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6,(3):55-55
三峡工程,寄托着几代仁人志士的强国理想。1992年4月3日,经过“梦想70年,论证40年,争论30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建设三峡工程的决议。建设这一工程,水库淹没涉及湖北省、重庆市的20个区县、270多个乡镇。这意味着,从开始实施移民工程的1993年到2005年,每年平均移民近10万人!涉及面之广,动行规模之大,创举之多,中外史上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2.
“三峡移民”是个泪别祖祖辈辈的生活故乡、曾为国家建设作出重大家庭财物牺牲的百姓群体。自2000年8月17日第一批“三峡移民”迁到崇明,至今已十多个年头。如今,他们在第二故乡崇明生活如何?工作如何?境遇如何?近期,本刊特约生活和工作在崇明的黄启昌先生对此进行专访。黄启昌在崇明的多个移民安置点奔波往返,相约当地的政府组织,来到移民工作的田间地头,用笔和相机记录了许多第一手资料。他说:“我所描绘的,是崇明三峡移民的缩影”。  相似文献   

3.
孙元明 《重庆行政》2010,12(1):12-13
三峡工程后续工作的提法,事关重大。对三峡水库及库区定位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政策和议题的设置,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国务院已启动并加大了中央政府投入力之际,针对媒体所称的“后三峡时代”由此开始。我们认为,“后移民时期”与“后三峡时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必要对“后三峡时代”和“后移民时期”进行理论上的区分。  相似文献   

4.
《上海机关动态》2001,(9):19-20
市委组织部评价中心党支部于日前赴崇明过了一次“了解移民工作,见证农村变化,坚定理想信念”的专题组织生活会。通过听取“三峡工程移民”工作报告、看望移民家庭代表、参观农民新居等方式,感受在移民工作第一线的崇明县有关部门同志的精神状态,体验农村一部分先富起来农民的实际生活,从而加深了对我们党的热爱和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现实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做好新形势下组织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相似文献   

5.
熊刚 《人权》2003,(4):14-19
三峡工程135米蓄水发电,标志着三峡工程的初步建成并投入运行。三峡工程的兴建及其在电力、防洪、航运、旅游等方面的巨大效益,充分显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三峡工程建设的中,国家高度重视库区移民问题,将移民的安居致富作为工程成败的关键。经过近10多年的移民工作实践,库区百万移民这道“世界级难题”正在得以成功破解,三  相似文献   

6.
龙宗福 《当代广西》2008,(12):43-43
家园难舍,故土难离。百姓的恋根情结,使移民工作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难事”。但是,田林县委、县政府在2007年两次按时甚至提前完成了龙滩电站百乐库区355米高程、355~375米高程共700余户3600多人的移民搬迁度汛任务,移民永久性住房建设快速推进,库区经济长足发展,移民生产生活秩序井然,移民群众情绪稳定。这是全县广大干部用新的视角、新的思路、新的理念开展移民服务工作取得的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7.
叶水 《公民导刊》2006,(4):38-40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新近举办了《三峡移民精神》大型图片展览,在“故土难离”那一部分。一幅幅图片生动的再现了百万移民对家乡对亲人的眷恋,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依依惜别中,库区移民顾全大局、舍已为公的奉献精神让人动容。在图片中,我注意到两幅醒目的标语:“主动外迁,支援三峡工程建设。”“祝外迁移民他乡早日致富!”外迁移民是否已经融入迁入地?他们现在的生活还好吗?他们在他乡是如何创业致富的?请看本刊记者从广州发回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三农”问题。三峡库区农村移民的小康建设更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迄今为止,已经迁移的三峡移民中,多数为库区就地安置的农村移民。他们的思想稳定状况如何,能否稳得住并逐步致富走上小康之路,不仅直接影响三峡工程的如期建成,影响安置区的社会稳定,也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是我国一项跨世纪的战略工程,“功在当代,利及干秋”。它不仅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国际影响,而且对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提高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李鹏总理多次强调:“库区移民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三峡工程已正式开工兴建,大规模的移民工作即将开始,我们要团结战斗,开拓进取,努力圆满完成三峡工程移民工作。两年来三峡工程移民工作情况与经验1993年7月,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审查批准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报告》,标志着三峡工程由论证转入前期施工准备阶段…  相似文献   

