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北京地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保持调查的连续性及科学性,2001年3月和6月,我们课题组分别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始和收尾两个时间段,在有关政府职能部门的协助下,就相同的调查对象,开展了两次抽样调查(分别称为“3月调查”与“6月调查”)。其中,“3月调查”在北京地区高校中抽取应届毕业生样本1524人,调查学校16 所(男生56.9%,女生43.1%;研究生10.1% ,本科生69.7%,专科生20.2%;北京生源44.2%,非北京生源55.8%)。“6月调查”样本1016份,调查学校10所(男生53.8%,女生46.2%;研究生10.3%,本科生74.6%,大专生15.1%;北京生源50.8%,非北京生源49.2%)。我们认为,这两次调查的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2001年北京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真实状况。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人事制度、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笔者以“内蒙古自治区财经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为题对内蒙古财经学院1999年应届大学毕业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本年度内蒙古财经学院共有毕业生655人,包括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国际企业管理、企业管理、投资经济、货币银行学、统计学、经济信息管理、会计学、会计电算化、餐旅企业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烹饪、财政学、税务会计15个专业。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6份,回…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毕业生择业与就业状况报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空前的发展时期。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规模为108万人,1990年为160万人,2000年为220万人,2001年招生约250万人,高等教育的这种连续扩招现象也为世界各国所罕见。未雨绸缪,在高等教育扩大“入口”的同时,注重其“出口”政策的研究,就成为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20世纪末,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会同教育部有关单位,对高校毕业生择业过程及其就业后的适应状况,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查。共回收在20世纪90年代大学毕业的青年科技人员有效问卷1920份,其中男性比例68%、女性32%,专科毕业占总数的 28.2%、本科毕业占62.7%、研究生毕业占 9.1%。调查以无记名的形式进行。现结合调查,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择业与就业状况作一总体分析。  相似文献   

4.
山东大学2005届毕业生求职择业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准确地了解山东大学2005届毕业生求职择业的基本情况及其就业意向,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提供依据和经验,山东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于2005年3月在2005届毕业生中进行了一次调查活动。此次调查采取集体座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其中座谈在全校28个学院中进行,共有84名毕业生(含本科、硕士、博士)参加了座谈;问卷调查在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等10个学院开展。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其中本科生700份,研究生300份。从回收的情况来看,本科生回收645份,研究生回收295份,有效回收率分别达到92%和98%,总的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5.
流动人口子女权益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妇运》2003,(9):36-37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青岛市流动人口逐年增多。截至2002年5月,青岛市共登记流动人口77万余人,其中在中小学就读的流动人口子女有2.9万余人。为全面了解流动人口中儿童的权益保护状况,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青岛市妇联开展了流动人口子女权益状况调查。本次调查对象为户口不在青岛,在青岛居住1年以上、3-16周岁的儿童及其家长。调查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座谈会、个案访谈等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8份。召开座谈会5个,个别访问76人。基本情况被调查的流动人口多数来自省内,占55.3%。来自省外1…  相似文献   

6.
去年5月至9月,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在北京大、中学校开展了关于青少年社会公德的问卷调查,同时辅以个别访谈、实地观察、资料收集等。在发放的1800份问卷中,回收有效问卷1782份,有效率为99%。其中,男性占54.2%,女性占45.8%;中学生占55%,大学生占45%;党员占2.4%,团员占72.2%,少先队员占13%,群众占11.7%。调查涉及公共卫生、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产三个方面。通过对此次调查的统计分析,向我们展示了当前北京青少年社会公德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7.
犤编者的话犦2003年是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后大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全国高校毕业生212.2万人,比2002年新增67万多人,增幅达到46.2%。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2年高校毕业生145万人,毕业生就业率为80%,有近30万毕业生未能就业。据有关专家预测,200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在70%左右,将有64万人落实不了工作岗位。由此发展下去,到2004年将有75万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为什么会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追其根源,大学生就业观念问题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之一。面对大学生就业难,一些人把“源头”归结为高校“扩招”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多大学生…  相似文献   

8.
武汉地区大学生求职状况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大学生“双向选择”就业制度的逐步推进和完善,大学生的职业心理研究和就业指导越来越成为高校教育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2000年4月,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就大学毕业生求职方面的职业定向、学校职业教育、自我职业努力和求职技巧等问题进行了初步了解。调查对象为原华中理工大学、原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学院、原武汉工业大学、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原武汉交通科技大学等位于武汉地区的几所高校部分应届本科毕业生。其中男生61.4%、女生36.9%,城市籍学生53.5%、乡镇籍学生42.3%,文科学生47.3%、理工科学生51.5%。调查共发放问卷260份,采取个别填答一对一回收方式。有效问卷为241份,有效率为92.7%。本次调查结果,从一个侧面放映了2000年武汉地区大学毕业生求职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2001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为115万,2002年为145万,2003年为212万,2004年为280万,2005年达到338万,2006年为413万,2007年为495万,2008年为558万,2009年为610万。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为34万人,2005年增至79万人,2007年与2008年毕业的大学生分别还有100万人和15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如果2007年与2008年的未就业学生与2009年61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一起竞争工作,这个数字将高达860万。  相似文献   

