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一念清凉     
我被人羡慕,因为时常有人接我下班。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人所不知的事实是:那个接我下班的人宁可在“堵车场”里练车技,也不愿意自己做哪怕一顿晚餐。我和超市的蔬菜、牛肉、大米一起被接了回去,以便按那个人的要求做出荤素搭配的三菜一汤。  相似文献   

2.
蒋明理 《人大论坛》2012,(12):57-57,56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在工作岗位上已经走过了四十多年的历程。回眸自己走过的人生之路,总觉得有艰辛,有些坎坷,有些遗憾,但值得回味和留念的东西也很多。闲暇时,我把自己过去写作发表在报刊上的文字翻出来看看,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它们毕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和记录,也是自己思考和劳作的成果,于我是十分亲切和值得珍视的。终于...  相似文献   

3.
《干部人事月报》2010,(6):60-66
1号:机械表特点是校对了时间之后,它会每分每秒、踏踏实实、精准地走每一步,每一秒它走过的那个角度都是有方向、自己预知的,我觉得这有点像自己,精准地走好将来的每一步,而且有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曾立蕙 《台声》2013,(8):67-67
仍然记得自己第一次来北京的样子,那是在8年前,还在读小学的我参加了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是作为台湾团的代表,站在中华世纪坛,坐在人民人会堂,似乎就是那个时候奠定了我后来的人生轨迹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由衷的感谢     
舒炜 《半月谈》2005,(1):61-61
在我所在的那个班级里,我算得上一名贫困生,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我承认自己的家境并不宽裕,甚至连支撑我完成学业都有困难,但我并不以此为耻,因为人是无法决定出身的。接受助学金时,  相似文献   

6.
我从小读书深受表哥的影响,以古今文学名著为主。那个时候差不多能够读到的书,也基本上都是文学类的(文学是那个时期的主流,作家最吃香,连年轻人找对象都强调自己“爱好文学”)。由于借阅图书往往催得紧,书读得也快,我读书快很大程度上是这种“倒逼机制”所致。  相似文献   

7.
今天我该穿什么衣服,买不买这套房子.我应该选择什么专业……有时我们站在超市的酸奶柜前犹豫不决,其实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原味的或是其他口味的。就好像寻找伴侣一样,是要爸爸喜欢的那个,还是自己钟情的那个。现在可供选择的生活伴侣和酸奶口味都很多,哪个才是最佳选择呢?  相似文献   

8.
一只翩翩飞来而又翩翩飞去的蝴蝶。   一支像彩画儿一样美极的蝴蝶,它曾在花丛中飞舞、隐现,把翼翅扇动着;它曾像天使一样,使我的眼睛恍然一亮--   哦,且慢。我按住了自己的兴趣,却按不住蝴蝶的翅膀,像一种芬芳,只让我隐隐约约地闻到了一丁点味儿。它的飞去,牵走了我的视线,我的心思,只留下满院失望的目光。   蝴蝶飞去了,像一种花香,但让我深刻地记下了其中的那一丁点儿花香。那个中午,一碧如洗,蓝天开阔,纤尘不染,那片花儿,那花儿旁边站着的那个人,以及那个人有点傻气儿的张望--   一只蝴蝶,留下了一种影子。…  相似文献   

9.
遥远的思念     
吴若增 《人民公安》2009,(10):50-51
其实我这辈子.大部分时间是在哈尔滨、沈阳、天津这样的大城市度过的,但要说起心中不时会泛起的思念来,却是我并不熟悉的那个小村。曾经自己琢磨起来,觉得有点儿怪,后来是明白了:对于人的记忆来说.熟悉的安稳可令你麻木不仁,异样的刺激却让你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10.
头回见泥塑艺人双起翔,我便被他那满头银发和长长的白胡须给震住了。他的形象如同他塑造的脸谱一样美。他打造了一个泥塑世界,同时也打造了自己。于是,我请他与脸谱合影,拍下了对他的第一感觉。自认识以后,我便一次次地拜访他,试图走进他那个独有的、美的世界。一回生,  相似文献   

11.
寻访三叉河     
三叉河在我的梦中。 孩提时代,总有亲人不时地在我的面前提起它,这个名称总和一些人、一些事连在一起。它对于我,既熟悉又陌生,既久远而又亲近。年轻人希望在那里碰到自己的梦中情人,年老的常回忆起那个战天斗地的青春岁月。  相似文献   