10.
《今日浙江》2008,(9):I0004-I0004
按正常蓄水位160米水位线设计,整个库区需搬迁移民总人口50301人,其中青田县30441人,景宁县19860人;截止今年2月底,库区140米高程以下的移民已全部完成搬迁,140米至160米高程范围内的移民计划于2008年8月底前搬迁完毕。在整个移民搬迁过程中,动迁地与安置地密切配合,省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为移民群众开展全程服务,排查安全隐患,落实安全措施,实现了“不伤、不亡、不掉一人”的安全搬迁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三峡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是,兴建三峡工程需要移民百万,百万移民是关系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也是重庆面临的世纪难题。做好百万三峡移民工作,被列在中央交给重庆要办的四件大事之首。三峡工程建设淹没范围广、移民人数多,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同经济与社会结构局部变迁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使三峡移民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是三峡工程跨世纪的百万动态移民过程为世界大规模非自愿移民所罕见。二是三峡移民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展开。三是国家(政府)在三峡移民实践中实施开发性移民方针和政策。四是“移民经济”已成为重庆经济的一个有机构成的重要部分。由于三峡移民现象与动态过程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价值,因而《重庆“移民经济”研究》被纳入200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12.
有关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为了进一步做好三峡工程三期、四期移民档案工作,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落实工作职责,做好移民档案收集归档基础工作二期移民任务完成后,三峡工程三期、四期移民工作随之开展,我市还有40多万移民要搬迁安置,大量的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基础设施、专业设施要搬迁建设,大量的地质灾害和水污染防治工程要实施,全市三期、四期移民档案工作任务还十分艰巨。移民档案是移民搬迁安置和库区工程建设的真实记录,也是今后库区管理、项目维护、工作查考的重要依据,建立完善的移民档案,对于三峡移民和库区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关区县(自治县、市)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认真做好移民档案收集归档工作。(一)各级移民管理部门是移民档案工作的主管部  相似文献   

13.
三峡百万大移民被称作“世界级难题”,移民规模和安置难度堪称世界之最,是一项史无前例、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的系统工程。这是一次空前的移民。世界上百万人口以下的国家有30多个,而三峡库区最终移民人口将达到113多万。到2009年,三峡  相似文献   

14.
有关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今年我市要全面完成三峡工程重庆库区新增农村移民(以下简称外迁移民)2.34万人的外迁安置任务。为了切实做好外迁移民搬迁运送工作,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加强领导,全面落实搬迁运送工作责任制外迁移民搬迁运送工作量大面广,运送时间集中,涉及环节多,搬迁运送任务十分艰巨。有关区县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外迁移民的运送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三建委办公室、公安部、铁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规模移民迁建安置阶段的过去.如何使移民“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已成为库区各地最为突出的现实问题。按照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的精神.移民部门务必把加快库区产业发展、着力解决移民就业作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来抓。尤其要坚持以“库区产业发展和移民就业”统揽和谋划移民工作.在继续推进四期移民搬迁安置的同时,切实调整好工作重心,确保库区移民安稳致富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移民是三峡工程中的重大问题。当前出现的各种治安问题集中在七个方面。其主要治理措施包括国家性防控对策、职能性防控对策和社会性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7.
各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区直各委、办、厅、局: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对三峡移民稳定问题的重要批示及2006年全国三峡移民稳定及对口支援工作座谈会精神,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 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区对口支援重庆市长寿区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工作通知如下:一、进一步做好对口支援工作规划根据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对口支援有关省市要继续对库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给予援助”的要求,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我区相关部门和单位要与重庆市长寿区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做  相似文献   

18.
李泉 《世纪行》2010,(2):25-25
<正>存在的问题1、实施三峡工程坝区农转非移民养老保险政策存在问题。2008年,国家针对三峡工程坝区农转非移民出台了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解决了坝区农转非移民老有所养的问题,但是该办法实施后,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坝区18周岁以下农转非移民政策落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高峡出平湖。滩坑水电站工程于2008年4月29日正式下闸蓄水,这标志着滩坑水电站工程建设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5万滩坑移民的搬迁工作已经基本完成。6年来,广大建设者顶酷暑,冒严寒,科学管理,文明施工,确保了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广大移民干部情系滩坑、心系移民、不辞辛劳、艰苦工作,广大移民群众顾全大局、积极配合,安置地广大干部群众无私奉献、大力支持,移民工作走上了“迁得出、安得下、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20.
“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是生态移民的最终目标。“十二五”期间,宁夏规划对中南部地区7.88万户34.6万人实施生态移民搬迁,涉及原州、西吉、隆德、泾源、彭阳、同心、盐池、海原、沙坡头9个县(区)91个乡镇684个行政村1655个自然村,其中县内安置占35%,县外安置占65%。生态移民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改变居住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