互利互惠的"双赢"目标;另一方面要正视并尊重非洲产油国利用石油资源发展经济的事实,坚持平等合作,和西方大国的掠夺式开发形成鲜明对比,最终达到广泛开拓非洲石油市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探索》2015,(5)
随着大国地位的确立,中国国家战略的外向性逐步显现。作为"反映大国地位的外向型战略","一带一路"的提出一方面显示了中国在对外战略方面日益增强的主动性与系统性思维,另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增加。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战略为未来中国的比较政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从最为基础的层面上来说,"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的比较政治学开拓了新的国别和区域研究领域。而在具体的研究议题方面,中东地区的政治风险、海洋与陆地国家的比较、次国家单位的比较、其他大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响比较、欧美大国的崛起经验以及对西方比较政治学概念与理论的修正等议题值得开展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2015年伊朗核问题达成全面协议,国际制裁得以解除。伊朗利用能源优势,拓展国际市场,推出新油气合同,引进外资,伊朗能源政策成为国际能源市场的焦点,然而伊朗重返国际市场的道路并不顺畅。中国与西方国家在伊朗油气田开发方面的竞争关系,人民币贸易结算的稳定性问题,国际能源市场竞争激烈,中东局势动荡与未来国际形势变化都在影响中伊之间的能源贸易。中伊之间稳定的能源贸易有利于保障中国能源安全,中国应采取措施加强中伊政府之间的互信,提高中国油企的竞争能力,并加强与其他大国的合作。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是一项影响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倡议。作为亚欧非三大洲的结合部,中东处在"一带一路"的交汇点、枢纽点,有着重要的战略价值。"一带一路"在中东地区的实施,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中东的政治关系,实现经济互利共赢,优化现存的国际秩序。但中东时局动荡不安,局势瞬息万变,"一带一路"在中东地区的推进面临政局多变带来的政治风险、区域局势波动产生的经贸安全风险、大国博弈形成的"第三方风险"。中国在中东推进"一带一路"过程中,应以正确的义利观为导向,遵循有利、有节原则,适时主动参与中东安全事务,同时扩大和加深经贸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确保"一带一路"在中东地区稳步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13.
《共产党人》2013,(20):60-61
作为全球单套装置规模最大的煤制油项目,神华宁夏煤业集团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不仅是满足我国石油消费快速增长需求、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推进国家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而设立的国家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而且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带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一号工程,也是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实现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重大项目。项目位于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煤  相似文献   

14.
石油作为影响世界各国安全机制的战略性物资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其供给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政治安全。近年来,全球原油市场不确定因素的增加,国际油价高位震荡。国际高油价对全球及我国产生巨大影响并凸现诸多问题。对此,必须从国际石油工业现状出发,制定石油可持续发展策略,建立以中东原油为主的多元化进口格局,积极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的竞争,以确保国家石油安全及国家政治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5.
二战后,中东几经政治、社会剧变,沙特却因“似乎永远没有改变”而被称为“中东稳定之锚”。这次沙特还能成为新的稳定器吗?这对于全球来说。至关重要。盛产石油的沙特之前一直没有遭遇大规模骚乱。但近来,  相似文献   

16.
周云亨  杨震 《新视野》2012,(1):125-128
中国应该充分利用自身在政治、经济以及地缘上的有利条件,以油气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为重点,推行多元化发展策略,并且通过投资、贸易、提供贷款和发展援助等方式降低本国能源安全的脆弱性,以便最终实现油气资源供给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对于距离较远的石油产区,要进行资源追踪,如果遇到具有战略价值的投资项目,力争以双边甚至多边合作的方式参与开发;对于资源较为丰富的周边国家与地区,要集中力量寻求突破,对当地的石油生产设施进行投资,对油气生产国与中国之间的石油天然气管道铺设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具体而言,应当依托俄罗斯以及中亚地区,稳步向中东地区和非洲大陆辐射,最后进一步扩展至中南美洲。  相似文献   

17.
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能源供应不足。据预测,世界常规石油产量可能在2010年达到峰值,然后开始下降,原油价格将开始上涨。由于化工石油能源的利用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而导致温室效应,核电站的安全可靠性、核废物的处置等问题又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因而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未来世界各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能源机构的研究资料表明,在大力鼓励可再生能源进入能源市场的前提下,到2020年,新的可再生能源将占全球能源消费的20%。无论从能源安全还是环境要求来看,可再生能源都将成为新能源的战略选择。一、世界各国可再生能…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是一个石油、天然气资源极为丰富的世界能源大国,我国在石油能源方面是一个贫油国家,伴随着经济发展,我国能源问题已经上升到战略问题,为确保石油安全,我国必须走石油进口多元化道路。  相似文献   

19.
遥远的北极地区。长期以来留给人的印象都是茫茫冰川与寒冷气候,但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北极地区在夏季部分冰川消融.这使得开通北冰洋海上航线成为可能。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估计.世界上大约13%的未探明石油储量和30%的天然气储量都位于北极圈内。出于在未来世界又一能源宝库获取能源的考虑.世界各国特别是各大国纷纷踏足北极地区.北极地区未来几十年内将成为各大国进行战略博弈的又一热点地区。  相似文献   

20.
石油是当今世界最敏感的"神经",也是维系世界经济运转的"血液"。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它的开发利用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而且和世界政治、大国利益紧密相连。石油的开发利用受到各国普遍重视截至2002年初,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430亿吨。其中,中东占65.3%,拉美占9.1%,非洲占7.3%,前苏联地区占6.2%,北美占6.1%,亚太地区占4.2%,欧洲仅占1.8%。2001年全球生产石油35.74亿吨,最大产油国是沙特阿拉伯(4.21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