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猪脾脏从腹下脐轮孔外脱,实为罕见,笔者曾诊治一例。 1983年6月5日,宜宾市大运公社农丰生产队李计源自养30斤重幼猪一头,因脐部坠肿来校门诊部求诊。主诉:在窝时被母猪踩伤肚皮,后见肚脐处吊有一根一寸长左右的红色带子,不久断了一截,断奶后小猪长期拉稀。检查:体温、心跳、呼吸,食欲等无异常,腹下脐部肿胀如鸡卵,肿胀最低处悬吊1厘米宽、1.5厘米长的紫红色肉样带,将猪仰卧,触摸肿胀处无热痛、波动及蠕动感,亦无回缩性,肉样带边缘皮肤  相似文献   

2.
猪阴囊疝在农村中常见,但阴囊疝继发膀胱脱入阴囊中而发生尿潴症的病例则罕见。笔者曾收治一例,现介绍于下: (一)临床检查 患猪体重约35市斤,膘情中等,体温38.8℃,呼吸、脉搏正常。主要症状是以阴囊部沿腹白线至阴茎包皮的稍后方,有一个似胃状的肿包,前后两侧小,中间大,右侧比左侧明显。系阉割后所引起。由于肿胀严重,患猪两后肢明显叉开,不愿站立,走路困难,卧地呻吟。触诊肿胀部位无热感,但在肿胀最明显的部位,皮肤紧张,皮下有波动的感觉。在阴囊去势时切口的痕迹线上,有两个坚硬的结缔组织结节,无移动性。听诊肿胀最明显处,没有听到音响,但在阴囊部和阴囊稍下方可听到微弱的小肠蠕动音。用18号牛用静脉针头穿刺肿胀和波动明显部位,流出带有尿臭的先是淡黄色后是淡红色和红色的液体,历时25分钟,约800~1000毫升。穿刺后肿胀显著缩小。确诊为猪阴囊疝继发膀胱脱。 (二)手术整复 采用仰卧保定。一助手固定两前肢,另一助手固定两后肢,然后用肥皂水冲洗肿胀部  相似文献   

3.
猪棉子壳中毒的诊治格尔木市某猪场承包人为节省饲料,把20头成年猪赶至河滩放牧,见猪群争食一堆被抛弃的种植食用蘑菇后的棉籽壳包,遂拉回按31与麸皮混合喂猪,2次/d,连喂2d,第3d开始发病,当天死亡2头,接着连续死亡15头,仅存活5头。临床症状其中1...  相似文献   

4.
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PMWS)是一种由猪圆环病毒 2型 (Porcinecircovirus 2 ,PCV2 )引起的新病。PCV是 1974年在猪肾传代细胞系PK 15中发现的一种污染病毒 ,该病毒不产生细胞病变效应(CPE) ,无致病性 ,命名为PCV1;而后在PMWS中分离的猪圆环病毒 ,有致病性 ,命名为PCV2。PM  相似文献   

5.
、淤竺1病名\1牛 瘟牛 肺 疫口 蹄 疫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炎狂 犬 病炭 疽气 肿 疽出血性败血症布氏杆菌病猪 瘟非洲猪瘟猪水泡病猪 丹 毒马 绵ffl 羊 ;为该家畜的法定传染病日本家畜的法定传染病@文希震$兰州军区后勒部卫生部  相似文献   

6.
人和公社有11个大队,59个生产队,2,702户,16,450人,85,600亩耕地;现有生猪11,000头,马、骤、驴1,579匹,牛696头。1976年4月开始在全公社实行畜病合作防治制度。全公社集体、机关单位饲养的猪、马、牛和社员养的猪一律参加合作防治,每年按养畜种类和头数由公社收取一定数量的防治费;对参加合作防治的大牲畜和生猪实行包防疫、包治疗、包骟割;对治疗无效,病猪死亡时,给予适当的补助。  相似文献   

7.
卢戈氏液对牛去势后阴囊硬肿的治疗笔者对33例去势后阴囊硬肿的牛,用卢戈氏液颈静脉注射的方法全部治愈,最多的治疗8次,最少的治疗2次。临床症状去势后3~4周,阴囊切口不愈合,流出带组织残片的不洁分泌液,阴囊渐进性肿大,坚实、无热、无痛,小的似双拳,大的...  相似文献   

