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产权权利滥用行为的表现形式、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知识产权滥用的表现形式入手,对如何制止知识产权权利滥用行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内容包括知识产权权利滥用行为形成的原因,国际条约和外国的相关规定,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制止知识产权权利滥用行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红  黄龙 《人民司法》2021,(8):31-33,107
【裁判要旨】行为人行使权利的行为是否构成敲作勒索罪,应从行为人目的的合法性和手段的合法性两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如行为人的目的合法、手段合法,则不应认定其构成敲诈勒索罪。【案情】公诉机关: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被告人:沈瑜。  相似文献   

3.
数据库特殊权利滥用的反垄断法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以维护公平自由竞争为己任法,是发展现代市场经济所必不可少的制度因场经济的基石。鉴于反垄断法的重要性,反垄方国家往往被视为“经济宪法”、“自由企业的反垄断法规制的一般是各种各样的限制或阻状态或行为,诸如卡特尔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要对竞争有实质性损害的行为,都在反垄断法之内。知识产权则是人们就其知识财产所享有利。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合法垄断权,一般都作法的适用例外,但是,为了维护竞争,制止权利国反垄断法又普遍规定,如果权利人滥用其知就有可能受到反垄断法制裁。这说明知识产权法之间存在矛盾,数据库特殊权利的出…  相似文献   

4.
周光权 《现代法学》2023,(2):158-174
实践中,行为人主张债权或其他财产权利时使用恐吓或欺骗手段的情形并不少见,司法人员面对这类案件极易产生定罪冲动;理论上的多数说认为这类行为符合财产犯罪的构成要件,仅可能阻却违法。这些立场都值得反思。定罪范围过宽的实务操作与财产犯罪的本质并不相符;依靠私力救济这种(超法规的)违法阻却事由解决涉及权利行使的犯罪认定问题,等于没有给被告人“出路”,在我国当下不是理想的方案。为此,从构成要件符合性的角度切入,根据整体财产损害的逻辑,认为主张权利的行为不会给对方造成实质的财产损害,从而在违法性判断之前就否定行为的犯罪性,从逻辑上讲得通,也更为务实,能够遏制近年来将主张权利的行为大量认定为敲诈勒索等罪的司法趋势。基于请求权基础而恐吓对方的,由于从一开始就不可能造成实质的财产损失,实行行为性、非法占有目的等也都可以被否定。在权利存在争议,以及行为人自认为在拆迁补偿等事项中“吃亏”,使用举报、向媒体揭发等恐吓手段提出较高赔偿要求等情形中,只要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权利根据,对相对人的交付就不应评价为产生了财产损失,被告人不应构成敲诈勒索等财产犯罪。使用暴力、威胁手段索要债务,其滥用权利的手段行为构成妨害社会管...  相似文献   

5.
禁止权利滥用的法理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钱玉林 《现代法学》2002,24(1):55-61
禁止权利滥用是在法权观念的变迁过程中 ,由观念发展到判例 ,再发展到成文法上的一项基本原则的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负载了“社会本位”权利观的价值 ,在民法上成为一般条款 ,是指导、评价民事主体正当行使权利、立法以及法律解释和补充的准则 ,也是赋予司法裁量权的依据。基于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权利社会性的要求 ,因此 ,权利滥用者对其行为应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6.
行为人以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或其他费用为由,侵占本单位资金,该"行使权利"行为能否阻却职务侵占罪中"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成立,一直是困扰职务侵占认定的难点,本文从刑法所保护的法益、非法占有的目的,结合具体案件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7.
权利衔突存在违法性判断的难题。对违法行为的不同视角决定了权利冲突的违法性问题之差异。行为说下,权利衔突是当事人间请求权的对抗;责任说下,权利卫突已被内化为抗辫事由中。按照以上两种视角,权利滥用与权利冲突的关系不同。明显违法行为不属于权利卫突。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票据抗辩,即权利滥用抗辩;进而对权利滥用抗辩之构成;权利滥用抗辩之理论争议;权利滥用抗辨之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希望对我国票据法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权利应该受到限制正成为共识,知识产权更是权利滥用的重灾区。本文在对知识产权滥用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梳理后,深入到驰名商标的层面,对驰名商标保护中存在权利滥用作出了自己的分析,并且列举了多种在驰名商标保护领域的权利滥用,进而对如何防止其滥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权利是法律所赋予的享受利益的力量,权利的行使应当依权利人的自由意思,原则上应不受干涉,这即是权利行使的自由原则。但权利人行使其权利,都应遵守一个"度",任何一项权利,都存着一个行使适当与否的问题,拥有权利,也就拥有了权利的限度。因此,法律不仅可以限制权利的行使,而且必须限制权利的行使。  相似文献   

11.
道德从某一方面反应统治阶级的正当性要求。权利就是一种正当的要求,它反映了人们对行为"正当性"的评价。我们知道,这种正当性的评价根据既可以是法律,也可以是道德、风俗习惯,所以权利就不应局限于法的领域。它应当体现在社会习惯、道德、宗教、法律等诸多方面,包含着习惯权利、道德权利、宗教权利、法律权利等许多内容。  相似文献   

