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种不同家庭教育方式的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型家庭、在民主型家庭中,“给予孩子发展兴趣爱好的自由”的占873%;“常常对孩子表示信任”的为84.6%;“即使孩子考试失败了,也给予孩子热情的鼓励”的占83.2%.“经常和孩子交流对各种事情的看法”的占79.9%,民主型家庭的孩子,大都表现出健康人格,能够较好地自我接纳,并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有利于培养独生子女的自信心。溺爱型家庭。在这种家庭中,“孩子在我们家是最重要”的占74.1%;“宁肯自己省一点,也要满足孩子”的占71.3%;“条件好了,在物质上要尽量满足孩子”的占60.8%。此外.38%的家长说,“只要学习…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郓城县蒋庙乡吕庄村吕继方的家里收到一张面值1880元的汇款单。汇款人是山西大同市51366部队一连的全体官兵。吕继方的妻子边凤莲捧着这张汇款单,热泪盈眶,泣不成声,半响才说出一句话:“叫俺怎么报答……。”不久前,吕继方遭车祸身亡,不法车主逃之天夭。他全家8口人——上有82岁的祖父、64岁的母亲,下有四个孩子,去年两个儿子又同时应征入伍。他这一死,这个家庭像失去了顶梁柱子,当时妻子悲痛欲绝。有人劝她:“打电报让儿子回来处理他爹的后事。”知情达理的边风经没有这样做,有苦水往肚里咽,不愿再给孩子塔添痛苦,她说…  相似文献   

3.
《中国残疾人》2012,(6):20-20
美国佐治亚洲有一个家庭,父母和5个孩子都是软骨发育不全患者。堪称现实版“七个小矮人”。这个家庭成员认为除了身高,跟其他人没什么不同。他们经常受到他人关注,被要求合影。 据了解,“小矮人”家庭的父亲特伦特·约翰斯顿来自“小矮人”家庭,母亲安伯则出生于身高正常家庭。安伯说:“我一直知道自己与众不同,个头矮小,但我选择积极生活。”  相似文献   

4.
《青年探索》2012,(5):99-I0003
广州市团校在2012年7月15-21日成功举办了“体验促成长”青少年公益夏令营。参加夏令营的营员中,来自农Ez家庭的孩子占61%。来自持有广州市户口单亲家庭的孩子占19%,来自持有广州市户口特困家庭的孩子占11%。  相似文献   

5.
陈旭  王志高 《群众》2012,(3):55-55
同城待遇、同步发展,携手同心、家园共建;“一站式”服务,“社团式”管理;家庭有房住、孩子有学上、创业有扶持、权益有保障……  相似文献   

6.
“择校热”,谁来为你“退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钱为孩子“择校”。是许多家长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吉林省一些学校.“择校生”的比例越来越大,统招生的比例逐渐“缩水”,“择校生”甚至成为学生主体。而高额的“择校费”则成为许多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的“不能承受之重”。  相似文献   

7.
《民主与法制》2010,(22):59-59
据《沈阳日报》报道,从2008年起至今,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陆续“奔三”,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的“421”家庭已非常普遍。  相似文献   

8.
蝶影飞舞蝉声噪,考试结束暑期到。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一年里最开心的日子来到了,一长段玩耍、休憩的大幕要拉开了。你我他,作为一群“老学生”、过来人,完全能够理解孩子们的期盼吧。 不过,且慢高兴。家长们的认识不尽相同哩。有的朋友说:“暑假一放几十天,孩子在家太无聊。还是利用时间,给他补补课吧。”于是乎,语数外理化生,课程表一张张排列起来,一个个“家教”来跟孩子会面了。  相似文献   

9.
▲美国调查离婚对孩子的伤害 据《青年参考》报道,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在绝大多数案例中,离婚并没有对孩子构成伤害——此项研究结果和很多近期研究得出的结论相反。 该研究由美国资深心理学家梅维斯·赫瑟林顿主持完成。这位弗吉尼亚大学教授被美国心理学界公认为现代家庭问题研究的先驱之一。新研究涉及1400多个家庭,结果发现,美国75-80%父母离异的孩子完全能够“应付”父母的婚变,而且其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相当正常。与来自“完整”家庭的孩子相比,另外20-25%来自离异家庭的孩子出现了多种问题,具体表现为心烦、沮丧、好冲动、不负…  相似文献   

10.
论家庭美育     
论家庭美育相恒义常言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毫无疑问,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有一个“美”的孩子,也都在试图运用“美”的方法来对孩子进行家教。这当然是时代的要求、风尚在家庭中的反映。然而家庭美育不是简单化的教育,有它自身的功能、任务、内容和方法;还需...  相似文献   

11.
31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为了“填饱肚子”,冒着极大的风险在“分田”协议上摁下鲜红的手印:包产到户,单干131年后的湖北省武汉市,88位学生家长为了把本属于孩子的童年还给孩子。力促武昌实验小学成立“无家庭作业”实验班,和学校郑重签下协议:一到六年级,学校和家长不给孩子布置任何家庭作业,让孩子背着轻盈的书包,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出了问题,家长愿意自担。  相似文献   

12.
《青年探索》2007,(2):67-67
据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家戒毒研究所最近所作的一项调查,在某些家庭,其成员从未而且以后也永远不会染上毒瘾:相反在另一些家庭,瘾君子却“前仆后继”,可谓“层出不穷”。这就意味着:家庭教育对防止孩子沾染毒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35岁代表着什么?在一些企业看来,35岁是应聘者中的“老家伙”;知识、能力等多方面的“落伍者”;有家庭、孩子,不敢轻易跳槽的“失落者”……果真如此吗?让我们围绕35岁,展开一个有关中年人才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从早些年传唱的“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起炸药包”,到近来作业本上哨然出现的“人生目标:向钱看,向厚赚”等“潮人语录”,校园童谣正在发生着一种值得关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苏北 《半月谈》2004,(17):4-5
乡村“留守孩子”成长的问题,已经引起媒体的警觉和探讨。而打工者家庭里那些白发苍苍的“留守老人”,他们的劳累、艰难,他们的苦楚、孤独,则至今还游离于社会聚焦的视线之外。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生活、心理、安全等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孩子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照顾,形成了许多事实上的“单亲”、“孤儿”家庭,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今日上海》2013,(6):11-11
在今年5月15日联合国第20个“国际家庭日”的前一天,市卫计委公布的一项对上海等五城市已婚育龄妇女的调查显示,有近四成女性没生育。其中,“不想要孩子”的原因,因“经济、住房问题”的占37.5%,  相似文献   

18.
傅琦 《人权》2009,(1):43-45
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十几个孩子光着身子,在睡炕边的木板上挖的一个个小坑旁边挤成一排,啜着玉米高梁粥。这不是某个怀旧电影中的片段,而是20世纪60年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地一个农民家庭的真实画面。少数民族人口问题专家张天路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几十年前,这种由于孩子过多而陷入贫困的家庭在少数民族地区并不少见。  相似文献   

19.
“越来越逼人”的农村养老形势 千百年来,家庭一直都是保险的一个基本单位,家庭互助式的养儿防老几乎成为农民的唯一选择,“每一个农民都想有个孩子,等老了之后可以有人照顾”。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空心化与老龄化愈演愈烈的现状也日益明显,现在农村的养老形势变得“越来越逼人”。  相似文献   

20.
谁是施害者     
苏北 《半月谈》2004,(11):4-5
打架斗殴,流氓滋扰,拦路抢劫,行凶杀人……时下,媒体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犯罪的新闻令人触目惊心。“救救孩子!”家庭、学校、社会齐声发出深切的呼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