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焱 《群众》2014,(4):80-80
<正>"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潍坊现代农业发展已有20年的历史。1993年-1999年,潍坊在全国率先提出并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确立16个主导产业,用管理现代工业的办法来组织现代农业生产,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一体化经营,延伸了农业生产链条;2000年,开始推行农业国际化、生产标准化,率先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其主要经验如下:一、以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科技是农业向现代化推进的动力源泉,通过科学技术的运用,可提  相似文献   

2.
杨根平 《群众》2015,(2):11-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2月视察江苏,殷切希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并明确要求我省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带好头、领好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基本遵循和强大动力,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从建设新江苏的全局出发,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拓展新思路。农业农村工作基础较好,是江苏的一大特色和优势。经过各级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江苏已  相似文献   

3.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薄弱环节。这就存在着如何强化现代农业的基础支撑。而持续实现农业扩大再生产,则是其中的重要方面。马克思在《资本论》这部巨著中,深刻揭示了农业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标志、基本形式以及如何提高农业经营的集约度,对于促进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群仲平 《群众》2015,(2):10
<正>农,天下之大本也。江苏要强,农业必须强;江苏要美,农村必须美;江苏要富,农民必须富;江苏要现代化,农业必须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强调"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这是我省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按照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的部署,认真落实好总书记对我们提出的"带好头、领好向"的要求,做到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构体系——让农业产业更优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重点是调整农业结构,核心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合理安排农业产业发展优先序,着力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调结构,要以稳定粮  相似文献   

5.
《重庆行政》2014,(6):I0012-I0015
正近年来,重庆市云阳县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过程中,因势而导,按照"加快发展,逐步规范,创新机制,提档升级"的思路,培育发展了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6.
房方  阚双双 《人民论坛》2013,(2):106-107
农业企业化经营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中国农业企业化主要包括企业化经营农户、农业准企业和农业企业三种模式。针对农业企业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留住人才,培养农村企业家;加强质量监督,实现"品牌"管理;培养专业人才,完善营销网络管理;加强战略管理等对策来解决。  相似文献   

7.
张迁 《重庆行政》2014,15(6):93-94
正近年来,云阳县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过程中,因势而导,按照"加快发展,逐步规范,创新机制,提档升级"的思路,培育发展了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一、云阳县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现状(一)数量增长快速。目前全县有各类专业大户1034户,其中,种粮大户160户,养殖大户829户,养鱼大户36户,林业大户1户,其他大户8户。有各类农  相似文献   

8.
倪峰 《群众》2015,(2):25-26
<正>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底视察江苏时强调,要"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带好头、领好向",力争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农村。近年来,大丰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全力组织开展深化农业现代化工程突破年活动,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14年农业总产值达163.32亿元,农业增加值73.1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399元。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农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显示出发展生机与潜力,已成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主体十八大报告提出,“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是对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指明了改造传统农业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方向,关系重大、影响深远。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明确提出,新增加的农业补贴要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就河南而言,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0.
《协商论坛》2014,(5):30-31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强农业发展优势,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对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5,(2)
<正>核心提示:围绕"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目标;以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着力培育新型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率先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新型农业现代化路子。近期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暨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部署会议,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的要求,分析农业农村形势,进一步明确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部署2015年及今  相似文献   

12.
温达勤 《当代广西》2008,(18):46-46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当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变,家庭经营因其固有的分散性和规模狭小性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如何把千家万户的农民联合起来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南宁市邕宁区通过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引领农业走上了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曹庆穗 《群众》2013,(9):73-74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表明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将成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江苏而言,构建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亟需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曹永森  徐泰玲 《群众》2020,(6):52-53
家庭农场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江苏家庭农场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总量保持快速增长,形成了多层次支持、示范性带动、规范化发展的良好发展格局。随着家庭农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家庭农场逐渐由家庭式经营向企业化经营转变,即家庭农场使用一定的劳动资料,以现代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从事商品性农业生产以及与农产品直接相关的经营活动。深入探索家庭农场企业化经营的一般规律,明确江苏家庭农场企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促进江苏小农经济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市场经济规则的衔接,将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5.
廖炯波 《当代广西》2009,(17):47-47
将科技注入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是进一步突出现代农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广西发展良好势头的重要手段。依靠发展现代农业基础设施,“武装”精品农业板块;依靠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培育高端农业特色品牌;依靠发展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完善现代农业经营形式,可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轨,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以"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为主要特征,来源于20世纪对"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的改革。这一制度能够发挥农户和集体两个层面的积极性,但也存在着诸如"长久不变"的实现、土地细碎化、"统分结合"中"统"的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有: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日趋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微型家庭农场并存、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形式多样的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落实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重庆市荣昌区紧紧围绕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初步形成了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为基础,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龙头企业为骨干,多种生产经营主体共存的农业经营格局,为促进全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和全面  相似文献   

18.
二○一三年九月五日宁政发[2013]268号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为全面贯彻落实2013年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现结合我市实际,就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目标要求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以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以创新  相似文献   

19.
邱丽敏 《长白学刊》2008,(3):110-112
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来看,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势在必行。当前,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间生产要素相互流动、农业产业化基础逐步完善,这些条件都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业投入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等措施,并从发展现代农业实际需要出发,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信息化、标准化、设施化、集约化和市场化"六化"建设,充分发挥农业"六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何锡英 《创造》2004,(10):24-25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那么,农业如何加快发展?农民怎样才能增收致富奔小康?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农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是农业经营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重大创新,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