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你印象中"弹钢琴的女生"是怎样的?恬静,淡雅,有气质?古晓梅符合你对钢琴女生的所有想象。古晓梅是一位来自台湾的钢琴师,目前在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音乐专业担任钢琴教授和键盘教研室主任,也是厦门大学唯一一位获得俄罗斯及美国双钢琴博士学位的钢琴师。从2013年来到厦门,古晓梅一直生活在这里。她说,厦门和台湾都是闽南文化,在语言上同出一个根源,"无论我走到哪里,他们知道我是台湾同胞都对我非常的关照,并把我视为自家人。厦门是个非  相似文献   

2.
<正>"我对厦门的印象最早来自我太太,她是厦门人。"谈起厦门这座城市,来自台湾南投的张博森语气中满是甜蜜。2013年因参加清华大学在厦门举办的一个企业经营管理总裁班,张博森跟同样在金融行业工作的太太在一次聚会中相识,并于2014年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2015年迎来两人的爱情结晶。厦门对张博森来说,是他的  相似文献   

3.
正去年驻台期间,我偶遇一名台北士林高商的女学生。当她知道我来自大陆后,首先向我打听哪些途径可以购买华晨宇的正版专辑。据她所言,她是通过《我是歌手》认识并喜欢上了华晨宇。相较于近年来大陆影视剧在台湾掀起"娘娘热"、"宗主热"等短暂狂潮,大陆综艺节目以贴近生活的表现方式,将大陆文化热点和生活状态向台湾  相似文献   

4.
<正>9月22日上午,厦门市台联"相聚厦门"台湾陆配创业研学营开营式在厦门帝元维多利亚酒店举行,来自台湾的40名陆配参加了活动。厦门市台联党组书记、会长苏甦作开班仪式动员致辞。他表示,厦门是大陆离台湾最近的城市,是两岸融合发展的前沿平台。去年以来,厦门率先落实中央"31条惠台措施"和省"66条惠台政策",出台了60条惠台政策,为广大台胞在厦门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  相似文献   

5.
《台声》2020,(6)
正黄育青,来自台湾高雄,2017年来厦门,现任厦门市海沧区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队的队长。我在海沧已经3年了,在这边认识了很多乡亲,这些乡亲就很像我的长辈,也有一些是我的朋友,让我觉得我在这里有第二个家的感觉。我觉得我在这边生活,希望能保护到我身边的人。  相似文献   

6.
她来自大陆,在台湾做护工;他是台湾人,带着女儿与她结合在一起。他俩是台湾最底层的人。婚后,他们到厦门谋生。不久,他意外死亡,他的女儿将会怎样生存?  相似文献   

7.
<正>年轻帅气、温文尔雅,是台湾专才杨哲安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1979年出生的杨哲安,来自台湾高雄,任职于平潭交通投资集团。他称自己是个"不安分"的人,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台湾、香港、旧金山、厦门、平潭等地"漂流"过。26日,在忙碌的工作中,他抽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讲述了他在平潭创业、生活的故事。结缘,让他选择"共同家园""在来到平潭前,我一直‘不安分’,走过很多地方。"杨哲安说。2004年,杨哲安从台湾政治大学毕业后,前往美国旧金山英特尔公司做市场营销工作。然而,由于奶奶生病,他辞职回台湾照顾奶奶。2005年,他又到香港一家私人银行工作,帮助一些高  相似文献   

8.
<正>6月15日,第十七届海峡青年论坛在厦门举行。来自台湾苗栗县的侯彦志,厦门4928涂鸦馆创始人在论坛上分享了他在厦门的8年创业故事。"在8年的创业历程中,我摆过地摊,做过瓷器批发,到现在,我在厦门的曾厝埯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瓷器涂鸦馆。8年来,我从对大陆的一无所知,到如今可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并紧贴这个时代的脉络,可以很好地经营自己喜欢的事业。我想,我的故事,可能会给予一些有意愿来大陆发展的台青们一些启发和帮助。"侯彦志说。  相似文献   

9.
金秋时节,建国50周年前夕,我受北京市台联选派,来到中央党校合籍干部培训班学习。在培训班里,我和来自福州的妹妹、来自厦门的堂妹以及来自江苏的堂姐,相聚在美丽的昆明湖畔。回想起自己的成长道路和生活历程,不由我思绪万千。我是一个出生在祖国大陆的台湾省籍同胞,从小生长在与台湾一水之隔的福建厦门,在那里度过了我的少年时光,1964年考入北京大学学习。由于一些历史的原因,“文革”前我家的籍贯填为“厦门”。但记得还在读小学的时候,父亲就在饭桌上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和弟弟妹妹:“我们家实际上是台湾人,你们的祖父在台湾被…  相似文献   

10.
我是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的一名博士研究生,在这里认识了四位台湾同学,他们分别来自台湾金融界、文化产业界、教育界、政府部门,并且是这些领域中的高管和主要负责人。自去年入学到现在,接近一年的时间,彼此从陌生到现在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这四位台湾同学在学习、工作、生活上处处呈现出他们可敬与可爱之处。  相似文献   