8.
自1974年,用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强毒菌株人工感染传二花脸168号猪发病,从该病猪肺中分离到猪肺炎霉形体168号菌株。与国际参考菌株J株高兔兔血清作微粒凝集试验、生长抑制试验和代谢抑制试验都证实为猪肺炎霉形体。经14年连续继代300多代次,作数十次回归健康猪测试毒力。约在300代后对健猪的毒力已明显下降。试作免疫注射测其安全性和免疫力。结果:304代对杂交2代猪巳趋安全,340代对杂交1代猪也趋安全。经强毒攻击免疫平均保护率(攻毒后透视无阴影,无症状)为84.04%,60天康复率为95.35%。但对纯繁二花脸猪尚不安全。曾以健康杂交猪与340代免疫猪混圈饲养60天,经X线透视未见肺脏病变。间接血球凝集反应检查血清为阴性。屠宰后采集肺脏接种培养无猪肺炎霉形体出现。免疫接种弱毒菌苗猪的生长、增重与健猪比较,无明显差异。免疫期已测到6个月。现已在野外病猪场作少量试用。  相似文献   

9.
猪浆膜丝虫(Serofilaria suis)通称“猪心丝虫”。近年来国内不少地方先后报告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其成虫寄生于心脏等器官的淋巴管中,常在心外膜形成丝虫性内芽肿结节。某地为猪浆膜丝虫病的高发地区,发病率在40%以上。笔者在该地的屠宰检验中于腹腔淋巴结中发现了猪浆膜丝虫的微丝蚴及由该虫引起的淋巴结病变,前人没有报道。特将发现经过、病理变化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汉中地区猪“尿血病”已由秦晟等(1978)确诊为大戟科植物假奓包叶中毒。但假奓包叶引起羊中毒还未见报道。1983年春我们在宝鸡市太白县也见到这种有毒植物,当地群众叫“臭老汉”、“山麻杆”。主要分布在海拔800米左右的低山区鹦鸽公社,沿石头河两岸茂密生长。据调查该区除猪中毒外,当地也有养羊习惯,因此,假奓包叶又是羊的可食饲草,特别是阴雨天,羊只就近放养,常在河岸两旁采食,容易引起中毒。据当地兽医站介绍和我  相似文献   

11.
20 0 3年春夏间,笔者参加了几次猪病的诊疗,通过临床诊断、治疗效果观察及剖检验证等,最终确诊为猪肾虫病。猪肾虫病是由猪肾虫寄生于猪的肾及其周围脂肪和与输尿管相通的结缔组织的包囊内等处而引起的一种线虫病。猪肾虫又叫有齿冠尾线虫,虫体粗壮、灰褐色,猪只不论大小均可感染,危害较大。患病肥育猪生长迟缓,公猪可失去配种能力,母猪不孕或流产,甚至可造成猪的大批死亡。初期病猪出现皮肤炎症;以后表现为精神欠佳,食欲下降,喜卧,后肢无力,跛行。逐渐贫血,消瘦。检查尿液,如发现虫卵或剖检病猪见肾盂及肾周围脂肪内有虫体,即可确诊。1 诊…  相似文献   

12.
近十多年来,我地区每年7~9月流行一种以精神反常症状为特征的季节性病,多见于50斤以上大猪。其临床症状是:突然发病,食欲废绝,肌肉颤抖,体温一般正常。头颈歪向一侧,向左或向右转圈,流涎或无目的前进,遇障碍不让,有时头抵在墙上呻吟,有时后退倒地痉挛,四肢呈游泳状。有的猪体温升高到40~41℃,频频呕吐,头颈向后仰,迅速倒地,四肢呈强直性痉挛,全身失去知觉,强烈刺激,亦无痛感,无叫声。二便病初无变化,后尿少变赤,大便逐渐干燥。暂名为猪旋转疯。  相似文献   