12.
杨志敏 《科技与法律》2006,(1):75-77,119
我国《专利审查指南》将计算机软件发明归为四类,其申请主题必须是计算机程序与某种计算机装置的结合。然而,构成发明最实质部分的计算机程序部分非常容易与所控制的计算机装置相分离,并且通常是记录在特定载体后直接进入流通领域的;同时,购买者也是将购入的记录载体装入并存储于计算机硬盘后使用的。据此,文章认为对计算机软件专利权进行保护的最有效途径应是权利人能直接对记录载体的制造者或销售者行使权利,为此详细分析了记录载体制造、销售行为构成侵权的理论构成。文章第三部分在评析记录载体“装入”行为性质的基础上,主张在我国《专利法》的权利用尽条款中引入默认许可理论,并具体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国际社会权利滥用的基本含义,阐述了国际社会权利滥用的构成要件,解析了国际社会权利滥用的原因,并且提出了消除国际社会权利滥用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权利失效规则是权利行使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一项禁止权利滥用制度。该规则之适用构成,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权利人之怠惰和义务人之确信,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权利人有自相矛盾行为和义务人作出了信赖投资。我国司法实践在合同解除权之行使领域已经开始援引权利失效规则判案,但其适用领域尚有待于拓展至所有物返还请求权、共有物分割请求权等领域。我国立法有必要继受和构建起权利失效制度,并应于未来民法典之总则篇以专条形式确立该项制度。  相似文献   

15.
知识产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王先林 《法学》2004,(3):107-112
在 2 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产权及其法律制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和重要。但是 ,知识产权保护不能神圣化和绝对化 ,而必须有一个合理与适度的界限。同时 ,即使知识产权的获得本身是合理、合法的 ,其实际的行使行为也存在一个正当与否的问题 ,也就是说 ,正当获得的知识产权也有一个不正当行使 (即滥用 )的问题。为防止知识产权的滥用 ,知识产权的行使就要受到相应的法律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早已就是一个重要的法律理论与实践问题 ,而在我国似乎还是一个新的问题。随着微软、思科以及DVD专利联盟等在行使知识产权中的一些行为不断受到质疑 ,知识产权行使行为的法律规制问题在我国也是不容回避的。  相似文献   

16.
知识产权、竞争与反垄断之关系探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冯晓青 《法学》2004,(3):113-117
在 2 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产权及其法律制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和重要。但是 ,知识产权保护不能神圣化和绝对化 ,而必须有一个合理与适度的界限。同时 ,即使知识产权的获得本身是合理、合法的 ,其实际的行使行为也存在一个正当与否的问题 ,也就是说 ,正当获得的知识产权也有一个不正当行使 (即滥用 )的问题。为防止知识产权的滥用 ,知识产权的行使就要受到相应的法律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早已就是一个重要的法律理论与实践问题 ,而在我国似乎还是一个新的问题。随着微软、思科以及DVD专利联盟等在行使知识产权中的一些行为不断受到质疑 ,知识产权行使行为的法律规制问题在我国也是不容回避的。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晓晔 《法学》2004,(3):100-106
在 2 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产权及其法律制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和重要。但是 ,知识产权保护不能神圣化和绝对化 ,而必须有一个合理与适度的界限。同时 ,即使知识产权的获得本身是合理、合法的 ,其实际的行使行为也存在一个正当与否的问题 ,也就是说 ,正当获得的知识产权也有一个不正当行使 (即滥用 )的问题。为防止知识产权的滥用 ,知识产权的行使就要受到相应的法律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早已就是一个重要的法律理论与实践问题 ,而在我国似乎还是一个新的问题。随着微软、思科以及DVD专利联盟等在行使知识产权中的一些行为不断受到质疑 ,知识产权行使行为的法律规制问题在我国也是不容回避的。  相似文献   

18.
季达飞 《法制与社会》2011,(22):279-280
现代社会已把个人权利的实现来作为衡量一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准,在我国保护权利已经作为宪法的一条基本原则被确立下来。从法理上来讲,对权利的承认的确会对一国的现代法治进程起到推进作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随着人们权利意识的觉醒,相互冲突的权利造成的纠纷也不断有扩大之势。那么如何来保障个人合理合法的权利的实现,又如何来防止权利的滥用造成的对他者权利的侵犯,在权利受到损害之后又如何能够进行有效的救济来弥补对权利的伤害?这些问题决不是能够一次彻底的解决,也不是一种手段能够完全解决,这需要一种全方位的解决手法。  相似文献   

19.
试析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的基本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少数民族经济权利如何定性,是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的法律保障的基础,也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的实现程度。各种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的性质是不完全相同的,总体上说,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是基本权利、特别权利、积极权利、公法权利,是集体权利和个人权利的统一,而民族经济自治权属于集体权利,从权利归属主体上看,其是消极权利,民族经济平等权同时具有公法和私法的性质。  相似文献   

20.
权利滥用将给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带来损害,而在国际社会,权利的滥用带来的危害将更大,而在现实中,国际社会权利滥用的现象却很严重,下文就国际社会权利滥用的现象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认为国际社会权利滥用主要是大国由于自身利益导致的,并提出了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