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一二·一”到抗议美军暴行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一二·一”到抗议美军暴行运动李凌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我国8年抗战胜利。当时全国人民最迫切的要求就是建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而国民党反动派却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内战,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当时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昆明组成的被称为“民主堡垒...  相似文献   

2.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了八年之久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根据7月26日发表的中、美、英、苏四国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规定,对于在侵略战争中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战犯要予以严厉的法律制裁。为此,继1945年10月24日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对德国的戈林、赫斯等22名战犯开庭审判后,1946年3月,由美、中、英、法、苏、加、新、荷、印、菲等10国法官参加的设在日本东京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成立。至1948年11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相似文献   

3.
1945年日本投降后不久,蒋介石即调集大批兵力沿平绥、同蒲、平汉、津浦等铁路向我华北、华东解放区推进,妄图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手中夺取抗战胜利果实,进而消灭共产党和解放区。我解放区军民在同日本侵略者经过8年浴血抗战之后,又不得不同前来进攻的国民党军...  相似文献   

4.
太行浩气传千古──左权抗日征战记王步尧编者按: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族入侵第一次以彻底胜利载入史册。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性的伟大胜利50周年,本刊从今年第一期起特辟"悲歌洞庭"和"三湘忠魂"两个系列专栏。...  相似文献   

5.
黄河归故——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王延荣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国民党政府即做出了堵塞花园口、引黄河回归故道的决定。1946年2月,国民党政府成立黄河堵口复堤工程局,并且立即进行堵口的准备工作。国民党政府的这一举动立即引起了国际和国内社会各界...  相似文献   

6.
曹慕尧 《党史纵横》2001,(11):25-25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最后胜利。新华通信社的电台,播发这条消息之后,整个延安欢腾起来了。那时候我在中央军委延安外国语学校工作,担任俄文队的队长。这个学校由军委直接领导,分为俄文、英文两个队,学员不到三百人,其中女生约占五分之一。学员都是全国各地投奔到延安的知识青年,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还有不少的艺术天才,弹、拉、吹、唱,能歌善舞。他们平时就生动活泼,热情奔放,听到抗战胜利的消息之后,欣喜若狂。大家纷纷要求,由领导出面,组织队伍,去中…  相似文献   

7.
我1908年出生于日本京都府。小学毕业后当过木工,制做木屐出卖。后来应征入伍当宪兵。1933年4月侵略中国,先后在中国东北沈阳、通化、吉林、敦化、长春等地的宪兵队服兵役。1945年日本战败时,我是长春伪新京宪兵分队的庶务班长,军衔为宪兵准尉。1945年秋,被苏军逮捕,送到西伯利亚关押。1950年7月被引渡回中国,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1956年8月,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鉴于我在关押期间认罪态度较好,有悔改表现,决定不予起诉,即日释放遣返回到日本。回国后我参加了中国归还者联络会,为反战和平及日中友好…  相似文献   

8.
《湘潮》1995,(3)
汪伪政权七大汉奸的下场1944年11月10日下午,汪精卫在日本名古屋医疗无效毙命,结束了他的汉奸卖国生涯。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10月初的一个清晨,汪伪政权的几个高级官员,从日本福冈被押解回国,移送江苏高等法院受...  相似文献   

9.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这是1945年在山城重庆引起轰动的毛泽东的咏雪词———《沁园春·雪》 ,它使毛泽东不仅以一位政治家、军事家的形象享誉各界 ,而且以一代诗人的形象赢得了文化界的敬仰。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 ,蒋介石迫于国内和平建国的呼声 ,电邀毛…  相似文献   

10.
郑德荣     
郑德荣郑德荣,1926年生于吉林延吉,东北师大中共党史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1945年2月至1948年8月,就学于长春大学。1948年9月赴解放区入东北大学,1952年毕业于东北师大历史系,后留校从事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的教学、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中共的民间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中共的民间外交韩国庆一1937年9月至1945年8月的国共合作抗日时期,是中共民间外交大发展时期。中共民间外交之所以能够广泛开展是有其历史机遇和条件的。第一,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的斗争和共同的利益把中国人民和世...  相似文献   

12.
记住这段历史─—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本刊评论员五十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了投降书。至此,历时8年的中国人民的抗日民族革命战争胜利结束。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  相似文献   

13.
《战线》报为五十二师党委机关报,创刊于1945年11月23日,成立晋冀鲁豫军区七纵二十旅(五十二师前身)之时。这个油印小报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起着鼓舞部队斗志,团结自己,战胜敌人的号角作用。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前夕,中原军区在河南宝丰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开了8天,会上由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同志传达党中央五个文件精神。其内容回顾了从大革命、土地革命及抗日战争的经验教训,指出今后用二至三年打败蒋介石,胜利的曙光不远了。在会议期间,二十旅政治部主任康健请陈毅司令员为…  相似文献   

14.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是毛主席诗词中最先广为人知的一首。该词写于1936年2月初,当时毛泽东在陕西清涧袁家沟,正准备率红一方面军渡黄河东征,开赴河北抗日前线。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公诸于世后,立即在全国引起了轰动,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件盛事。词的上阕大笔挥洒,写北方雪景:下阕纵横议论,评古今人物。上下浑融一气,构成了一幅完美的艺术画卷,表现出这位伟大革命家非凡的精神世界。然而,这首词发表前后的一些故事却鲜为人知。1945年8月,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5.
二战期间,日本政府为了弥补国内劳动力的不足,侵华日军自1937年开始,曾从中国各地掳掠了近4万名中国劳工至日本。从1943年至1945年日本战败,究竟有多少中国劳工被掠至日本,目前大致有6种说法。综合这6种说法,被掳掠去日本的中国劳工乘船数应为389...  相似文献   

16.
战后初期美国是如何帮助国民党垄断受降权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初期美国是如何帮助国民党垄断受降权的陶文钊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使原来被日军占领的中国东北、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形成了大片权力真空地带。对这些地区的受降权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战后中国命运和前途的大事。有关各方对这一问题都极为重视。美...  相似文献   

17.
杨燕杰 《求实》2000,(1):45
抗日战争始于何时?通常的说法是“八年抗战”。不错,我们说,从日本侵略者在1937年7月7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算起,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经过了8年的浴血奋战的。可见,“8年抗战”是站在关内角度来说的。如果包括关内关外的全中国角度来看,情况就不一样了。还在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围攻东北军的沈阳北大营,受到东北军将士英勇反击的时候,中国人民的抗战就已经开始了。虽然后来东北军将士服从蒋介石的“绝对不抵抗”命令,含恨撤进山海关里,但是属于东北军的马占山旅官兵却继续在黑龙江的泰…  相似文献   

18.
党在抗战胜利后“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的形成——兼论刘少奇在战略方针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李壮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制定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以下简称战略方针),对于打破蒋介石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日本国内右翼势力置历史事实于不顾,百般抵赖当年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甚至日军在整个侵华战争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日本一些政要也态度暖昧,或明或暗地附和这股逆流,激起世人愤慨。 东史郎日记诉讼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良知未泯的日记 东史郎出生于日本京都府竹郡丹后町。1937年8月,时年25岁的东史郎应召入伍,系侵华日军第16师团步兵第20联队上等兵,曾参加侵占天津、上海、南京、徐州、武汉、襄东等战役,1939年9月因病回国。1944年3月他再次应召参加侵华战争。1945年8月在上海向中…  相似文献   

20.
牢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经验为加快首都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奋斗─—在北京市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老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1995年8月14日)尉健行同志们:今天,值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市委、市政府召开老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