11.
谭颖 《两岸关系》2014,(9):55-56
正"我发现很多朋友到台湾个人游,只有短短的几天,基本上是走马观花。我想写一本书,告诉大家怎么透过在台湾看到的景点去理解台湾,认识台湾,让大家知道现在的台湾人都在想些什么"——廖信忠因为《我们台湾这些年》一书走红的台湾青年作家廖信忠住在名人荟萃的上海静安区。邻居们谁也没有想到,这位来自台湾的"邻家大男孩"居然是畅销书作家,蜂拥而至的媒体都冲他而来……融入上海,成为"她的一份子"廖信忠,1977年出生在台湾士林,台北长大的他对大陆有着深深的好奇。2005年他退出兵役,摇身一变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20,(13)
正她来自宝岛台湾,将生活给予的丰盛,通过美食还给生活。她总说,70岁才是生活的开始。对于做菜,她更有自己的感悟,"从厨房到餐桌的距离,是传递爱和欢乐最短的距离。"6月2日,在成都青羊区西华门社区,台湾"孙阿姨厨房"美食分享会吸引了40多位"粉丝"参加。除了分享自己定居成都的心路历程,人称"孙阿姨"的孙  相似文献   

13.
正她是个长相甜美的女孩,微笑时特别迷人。8年前,从台湾独自来大陆求学;如今,已从一个稚气未脱的女孩成长为一个努力奋进的实习女医生。她,就是来自宝岛的刘珍如,目前是南京医科大学研三学生。堂哥和我,是南医大校友2013年前,刘珍如一直生活在台湾台中。之所以选择来南京学医,刘珍如道出原委:家族里许多哥哥姐姐都是医生,所以她从小就对这个职业非常憧憬,一心想圆"医生梦";至于来南京,则因堂哥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目前在深圳工作,发展得不错。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20,(15)
正她在台湾曾是一名资深记者,曾供职于《联合报》长达25年;她在台湾退休后,选择到厦大攻读博士;年过半百的她,现如今将自己的职业跑道转换到大陆,来到漳州师范大学任教;她就是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教授、台籍教师施沛琳。"4天来从福州、厦门到漳州,跑了3场与海峡论坛有关的会议。想到2009年首次参加论坛,到现在已11年了,而我从当时只是来大陆参会短短停留几天的台湾同胞,到现在已是在大陆任教的高校教师,这些年见证大陆在各方面发展的飞跃式进步"。这段话是施沛琳在参加完第十一届海峡论坛后,在"孟孟走天涯"的个人微  相似文献   

15.
正打开电脑直播客户端,调试好光线,张育琦通过手机对观看直播的二三十个各地网友,讲起疫情下的压力转换,一讲就是两小时。事实上,张育琦自2015年与合伙人一起在海沧自贸区成立厦门海合青创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来,就化身创业导师,用她的专长辅导一批批前来大陆发展的台湾创业青年。同时,她也积极发起和参与各种公益项目,2017年成为大陆首个"两岸义工联盟"的轮值主席。张育琦感慨地说,大陆给了台湾青年很大的施展舞台,让她找到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她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20,(9)
正金门岛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海域泉州围头弯与厦门湾内,与大陆最近处仅2310米,距厦门18海里,而离台湾岛却有210公里。可以这样说,金门岛离大陆很近,离台湾却很远……朋友,您了解金门吗?就让笔者带着您一起来揭开神秘金门岛的面纱吧!美丽的金门岛说起金门,我的脑海出现的是"炮击金门"后的满  相似文献   

17.
两岸交流     
《台声》2006,(2):8-9
第十届台交会将于2006年4月在厦门举行台声讯 据第十届台交会组委会日前介绍,第十届台交会将于2006年4月8日至11日在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展览将设1500个标准展位。目前,两岸招展情况顺利,预订展位已超过900个。第十届台交会备受两岸机电业界青睐,目前已有300多家企业确定参展,其中台湾企业确定的展位近200个,预计来自台湾本岛企业的展位数将达到300个。除了台交会台湾主办单位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外,台北市电脑公会、台中世贸中心、台湾车辆公会也将组织会员企业参展。“两马”航线迎来今年首批入境台胞台声讯 1月月222日日日…  相似文献   

18.
<正>5月,闽南师范大学开启首届"最美教师"寻访活动,经过2个多月的民主推荐、网络投票、评议公示,结果日前出炉,10人脱颖而出。其中有一位"最美教师"来自台湾,她就是施沛琳。这位台湾教授,2012年就进入位于福建漳州的闽南师范大学担任全职教师。施沛琳曾在台湾《联合报》供职25年,2007年她选择了退休,跨海赴厦门大学攻读历史学博士,开  相似文献   

19.
<正>我出生在大陆,目前在高校从事继续教育工作。我的姥爷是台湾阿美人,新中国建立前他来到大陆,由此有了我们一家。我们家就是"两岸一家,同根同源"的一例。小时候,姥爷常常给我讲台湾的历史。从他那里,我知道近300年来,台湾经历了太多磨难,自17世纪起,台湾先后遭受到来自荷兰、西班牙等国的入侵。《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直到二战胜利,台湾才回到祖国怀胞。虽然大陆与台湾至今尚未统一,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当今世界的普遍共识。一个中国对我而言,不仅仅是原则,是共识,更是  相似文献   

20.
丈夫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丧生。不堪重负的她带着两个儿子,嫁给一个年近八旬的台湾老人。眼看小孩有了依靠,生活日渐好转.不幸却再次降临到这个苦命女人身上。她的再婚老伴一生的积蓄、价值人民币40万的台币和美元,分别在台湾和大陆全部被骗。陷入绝境的她.顿觉眼前一片黑暗……是大陆民警为她破案追赃,帮她重新点燃人生的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