10.
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280万人,中专毕业生还有200多万,而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只有900万个,其中500万用于解决下岗职工就业问题,所以在把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规模扩大到10000名的同时,国家也只能确保9月份高校就业率达70%。480万毕业生争夺400万个岗,80万人将空手而归。为了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全国各地都在想办法。比如,2004年6月28日新华网报道,天津市人事局出台为200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的10条新措施,其中有的特别引人注目:规定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可享受机关事业单位待遇;在农村基层锻炼一年以上,经考试考核合格并经市人事局…  相似文献   

11.
丛峰  黄豁 《半月谈》2003,(7):58-61
2003年是我国高等院校扩大招生后的第一个就业高峰年,毕业生人数达到创记录的212万人,比2002年净增67万人,增幅达46%。与此同时,一些令人担忧的不良风气也开始侵蚀“象牙塔”的纯净。在西部地区高校较为集中的四川省和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诸如地方保护、人情求职、造假投机等丑陋现象。  相似文献   

12.
上海嘉定外来务工女性生存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上海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人 口来沪打工、经商、生活,嘉定作为上海的“四 大产业基地”之一,也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2002年底,嘉定的外来务 工人口达到了123817人,其中女劳动力56780人, 外来妇女作为外来务工人员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她 们在嘉定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引起了嘉定区妇联的关 注。今年6月,区妇联对区内外来女性生存状况进 行了专题调查。此次调查在10个街镇进行,共发 出调查问卷300份,回收298份,有效问卷298份。 在此基础上,区妇联还通过与基层妇女干部座谈、 与外来女性个别访谈等形式,进行数据资料的收 集。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来,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就业形势一直比较严峻。近两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70%左右(当年9月份统计数字),这就意味着每年还有近60万毕业生未能在当年就业,而他们必将会加入下一年应届毕业生的求职大军中参与竞争,  相似文献   

14.
20 0 5年我省共有毕业研究生、大中专毕业生 (以下简称毕业生 ) 2 7.4万人 ,其中高校毕业生 1 6.9万人 (研究生 2 840人 ,本科生约 6.5万人 ,专科生约 1 0 .1万人 ) ,较去年增长 2 5.2 % ;中专毕业生 1 0 .5万人 ,与去年基本持平。为切实做好 2 0 0 5年毕业生就业工作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结合我省实际 ,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切实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今年我省毕业生数量增长幅度较大 ,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就业工作任务艰巨。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 ,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关系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 ,关系科教兴豫和人才强…  相似文献   

15.
日前,北京市毕业生就业网上公布了北京市2008年接收非北京生源本科毕业生紧缺专业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等12个专业包含在内。  相似文献   

16.
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录用标准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学习成绩的重视程度◎用人单位对求职学生精神方面的重视程度◎用人单位对学生各项特殊能力的重视程度◎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其他因素的重视程度◎调查的结论本次调查由上海交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采取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信函、网络等方式对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对部分单位采取走访形式进行实地重点调查。本次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166份,就样本的总体情况来看,此次调查涉及的面比较广,涵盖了大部分的行业和不同性质的单位;在地域分布上以上海为主,上海的用人单位占87.3%,外地占12.7%;从用人单位表1反…  相似文献   

17.
斯嘉平 《浙江人事》2009,(12):14-15
今年是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10万。临安市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有3700余人,加上金融危机导致的就业需求减少、企业减员等诸多因素,今年我市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临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市人事、劳动等职能部门积极通过举办招聘会、完善就业政策等多种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当前,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创新思路、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18.
徐艳红 《人民论坛》2012,(18):16-17
调查说明调查时间:2012年6月5日至6月9日,共5天调查样本:29852人,其中随机问卷362人,网友29490人调查方式:在搜狐网、人民论坛网等网站推出调查问卷;联合人民论坛调研基地随机发放书面问卷(发放4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62份)数据处理:网友占权重70%;随机问卷调查占权重30%  相似文献   

19.
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据资料反映,2010年我市普通高校毕业生11.82万人,年末一次就业率约为90%。预计2011年我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12.4万人,按此比例,至少将有1万余名应届毕业生当年无法实现就业。加上历年沉积下来的无就业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笔者对天津大学和天津师范大学两所综合性大学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在校本科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了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903份。其中理工类学生464人,约占51.38%,文史外语类学生439人,约占48.62%;学生党员88人,占9.76%;预备党员120人,占13.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