13.
20 0 1年 5月 ,广东某猪场售出的 5 0日龄猪在进入农户家 1周后 ,发生了以排稀便为主要表现症状的疾病 ,并造成猪死亡。经诊断确诊为附红细胞体病。1 临床症状某猪场生产状况一直无异常 ,但在 2 0 0 1年 5月中旬后售出的几批共 5 0 0 0多头 5 0日龄猪苗 (重约 15kg) ,在到达农户家 1周后 ,陆续有个别猪表现发热和短时间的便秘 ,以后排灰白色粪并伴有血粪 ;随着时间推移 ,发病猪数量逐步上升 ,发病率达40 %— 5 0 %。发病猪可见全身皮肤发红和皮肤表面有较多似丘疹状隆起 ,耳边缘发绀 ;部分猪经过长时间腹泻后全身黄染 ;个别猪还出现呼吸…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应用国产硫双二氯酚、六氯酚、硝氯酚、血防乳干粉、新血防片、呋喃丙胺、槟榔粉等七种药物,分22组剂量对235头自然感染的姜片虫阳性猪进行 疗效对比试验和19头的投药后剖检观察,以及在福州,莆田,建瓯等地9个养猪场四百多头猪的现场推广应用硫双二氯酚结果证明,七种药物以硫双二氯酚效果最好。按每公斤体重100毫克剂量作为驱姜片虫的治疗量是一种具有高度疗效的安全药物。一般临床上无反应。当治疗量倍增时仅出现拉稀、减食现象,持续1~2天即恢复正常。该药无异味,将药拌入饲料内能自然采食。适于养猪场猪群集体喂药的一种驱姜片虫药物,可以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硝氯酚的初步试验观察,摸索到该药对猪姜片虫有一定效果,但每公斤体重10毫克组对猪毒性大,能引起神经性中毒症状,今后有必要进行降低剂量,摸索最低的安全有效剂量,为探讨新药源作深入研究。 六氯酚对猪毒性大,无使用价值。血防乳干粉,新血防片用药剂量大,疗效不高,对猪姜片虫似无特异的驱虫作用。呋喃丙胺药源缺,疗效不显著,不宜推广。槟榔粉的驱虫效果,是否与药物剂型加工炮制有关应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一)流行病学 我省某农场牧业队有种公猪20头,母猪60头,每年约产仔猪800余头。1981年入秋以来,个别小猪因发热死亡,以后病猪越来越多。于是对整个猪群,进行猪瘟及猪副伤寒疫苗的预防注射。注射后病猪猛增,症状加剧,在500余头仔猪中发病350余头,发病率约为70%,其中死亡310多头,致死率约为89%(这可能是由于仔猪已经带菌,注射疫苗等于是一次增菌激化所致)。发病死亡之猪多为2~4个月仔猪,其中90%为20市斤重的小猪。六个月以上猪只及成年猪均无发病。  相似文献   

16.
猪的灌药法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种给猪灌药的方法:使猪站立,一人抓住两耳,另一人用一根一米半的细绳,绳中间打个环,乘猪张口吼叫时,将绳环套在猪的上颌中间后,放开两耳,拉紧绳子,人往前拉,猪往后退,  相似文献   

17.
1998年11月,郑州郊区某个体养猪场的哺乳仔猪不断发生死亡,后经临床观察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弓形虫和链球菌混合感染所致。1 发病情况该饲养户饲养15头母猪、50余头生长肥育猪和7日龄仔猪2窝(共19头)。此次发病仅限于哺乳仔猪,母猪和生长肥育猪均无临床症状。仔猪发病?..  相似文献   

18.
结石为人和动物体内的病理产物,其常发部位有肾、输尿管、膀胱、胆囊、肝管、胆管等,在胃和心脏发生的也有报道。马、牛、羊结石常见,骆驼、狗熊、猪结石亦有记载,惟鸡的腹腔结石罕见,特将所见一例报道如下。 5月7日,本校教工一家属捉来一只一岁母鸡,拟宰食用,生前发现该鸡腹部下垂十分突出,仰卧按之柔软,肿胞缩小,故疑鸡患腹壁疝。宰杀后,沿腹中线切开肌肤,分离皮下脂肪,发现两枚有黄豆和绿豆大小的黑褐色颗粒,原以为淋巴结,切开才发现是泥砂性结  相似文献   

19.
一、试验方法和结果 (一)愈后猪感染性试验:1972年8月10日以五倍稀释的青岛二代鼠毒接种于两头健康猪的后肢肌肉,剂量为每头5毫升。接种后3日(8月13日)两头猪同时发病(蹄部发生水泡、跛行),病后20日(9月3日)跛行消失,破溃面愈合。在9月26日(发病后第43日),将这两头痊愈猪,用2%的福尔马林对其体表进行喷雾消毒,移入另一未污染圈,分别和两批健康猪同圈饲养。  相似文献   

20.
我场是饲养地方品种“监利猪”的专业场,1973年爆发猪喘气病,当时,共有生产母猪后备猪110头,其中有明显症状的37头,占34%,1974年发病仔猪280多头,死亡仔猪142头,扑杀病仔猪87头。从1975年开始,采取坚决扑杀病猪、严格隔离消毒等综合防制措施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982年底经我省无喘气病猪场鉴定小组第三次正式鉴定通过,确认为湖北省第一个无喘气病猪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