12.
在采访过程中我想起了自己以前读过的一个故事,故事的叙述者是一个在“文革”时期成长起来的小姑娘,她说那个特殊的时代自己四十多岁的母亲在处境堪虞时竟跑去上电大拿来了一个物理专业文凭,花了整整五年时间。她那时一直没有理解为什么从美国留学归来的母亲还要辛辛苦苦地学那个,只记得当她带领同学抄自己的家把那份证书烧掉时母亲的眼泪……  相似文献   

13.
深深的怀念     
深深的怀念赵建荣每当谈起母亲这个话题时,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那白发老母,引起我对她老人家的深深怀念。我的母亲同天下众多母亲一样,数十年置身于柴米油盐之中,敬老养小,默默地承受着为人之妻、为人之母的义务,把满腔的热血都给了我们那个家庭,把全部的爱,都...  相似文献   

14.
独自上场     
李娜 《今日广西》2014,(7):28-29
一 有时候我真想穿越回去,告诉那个在陌生人群中茫然无助的中国女孩:振作点,一切都会好的。父亲去世以后,妈妈比年少的我更六神无主。爸爸生病欠下的债没有着落,操办丧事又要花钱,妈妈拿不准怎么办好,凡事都和我商量。我忽然觉得自己很强大,强大到可以撑起这个家,可以保护妈妈。  相似文献   

15.
子罕是春秋时宋国的大官儿。有人得到一块璞玉,就献给于罕。子罕拒绝接受。那个献玉人说:“已经玉匠鉴定是块好王,才敢冒昧献上。”子罕回答说:“不贪财物的品质是我的珍宝,玉是你的珍宝;咱们各人有各人的珍宝。如果硬要我接受你的珍宝,不但你失去了珍宝──璞玉,我也失去了珍宝──不贪的品质。倒不如咱们各人珍存各人的珍宝好。”那个人赶忙跪下磕了个响头,说:“老百姓哪敢据有珍宝,不要命嘛!”子罕听了,体会到一个弱者得玉的苦衷、于是,他请工匠雕琢了这块噗玉,并帮那个人卖玉致富,使他回到自己的家乡。子罕作为春秋奴隶…  相似文献   

16.
青年人渴望成功,渴望体验成功带来的幸福和快乐。但是成功的取得有其自身规律,青年人成功的前提是自己要具备一定的素质基础。而且,越是宏伟的成功、越是持久的成功,越需要具备坚实的素质基础。如果自己还不具备这种素质基础就应当通过学习来获得,这里我想根据自己的经历告诫青年朋友一些道理。我是上个世纪70年代前期(文革后期)的中学生,有幸在1978年“科学的春天”进入大学读书,曾经是那个年代的宠儿。但是,1982年我到洛阳师院工作之后就发现自己的知识功底不足,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成为我提高自己水平的基本途径,由…  相似文献   

17.
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那个饱尝人世间最落魄、最艰难的滋味,从而磨练和完善了自己人生观和意志力的王启明,给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许你以为,这只是艺术对现实的一种提升和夸张?可是,“那个年代绝大多数中国自费留学生的打工生活,比起王启明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呵!我就是其中的一个。”说这话的人,就是在加拿大中华商会2006年杰出华商评比中,荣获本年度创业精神奖的马开廉先生。  相似文献   

18.
语录     
《创造》2012,(5):15-15
“和一个县委书记聊天,我问他如何看待‘前途’,他沉思一下说:我认识一位医生,当他打开癌症患者的肚子,如果看到癌细胞已经完全扩散,他就把肚子缝回去。其他什么也不做。我问:你觉得自己是癌症患者?他说:不,我是那个医生。想当个好官,但做不了什么了,”  相似文献   

19.
一个下属对自己的犹太老板说:“讲到勤奋,你不如我;论成功我根本不敢和你比。这是为什么呢?”老板一脸的愕然:“我为什么比你更勤奋呢?为什么我非要比你勤奋才能赚钱呢?我从来没有想过钱是靠勤奋赚来的。尽管我也曾勤奋过,那已经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那时候,我替自己的老板工作。在那个年代我比你勤奋、刻苦得多,却没有你们现在挣得多。在这个社会,大部分的人勤奋,但不是都能发财,靠勤奋发不了财。”  相似文献   

20.
杨宏宁 《新东方》2000,(4):27-29
我怎么也没想到,若干年后,我爱上的那个女孩竟然是当年被哥哥强暴过的那个人,我无法跨越那深重的阴影,更无法割舍纯真的爱情,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